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42)

卡夫卡·夫婦

生意總的來說十分糟糕,因此只要在辦公室能抽得開身,我時常自己拿著樣品袋上門拜訪顧客本人。另外,我早就打算去看一看n,以前我和他常有業務聯系,但不知出於何因去年這種聯系幾乎中斷了。出現這種障礙肯定沒有什麼真正的原因,在如今這動蕩不定的情況下,在這方面起決定作用的常常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或一種情緒,同樣,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一句話,也能使整體復歸正常。不過要見到n稍稍有點兒麻煩。他是位老人,最近一段時間身子很虛,盡管他依然將生意上的事都攬在自己手裏,但他幾乎不再親自洽談生意,要想和他談事,就得到他家去,而這種業務程序大家都想推遲。…

Continue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July 14, 2016 at 11:08a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 《文創技能系列 130》拼得有理 湊成倫理

帶實習生去觀賞美食表演節目,挖掘文化創意在傳統產業的玩法。但見一位大姑娘踩著離地約二英尺的高蹺,步步為營從臺後走出來,腰身上還扭動著一個呼啦圈。她一手剪刀,一手面團,讓一小段一小段的面條,從高處剪落舞臺上。

節目主持人說:“待會兒,大師將把這些面燙熟請大家吃!”我立即感到肚子在收縮;掉在地上的東西能吃嗎?

不是所有拼盤都精彩

這位廚師,究竟想說一個什麼美食故事呢?時而粵語、時而華語的女主持人問她:“你為甚麼踩高蹺?”“這是中華民俗。”句號,關引號,問答結束。

“你為甚麼套個呼啦圈?”“健身。”句號,關引號,再一題問答結束。…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July 14, 2016 at 11:07am — No Comments

佚名·文化生態保護與旅遊資產開發

        內容提要:保護自然生態是我國經濟建設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問題,然而,與自然生態相對應的文化生態不僅關系到一系列的文化问題、社會問題,而且是人類全面健康、長久發展的重要內容。文化生態包括有形的文化資產和無形的文化資源,涉及到文化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作為旅遊資源開發,文化生態可以充實旅遊內容,開發新的旅遊項目,對民間手工文化和民間藝術的發掘和再利用也是旅遊資產開發和文化生態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人們對傳统民間文化越來越重視,…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July 14, 2016 at 11:07am — No Comments

辛格:盧布林的魔術師(第八章 上)

1…

Continue

Added by quién soy on July 14, 2016 at 11:06am — No Comments

萊辛寓言·蟋蟀和夜鶯

“我向你保證,”蟋蟀對夜鶯說,“我的歌一點也不缺少贊賞者。”——“那你告訴我都是誰吧,”夜鶯說。——“那些勤勞的割草人非常滿意地傾聽我歌唱,他們是人類共和社會中最有用處的人,這點你不能否認吧?”蟋蟀說。

“我不想否認這一點”夜鶯說,“但你不必為他們的嘉許而感到驕傲。那些勞動時心神專註的誠實人,肯定缺乏細膩的情感。在那個把笛子吹得非常動聽的無憂無慮的牧羊人也懷著默然的狂喜來傾聽你的歌曲之前,你別把自己看得了不起吧!”

萊辛寓言·夜鶯和禿鷲



一只鷲撲向一只正在歌唱的夜鶯。他說:“你唱得這麼中聽,吃起來也定會同樣可口!”…

Continue

Added by LiDi Za on July 14, 2016 at 11:06am — No Comments

三島由紀夫《金閣寺》(2)

父親故去,我真正的少年時代也就宣告結束了。我驚愕於自己的少年時代簡直欠缺對人的應有的關心。而且,我甚至察覺自己對父親的死毫不悲傷。也許這稱不上是什麽驚愕,而是一種有氣無力的感懷。

我趕回家時,父親的遺體已經收殮了。因為我徒步走到內浦,再乘船沿海灣回到成生,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時值梅雨季節前夕,天天曝曬,氣候炎熱。我告別遺體之後,匆匆將靈摳運往荒涼的海角火葬場,在海岸邊焚燒了。

農村寺廟住持之死,可以說是非同一般,是有點過分的、異常的。可以說他是這地方的精神支柱,是當地信徒各自生涯的保護人,同時也是他們死後可以依托的人。這樣一個地,在寺廟死去了,給人這樣一種感覺:簡直像一位非常忠於職守的、非常出色的人,一位到處將死的方法施教於人的人,在親自示範表演時失誤而造成死亡似的。人們覺得這是一種過失。…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July 14, 2016 at 11:06am — No Comments

淳君·一開始,我們都顯得沒什麼才華 (四)

在蕓蕓大眾中成為第一的人

——“第四”才是大眾中的第一

看到這裏,也許有人會為自己“從來沒得過第一,也不可能得第一”而沮喪。

果真如此嗎?

