All Blog Posts (44,560)

吳子林·「畢達哥拉斯文體」——維特根斯坦與錢鍾書的對話 12

這里的主宰者不是激情,而是明察;不是虛無縹緲的思辨和構想,而是腳踏實地的分析與描述;不是高高在上的綱領,而是細致入微的分析研究;「不是泛泛地進行論證,而是去接近實事本身」。胡塞爾其所以要求哲學需要「嚴格(streng)」,海德格爾其所以強調思想需要「審慎(Sorgsamkeit)」和「小心」(vorsichtig),意義均在於此。這種「嚴格」、「審慎」的態度要求我們不是作為真理的締造者或擁有者去發佈綱領、構建體系,而是面對具體問題進行含有實事的描述分析,理解各種人生、社會、世界的現象和本質內涵以及它們之間的奠基關係。…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November 3, 2023 at 12:00pm — No Comments

魯迅: 白話版《摩羅詩力說》18

當舉行葬禮時,王子把開炮打死他妻子的那個人綁來,一起投入烈火中燒死了。李塔沃爾自己也殉葬了。這詩的意義,在於通過這婦人來說明只要為了祖國的緣故,即使違背了丈夫的命令,拒絕了援軍,蒙蔽士兵,而使國家陷入險境,並且引起一場戰爭,都不是什麽過錯。只要有這樣崇高的目標,那一切事情都可以去做了。另一部敘事詩式《華倫洛德》(Wallonrod)。這是取材於古代歷史,描寫一位英雄在戰敗之後,企圖為國復仇,因此詐降敵軍,後來逐步地當了敵軍的領袖,於是一下子就消滅了敵人。這大概采用意大利作家馬基雅維利(Machiavelli)的見解,加在拜倫式的英雄身上,所以初看也只不過是浪漫派談情說愛的作品。檢察官不了解它的用意,就準予付印出版,於是密茨凱維支的名氣便大起來了。

過了不久,密茨凱維支得到機會,到了德國,訪問了德國文學家歌德。此外,他還寫了長詩《塔杜施先生》(Pan…

Continue

Added by O noc Sob on November 3, 2023 at 12:00pm — No Comments

西爾瑪·拉格洛夫《尼爾斯騎鵝旅行記》(162)

快要靠近天鵝的時候,阿卡停下來看看跟在後面的大雁們是不是排成了筆直的一字長蛇陣,中間行距相隔是否勻稱。“趕快遊過來排列整齊,”她吩咐說,“不要盯著天鵝呆看,好像你們從來都沒有見到過美麗的動物,不管他們對你們說些什麼難聽話都不要在意。”

阿卡已經不是第一次來拜訪那對年邁的天鵝王夫婦了。他們對阿卡這樣一隻有淵博知識、有很大名望的鳥總是以禮相待。但是她很膩味從圍聚在他們周圍的大鵝中間穿過去。在她從天鵝身邊遊過的時候,她覺得自己是多麼的瘦小和難看,這種感覺以前是從未有過的。有些天鵝還說一些挖苦話,罵她是灰傢伙或者窮光蛋。對於這類譏嘲,最聰明的辦法就是佯裝沒有聽見。…

Continue

Added by baku on November 3, 2023 at 11:54am — No Comments

徐克謙·中國哲學之「是」與「實、事、史、時、勢」5

任何道理、任何理論,都要與時俱進。不與時俱進,任何原先的「是」都有可能變成「不是」或「非」。

中國哲學求「是」既不脫離「史」,同時又必須因「時」,這兩者相互作用,使得中國哲人求「是」的思維活動在古與今、新與舊、繼往與開來、傳承與創新之間形成一種必要張力,從而使中國哲學之求「是」既具有延續性和穩定性,同時也不乏創造性和生命活力。

五、「是」與「勢」

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21]31在事物成為其所「是」的過程中,「勢」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管子·君臣》篇說:「夫水,波而上,盡其搖而復下,其勢固然者也。…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November 3, 2023 at 3:00am — No Comments

