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路南石林,距昆明市120公里,在云南路南彜族自治縣境內。當汽車在微有起伏的公路上奔馳一段路程之後,可以漸漸看到一片片青灰色的巖石或匍伏於泥地之上,或散布在阡陌田疇之間。越近石林,這點點群群的裸巖就越見高大,越見密集,形狀奇異崢嶸。有不少巨石巖峰直立,密如森林。“石林”之稱,頓時令人心領神會了。…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March 4, 2019 at 10:34pm — No Comments
現在,除了去巴爾巴達斯島以外還有什麽辦法呢,因為她們不能留在葡萄牙這塊肥沃的土地上,這里對外國妓女來說太有利了,人們會嘲笑巴別塔的嘈雜和混亂,因為只要事先把價錢談妥,人們就可以一聲不響地走進它的一個個房間,然後默默地出來,無需開口說話。可是,船老大說過一共有50來個女人,現在卻不過12個。其餘的英國女人到哪里去了呢,那男人回答說,一些人被捉住了,但沒有全被捉住,因為一些人藏起來了,藏得嚴嚴實實,說不定她們這時已經知道英國人和葡萄牙人是不是有區別了。巴爾塔薩爾繼續往前走,暗暗向聖徒本托許下願,要是讓一個高身材、細腰肢、金髮碧眼的英國女人來到眼前,即便一生只有一次,他也向聖徒獻上一支心形蠟燭。到了那個聖徒的節目,我要去敲教堂的大門,乞求有飯可吃,要是那些英國女人想找個好丈夫,就讓我每星期五都去做彌撒。一個士兵向聖徒本托乞求個英國女人,至少能得到一次,免得到死也嚐不到她們的滋味,這算得上什麽惡行呢。…
ContinueAdded by 非常灑狗血 on March 4, 2019 at 10:34pm — No Comments
船老大美滋滋地笑了,仿佛正在策劃著一次肉體航行,享受著上了船的愜意。阿爾加維省的劃槳手們哈哈大笑,“七個太陽”像陽光下的貓一樣伸了伸懶腰,帶食品袋的女人裝作沒有聽見,她丈夫弄不清應該覺得這故事有趣還是表現出一本正經,因為對這類事不可當真,只有一次確有其事,那時他住在遙遠的潘加斯,那里人們從生到死只是犁田澆水,當然這既有原義也有喻義。他想想原義,又想想喻義,又莫名其妙地把兩者聯系起來,問士兵:你多大歲數。巴爾塔薩爾回答說,26歲。…
ContinueAdded by 非常灑狗血 on March 4, 2019 at 10:33pm — No Comments
唐德宗貞元年間,魏博大將聶鋒的女兒聶隱娘,才十歲。有一尼姑到聶鋒家討飯,見到了隱娘,特別喜愛。
她說:「押衙(指聶鋒)能不能將女兒交給我,讓我教育她。」聶鋒很生氣,斥責了尼姑。
尼姑說:「押衙就是把女兒鎖在鐵櫃中,我也能偷去呀。」這天晚上,隱娘果然丟失了,聶鋒大吃一驚,令人搜尋,沒有結果。父母每思念女兒,只能相對哭泣。
五年後,尼姑把隱娘送回,並告訴聶鋒說:「我已經把她教成了,把她送還給你。」尼姑須臾不見,一家人悲喜交加,問女兒學些什麼。
女兒說:「開始時也就是讀經念咒,也沒學別的。」聶鋒不相信,又懇切地問女兒。…
Continue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March 4, 2019 at 10:32pm — No Comments
決定以自由旅行的方式去南美洲時,朋友們都認為太冒險了,尤其是當他們知悉我的行程裡包括了亞馬遜叢林時,更難以掩飾驚訝之情。然而,旅行的意義在於我來說,是多少帶著自我挑戰的成分在內的。有了挑戰、有了冒險,旅行時才會有加倍的樂趣。…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March 4, 2019 at 10:32pm — No Comments
缺席就會更加被感受到。如果你掉了一顆牙齒,你的舌頭就會覺知到那個缺失而經常伸向那顆不在的牙齒。在此之前它從不去那個地方,從不,但是現在你無法停止它了,它會持續地伸向那個空缺的地方去感受那顆不在的牙齒。
同樣地,當頭腦的一個部分成功了,你會變得覺知到那另一個部分的失敗——那個部分是應該成功的但現在它沒有。現在,東方已經意識到沒有變成科學的那個愚蠢了:那就是我們貧窮的原因,那就是我們默默無聞的原因。現在,這個缺失被感覺到了,所以東方已經開始轉向西方,而同時,西方也感覺到了它自己的愚蠢和它的缺乏一體化。…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March 4, 2019 at 10:22pm — No Comments