小時候我常得的名次是“第四”。不論幹什麽我都是萬年老四,永遠趕不上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天才。

但是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第四”不正是普通人中的“第一”嗎?“第四”就是除去天才之後的普通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的第一名。…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July 14, 2016 at 11:05am — No Comments

王安憶·話說父親

王安憶(1954~),上海人,生於南京,作家。著有《雨,沙沙沙》,長篇小說《紀實與虛構》、《長恨歌》等。…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July 14, 2016 at 11:04am — No Comments

大江健三郎《兩百年的孩子》(1)序言

1

我是一個已經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說家,我從內心裏感到欣慰,能夠有機會面對北大附中的同學們發表講話。現在,我在北京對年輕的中國人——也就是你們——發表講話,可在內心裏,卻好像同時面對東京那些年輕的日本人發表講話。今天這個講話的稿子,預計在日本也將很快出版。像這樣用同樣的話語對中國和日本的年輕人進行呼籲,並請中國的年輕人和日本的年輕人傾聽我的講話,是我多年以來的夙願。尤其在現在,我更是希望如此,而且,這種願望從不曾如此強烈過。在這樣一個時刻,我要深深感謝為我提供了這個機會的所有人。同時,我更要深深地、深深地感謝坐在我的面前,正註視著我的各位同學。

2…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uly 14, 2016 at 11:04am — No Comments

劉屈豔揚《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8)

夜裏10點,等所有人都完成了當天的任務,花公雞才載著我們回公司。好久沒有這麽累過,很困,但是努力不閉眼,車子在高速上跑起來後開始有風了,慢慢吹散白天身體裏積蓄的熱氣。第一天,就算是這麽白幹了。明天還要來嗎?累得要死還這麽沒勁,跟一夥亂糟糟的人混成一團,竟然還比不過他們?!我有點為自己惱火。這種死皮賴臉的活本來就是我最不想碰,最不擅長的了,能不能不這麽折磨自己呢?!可是冷靜下來,我又不甘心,我還是很害羞。推銷又不是幹壞事,走入別人家的私人領域敲門,還要帶著滿面笑容去說些不真誠的話,這讓我很尷尬。我必須戰勝自己,即使將來我不靠這個營生,我也要逼自己走出我的安樂窩。…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July 14, 2016 at 11:03am — No Comments

吳念真·永不落幕的劇場人

他們並不期待臺灣的劇場環境有朝一日能跟海外一樣好,只要像現在慢慢地改變、進步就好。

一九九七年七月十七日早上,我們在葉子彥的家裏。平凡的家、平凡的人,如果不是子彥有一早溫習劇本臺詞的習慣,我們或許不知道他是一個劇場工作者。或許也因為子彥的家居生活出乎意料地平凡,平凡得不像我們一般人想象的劇場人吧!

子彥說:“像我最近扮演的角色是一個很精明能幹、勢利眼、一毛不拔、很有錢的富人。我就去找一些現有的形象,可是好像現實生活中不一定是這樣的。有些時候我們就去找一些影像大師的紀錄裏的形象,從裏面去尋找……”要在現實和虛幻的角色中自在地遊走,想抓住角色的形象需要嚴謹得像做功課一樣。現實生活的角色,可需要花更多的腦筋和力氣。…

Continue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July 14, 2016 at 11:02am — No Comments

吳建民: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自己

       我覺得我們有時候也要看到自己的短處,有人問我,你說中國面臨最大的挑戰什麽?我說中國人面臨最大挑戰是自己呀。中華民族不怕多災多難,就怕自己。中華民族應對災難的能力大概是世界各國各民族中鮮能匹敵的。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史造就了中華民族應對災難的超強能力。1976年唐山大地震,北京也受到影響,我那個時候住紐約。那時候看電視,我記得北京人都住到大街上,看到CNN采訪,然後CNN有評論,北京人就在大街上面,在幹嗎,在打撲克,在拉二胡。看到這種淡定局面,美國人也評論說一個民族在災難面前如此淡定,這個民族是偉大的。

  但是中國人怕什麽?頭腦發昏。什麽時候會頭腦發昏?取得成績的時候。你想想看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我們最大的發昏就是50年代開始的。我們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幾件事情做的非常漂亮,第一朝鮮戰爭,對吧?朝鮮戰爭中國不想打,是被拖下水的呀。中國當時已筋疲力盡不想打,而斯大林支持打,又回過頭來找毛主席。…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uly 14, 2016 at 11:02am — No Comments

豐子愷:廬山面目

“咫尺愁風雨,匡廬不可登。只疑雲霧裏,猶有六朝僧。”(錢起)這位唐朝詩人教我們“不可登”,我們沒有聽他的話,竟在兩小時內乘汽車登上了匡廬。這兩小時內氣候由盛夏迅速進入了深秋。上汽車的時候九十五度,在汽車中先藏扇子,後添衣服,下汽車的時候不過七十幾度了。趕第三招待所的汽車駛過正街鬧市的時候,廬山給我的最初印象竟是桃源仙境: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茶館酒樓,百貨之屬;黃發垂奢,並恰然自樂。不過他們看見了我們沒有“乃大驚”,因為上山避署休養的人很多,招待所滿坑滿谷,好容易留兩個房間給我們住。廬山避暑勝地,果然名不虛傳。這一天天氣晴明。憑窗遠眺,但見近處古木參天,綠蔭蔽日;遠處崗巒起伏,白雲出沒。有時一帶樹林忽然不見,變成了一片雲海;有時一片白雲忽然消散,變成了許多樓臺。正在凝望之間,一朵白雲冉冉而來,鉆進了我們的房間裏。倘是幽人雅士,一定大開窗戶,歡迎它進來共住;但我猶未免為俗人,連忙關窗謝客。我想,廬山真面目的不容易窺見,就為了這些白雲在那裏作怪。…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July 14, 2016 at 11:00am — No Comments

