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查丹瑪斯《預言·諸世紀 》(第二十二章)

第一個星期四,里昂大屠殺


  銳利的武器藏在火炬中
  里昂 基督教聖體節
  威恩的居民全被切割
  馬孔不會對拉丁人說謊

  「基督教聖體節」指三位一體的節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四,如果這首詩預言的是里昂大屠殺,那麼屠殺就發生在那一天。威恩在里昂附近,馬孔是法國中東部的河口城市。
  1793年,反法同盟大舉進攻法國之機,吉倫特派卻在國內搞反革命叛亂。為了與人民為敵,他們與反革命貴族勾結在一起,在里昂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雅各賓派分子。也許諾查丹瑪斯暗示的是這次事件?
  「拉丁人」指那些說意大利語的瑞士人。最後一行詩的意思是信奉新教的馬孔人與喀爾文教的興起之地瑞士真誠相待。

 

帶羊散步的謎一樣的人物是異類


  --------
  有毛動物出現在神聖的場所
  與看不到太陽正面的人物為伴
  卡爾卡松活該受辱
  所以被允許長期停留

  這是一首充滿了不解之謎的詩句,簡直無法解讀。「有毛動物」是指羊嗎?可歐美人體毛都非常多。牽羊之人物令卡爾卡松蒙受恥辱了嗎?他還被英雄般地供奉了起來?卡爾卡松在法國南部。

 

新教徒擁有絕對的教會勢力


  --------
  聖潔的寺院再度被砧污
  掠奪圖盧茲的元老院
  土星運行二至三個週期後
  四月 五月 新人種出現

  詩的前兩行,諾查丹瑪斯預言新教勢力將超過天主教勢力。第三、四行暗示了這種情況出現的時間。土星的運行週期是29.5地球年。二至三個週期大概相當於60年到90年。諾查丹瑪斯寫《諸世紀》是在1551年到1555年,前後不過3年左右。「土星運行二至三個週期後」則已是1611年到1641年之間了。這段時間離14世紀的教會危機,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改革以及16世紀的宗教戰爭,都已是非常久遠了。但是,新教(包括喀爾文教、馬丁·路德教派)此時都已革新,其教義在英、德、法深入人心,諾查丹瑪斯衷情的天主教已經勢單力薄,故而「聖潔的寺院再度被玷污」,在圖盧茲,甚至出現了掠奪天主教會的情況。1611年到1641年是路易十三統治時期。他死後,法國出現了首相(馬扎然)治國的現象。這可能就是最後一行所謂「新人種出現」。

 

宗教徒或東洋人統治法國


  --------
  頭戴青巾的國王人主福瓦
  上星週期未滿的年月
  他君臨天下
  白頭巾國王已被拜占庭拋棄
  太陽火星水星
  在水瓶座附近遊蕩

  從「頭巾」這個詞來看,一般只有宗教徒或東方人才會頭裹布巾。因此,這首詩預言了宗教徒或其他東方人將入侵法國並短期統治法國。「土星週期未滿」說明統治並沒能持續多久——不到三十年時間(前一首詩講過土墾週期為29.5地球年)。根據星象學,第四行所暗示的時間是在秋季。只是第一行的「頭戴青巾的國王」是什麼人?

 

罪惡之城人類被滅


  --------
  殺人都市弗爾索得
  許多耕牛不停勞作
  並未被處死
  再次恢復阿爾特彌斯之名譽
  伏爾甘專事埋葬屍體

  讀完這首詩,感覺是看了一部魔鬼恐怖電影,令人心驚肉跳魂飛魄散!竟然有專殺人類而不拭牲口之地!在那裡,人類的地位低下而生命岌岌可危。既然「耕牛」都「未被處死」,除了耕牛可用來「勞作]耕田外,恐怕耕牛也是殺人者的朋友或同類。
  第一行「殺人都市弗爾索得」意指罪惡之城一類的地方。而「阿爾特彌斯」乃月亮、狩獵、野獸之神,可見「它」確非人類。「伏爾甘]是希臘神話中的火神,最後一行暗示屍體都被火化。
  「阿爾特彌斯」為什麼要殘殺人類?從它不殺牛這一點也許可以悟出些什麼。因為人類曾經肆無忌憚地殘殺過「它」的朋友——動物、飛禽走獸。分析到這兒,已不難猜出諾查丹瑪斯想通過這首詩表達什麼意願了。現代人貪婪地捕殺著蛇、蛙、老虎、大象以及那些越是珍稀越有人想吃的動物,沒有止境,致使許多物種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
  人類最終將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為自己的無知行為付出慘重的代價,那就是在所謂的「殺人都市弗爾索得」他們將像自己曾經殺牲一樣被「阿爾特彌斯」瘋狂地屠殺然後丟進火堆裡。這一天必將到來!
  凶殘而無知的人類,該收住你那罪惡之手了,該與「動物」為善,與「動物」和睦相處了。它們是大自然萬物中的一員,既有生存的權力,也會有因倍受摧殘而報復敵人的「衝動」心理。「你改悔吧」,人類!亡羊補牢,未為晚矣。

 

希臘移民請求援助


  --------
  來自阿爾塔,托拉基的國度
  為大海所困高盧的救人船
  在普羅旺斯留下不絕如屢
  的足跡和遺跡
  他們的風俗習慣和清規戒律

  阿爾塔、托拉基都是希臘的內地城市,分別位於希臘的西北部和東部。這兩個地方的人不太熟悉海上航行,在前往法國途中被困在地中海上,於是他們向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人請求支援並得到友好的幫助。
  後面兩行詩講述的是希臘人移民法國後,在普羅旺斯生活並帶去了一些希臘的風俗習慣和行為規範。從第三行看,希臘人已定居普羅旺斯地區。
  歷史上希臘向法國移民是在十五世紀左右,那時希臘還處在土耳其的殖民統治下。許多人不堪重負,移居日益強大的法蘭西。