張文良·維柯與日本當代哲學——以中村雄二郎的「場所哲學」為中心 7

西田在晚年回顧自己的哲學歷程時曾說:「當我們意識到我們自己的存在深處有深刻的矛盾時,以及自覺到我們自己是矛盾的存在時,我們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成為問題。人生的悲哀、自我矛盾云云雖然是前人重復無數遍的套語,但許多人並沒有深刻地體悟到這一事實。一旦我們去直面這一事實就意味著宗教的問題的誕生(哲學的問題也是由此而生)」[21]。正是從這一立場出發,西田在《哲學概論》(1927)中將哲學定義為追求「心」即精神與肉體相統一的全生命的本質的學問。在他的哲學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無的邏輯」就與佛教禪宗的「『無』字公案」以及西田本人的參禪體驗有著密切關係。…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November 2, 2023 at 11:00pm — No Comments

木由·經濟困難,要放棄讀書嗎? 1

借著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超長假期,筆者用了一周的時間讀完了朱光潛先生的《讀寫指要》,感覺如沐春風,受益匪淺。這是一本指導年輕人閱讀寫作的書,書中告訴喜愛閱讀和初習寫作者哪些是閱讀寫作的坦途,哪些是彎路。

朱光潛是20世紀享譽中外的美學大師,也被譽為「青年人的導師」,不僅因為他從年輕提筆作文開始,就為青年人寫作,更由於他曾經做過中學教師,又在大學里長期任教,比較了解青年人的想法,樂於為他們的人生困惑指點迷津。筆者記得上大學時,在穿過燕南園去圖書館的路上,經常會遇到朱光潛先生在園中散步,印象最深的是他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閱讀本書的過程,時常感覺大師向我走來,那睿智的目光在注視著我,他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與我談心,循循善誘,娓娓道來。…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November 2,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張文良·維柯與日本當代哲學——以中村雄二郎的「場所哲學」為中心 6

中村的「場所哲學」繼承了西田哲學對生命的關注的主題,這從他對人的無意識、人的身體的場所性的論述中可以看出。與西田一樣,中村也吸收了榮格的心理學思想,對意識的「自我」與無意識的「自己」做了區分,強調了「無意識」作為人的存在根據的重要性。但中村的「場所哲學」又對西田哲學做出了重大修正,那就是他沒有像西田那樣把「場所」限定為一種心理事實,而是進一步擴展為社會、歷史、文化、傳統、習俗等宏大的背景。這就是固有環境、社會共同體與象征空間的「場所」所表達的意義。日本當代的許多哲學家也力圖從本土的神話傳說、民俗和宗教中發現日本民族的集體無意識,從而更準確地把握日本人的民族心理結構,對日本人的生命有更準確的觀照。可見,對人的存在根據的關注和追尋是日本現代哲學的共同主題。…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November 2,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李一默:獨留大風落長城 6

事實上,在很多花樓溝村人的記憶中,金山嶺長城最早叫「邊墻」。

「走,上邊墻玩去!」

這幾乎成為他們那一代人上山玩耍的口號。那時候他們十多歲,小的六七歲,正是對自然萬物充滿好奇的年齡。如今,他們逐漸老去,可是談起長城,每個人眼裏都閃出亮光。

花樓溝村606戶,共計1810人。這次我們只采訪了十多人。肯定還有很多還沒采訪到的長城保護者,比如「長城老李」、「長城老顧」、「長城老孫」、「長城小鄭」………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November 2, 2023 at 9:49pm — No Comments

維柯·反現代的創生 3

p19 維柯認為,他提供的這種上帝創造的模式與柏拉圖相一致,同時也是用來替代亞里士多德的經院追隨者們的理性形而上學。經院哲學家們的錯誤在於,他們消解了普遍形式和形而上學形式之間的區別,因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即通過探究事物的普遍顯現的物理特性,就可以理解它們的最終形式。(而實際上這種努力引出了現代科學的發展)

p20 不過,如果一門科學運用人類的製造能力來模仿神的創造運用得越多,那麽這種確定性就越接近真理,因為真理部分地依賴於創造。(這里及之後的斷言與馬克思、海德格爾對於「工作」、「操勞」的關鍵性研究的比較)

p24 (維柯把數學作為一種關鍵創造。對於數學的創造性的啟發。)

p34 霍布斯和斯賓諾莎對於…

Continue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November 2,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鄧剛·生命進化與宇宙意識——柏格森的生命哲學 4

