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PI
  • Penang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OVEPI's Friends

  • Sindumin
  • Jemaluang 三板頭·
  • Syota ElNido
  • 厚數據才厲害
  • Baghdad Janim
  • Suyuu
  • Dushanbe 杜善貝
  • 比雷艾弗斯
  • Taklamakan
  • Passion for Form
  • 有格 台
  • 字詞過度
  • se.gamat
  • Seltsames Denken
  • 梭羅河畔

Gifts Received

Gift

OVEPI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OVEPI's Page

Latest Activity

OVEPI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ENTERPRISE: The Great Story Continues

"(48頁)另一個也是由Jugen Bey所設計,結合新和舊的案例Light Shade Shade(1999),作品命名就是''燈罩的燈罩''…"
Wednesday
OVEPI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地方文化營銷 0.7:景觀生活 生活景觀

"扶持中小微企 沙巴首個TikTokShop直播帶貨中心啟用 (兵南邦16日訊)位於兵南邦國家創業集團商業基金(Tekun Nasional)分行的沙巴首個TikTok Shop直播帶貨中心(TikTok Shop LIVE Hub)正式啟用。 聯邦企業及合作社發展部長拿督依溫貝尼迪主持啟用儀式時表示,該中心旨在扶持沙巴的中小微型企業(PMKS),為業者提供進軍TikTok…"
Wednesday
Malacca 皇京港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札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07

"丹納·藝術品反映時代精神,這中介便是藝術家。……荷蘭畫派只表現佈爾喬亞情調的安寧,有小店或農莊里的舒適,有散步或酒館里的怡然自得,以及平靜而規律的生活中一切小小的滿意。這些是最適合繪畫的,太多的思想和情緒會妨礙繪畫。— 引自第84頁 退下的時候,留下十二名女子,分別代表十二種美德:信仰、慈悲、公正、理智、節制、剛強、正直、慷慨、勤懇、希望、勇敢。—…"
Tuesday
CERI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地方文化營銷 1.2:PGC

"愛墾APP:注意力碎片與傳統舞台呈現藝術~~戲劇、話劇、相聲、評書與脫口秀等表演藝術文創活動,都是面對觀眾、即時傳遞信息並保持注意力的技藝。它們的技巧,正好可以為現代知識傳播提供啟發,特別是在口述-演說藝術中,我們可以借鑑以下五大核心技能: 1. 「場域控制」:構建「注意力磁場」~在現代碎片化注意力的挑戰下,演講者需要有強大的「場域控制力」,讓觀眾的目光和注意力始終聚焦在自己身上。以下是傳統藝術中的三種方法: 戲劇與話劇的「定點定勢」技巧…"
Tuesday
OVEPI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ENTERPRISE: The Great Story Continues

"這些案例顯示設計者所發展的新設計語言,亦將進入歷史,成為後續創作的參照資源。由此,可繼續檢視吾人所處環境與歷史中的文物,思考如何以概念物件來突顯現有的發展侷限,同時投注對未來的想像。此或許可以作為本研究模式應用之方向。(2)設計張力的塑造。由前述碎化或是包覆的表現方式來看,重點地呈現部分元素,有時可以預留想像突變的缺口。當A狀態持續作用,使用者的感受到達盈滿缺口的門檻時,情境轉化為B,成為強烈感染力的第二波力量。這種方式不只可運用於設計上,在文學或繪畫中,有時也會故意留下遺缺,當觀者心境經驗可以…"
Tuesday
CERI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地方文化營銷 1.2:PGC

"3. 「語音韻律」:讓聲音成為引導觀眾思考的樂器 傳統戲曲、相聲、評書都非常講究聲音的高低、快慢、強弱變化,而不是單調朗讀。演講者也可以學習如何用聲音抓住聽眾的耳朵。 戲劇的「音色變化」 戲劇演員會在不同角色之間切換音色,例如《霸王別姬》中程蝶衣的柔聲和段小樓的陽剛對比。演講時,也可以在描述不同概念時微調音色,如低聲講秘密、高聲強調結論,讓信息更具層次感。 評書的「快慢結合」…"
Monday
OVEPI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ENTERPRISE: The Great Story Continues