 

殘忍的獨裁者阿明總統垮臺


  --------
  嗜血的,貪婪的國王(或黑人)
  他是暴君與妓女的私生子
  夾在兩條河流之間
  左手握著軍權
  他被禿頂的年輕人殺死

  這首詩預言將出現一位殘忍的獨裁者。從第一行詩來看,可以知道這是發生在非洲的事件,而這個男子正是烏干達前總統阿明。阿明的出生年月是1924或1925年具體時間不大詳細,這似乎正應了第二行所說「他是暴君和妓女的私生子」的預言。阿明靠軍事政變當上烏干達總統,並實行,殘暴的統治。
  1979年,阿明政權被坦桑尼亞支持的反政府武裝推翻,阿明垮臺。第四行描寫他被人殺害的情形。

 

瑪麗·安特瓦涅特的命運


  --------
  王國被奪 陰謀圍繞著國王
  夫人 抽籤起誓者要她性命
  王妃之子死運難逃
  愛妾也同夫人一樣苦難多多

  這是關於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安特瓦涅特命運的預言詩。1793年1月31日路易十六被處死後,他的妻子也在由抽籤決定的陪審員組成法庭上接受判決。而且她的兒子路易十七的存在讓雅各賓派革命政府感到厭煩。此外,瑪麗被監禁之時,路易十五的愛妾,巴裡公爵夫人也囚禁在桑特·佩拉治,遭遇同樣的命運。

 

1936年希臘軍事政變建立獨裁政權


  --------
  具有拉絲易美貌的希臘貴婦人
  求愛者絡繹不絕她幸福無比
  西班牙國王將她帶走
  淪為階下囚 迎接悲慘的死亡

  「拉絲易」是希臘的科林特斯中廣為人知的美輪美央的女性,這裡的「具有拉絲易美貌的希臘貴婦人」指的是在希臘萌芽的「民主制」。或許諾查丹瑪斯認為它是最為恰當的政治形態,所以才如此大加讚賞。1936年,希臘發生軍事政變,這種「美麗」的民主開始發展為極端的法西斯主義,希臘出現了法西斯政府。
  前兩行預言「遲來的民主制」受到希臘民眾的歡迎,第三行則講述希臘出現法西斯主義與西班牙王同一道迎接「死亡」。「二戰」爆發後,希臘受到德國大舉入侵,國王及政府都倉惶出逃。

 

兩伊戰爭與波斯灣問題


  --------
  艦隊司令官使弄好計
  讓怯懦從嘎勒船上爬出
  然後被殺掉
  司令官對聖油死心
  埋伏在那裡
  他們給他相應的報酬

  這是對伴隨兩伊戰爭而來的波斯灣問題的預言。眾所周知,中東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輸出地,而美國又是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因此兩伊戰爭打起來並持續好幾年後,美國當然「有理由]擔心它在中東的利益受到侵犯。故為了防備伊拉克軍隊的進攻,從1987年起,美國開始派艦隊保護科威特的油船。
  然而,美國也有防不勝防的時候。兩伊戰爭結束不過一年多,波斯灣(海灣)局勢再次驟然緊張起來。1990年9月,與伊朗打紅了眼的伊拉克公然入侵在美國保護之下的科威特,伊拉克給了美國[相應」的「報酬」。儘管美國在這場海灣戰爭中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但其受到的巨大損失也不得不令它考慮「對聖油死心]。
  「嘎勒船」是古代運送奴隸的單層甲板大帆船,前三行都在寫駐紮在海灣的美國艦隊怎樣欺負當地居民尤其是伊拉克人。

 

阿拉伯暗殺組織瞄準美國總統


  --------
  心中渴望一場殺害
  大公臣子的戰爭
  送往不知道最強者的土地
  攜帶先進武器要滅掉美男子
  不久異教徒收穫葡萄

  從第一、二行詩可以看出最精銳的暗殺部隊被送往某個地方。[不知道最強者的地方」指的就是美國。因為美國在世界上稱王稱霸,總有些自高自大,以為除了自己便沒有更強者了。所以諾查丹瑪斯以此暗示美國。顯然,這個暗殺組織是受阿拉伯的恐怖集團指揮的。他們被派往美國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暗殺美國總統。
  如果記得不錯的話,1996年美國中央情報局曾經在美國本上查獲並逮捕了一個阿拉伯恐怖主義組織及其成員。這個組織的目標就是暗殺號稱「美男子」的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
  第四行說他們達到了預期目的,事實上並非如此。

 