沒有一件事是好的。你需要一個即使在沒有新的客體時仍然能夠覺知的頭腦。實際上,你需要一個不是必定要與那"新"、不是必定要與客體相關的意識。如果它注定是與客體相關的,那麼它必定會與"新"相關。你需要一個完全與客體不相關的意識,它是超越客體的。那樣,你才有了自由:當你願意,你就能去睡覺,當你願意,你就能醒著,不需要客體來幫助你。你變得自由,真正地不受客體世界的影響。
一旦你超越了客體,你也就超越了主體,因為它們是一同存在的。實際上,主體性與客體性是一個事物的兩極,當有一個客體,那麼你是一個主體,但是如果你能不需要客體而有覺知,那麼就沒有主體、沒有自己。…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March 4, 2019 at 10:20pm — No Comments
6點鐘,等待在圖書館的門口。門衛一開門,便像一群瘋狂的股民衝了進去,其實里面不是阿里巴巴的寶庫,里面只有書和看書的座位。有一次,嘩啦一聲,門上的玻璃被擠得粉碎。
在圖書館的電腦前查自己的名字,查自己所借過的書的名字,像跟遙遠的老朋友打電話。第一本書是冰心的《致小讀者》。那一瞬間,淚眼朦朧。
畢業了,沒有揮手,那太矯情。駝著背,背上背著沈重的行囊。記得來的時候,行囊沒有這麼重。
三
那輛騎了四年的自行車該傳給師弟們了,師弟們還看得上傷痕累累的自行車嗎?曾經坐在自行車後座上的女孩在天涯,天涯真的很遠,不是心靈所能包孕的距離。…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rch 4, 2019 at 10:14pm — No Comments
主人發現我對歌德有興趣,就提議到受歌德影響最大的威瑪去。威瑪,是我早知名的城市,但我知道的只是希特勒德國以前的威瑪共和,以及我的本行。在二十世紀初,現代建築大師葛羅培在這裏設立了第一座包浩斯建築學院,為世界的設計界開創了新頁。歌德與威瑪的關係我卻一無所知。
原來歌德在二十六歲就到了威瑪,出任當時公爵的部長,受到信任,後來就以威瑪為家了。他在這裏鬧戀愛、生孩子、交朋友、寫文章、做學問,留下了不少的事蹟。四十歲左右,他結交了席勒,當時他以自己的影響力,硬把沒沒無聞的席勒介紹給附近的耶納大學做兼任教授。他們以後若干年間,直到席勒去世,互相討論文學、藝術、戲劇的理論,來往的信件,幾乎無日無之,後來裝訂成四大冊,乃德國文學史的一段佳話。歌德的生性是浪漫的;他在去威瑪前就寫了《少年維特的煩惱》。而在認識席勒後,就傾向於古典主義,直到席勒去世,他才恢復浪漫作風。…
Continue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March 4, 2019 at 10:12pm — No Comments
生命的目的是要變成有意識(conscious)。這不僅是瑜伽的目的,生命的進化本身也在於變得越來越有意識,而瑜伽還意味著更多一些東西。生命的進化是要求變得越來越有意識,但是意識(consciousness)卻總是他物指向的(other oriented):你總是在意識到某個東西、某個客體。瑜伽意味著在沒有客體只有意識存在的層面上進化。瑜伽是朝向純凈意識的進化,而不是在意識到的"某個東西",它只能"是"意識本身。當你在意識某個東西時,你不會意識到意識本身的存在。你的意識是集中在某個東西上的,你的注意力並不在意識本身的源頭上。在瑜伽中,整個努力就是要變得意識到客體和意識本身這兩者,意識有著雙重的目的。你必須意識到客體,你也必須同時意識到主體,意識必須成為一座雙向的橋梁。主體決不能被忘掉,當你把意識集中在客體上時,主體決不能被忘記。…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March 4, 2019 at 9:58pm — No Comments
奧修是印度人,曾研習過哲學,當過許多年哲學教授。他生在東方的文化氛圍里,又熟諳西方文化,他肉體生命極其有限,只活了50多歲,可他的精神生命卻是無限延長的。他的生命的精神形式,就是他的600多本著作。
奧修的書都是說出來的,他語調平緩,滔滔不絕,把人類漫長的歷史,通過極其通俗的語言講述出來。因此,只要是活著的人,都能聽懂。尤其是他把很多深刻的道理,用通俗簡單的故事加以闡述,娓娓道來,富有韻律,使聽者心動。在奧修的書卷里,我感受到的是,他力主向生命本真回歸。生命其實是簡單的、透明的。因此,簡單是真,簡單是美。