三、柏格森哲學的宇宙論轉向

深受19世紀的法國實証主義和英國經驗主義的影響,柏格森哲學在方法論上,要求成爲一種“真正的經驗論”;只有“這種真正的經驗論才是真正的形而上學”。因此,柏格森的哲學,始終在與各種具體的實証科學的對話中展開,因爲唯有這樣,才有可能使得哲學思考擺脫抽象概念和個體感受的局限,才有可能成爲一種“整體經驗”(expérience intégrale)。正是這樣一種追求,使得柏格森哲學有可能超越主體哲學和意識哲學,在一種宇宙論的視角之中展開。

當代法國學者米格爾(Paul - Antoine…

Continue

Added by Momogun 詩男 on November 2,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吳靖國·維柯:詩性教學 註釋 上

註釋…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November 2,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彼得·梅爾《永遠的普羅旺斯》 請品味“新教皇城堡” 4

香腸被拿來彼此比較,菜單遭到空前討論,吃過的食物一再被提起,甚至還互相研究即將上桌的食物。

一切紅塵俗務已拋至九霄雲外,此時此刻,吃飯天下第一優先,滿足聲浪充塞四周。

酒真是不可抗拒!

我們輕鬆沈醉地進行午餐,猶如運動家必預做柔軟運動。開胃第一道菜是一個頂部被切開的蘿蔔,內裝差不多一匙的奶油及一層粗鹽;接下來是一片上面撒滿胡椒的香腸;還有用昨天麵包烤成的、上面塗有閃閃發亮的鯉魚橄欖麵包片,冰鎮的紅酒及白酒。

米奇斜在桌子旁,“不准吐掉!”他再三強調。…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November 2,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王 諾·原始思維與神話的隱喻 5

開鈕斯被直直地壓進大地並形成一個深洞 , 這個隱喻與性有關 , 但它並非象徵著性交 。它意味著 : 男性對女性反叛的壓制。把女性生理和心理的男性因素死死地壓住 , 決不能讓陰蒂從大地母體破土而出變成陰莖—象徵著決不讓女人變性成為男人 , 哪怕只是心理意義上的男人 ; 進而再造女性性別特征—用那暗示著陰道的深洞來象徵 , 迫使反叛的女人重獲男人為她們創造的女性特征 。

這樣的隱喻闡釋固然也不可能窮盡隱喻的內涵, 但至少它是從具體的神話故事本身出發的, 而不是簡單的 、 脫離文本實際的理論套用;它建立在對隱喻產生的語境的整體把握之基礎上, 顧及了原始思維的整體把握特征。

即使顧及到上述兩個原則 , 隱喻的理解以及其理解是否完全符合原始人的本意 , 仍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理性思維與原始人的思維有著根本性的差異。…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November 2,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馮文開·史詩:詩性的歷史敘事及其認同功能 7

但是,特定時期發生的歷史事件與描述這個歷史事件的史詩的出現相隔不能太遠,相隔太遠會使得史詩歌手的時代意識和觀念世界與史詩所描述的時代意識和觀念世界出現本質上的分裂,使得史詩不能表現英雄時代的真正的民族精神,從而失去了原始心靈所特有的生命力,讓聽眾感到史詩的描述不符合時代意識及其起著作用的那個時代的信仰、生活和習慣觀念,乃至產生不耐煩和枯燥無味的審美情感。…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November 2,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胡泳:到處都是形象,現實在哪里?5