在國家與教會中左右為難的犧牲者


  --------
  狡猾的國王知道他的陰謀
  敵人三面夾擊
  戴頭巾者不可思議的淚流如瀑布
  翻譯者的名聲掃地

  這首詩是描寫某一位國王的策略。當時,「翻譯者]成為犧牲品。這裡的「翻譯者」並非其字面上的意思,而是指處於國家和教會的夾縫中左右為難,苦思焦慮之人。
  縱觀歷史,這位焦心的國王會是誰呢?亨利二世仇視新教,且緊握國家大權,不見其有何搖擺;亨利三世膽小懦弱,不理朝政,更不會用心於此;亨利四世雖是胡格諾教徒,但他迫於無奈,當上法蘭西國王之後皈依天主教,也不能算是諾查丹瑪斯(天主教徒)所說的。「名聲掃地」的犧牲品。
  英國的詹姆士二世倒有幾分相像。1685年詹姆士二世即位後,取消1679年的人身保護法,降低對法國商品徵收的進口稅率。他同查理二世一樣,從路易十四那裡領取補助金,並且更加明目張膽地著手實施恢復天主教的計劃。詹姆士二世明知英國國會是新喀爾文教教徒組成的,他的這一行動必將影響自己在國家政權中的地位,卻依然處心積慮我行我素。他要恢復天主教的行為肯定是諾查丹瑪斯所稱道的,但詹姆士二世失敗了。他的陰謀被識破,「敵人三面夾擊]。英國同會發動了一場「名譽革命」,「翻譯者」詹姆士二世逃亡法國,從此「名聲掃地」。
  第三行的「戴頭巾者」可能是指諾查丹瑪斯本人,他為「恢復天主教」的失敗而淚如泉湧。

 

洪水、疫病、戰爭同時襲擊大都市


  --------
  洪水和惡疫普遍流行
  大都市受到猛烈攻擊
  步哨和衛兵 被人殺害
  意外成為囚徒 但是
  找不出危害者是誰

  這首詩講的是深受洪水和瘟疫襲擊之苦的大都市又遭人為破壞,詩中有用的信息很少,內容簡略。戰爭、洪水和瘟疫同時發生的例子並不多見。即使有,那也可能是在將來。如有人趁某個城市發大水而落井下石發動戰爭,而戰爭和洪水都可能帶來瘟疫流行。

 

某年五月十二日,大地震發生之時


  --------
  當太陽來到托羅斯第二十天時
  大地將劇烈搖動
  巍峨的劇院頃刻化為廢墟
  大地天空一片混濁昏天黑地
  不信神的人也燒香瞌頭拜佛禮祭

  這又是一篇讓人魂飛魄散的預言。第一行便點明了主題,說明大地震發生的具體時間。以第四行的含義為基礎,可以瞭解到:大地震來臨之前,空氣沉悶混濁,天空一片昏暗。其實預言家其它的預言曾準確預測過的汽車,跨越時空的旅行,噴火的飛行體,巨大的新式馬達、怪的呼嘯聲——這些都是形成「空氣混濁昏天黑地」的原因。天空、大地混濁昏暗以後,大地隨著搖晃顫抖起來。於是,天崩地陷、屋側樓蹋、人仰馬翻、鬼哭狼嚎,恐怖的災難降臨。諾查丹瑪斯並沒有暗示這場災難將在何處發生,但從詩中的描述來看,地震的地方是那些空氣污濁不堪的現代化大都市。據地震專家的研究表明,發生地震時,那些沒有中柱的圓形屋頂的大建築物將是最危險的,這麼說來,那些「巍峨的劇院」則是最令人擔憂的。
  剩下的便是災難發生的具體時間了。第一行的「托羅斯」指的是牡牛星座,從占星術上看,測了,但年份預言家卻沒有明確指明,大概是他沒有卜測到,或者他認為根本用不著卜測指明誰都可以知道,因為在那之前,將是「一片混濁昏天黑地」的景象。

 

聖被得之墓被盜


  --------
  已被發現的國王結束了殘殺
  若要對他追根溯源
  激流將大理石和鉛制的墓掀開
  有美丟桑記號的偉大的
  羅馬人的墓

  這首詩講述了「有美丟桑記號的偉大的羅馬人的墓」被掘開。若能知道記號上的詞語Medusin的意思,那些墓的主人也就清楚了。這個詞如果是字謎,其謎底就應該是「Deusinme」即「神在我心中」。由此就可推測它是基督教弟子聖彼得之墓。

 

修道院附近的戰鬥


  --------
  經過基恩、朗格德成和羅納
  在阿讓 一面確保馬魯蒙多
  和拉,勒奧爾
  國王似的人物打開城牆
  馬塞維持著王位
  戰鬥在聖·波爾·德·莫索爾
  附近打響

  詩中的地名在法國,其中「聖·波爾·德·莫索爾」是位於聖雷米盡頭的修道院。這首詩預言了軍隊從那裡經過,在修道院附近兩軍開火。這或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生的事件。

 

七國同盟大破法軍,佔領巴黎


  --------
  他們來自布爾·拉·勒奴
  卻沒有直接到達卡特
  在彭·當特尼附近歇歇腳
  打著為了和平的幌子
  七個比狐狸還狡滑的傢伙
  溜進了防守嚴密、裝備精良的巴黎
  可惜名城被圍,遭辱

  拿破侖統治期間,連年對外作戰,對法國和歐洲歷史發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了反對拿破侖的對外戰爭,歐洲幾個國家曾前前後後發動了七次反法同盟戰爭,以聯手對付實力強大,作戰英勇,指揮得當的法軍。這首詩就是寫的第七次反法聯軍終於大敗法國的史實。
  慘敗在第六次反法聯軍手中的京破侖被流放到厄爾巴島,波旁王朝復辟。利用國內對波旁王朝的恐懼和不滿,拿破侖於1815年3月又帶領一千多人重返巴黎,開始了三個月的「百日」政權統治。歐洲各國君主組成第七次反法聯軍,以英國為首的奧地利、普魯士、瑞典、西班牙、俄羅斯、葡萄牙七國聯軍於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時的滑鐵盧,經過激戰終於擊潰法軍,拿破侖再次退位,流放於大西洋的聖赫勒那島,波旁王朝再次復辟,拿破侖帝國徹底崩潰,預言家用「比狐狸還狡猾的七個傢伙」,來形容七國反法同盟,頗有深意。詩的前半部寫的是離開巴黎前往比利時作戰的法軍的樣子,他們曾在彭。當特尼大橋附近露營。這一細節都未出預言家神算之內。