"4.5融合前後關係的affordance效果 (51頁)陌生感帶來的驚奇效果,往往讓某一產品能在眾多的產品中脫穎而出,獲得喜愛。設計者必須掌握設計物呈現在使用者眼前的驚奇效果,因為使用者對陌生事物所產生的驚奇,往往會比常見事物的感受來得更為強烈。此一驚奇本質的關鍵在於,人們對熟悉的事物往往會較不在意;對意想不到的事物,則會產生強烈的反應。Norman(2004)曾引述Khaslavsky &…"
Monday
OVEPI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地方文化營銷 1.6:新媒體

"愛墾APP:布希亞的「擬象」(simulacrum)理論與當代「網紅」消費文化(Influencer Culture)之間存在深刻的關聯。網紅經濟不僅僅是一個市場現象,它實際上是超真實(hyperreality)的一種極端體現,在這個體系中,現實與虛擬、真實與虛假之間的界限被完全模糊。 1. 網紅文化如何體現「擬象」 布希亞的擬象理論認為,現代社會已經進入到「第四階擬象」,即一個符號不再指向現實,而是僅僅指向其他符號,形成自我封閉的超真實體系。網紅文化正是如此: (1)…"
Sunday
OVEPI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ENTERPRISE: The Great Story Continues

"4.6 初步應用新舊訊息的差異來設計產品 藉前述案例的分析探討,可以進一步形成連結情感的概念物件之設計模式雛形。 在此模式,將傳達語言、狀態差異、意象的連結,作為心理喚醒的橫向元素;賦予情境造形發想、賦予特徵、引起注意之手法等三項,作為縱向思考元素。以下擬經由表層材質附加或隱藏(減少)的方法加以應用。首先透過附加方法,指導學生設計創作Rocking Wool 搖椅…"
Sunday
OVEPI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地方文化營銷 0.7:景觀生活 生活景觀

"愛墾APP:從 TikTok/抖音,借鏡、改良和提升短視頻呈現藝術~~ TikTok、抖音的短視頻內容成功地抓住了碎片化注意力,並創造了高參與度、高留存率的傳播方式。結合柳敬亭的評話藝術,我們可以借鏡、改良、提升短視頻的呈現藝術,使其更具沉浸感、互動性、可傳播性。 1. 借鏡:短視頻的五大吸引力核心 (1) 開頭3秒定生死 ——…"
Feb 15
Ra Zola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札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08

"托卡爾丘克:然而人在清醒的時候需要意義…"
Feb 15
OVEPI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地方文化營銷 1.6:新媒體

"2. 「超真實」如何操控網紅消費文化:布希亞指出,在超真實社會裡,人們不再消費物品本身,而是消費物品所代表的符號(sign-value)。網紅經濟正是這種消費模式的最佳體現: (1)…"
Feb 15
OVEPI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ENTERPRISE: The Great Story Continues

"(續上)就設計教學的角度而言,設計學生要學習如何發現,如何提問,如何篩選過濾, 學著如何質疑與研判;需要由概念化發展到視覺化,形成概念以及一連串的策略,從漣漪不同大小的圓圈環境變暗顯現圖案 點滴變動的大小圓環而秉持設計的熱情將設計執行完成。在此過程中,如果能有某些喚醒的參考點,應該能幫助設計的創作。創意展開的另一部分來自於教與學雙方之開放態度,以使設計過 程中,能夠轉移僵固化的推理邏輯或現成的方式,展開另一種「具有張力」的冒險,…"
Feb 14
OVEPI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地方文化營銷 0.7:景觀生活 生活景觀

"視角變化:通過快速剪輯切換「旁白—主觀視角—特寫」,模仿柳敬亭「說書如畫」的技巧。 (3) 情境構建 —— 「沉浸感的講述」:TikTok 的成功在於讓用戶「感覺自己在故事裡」,這種沉浸感通常通過ASMR(沉浸式聲音)、音效、畫面細節來實現。 改良提升 —— 「評書如畫」+…"
Feb 14
OVEPI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地方文化營銷 1.5:國際旅遊市場

"文化雜談|大師演講中途憤而退場,留下思考題 近日,世界著名當代攝影藝術家斯蒂芬·肖爾講座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行,分享的話題是「轉變我人生的五次經歷,以及它們如何促使我成為一名藝術家」。有網友發帖稱,「台下很多人從始至終都在低頭看手機,斯蒂芬·肖爾在講座中離席」,這引發人們討論「專注力」的話題。 據悉,離席之前,斯蒂芬·肖爾通過現場翻譯向在場觀眾說:「既然我現在談論的是注意力這個話題,你們也知道我在聊注意力,那我覺得,你們也應該明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力的重要性…"
Feb 13
冬菜一斤 commented on OVEPI's photo
Thumbnail