這是一本很特殊的書。 它沒有開頭,沒有結尾,沒有目錄,沒有章節。任何一頁都是開頭,都是結尾——隨時可以拿起,隨時可以放下。…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March 4, 2019 at 9:51pm — No Comments
有效推進“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盟”的籌備工作
中國美術館近年來著力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美術博物館的交流與對話,已經與波蘭華沙國家民俗博物館、波蘭羅茲美術館、立陶宛國家美術館、立陶宛國家畫廊、希臘國家當代美術館、俄羅斯國立博物館與展覽中心(羅西佐)取得合作,積極開展互辦展覽、學術研討、公共教育等多種形式的館際交流,極大地促進了雙邊文化交流的蓬勃發展。
2017年是中白和中烏建交25周年,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於12月11日至18日帶隊出訪兩國,與其國家美術館議定深入交流與合作的框架,並在此基礎上把握時機,有效推動“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盟”的籌備工作,使其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皇京港 on March 4, 2019 at 9:07pm — No Comments
米·普里什文1873年1月23日生於俄羅斯奧廖爾省葉列茨縣。他的父親出身商人家庭,但一生充滿各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最終一事無成,後因賭博傾家蕩產,很早就去世了;母親則是一個堅強、能幹的女性,丈夫去世後,她守寡40年,為贖回自家的莊園、養活子女並為他們提供受教育的機會而含辛茹苦,終日操勞。普里什文的夫人後來在談到雙親對普里什文的影響時這樣寫道:“如果說,未來的作家從父親那里繼承了對幻想的熱衷,那麼,他從母親那里繼承的則是對工作的責任感。”…
ContinueAdded by INGENIUM on March 3, 2019 at 1:17am — No Comments
隋煬帝巡幸揚州,命司空楊素留守都城長安。楊素位尊而驕橫,又認爲時局混亂,天下掌握大權、有重望的人,沒有誰比得上自己,因而生活奢侈驕貴,禮節排場也超出了一個臣子所應有的範圍。每逢公卿大臣言事,賓客拜謁,楊素都伸開兩隻腳,雙膝弓起,坐在床榻上接見,態度傲慢無禮。又令美女簇擁而出,侍婢排列兩旁,排場享用超越本分──仿效皇帝。到了隋朝末年這種情景更加嚴重,不再知道自己擔負的責任,不再有拯救艱危局勢的用心。
一天,衛國公李靖以平民的身分去謁見楊素,獻上奇策。楊素又是以輕慢無禮的態度接見。李靖上前作揖,說:「天下正亂,英雄競相崛起。您身爲王室重臣,必須把網羅豪傑的事放在心上,不該如此傲慢地接見賓客。」楊素臉上露出敬佩的神色,站起來向李靖道歉;然後和他交談,談得非常高興,接受李靖獻納的策書後才從正堂退出。…
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March 3, 2019 at 1:16am — No Comments
好粗的一個竹筒子漂上了海岸邊。竹皮還是青青的,大概是因為長久漂流海上的緣故,上頭吸附著不少貝殼。撿拾到的人以為這是稀罕東西,便把它交到村長那里去。這地方是漁村,住的人也不少。又因靠近好漁場,也就是說附近的海獲魚量極好,所以從事制造儲存性海鮮食品的人家亦自不少。魚乾、魷魚乾、鹽漬魚、鰹魚乾、沙丁魚。竹筒子到底做什麽用,誰也不知道。往里頭一瞧,可以瞧見那一頭。村長拿起它,擺在嘴上,說了話。
“什麽玩意啊,這是。”
從那一頭傳出來的,竟是另一種言語。
“弗里拉,巴基尼。”…
ContinueAdded by Easy Tree on March 3, 2019 at 1:15am — No Comments
有一次離家在外度週末,正準備上床時,有人敲我旅館的房門。
她靜靜地走進房間,凝視著我,一語不發就解開裙子的拉鏈,任其脫落地上。我張口結舌地愣在那里。
「我要你。」她低語。我腦中一片空白,不知該說什麼。我的身體開始雀躍欲動,內心卻感到驚惶:畢竟,我是一個幸福的已婚者,摯愛著我的妻子……
雖然我篤信一夫一妻制,一時之間卻發現自己猶豫起來。我心里充滿了各種合理化的辯辭,比方說,為什麼做壞事的感覺會如此甜美?為什麼我不能在家時做個親愛的老公,同時在外頭也擁有一點兒其他的樂趣?