 

國王的愛妾對教會圖謀不軌


  --------
  穿過托弗森林
  在草坪上建起寺院
  埃湯普的大公爵
  用上了精心策劃的好計
  蒙勒裡有主教陷入圈套

  預言講述「埃湯普大公爵」對教會策劃某種陰謀,從「寺院」、「主教」等字裡就可發現奸計的矛頭是指向宗教。歷史上被稱為「埃湯普大公爵」的人物,共有三位,均是因身為國王愛妾而受寵得勢的女性:安奴·多·皮斯爾、迪亞·多·波瓦切和長普裡埃爾,德特勒。這首詩並沒有指出倒底是哪一位「大公爵」對教會施加了什麼壓力。但想必身為法國國王愛妾的女子也定是權勢不小,惹惱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她們,教會的日子恐怕真的會很不好過。

 

1557年左右法國的對外政策與軍事動向


  --------
  救援加萊、阿拉斯和特爾旺吧
  密探裝出一副和平使者的模樣
  薩旺的士兵又來到了羅阿奴
  為防失敗的他們改變了進軍路線

  從這首詩裡能清楚瞭解到1557年左右,法國的對外政策和軍事動向,第一行出現的「加萊」等地名,正是法國在「百年戰爭」中丟失的土地。1558年,法國終於奪回了加萊港。法國與英國的舊債了消之後,與西班牙之間的關係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1556年,法國和西班牙籤定了友好的渥塞爾條約。可是第二年,法國就開始把攻擊的目標轉向了西班牙,所以被預言家諷刺為「裝出一副和平使者的模祥」。法國很快就佔領了薩旺,不多久,又派兵進駐離薩旺僅三五英里的羅阿奴。比起英國來,西班牙的抵抗就顯得軟弱無力多了。難怪法國會把「進軍路線」直指西班牙。

 

路易·菲力普的治世(1830~48)


  --------
  有七年的時間,幸運之神
  會送菲力普青雲直上
  他有著平定阿拉伯人暴動的功績
  可惜好運不會一直長久
  他那堅固的堡壘
  會毀在新生力量手中

  描寫路易·菲力普的王權統治,這首詩可算極其精巧之作。簡顯易懂的文字不用花多大精力去破譯,我們便已能瞭解預言家那毫無差錯的預見。
  路易·菲力普剛剛得到了王位那七八年裡,確是可謂一帆風順,平步青雲。他不僅平定了阿拉伯暴動,還輕而舉地鞏固了法國在阿爾及列亞殖民地控制的基礎,彷彿真的是有「幸運之神」在冥冥之中暗助他一臂之力。不過好景不長,路易·菲力普在位的十八年中,後半部分時間就開始為歐洲普遍的糧食欠收和經濟危機而苦惱。到了階級矛盾空前激化的1848年,路易·菲力普精心構築的七月王朝的「堅固的堡壘」終於被法國最革命的階級——無產階級這股「新生力量」推翻,「二月革命」取得了勝利。

 

第三帝國與希特勒


  --------
  強大德國的隊長
  假惺惺地伸出「救援之手」
  王中之王竟要「幫助」匈牙利
  他的戰爭將帶來前所未有的
  流血與災難

  從詩的開始,就可看出這是一首關於「第三帝國」和納粹頭子希特勒的預言詩。猖撅的納粹黨總是打著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塊招牌,宣揚德意志民族是優秀民族,把猶太、斯拉夫等民族視為劣等民族。其「隊長」頭子希特勒更是強調德意志民族必須從掠奪土地和生存空間中尋找出路,他宣佈要建立一個包括所有日耳曼人的大德意志帝國——「第三帝國」。正是在這種極端瘋狂、荒謬的言論之下,希特勒挑起了本世紀最大規模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大戰以德軍突襲波蘭為開端。波蘭在德國「閃電戰」的打擊下,僅兩個多星期就遭到滅亡的命運。德軍在佔領波蘭後,立即把他們的種族名義謬論付諸實施,以「救援」日爾曼人為借口,殺害波蘭人達六百萬之多。在德國法西斯的脅迫下,匈牙利等兒國也不得已加入軸心國聯盟,接受所謂的「幫助」!
  罪惡的二戰給全球、全人類帶來的巨大災難是不言而喻的,詩的末尾兩行就是很好的評述。

 

恐怖的疫病侵襲南部歐洲


  --------
  讓人厭惡恐怖的疫病
  將在半島上逞狂
  馬其頓和塞薩利亞
  也因此荒廢
  莫須有的罪惡
  不會被安東尼接受

  詩中出現的地名,均在歐洲南部、希臘半島附近,也就是說有一種可怕的病會侵襲這些地區,受到疫病魔控制的人們痛不欲生,掙扎、呻吟,最後在苦難中死去。死亡的人數將一直增加,甚至使「『馬其頓和塞薩利亞」都會在一片死氣沉沉的恐怖陰靈中荒廢。
  詩未提到的「安東尼」,一般說法都認為指的是亨利四世之父那布兒之王安東尼公爵。不過他與希臘之間有些什麼關係我們不得而知,為什麼在詩未加上這兩句話,還是個未解之謎。