札哈哈蒂:房子能浮起來嗎?04

"托卡爾丘克[ 愚蠢] 有兩種學習方式:從外部學習和從內部學習。前者通常被以為是最好的,或者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因為人們常常是通過旅行、觀察、閱讀、上大學、聽課來進行學習——他們依賴那些發生在他們身外的事物學習。人是愚蠢的生物,所以必須學習。於是人就像貼金似的往自己身上粘貼知識,像蜜蜂似的搜集知識,人們有了越來越多的知識,於是便能運用知識,對知識進行加工改造。但是在內裡,在那「愚蠢的」需要學習的地方,卻沒有發生變化。(引自第13頁, 《太古和其他的時間》 [波蘭]…"
Feb 13

OVEPI's Photos

  • Add Photos
  • View All

OVEPI's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

OVEPI's Blog

The power of arts projects in driving Japanese regional revitalisation By Hugh Davies

Posted on May 2, 2024 at 5:00pm 0 Comments

It is tricky to detect the impact Japan's 25-year recession from the lively streets of Tokyo, but the capital is a rare exception of growth in an economy otherwise in decline. Just beyond the boundary of convenience stores, pachinko parlors and fast-food outlets that describe the metropolitan edge, evidence of turn-down is everywhere. Deserted schools, derelict farms and shrines lost in bamboo overgrowth evidence the post-boom economy, but also show Japan's…

Continue

埃絲特爾·巴雷特:克里斯蒂娃眼中的藝術 4

Posted on April 29, 2024 at 12:08pm 0 Comments

這里最為重要的是,植根於口頭語言和視覺語言運用之中的的驅動力,或者說身體衝動是如何引發形成多種或多重含義的。這種以符號的形式表達出來的驅動或者衝動往往是貫穿於語言之中的。在創作實踐中,生成文本元素或者語言的符號特性都反映著一種言說主體的變遷、彰顯著一種游戲或取樂的能力,這種游戲或取樂的能力掙脫了符號規則所帶來的一切限制。這種符號特性在表征代碼(現象文本)與言說(或聽覺、視覺)主體的碎片體或驅動體之間構建起了一種關聯機制。這種關聯機制則預示著某種「先鋒」的概念以及對先鋒的反叛。由此,實踐可以被理解為是一種對象征規則的接納,同時也是對規則的反叛(從而對規則進行革新)(Kristeva 1986:29)



里昂·S·魯迪耶茲(Leon…

Continue

埃絲特爾·巴雷特:克里斯蒂娃眼中的藝術 3

Posted on April 22, 2024 at 1:30pm 0 Comments

「母體空間」的運轉先於語言的習得,它依照優先於語言的一套邏輯體系對前語言空間進行組織規劃。這種運轉或者說符號功能是通過生物驅動與能量釋放構建起來的,它們最初圍繞在母體周圍,堅持作為一種象征模式而存在,這種象征模式貫穿於主體的整個生命之中,支配著個體與他者之間的種種聯結。它們清晰呈現出了一種身體與外在事物之間的、身體與語言之間的連續統一體 (Kristeva 1984:27)



既然身體必然的被牽涉進我們同語言的碰撞中,那麼現在我們或許理解了,「符號」是一種另類的語言「代碼」,是一種「身體認知」,盡管它們將自身融入到了意義的傳達中去,而這些意義則是被表征於社會關係之中的。我們可以通過對新生嬰兒同母親之間的互動進行思考,去領會「非言語」維度或者說「前語言」維度的作用。…



Continue

埃絲特爾·巴雷特:克里斯蒂娃眼中的藝術 2

Posted on April 12, 2024 at 1:30pm 0 Comments

媒體評論

在今天,隨著「互聯網+」,甚至是「萬物聯網+」熱潮的興起,我們審視藝術的方式也在發生變化,藝術、技術甚至是科技的本質與意義再次被追問和思考的同時,全面地研究和解析西方著名思想家們的藝術觀,可以更為深刻地從「高技術」崇拜的表象下,理解藝術本體以及藝術與技術的結合在當代的價值和意義。因此,本套叢書的推出,不是為了回顧過去的藝術或文獻的補充,而是提請藝術界同仁共同思考如何理解和看待今天乃至未來的新藝術。——張夫也

目錄

作為物質過程的語言

符號與象征…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