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匈牙利人註重時間觀念,也希望別人同他們一樣守時。若第一次拜訪,禮貌上宜送女主人鮮花。所有約會必須事先約定。匈牙利人忌諱打碎玻璃器皿,如果有人不小心打碎了玻璃器皿,就會被人認為是要交厄運的先兆。匈牙利人每逢過節、出席宴會、聽歌劇都要穿著正裝。男士的禮服一般只用西服,有的人略灑些香水;女士的衣著比較多樣,長裙、晚禮服都顯得端莊美麗。在赴宴會或聽歌劇前,化妝要比平時略濃一些。不修邊幅在此時被認為是缺乏教養的表現,是對其他人的不尊重;而穿著邋遢的人則會遭到公眾的白眼和斥責。
沒有去過匈牙利的人,不知道匈牙利很美;凡是到過匈牙利的人,都說:沒想到匈牙利這麼美。…
Added by 絲經 庫 on July 20, 2016 at 6:44pm — No Comments
我們今天要談的主題是美和競爭力。談到這個主題,我會聯想到自己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因為這個課題走過臺灣很多小小的街道、很多小小的鎮子。有一個叫做苑裏的地方,我記得那個年代,家家戶戶都在編織,把大甲藺壓扁曬幹編成草席、草帽等各種草制品。在經過一塊小小的稻田時—— 我印象好深好深—— 有一個老太太光著腳坐在那邊,很快速地編織著這種東西,她的眼睛看不見,是瞎子。我在旁邊待了很久很久,那時候我們常常會對自己有一個要求,就是不可以隨便去給別人拍照。所以我沒有拍下那張照片,但是那場景一直留在我的腦海裏。一個失明的盲婦人,卻可以很快速地編出非常漂亮的花紋。當時我在旁邊用素描本記下了她編的圖案。我完全不能理解一個沒有視覺的人,可以用手的觸覺這麽高度敏感地編出這些手工藝品,還能被運到一個離苑裏比較近的市鎮—— 大甲溪—— 去賣。當時的大甲溪變成非常有名的地方,完全是臺灣產業的緣故。…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July 20, 2016 at 5:43pm — No Comments
作者:[蘇聯]伊薩克·巴別爾/戴驄譯
……瓦西裏,你還記得日托米爾嗎?瓦西裏,你還記得捷捷列夫河和那天夜晚嗎?在那天夜晚,禮拜六,含苞欲放的禮拜六,於殘霞漸滅之際,踩著繁星,悄然來臨。
月亮纖纖的月角在捷捷列夫黑黝黝的河水裏濯洗著它的箭矢。可笑的基大利,第四共產國際的創始人,領著我們去穆泰雷•勃拉茨拉夫斯基拉比那裏做晚禱。可笑的基大利大禮帽上的雞翎在紅沈沈的暮靄中晃動,而蠟燭貪婪的瞳人則在拉比的屋內眨巴不已。幾個膀寬背闊的猶太人伏在祈禱書上發出嗄啞的咿唔聲,好似在呻吟,而那個年邁的侍從小醜,切爾諾貝利的柴迪克,則把揣在破衣袋裏的幾個銅幣弄得丁當直響………
Added by 梭羅河畔 on July 20, 2016 at 5:41pm — No Comments
「美上美」雖然是一艘僅三千多頓的舊貨船,但在那個年代,卻運載了不少僑生渡過「七洲洋」北上投奔祖國。事過半個世紀,當年擠在那陳舊貨倉裡的青年男女,如今已徧佈在大江南北,大海內外。1961年9月那趟船我負責「先達組」,從辦手續、托運行李、清關直到在勿拉灣港登船的全過程,我都參與其中。
辦手續時,當時反華的印尼政府在我們每人的「出世紙」的背面,都蓋了一個所謂「不回頭」章(就是離開後不能再回印尼),當時我們也沒想過要再回頭。當所有行李都集中到勿拉灣港倉庫以後,海關要抽查,所以每一個埠頭的「組長」或「代表」必須到場。當地關員並不出面,跟我們打交道的是幾個華人。…
Continue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July 20, 2016 at 10:38am — No Comments
敦煌——在這裏,演繹一場俠骨柔情
艷遇情報:敦煌,古稱沙洲,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是一個延續了千年的夢,漂蕩了百年的魂。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366年僧人樂尊途經三危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開山造窟。從此,一座世上絕無僅有的藝術寶庫誕生了。
敦煌,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古代文化,遍地的文物遺跡、浩瀚的典籍文獻、精美的石窟藝術、神秘的奇山異水使這座古城至今仍流光溢彩。“世界藝術寶庫”莫高窟,“天下第一泉”月牙泉,“通體潔白如玉”玉門關,“大漠地質博物館”雅丹地質公園等,無不向世人展示著敦煌的廣漠風情和神秘氣息。…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July 20, 2016 at 9:36am — No Comments
易立競:現在的你,和剛出道時的你相比,有什麼變化?