 

紐約將遭受核武器攻擊


  --------
  大王要進入新的都市
  利用敵人
  使整個城市都臣服
  為了讓它運作起到作用
  解除了束縛
  大王只好遠遠逃開敵人

  提到「新的都市],我們都知道指的是紐約。這個美國的最大城市,最大海港的英語發音NewYork就是新型都市的意思。能控制、領導這個大都市的「大王」,自然是美國總統了。而此詩的關鍵,是在於對「敵人]一詞的理解上。一種最普遍為人們所接受的說法是:「敵人]暗喻核武器!此詩也就是預言紐約會受到威力無比的核武器的攻擊,而被破壞。
  首先,核武器所具有威懾力,能「使整個城市都臣服」。美國本身作為一個核大國所擁有的核武器數量已是驚人的。但是在和平年代,有效利用核能,使之為人類很好利用,這本非惡事。只是若沒有很好地管理控制核武器的生產和使用,引起戰爭則會給世界帶來空前的災難。廣島和長崎的慘劇,也會在紐約發生嗎?預言家已測出了很大的可能性。
  正如詩中所述:解除了核武器的束縛,肆無忌憚地使用這種超強殺傷力的武器,連紐約都會在磨菇雲之中灰飛煙滅。總統只能「遠遠逃開敵人」,躲在地下防核工事中以保性命。詩中沒有指出挑起這場核戰爭的國家,不過從目前中東形勢、海灣戰爭以後美伊兩國的關係以及剛剛進行完畢的聯合國對伊拉克武器核查等來看,預言描述的情況仍是極有可能出現的。

 

致力於侵略戰爭的路易十四


  --------
  敵人遠遠避開那位掌權的實力者
  雄偉的城堡由一輛輛馬車拉來的材料
  築起,屹立在崩塌的布爾解殘垣下
  海格立斯將馬其頓人打倒

  這首詩是在位期間一直致力於侵略戰爭的路易十四的真實寫照。路易十四執政期間,他不任命首相而親自管理朝政,權威達到頂點。他傾心於法國領土的擴張,「自然邊疆說」為其對外政策、劃分國境的指導思想。為了擴大自己的領土範圍,他先後進行了四次大規模的對外侵略戰爭。法國的封建專制制度達到鼎盛時期,路易十四是一位真正的「實力者」。他為了加強王權,替君主專制裝演門面,在凡爾賽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王宮。據說可與秦始皇那極其奢華的阿房宮媲美。如此「雄偉的城堡」不知花費了多少勞動人民的心血。最後一行用希臘神話中的英雄海格立斯的偉大業績來比喻路易十四開鑿運河。1681年完工的大運河對當時的法國來說,確實是一項讓人稱奇的偉大創舉。但也有無數的勞動人民為此揮淚灑汗,甚至獻出生命。這樣的巨大工程,並不是統治者的功勞,而是千萬法國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路易十四統治時期的連年對外戰爭和凡爾賽宮廷的揮霍無度,只能使國家財力消耗殆盡,民不聊生。

 

東歐弱國聯盟反擊蘇聯


  --------
  弱小的帆船隊靠攏集中
  強大的敵人高高站在城牆上耀武揚威
  弱者進攻了!連布拉迪斯拉巴都震撼了!
  紐白科與麥森
  站在了異教徒的一邊

  三、四行出現的地名全都是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城市。從這裡就可看出這首詩預言東歐弱國會團結起來,聯手對付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國際舞台上各種力量的對比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戰後的蘇聯成為擁有強大政治、經濟、軍事實力的超級大國。60年代未,蘇聯參與爭奪世界霸權,以歐洲為重點,側重於擴充軍備,積極對外擴張。蘇聯的大國沙文主義和大黨主義使許多弱小的東歐國家深受其害。蘇聯推行的霸權主義外交政策,特別是武裝侵捷和阿富汗,不僅受到世界人民的反對,使蘇聯在外交上處於孤立地位,而且加重了它的國事負擔,制約了蘇聯經濟的發展。1989年,東歐國家經濟每況愈下,執政的無產階級政黨採取了放棄共產黨的領導,拋棄社會主義制度的路線,拱手讓出了政權。「站在了『異教徒』一邊」。東歐的劇變也加速了蘇聯的解體。終於在1991年12月25日,曾經舉起第一面社會主義旗幟的蘇聯,一個在國際舞台上舉足輕重的泱泱大國,土崩瓦解。

 

墨索里尼被民眾處決(1945)


  --------
  進軍成為新的事實
  到了河邊,隊伍被分隔
  接受米蘭精銳部隊的支援
  原地踏步
  大公在鐵窗中兩眼失去希望

  這首詩被一致認為指的是墨索里尼,特別是最後一行,就是講的這位大獨裁者在他的未日來臨前的狼狽景象。
  二戰中成為軸心同盟國之一的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把法西斯的魔爪伸向地中海以及東非、北非的殖民地,對埃塞俄比亞也不宣而戰,大肆侵略。但是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英勇鬥爭下,意大利軍隊在二戰後期連連潰敗,1943年7月,盟軍佔領意大利南部。25日,意大利發生政變,墨索里尼政府垮臺,憤怒的群眾處決了無惡不做的獨裁者。詩中的語句,生動描述了意軍遭堵、受襲,毫無反擊之力,只能「原地踏步」的尷尬境地。

 