《幻象》的思想淵源並不明確,布爾斯廷對任何大型哲學問題的回避似乎是典型的美國風格。但其實作者可能承認,他的作品更容易追溯到歐洲大陸的思想。早在1843年,照相機發明後不久,費爾巴哈就給「我們的時代」貼上了這樣的標簽:「重形象而輕事物,重摹本而輕原物,重再現而輕真實,重表象而輕存在。」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誌意識形態》中提出的疑問,「如果印刷機存在,這世上是否還可能有《伊利亞特》」,暗示了布爾斯廷對圖形革命重塑話語結構的強調。在誇大媒介對認知的影響方面,麥克盧漢與布爾斯廷並沒有太大不同。…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November 2, 2023 at 9:25pm — No Comments

敬文東:感嘆與詩 5

或許是無神論的中國不存在古希臘號為伊西斯(Isis)一類的詩歌神祇,也就沒有普魯塔克(Plutarque)轉述過的伊西斯的自負、得意之言:「不曾有凡人揭開過我的面紗。」[50]很可能是有感於「蕭墻」內外對新詩合法性持之以恒的質疑[51],廢名乃於…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November 2, 2023 at 9:00pm — No Comments

王敖:解讀華萊士·史蒂文斯的《齊維斯特的秩序的觀念》4

這種精神並非自然的産物,它不是上升中被波浪染色的“大海的語聲”,也不是代表着虛無的空氣的演説,也不是循環在一個季節裡的單純的聲音。“它不止於此”(it was more than that) ,這種表達形式多次出現在史蒂文斯的詩裡,他總是這樣去尋求更豐富的可能性。結果,這種精神不但不是自然的産物,甚至不是女歌唱者的産物, 儘管她是她的歌和這個她在其中歌唱的短暫的世界的創造者:

是她的語聲

使天空在消失的時候最具鋒芒。

她度量出時光自己的孤獨。

她是她歌唱於其中的世界裡…

Continue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November 2, 2023 at 9:00pm — No Comments

「歷史從人的墮落開始」:《維柯:反現代的創生》下

總得來看,我們不能認為維柯已在西方或得足夠多的重視。比如施特勞斯編《政治哲學史》和最近重譯薩拜因《政治學說史》中都沒有維柯的地位,近年來也沒有更多關於維柯的專著湧現。當然Donald Phillip VereneLeon Pompa等學者多年來堅持研究維柯,他們的工作值得推薦。…

Continue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November 2, 2023 at 8:30pm — No Comments

秦三澍:遊之詩,載回山水來文身 4

這種看似機巧的語言遊戲行為,難道僅源於奇技淫巧式的機心?語言的生成機制恰恰就在於此:「不存在詞語的創造,也沒有在句法效果之外具有價值的新詞,這些新詞正是在句法效果中得以發展……『捍衛語言的唯一方式就是攻擊它』」(德勒茲《文學與生命》);張爾的詩句「為了冒犯語言,也阻止語言對自我的冒犯」(《壯遊圖》第十六首)就是對引文中普魯斯特言論的最妙的回應。而這種語言觀背後,是將詞語作為牽連經驗的紐帶加以重新組裝和鏈接的意識,是「一隻眼看進去,能直接通過另一隻,/ 看到同一個對面」、「把可見物都 / 拿捏成可引見之物」(均引自蔣浩《遊仙詩》第十一首)的邏輯復述。羅蘭·巴特在論述了詩歌消除語言自發功能的現代形態之後,接著說,「現代詩只保留下來關係的運動、關係的樂曲式表達,而不是保留下來關係的真實性。字詞在一條毫無內容的關係線上閃爍……」(《寫作的零度》)…

Continue

Added by OVEPI on November 2, 2023 at 8:00pm — No Comments

駱冬青·論漢字文化學 5

二、形象、憲象、法象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已經是哲學化的思想。「道」置「名」前,就哲思而言,或許合適;但就人類原初智慧而言,則對於神靈的意識,或神靈的呼喚,必在「道」前。甚至,這種呼喚所依憑的「名」「字」,乃是最為根本的。「道」之為「名」,即如是也!…

Continue

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November 2, 2023 at 11:30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