鞏俐:人可能更加“開”了一些,開闊了。那個時候還在上大學,在中國拍戲。現在,在世界上走了這麼一圈,工作過了,也接觸過人了,可能想得更通了。什麼東西是你要的,什麼東西最重要,你更明確了。以前已經很明確,現在更明確了。
易立競:早年你希望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鞏俐:我很想當一個很好的舞臺演員。上大學的時候,我喜歡舞臺劇,喜歡話劇,那時候老師也對我說“鞏俐你不錯,你會成為一個好的舞臺劇演員”,但是一拍電影,就幾乎再沒上過舞臺了。可能再上舞臺也不容易,因為表演方式,還有聲音各方面都要經過很好的訓練。…
ContinueAdded by 微影庫 on July 20, 2016 at 9:35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July 20, 2016 at 9:34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July 20, 2016 at 9:32am — No Comments
立法機構從政府獲得撥款,並繼續對電視暴力的研究提供資助。從1972到1982年,美國公共衛生署發布了大量的報告。第三次重要的報告,即《全國電視暴力研究》(National Television Violence Study),是在政府支持下經過三年的研究之後於1996年發布的。所有這些報告都發現,大多數電視節目都含有至少某些有害的暴力內容,引誘兒童學會一些暴力行為,導致他們對暴力的有害後果無動於衷,並使他們更加害怕受到攻擊。1999年,當國會再一次考慮進行另一項重要的暴力調查時,一名研究者對媒體暴力的影響做了如下總結:
不是每一個觀看大量暴力電視或經常玩暴力遊戲的孩子,長大以後都會變成喜歡暴力的人,其中必然會融合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最近在科羅拉多發生的校園槍擊事件。不過就像每一支煙都會增加你日後患肺癌的危險那樣,每次觀看暴力節目也會增加一個兒童日後比其他孩子更嚴重的暴力傾向的機會。…
Continue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July 20, 2016 at 9:31am — No Comments
人靠衣裳馬靠鞍(1)
以前,到巴黎南部的盧瓦爾去旅遊,在某條街上的小餐館裏偶遇的一對夫婦,令人印象深刻。
夫婦倆看起來年約八十來歲。男的較瘦,行走不便,拄著根拐杖,卻頭戴貝雷帽,身穿寬松夾克。女的稍胖,穿著鮮艷的花紋禮服,頸上的粗項鏈金光閃閃。
兩人看著我們,笑容可掬又親和隨意地詢問:“你們從哪兒來?”“祝你們旅途愉快啊。”
一下子,夫婦倆的印象吸引了我——鮮活鮮活,光彩照人的。…
Continue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uly 20, 2016 at 9:31am — No Comments
關於廚房,我們應該有一種雅量接受它是一間屋子裏最煽情且充滿 肉欲的地方。
我固執地認為,臥室的色調應該趨近透亮的藍天冰河,或是大雪乍 停,從遠山小村白茫茫的沈睡中,掉出一個陌生客的感覺。我想,搬進 棺材硬鋪之前,我們最好在彈簧軟鋪上學習一人份的安靜,並且研究一 種姿勢,避免把孤獨睡縐。
而廚房,請允評我放肄地說,那才是活著的世界,活得氣氣派派的 !