某國的軍事武裝政變


  --------
  軍隊的入城遭到阻擾
  大公企圖遊說他們放下武器
  悄悄地找到一個弱口進行攻擊
  放火、死亡、血流成河

  很明顯,這首詩預言某個國家將發生軍事武裝政變。軍隊用武力推翻!日的統治,建立新的政權。詩中的「大公」定是發發可危的舊政權的統治者,他希望通過和談或其它手段挽回即將失去的權力。可惜戰爭是無情的,暴力的政變必然會有所犧牲者。
  武裝政變並不少見,這首詩也沒有具體指出是發生在哪裡的事件。不過大概的情形與韓國發生的事件倒頗有幾分相似。

 

海陸戰鬥中解放部隊敗退


  --------
  海上軍勢被削弱三分
  第二軍團食草盡失
  在絕望中仍苦苦尋求理想的國度
  見縫插針的第一軍團
  會取得勝利

  這當然描寫的是戰爭,但要弄清楚是發生在何時的戰鬥卻並非易事。只能大概瞭解詩的前半部分講的是海戰,後半部分說的是陸戰。
  從第三行中[苦苦尋求理想的國度」,可以推測這也許講的是反對舊體制,希望建立新的理想社會的解放部隊苦戰的樣子。除此以外的部分,指代就不甚明瞭了。

 

二戰中的背叛者·維希政府


  --------
  僅因一個受人唆使的傢伙
  而使眾人深受苦難
  背叛者原來是敵對黨的爪牙
  他指使里昂,控制全國
  向莫裡它的首領低下了頭

  這也是一首不太好理解的詩。大概講述的是國家出了某個叛徒,因他而使全國遭難。從「里昂」這個詞來看,事件一定發生在法國,那麼最有可能的解釋就是:那個背叛者代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維希政府。
  二戰爆發後,英法兩國雖已對德宣戰,但他們仍然繼續推行綏靖政策,妄圖挑動法西斯德國去進攻蘇聯,卻因此坐失良機。1940年5月14日,德國突破法國要塞色當,隨即又轉鋒甫下與意大利軍隊同時出兵進攻法國南部。6月14日,德軍未發一彈佔領了巴黎,接著就深入法國內地,22日法國簽訂了投降條約。德國佔領法國北部,南部地區,由賣國賊貝當一夥建立了傀儡政權,政府機構在維希。貝當為了丁點兒的權勢貪慾,不惜背叛祖國和人民的奴顏媚骨形象,在詩中已有幾分刻畫。
  另外,詩未的「莫裡它」指的是什麼,尚無定論。有人說這是「馬爾它」的諧音,也有人認Molos(戰爭)的含義。到底如何,讀者自己也可想像發揮。

 

拿破侖從莫斯科撤退(1812年10月)


  --------
  在冰天雪地的北國遭到圍攻
  煙霧塵埃鋪天蓋地
  傾盆的大雨使事態惡化
  最後的希望在邊境絕處逢生

  研究者一致認為這首詩講述的是拿破侖從俄國撤軍的史實:1812年6月,拿破侖率六十萬大軍侵入俄國,想消除稱霸歐洲大陸的嚴重障礙。在雙方損失都很慘重的鮑羅基諾戰役後,俄軍撤退。9月14日,拿破侖佔領莫斯科,但它已是一座空城。不願與法軍議和的俄軍故意讓拿破侖在莫斯科耽擱了六周,等待冬天的到來。周圍農民的游擊戰爭也有力配合了正規軍對法軍的戰鬥。被圍攻的法軍據守空城,既無糧草又無給養,加之隆冬嚴寒、疫病流行,被迫從10月19日開始撤退。一路上最大的敵人不是俄軍和游擊隊,而是嚴寒的侵襲和暴雨的沖刷,等到返回尼門河邊境時,法軍只剩下兩萬多人了。拿破侖只好單獨乘坐雪撬,匆忙趕回巴黎,得以「絕處逢生」。
  「煙霧塵埃」比喻漫天飛雪也頗有意思。

 

日本偷襲珍珠港只是暫時的勝利


  --------
  海戰在夜晚打勝
  被破壞的西洋艦隊船隻熊熊燃燒
  新的點子,迷彩大船
  讓敗者惱怒的正是
  這沉沉霧靄中暫時的勝利

  二戰中日本對東南亞的侵略,直接威脅到美國在大平洋的利益,兩國矛盾激化。日本開始擬訂武力掠奪的計劃。為了消滅美國海軍,實現征服計劃,日本決定對美國在太平洋的最大海軍基地,夏威夷群島的瓦胡島上的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狡猾的日本一面同美國進行談判,一面加緊準備偷襲。為了迷惑美國,日本將談判一直繼續到開戰時刻。1941年12月7日凌晨,藉著大霧,日本海空軍對珍珠港進行突然襲擊,僅以微小的代價就擊沉美主力艦四艘、重創一艘、炸傷三艘,此外還炸沉、炸逃巡洋艦、驅逐艦等各類輔助艦艇十多艘,擊毀美機一百八十八架。美國太平洋艦隊遭受重大損失。
  日本曾為這場偷襲的輝煌成果沾沾自喜,不過偉大的預言家在二四百年以前就預見了這不過只是「暫時的勝利」、「被惹惱」的美軍必然會作出反應。果不其然,同年12月8日,美軍正式對日宣戰,戰爭進一步擴大。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先後各投了一顆原子彈,城市頓成一片瓦礫,人員死傷慘重。原來負隅頑抗的日本法西斯在走投無路下只好宣佈無條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戰爭取得最後的勝利。
  「新的點子、迷彩大船」指的都是日軍在偷襲中為麻痺美軍而做的精心偽裝。如此細節,以及偷襲的時機、環境都在預言家的預見之中,真可謂「神機妙算」,讓人不得不信服預言的精妙和靈驗。