最後,經過一番爭辯和情感上的掙扎,我終於請她離開了。…
ContinueAdded by Scarborough 黃岩 on March 3, 2019 at 1:15am — No Comments
早上五點,我被直升飛機吵醒。它飛得很低,擦窗而過。我想起電影《獵鹿人》(The Deer Hunter)的片頭,噩夢中直升飛機的螺旋槳轉換成頭頂的風扇。駕駛員怎麽能在早上五點保持清醒,穿過摩天大樓中變形的黎明?直升飛機剛消失,警車又響起。先是一輛,緊接著第二、第三輛,好像獨奏在召喚樂隊。這音樂往往配在動作片的結尾處,警車呼嘯,字幕升起。一聲嘆息,我起身,是狗飛飛,趴在我腳下。在二十七層的鋼筋混凝土空間,一隻狗的嘆息意味著什麽?
我拉開窗簾。早安,紐約。…
Continue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March 3, 2019 at 12:10am — No Comments
托德羅夫的三分法可以有效地激發我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盡管他用的術語“lemerveilleux,I‘etrange,lefantastigue”(奇異、怪誕、荒誕)譯成英語時意思都差不多。在英語里,fantastic(荒誕的)一詞通常是同“真實的”明確對立的,用“怪誕小說”來概括像《螺絲在擰緊》這樣的小說似乎更恰當。當然,我們也可以對它挑出毛病。托德羅夫自己也不得不承認:有些介乎兩者之間的作品必須歸類為“荒誕—怪誕小說”或者“荒誕—奇異小說”。埃德加·愛倫·坡的《威廉·威爾遜》就是這樣一部作品,盡管托德羅夫把它看作是講述一個良心不安的人的寓言或道德故事,因而用他的術語說是屬於“怪誕小說”,但它仍然包含著那種在他看來是荒誕小說所不可少的模棱兩可的因素。…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March 3, 2019 at 12:08am — No Comments
蘇木一詞出自馬來語supang;參考資料有Marsden, Sumatra, p. 95; Yule and Burnell, pp. 794-795; Hirth and Rockhill, p. 217; CMM-Veg, p. 78; Burkill, Economic Products, I, pp. 394-397; Pelliot, Notes of Marco Polo, I, pp. 103-104; Wheatley, 「Commodities,」 p. 108; Schafer, Samarkand, p. 211; 小川書,頁32;劉昌芝,〈鄭和引進的動植物〉,頁14;趙存義等,《本草名考》,頁266-267;馬子密等,《歷代本草藥性匯解》,頁564-565;程超寰、杜漢陽,《本草藥名匯考》,頁303-304;劉傑,《中國八卦本草》,頁720-722。 Jackfruit之名出自馬來語nangka;參考資料有Marsden, Sumatra, pp. 98-99; Hirth and…
ContinueAdded by 瑪琳娜 on March 2, 2019 at 11:59pm — No Comments
1.變革的動力與方向
這一百年來,馬來西亞華社經歷巨大的變革:從緩變到突變,從小變到巨變。這一百年來跨越兩個重大世紀,即從20世紀初到21世紀初。馬華社會從一個殖民地的移民社會蛻變為一個獨立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一個保守和內向的移民社會蛻變為一個現代化速變的地球村。這種變革是進步和驚人的。我們可以從歷史角度來考察這變革的動力和方向。馬來西亞華社變革的主要動力來自兩方面: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包括馬華社會的分化與整合,方言群內部的衝突與競爭;華語與英語群的分化與競爭;政治團體的衝突與組合,以及經濟和社會力量的衝突。外在因素顯得更為復雜,這包括種族的利益衝突,馬來西亞及東南亞政治變動的沖擊,中國政治的沖擊,經濟環球化的沖擊,以及高科技發展和資訊革命的沖擊。…
Continue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March 2, 2019 at 9:48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