我已經秘密記錄自己的廚房與食譜一段時間了,等同於畏懼青春流 逝的人以寫真集保留其年輕形貌,我的廚房筆記即是肉體對話錄。讓我 們開始想象吧,在一間溫暖且繁復的廚房裏,一個保守女子歡愉地洗滌 菜蔬,以各式刀具拍、切、剁、刨、剜……她熟悉各種料理法,只要有 一臺雙囗瓦斯爐及兩個插座,她便能讓炒鍋、燉鍋、烤箱、電子鍋………
ContinueAdded by 慕課師 on July 20, 2016 at 9:30am — No Comments
一清早,掀開窗簾看看,窗上已撒滿了水珠;啊,好極了,又是個下雨天。雨連下十天、半月、甚至一個月,屋裏掛滿萬國旗似的溼衣服,牆壁地板都冒著溼氣,我也不抱怨。雨天總是把我帶到另一個處所,在那兒,我又可以重享歡樂的童年。
那時在浙江永嘉老家,我才六歲,睡在母親暖和的手臂彎裏。天亮了,聽到瓦背上嘩嘩的雨聲,我就放了心。因為下雨天長工們不下田,母親不用老早起來做飯,可以在熱被窩裏多躺會兒。我捨不得再睡,也不讓母親睡,吵著要她講故事。母親閉著眼睛,給我講雨天的故事:有個瞎子,雨天沒有傘,一個過路人見他可憐,就打著傘送他回家。瞎子到了家,卻說那把傘是他的。他說他的傘有兩根傘骨是用麻線綁住,傘柄有一個窟窪。說得一點也不錯。原來他一面走一面用手摸過了。傘主笑了笑,就把傘讓給他了。
我說這瞎子好壞啊!…
ContinueAdded by Tata Na on July 20, 2016 at 9:30am — No Comments
小的時候,我們倆——我和白仁祿——下了學總到小茶館去聽評書。我倆每天的點心錢不完全花在點心上,留下一部分給書錢。雖然茶館掌櫃孫二大爺並不一定要我們的錢,可是我倆不肯白聽。其實,我倆真不夠聽書的派兒:我那時腦後梳著個小墜根,結著紅繩兒;仁祿梳倆大歪毛。孫二大爺用小笸蘿打錢的時候,一到我倆面前便低聲的說,“歪毛子!”把錢接過去,他馬上笑著給我們抓一大把煮毛豆角,或是花生米來:“吃吧,歪毛子!”他不大愛叫我小墜根,我未免有點不高興。可是說真的,仁祿是比我體面的多。他的臉正象年畫上的白娃娃的,雖然沒有那麼胖。單眼皮,小圓鼻子,清秀好看。一跑,倆歪毛左右開弓的敲著臉蛋,象個撥浪鼓兒。青嫩頭皮,剃頭之後,誰也想輕敲他三下——剃頭打三光。就是稍打重了些,他也不急。…
ContinueAdded by Sena Wang on July 20, 2016 at 9:29am — No Comments
俗話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我們是第一批到的,坐位排在第二排,5、6、7號。坐在前面,視線寬闊,可以早下車,後上車。先下`車的好處很多,譬如上洗手間不必排隊,購物時間比較寬裕;後上車的好處是一落座,就開車,不必坐在車上等…
第一個景點就是佛吉利亞的謝南多厄山谷(Shenandoah Valley),參觀盧雷鍾乳石洞(Luray Caverns),鍾乳石的地質條件,形成年代大致相似,僅有大小、壯觀與否的差別。
Shenandoah是印第安語的星星之女(daughter of the stars),給趙之楚的印象是管理到位,天馬的管理也很到位,所有參觀的門票一律包含在旅遊費用中,免了臨時詢問、臨時收錢的麻煩。進入洞口前,每人發一個電話式的簡介機,趙之楚選用中文簡介,了解的比較深入……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July 20, 2016 at 9:28am — No Comments