 

二戰中的法國·維希政權


  --------
  仇敵根本不會信守諾言
  擅自違約扣押人質
  要想活命得向別人討好
  其它的支持者將受譴責

  粗略地瀏覽這首詩,就會發現大概內容講的是約定被人背棄,有一方沒有按條約上寫好的那樣釋放俘虜,這種做法遭到輿論批評等等。如此解釋,此詩並無特別之處。但如果讀者能把思路拓寬(當然並不要求牽強附會,旁徵博引,留意一下預言家描寫得最多的他的祖國一法國的歷史。),就不難發現:此詩實在影射二戰中法國的維希政權!
  二戰初期,德軍佔領法國北部,南部地區則由賣國賊貝當一夥建立了傀儡政權,政府機構設在維希。法國人民在法國共產黨領導下,同德國佔領者和貝當的維希傀儡政府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鬥爭中,維希政府「背信棄義」的醜惡行徑發生:擅自逮捕、扣押愛國的革命人民。對德國阿諛討好……這些行為激起了全國反法西斯戰線的反感和憤怒。1943年戴高樂將軍成立了「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組織了維護民族獨立的「自由法國」運動,反對維希偽政權。第二年6月,委員會改組為法國;陶時政府,維希政權徹底垮臺,對於那些偽政府的「支持者」們,人民當然也會毫不留情地加以打擊。

 

偷襲珍珠港·經迷彩掩飾的艦隊(1941)


  --------
  帆彩藏住了船體
  龐大的艦隊卻敗在弱者手裡
  漸漸駛近的十艘大船
  突然轉向開始了攻擊
  被打輸的強者會聯盟反擊

  這首詩也是關於日本偷襲珍珠港時,巧妙掩蓋其真實目的,用於進攻的船隻全都經過迷彩偽裝的預言。預言家僅用一個「藏」字就生動刻畫出了日本軍隊居心叵測。十艘大船「漸漸」駛近,沒有引起美軍的注意。[突然」發起的進攻,才使美軍從這種早有預謀的迷魂陣中把麻痺的神經重新繃緊。「被打輸的強者」終於在這場失敗中驚醒,美國馬上加入了同盟國的作戰,並成為「聯盟」中的重要力量,開始了它的「反擊」。
  同時,這首詩也可看作是對二戰中地中海的軍事行動的預言。

 

有著多次侵略史的波蘭


  --------
  第五次侵略的軍隊被群眾趕走
  逃亡者因為珀涅龍而受赦免
  假意嘮叨,最後終於搬來救兵
  不久由隊長解圍

  只能大概瞭解這首詩描寫的是群眾對外來侵略積極抵抗。但具體指的哪件事情,還不甚明瞭。第二行中的「珀涅龍」倒是可以成為破解此詩的關鍵。如果這是「波蘭」的諧音的話,這首詩就可理解為預言波蘭將多次侵擾他國。事實上,近代史上常常充當被其它國家爪分的可憐角色的波蘭,在封建帝國建成之初,也確有過很多次侵入他國的不光彩歷史。僅在十六世紀,波蘭就與俄羅斯、烏克蘭、土耳其等國家發生過多次戰爭。戰爭的目的當然只有一個,侵入佔領!詩中的「第五次],恐怕還只是預言家的保守估計。

 

被議會軍打敗的查理二世(1651)


  --------
  夜色沉沉,司令官逃亡
  去向不明
  七年之後他名譽未損,得意回國
  恭迎的呼聲
  竟不計其數

  這首詩非常準確地預見到了斯圖亞特王朝復辟的那一段歷史。在英國第二次內戰中,查理二世之父查理一世被處死後,蘇格蘭的封建貴族與長老會派,擁戴查理二世為蘇格蘭國王,發動了反對共和國的暴亂,克倫威爾於1650年率軍遠征蘇格蘭,在鄧巴爾戰役中,蘇格蘭軍潰敗。次年,查理二世又率軍攻人英境,並向南推進。1651年9年,在呈士持戰役中,蘇格蘭軍又被擊敗,查理二世逃往法國。詩中前兩行寫的正是他逃亡時的狼狽的模樣。另一方面,得勝的克倫威爾在獨攬軍事大權七年之後,1658年逝世(詩中預言的時間竟絲毫不差!)。議會中的長老會派議員與新貴族集團都想恢復舊憲法,密謀使查理二世復辟。1660年4月,議會與逃亡在荷蘭的查理二世達成妥協,宣佈查理二世為國王,1660年5月29日,在資產階級與新貴族的一片「恭迎聲」中,查理二世進入倫敦,登上王位,斯圖亞特王朝復辟了。

 

蘇聯侵攻阿富汗(1979年12月)


  --------
  阿爾比同宙斯之子締結了
  新的同盟關係
  阿里安、里斯本還有葡萄牙
  加入了卡爾卡松與突爾茲
  之間的陰謀
  那時的新指導者是個怪物

