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開·史詩:詩性的歷史敘事及其認同功能 7

但是,特定時期發生的歷史事件與描述這個歷史事件的史詩的出現相隔不能太遠,相隔太遠會使得史詩歌手的時代意識和觀念世界與史詩所描述的時代意識和觀念世界出現本質上的分裂,使得史詩不能表現英雄時代的真正的民族精神,從而失去了原始心靈所特有的生命力,讓聽眾感到史詩的描述不符合時代意識及其起著作用的那個時代的信仰、生活和習慣觀念,乃至產生不耐煩和枯燥無味的審美情感。

而生活在當下的史詩歌手對史詩的吟誦則將遙遠的崇高敘事與特定時空中的當下聯系起來了,史詩歌手及其受眾和史詩之間在演述活動中建立起一種認同關係,從而實現了對歷史的超越,「不僅超越了歷史性時間,而且超越了歷史性時間所服務的經驗世界」,對史詩中的詩性歷史敘事產生一種由衷的認同。史詩也通過自身的演述獲得了存在的意義,「不僅是藝術地講述一個關於英雄的故事,而是通過宏大的敘事,全面承載一個民族的精神風貌和情感立場,它不僅教化民眾,而且強化他們內部的聯系——共同的先祖意識、歸屬感和歷史連續感。」於此而言,史詩的歷史敘事也是一種神聖敘事,史詩歌手及其受眾不在意於史詩敘事內容本身的真實或虛構,在意於能在每次史詩的操演實踐活動中找到自身的伊甸園,在意於能在敘事行為和敘事意義中找到自身的社會關係,在每次史詩的操演實踐活動中實現一種永恒的、超越歷史影響的過去行為與現在行為的對話,不斷重復地實現自我身份的認同。

總而言之,史詩在某種程度上與特定民族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相關,但以不同的方式將它們英雄化和神話化。在漫長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歌手、受眾、社會環境等許多內在和外在的因素,會讓史詩呈現不同於原初史實的內容和形式。歌手會不自覺將歷史性因素與非歷史性因素進行藝術化的組合和處理,而且他們對哪些是歷史素材哪些不是歷史素材似乎沒有明確的概念。因為歌手與受眾並不是在史詩中尋找歷史的真實,而是在建構史詩的這種真實中尋找歷史的情感和自我的認同,它傳遞和記憶的是「精神」。

對於歌手與受眾而言,史詩是崇高而神聖的敘事,是特定民族的歷史的集體記憶,表現數個世紀以來特定民族的渴求和期待,表現他們的歷史意志,表現他們對歷史的評價與判斷。史詩是特定民族的象征與豐碑,是它的「精神標本的展覽館」。它的詩性歷史敘事呈現的是特定民族的存在、起源與形成、社會結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理想與情感等諸多與社會、歷史、政治、文化等相關的內容,並對它們的合理性與合法性進行神聖化的解釋,而特定民族的民眾也在一次次地與這種神聖化的詩性歷史敘事展開溝通與對話的過程中找到和強化了自我認同。

(注釋從略,詳見原刊。文章來源:《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4期)

Views: 3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