2014/7/2 讀友張慧華來信: 您好, 拜讀前輩對於咖啡精闢的見解,對於只想貪圖喝咖啡只求便宜又好喝的我而言,是不是冷泡咖啡最適宜呢?這樣很ok嗎?算養生嗎?(晚上冷泡放置冰箱,隔天早上就可以喝了) 如果不研磨整顆下去泡可以嗎?可以提供建言嗎? 慧華上 回覆… |
Added by Priyatamā on July 20, 2016 at 9:28am — No Comments
黑孩在鐵匠爐上拉風箱拉到第五天,赤裸的身體變得象優質煤塊一樣烏黑發亮;他全身上下,只剩下牙齒和眼白還是白的。這樣一來,他的眼睛就更加動人,當他閉緊嘴角看著誰的時候,誰的心就象被熱鐵烙著一樣難受。他的鼻翼兩側的溝溝裏落滿煤屑,頭發長出有半寸長了,半寸長的頭發間也全是煤屑。現在,全工地的男人女人們都叫他"黑孩"兒,他誰也不理,連認真看你一眼也不。只有菊子姑娘和小石匠來跟他說話時,他才用眼睛回答他們。昨天中午,工地上的人們全去吃飯了,鐵匠師傅的一把小錘和一個淬火用的新水桶被人偷走了。劉太陽在滯洪閘上大罵了半個小時。他分派給黑孩一個新任務:每天中午放工吃飯後,留在工地看守工具,午飯由鐵匠師傅從夥房裏帶來。劉副主任說,便宜黑孩這個狗小子一頓午飯。…
Continue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July 20, 2016 at 9:27am — No Comments
夏目漱石的小說《旅宿》(日本名《草枕》)中有一段話:
「苦痛、憤怒、叫囂、哭泣,是附著在人世間的。我也在三十年間經歷過來,此中況味 嘗得夠膩了。膩了還要在戲劇、小說中反覆體驗同樣的刺激,真吃不消。我所喜愛的詩,不 是鼓吹世俗人情的東西,是放棄俗念,使心地暫時脫離塵世的詩。」
夏目漱石真是一個最像人的人。今世有許多人外貌是人,而實際很不像人,倒像一架機 器。這架機器裡裝滿著苦痛、憤怒、叫囂、哭泣等力量,隨時可以應用,即所謂「冰炭滿懷 抱」也。他們非但不覺得吃不消,並且認為做人應當如此,不,做機器應當如此。
我覺得這種人非常可憐,因為他們畢竟不是機器,而是人。他們也喜愛放棄俗念,使心 地暫時脫離塵世。不然,他們為什麼也喜歡休息,喜歡說笑呢?苦痛、憤怒、叫囂、哭泣,…
ContinueAdded by Bleach on July 20, 2016 at 9:26am — No Comments
錢鐘書(1910~1998),江蘇無錫人。作家、學者。著有長篇小說《圍城》,文論集《談藝錄》、《管錐編》等。
自從幽默文學提倡以來,賣笑變成了文人的職業。幽默當然用笑來發泄,但是笑未必就表示著幽默。劉繼莊《廣陽雜記》雲:“驢鳴似哭,馬嘶如笑”;而馬並不以幽默名家,大約因為臉太長的緣故。老實說,一大部分人的笑,也只等於馬鳴蕭蕭,充不得什麼幽默。
把幽默來分別人獸,好像拉伯萊(Rabelais)是第一個。他在《巨人世家》(Gargantuaet Pantgruel)裏,開卷就說:“笑是人類特具的本領”(Propre)。近代奇人白倫脫(W· S· Blunt)有十四行詩一首,詠“笑與死”(Laughter and…
Continue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July 20, 2016 at 9:26am — No Comments
翻騰吧,大海——
翻騰起你那尖尖的松針,
把你巨大的松針
傾瀉在我們的巖石上,
把你的綠色扔在我們身上,
用你池水似的杉覆蓋我們。
趙毅衡 譯
Added by 邊鄉 岸 on July 20, 2016 at 9:25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