  「阿爾比」是十三世紀法國南部異端派宗教之一。「突爾茲]等法國南部諸侯曾大力支持阿爾比,可惜在十字軍東征時,發展起來的宗教勢力被討伐。詩中描述的正是那時的情景。不過預言家生活的是十六世紀的法國,如果把這首詩的內容擴展到他的生活時期之後,就會發現這與現代蘇聯入侵阿富汗竟也有著驚人的相似。
  因為詩中第三行「阿里安」的意思是:居住在阿富汗地區的民族。被稱作「怪物」的「新領導者」自然是處在勃列日涅夫統治時期的蘇聯了。那時的蘇聯對外戰略是推行霸權主義政策。特別是七十年代中期以後,推行「全球進攻」政策,在「維和」的掩護下,積極在歐洲擴張,又以「天然盟友」的面貌,在第三世界建立據點,於1979年12月悍然出兵阿富汗。這種武裝入侵,不僅受到世界人民的反對,也使蘇聯在外交上處於孤立地位。但蘇聯領導人卻仍舊一意孤行地堅持大國沙文主義和大黨主義,把蘇聯推向了瓦解的絕境,成為「怪物]。

 

1557年9月9日大暴雨襲擊法國南部


  --------
  羅納河水淹沒了尼姆
  慘狀橫生的人們
  希望狄卡裡翁不再出現
  大部分人都逃了出來
  維斯大的火焰在墳墓中消滅

  「尼姆」是位於羅納河以西的一座歷史古城。「狄卡裡翁」是希臘神話中發洪水後猛烈的水勢的殘餘部分。「維斯太」是希臘神話中的女灶神,總管火焰。
  把詩中的這三個專有名詞一解釋,一副狂風暴雨襲擊法國南部,頓時洪水氾濫,人們在洶湧波濤中掙扎求生的恐怖景象就會出現在我們面前。據循納爾頓寫的《里昂史》所證:1557年9月9日,法國南部確實慘遭洪水肆虐,傾盆的大暴雨從中午1點一直下到晚上9點,在這毫無問斷、勢頭猛烈的狂風暴雨摧殘之下,當時的農田、水利設施、房屋建築受到極大的破壞,損失慘重。慶幸的是,人員傷亡並不大,正如詩中所述「大部分人都逃了出來」。劫難中存活下來的人們又開始重新建設被洪水沖走的家園。

 

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攻擊(16世紀)


  --------
  大隊人馬在南部整裝待發
  就是要使阿埃奇曼臣服
  英倫諸島會因食鹽、葡萄酒而陷入窘境
  埃姆·米·多腓
  麥茨會被長時奪走

  如果第四行的「多腓」可理解為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話,那麼整首詩就與腓力二世派兵攻擊法國領地諾勒的史實完全相符了。
  1618年開始,歐洲各國為了擴大自己的管轄範圍,加強國家力量,維護各自的利益,各國之間爆發了長達三十年之久的交錯戰爭。各國的力量對比、國際關係都發生了紛繁複雜的變化。詩中的「麥茨」,本屬西班牙領地,可是自1552年以來,卻一直處於法國統治之下,到了三十年戰爭結束的1648年,已完全割讓給了勢力強大的法國。同時,法國東部城市南錫,在戰爭中也曾歸服於西班軍軍隊的鐵蹄之下。整整二十七年,西班牙軍隊總想通過南錫進入法國中部打擊日漸強大的法蘭西。不過在1661年,南錫還是重回法國君主手中。荷蘭與英國在三十年戰爭中也是一雙極富挑戰性的對手,十七世紀的荷蘭已成為世界上最強大船隊的海上霸主,它的崛起對老牌海上勁旅英國海軍來說,無疑是很大的威脅。同時,英國內部資產階級革命也生機勃勃地開展起來。內憂外患的英國,真如預言家料想的那樣「陷入窘境」。

 

1856年6月15日拿破侖三世的洗禮


  --------
  教父與親人們的手指輕洗他的額頭
  瑟裡加利亞伯爵把他當作自己的兒子
  美神通過幾個人在不久的七天之內
  三人受傷而亡

  只須讀幾個字,就可發現這首詩描寫的是一場洗禮。在雄偉莊嚴的教堂裡,牧師和親人們在舉行神聖的洗禮儀式。接受洗禮者在聖水的蕩滌之下洗淨心靈的塵埃、全心信仰上帝……再看第二行那個具體的人名,原來這正是預言1856年6月15日路易·波拿巴即拿破侖三世接受洗禮的場面。「瑟裡加利亞伯爵」實際上代指瑟裡加利亞的瑪斯特伊。腓勒迪伯爵之子皮奧九世。法蘭西第二皇帝拿破侖三世就是由教皇皮奧九世主持洗禮的。而「美神」,一般就認為指的是皇后烏吉尼。不過關於皇后與三個受傷而亡的死者之間有些什麼瓜葛,以及推測到「七天之內」的預言,到現在都還無法圓滿解釋,翻遍史料也沒弄清預言家在暗示些什麼。

 

中東誕生「反基督」?


  --------
  濃霧的日子 來到菲格拉斯城堡
  不懷好意的君主
  自厭惡一切的母親降生於世
  流傳王國的聖賢異說
  視其為「死後之物」
  他的領地 首現邪惡之王

  在《諸世紀》裡,諾查丹瑪斯多次預言世紀末將出現企圖消滅基督教的「邪惡宗教」,並把其宗教首領稱作「反基督」,暗示「反基督」是一個陰險邪惡的人物,懂得如何利用民眾的無知煽動反對基督教的宗教狂熱。
  專家們推測,本詩也許是預言「反基督」為中東某國王室後裔,其繼承的王國正是他賴以迅速擴大宗教影響的堅實根基。
  「不懷好意的君主」、「死後之物」、「邪惡之王」皆是諾查丹瑪斯出於基督教為宗教正統,其餘都是旁門左道的宗教偏見而寫下的毀貶之語,這在《諸世紀》的前幾編裡已有所體現。

Views: 13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