内容創業的幾個方向

自從網絡營銷出現以來,已經逐漸普及並對人們的營銷手段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事實上,據統計顯示,所有B2B和B2C業務86%,91%所有使用內容營銷作為其網絡營銷策略中最重要的部分。至於原因,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內容營銷提供了有機的知名度,流量和收入。



  這使得各種規模的企業把內容營銷作為一種至關重要的的營銷計劃,這裏,我們提供10種轉好內容轉換成更好的銷售。



  1、提供高質量的內容



  熊貓算法已經更新,在過去的幾年發生了變化,但有一件事仍然是真實的,即使現在的算法是更好的;這是高質量的內容頁的重要性。沒錯,谷歌蜘蛛現在可以識別哪些網站有更好的整體內容,不要。…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July 14, 2016 at 10:59am — No Comments

高人:政治哲學的最基本問題

        關於讀書的格言警句,我最認同魯迅的“我以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這句。我再狗尾續貂一句:特別是社會科學書籍,當以只看西方的原著譯本最為明智,少看乃至不看中國原創的,也別在中國學者現躉現賣西方觀點的書上耽誤工夫。

  看外國書,多是“開卷有益”且“獲益匪淺”--增長知識、激活思想、開闊思路;對許多長期困擾我們的中國問題,書中即使不能說是給出了明確答案,起碼也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見解,耐人尋味,發人深省,能使國人活的明白不再傻逼,倒是逼出了一些中國時評和政論的垃圾本色。…

Continue

Added by 客家 庫 on July 14, 2016 at 10:59am — No Comments

《中國新鄉土詩派選集》彭國梁·自然與感覺

你知道自然就是自然

你知道感覺就是感覺

自然的事情我們去做得自然

感覺的美好我們美好地感覺

自然地牽手感覺天空晴朗

自然地唱歌感覺前途開闊

自然地擁抱感覺溫存體貼

自然地微笑感覺輕松快活

水乳交融自然如魚得水…

Continue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July 14, 2016 at 10:59am — No Comments

[美]馬丁·林斯特龍《希望之瓶》(6)

據俄克拉何馬州立大學制藥系的伯恩哈特教席教授W·史蒂文·普雷博士說:“全都多虧了1994年的《食補健康與教育法案》,這些瘋狂的垃圾才得以出現。這個行業完全沒有受到監管……它的意思不過是說,你或我能在我們的後院裏找到一種草,然後把它弄成膳食補充劑推銷出去。現在已經有了很多腎結石和肝損傷的報告-但沒有人知道這玩意兒裏有什麼。”



沒錯-1994年的法規(或者說缺乏這些法規)使得任何一個人都能開一家公司然後推出一款打破紀錄的保養品,根本不用什麼醫療執照或必需的證書。一般而言,保養品生產商也沒有義務去找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登記他們的產品。正如另一個消息源說的:“1994年的《食補健康與教育法案》打開了閘門,讓草藥和食補那些有問題的健康宣傳和廣告湧了出來。盡管立法者並非有意讓保養品行業不受監管,但實際上結果就是如此。”…



Continue

Added by 心勢 紀 on July 13, 2016 at 11:04a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慕課の地方行銷與國家品牌

地方行銷與國家品牌



我們不以事物本身的樣貌看待事物,而是依我們的眼光看它們(見塔木德經Talmud)。



梵谷有自己獨特的眼光去解釋、表達、轉譯對事物的觀點。行銷人員必須以獨到而有趣的觀點,引導目標消費群去看山;實現“非得這座山不可”的偏見――特殊的愛好或情感。



這特殊的感情不是我們決定的,而是大家一道找尋後,知道你需要這方面的事物,我們說,來我們一起去走走、玩玩。



安霍爾特Simon…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July 13, 2016 at 11:03am — No Comments

吳念真·思念

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好像很喜歡鄰座那個長頭髮的女孩,常常提起她。每次一講到她的種種瑣事時,你都可以看到他眼睛發亮,開心到藏不住笑容的樣子。

 

他的爸媽都不忍說破,因為他們知道不經意的玩笑都可能給這年紀的孩子帶來巨大的羞怒,甚至因而阻斷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對異性那麽單純而潔凈的思慕。

 

雙方家長在校慶時孩子們的表演場合裏見了面;女孩的媽媽說女兒也常常提起男孩的名字,而他們也一樣有默契,從不說破。

 …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13, 2016 at 11:02am — No Comments

許傑《榴槤》

一因為是熱帶的關系,所以南洋的果子,有許多種,的確是我們在溫帶上生長的人,所沒有看見過的。南洋的果子的特色,第一是大,第二是一年到頭都有;至於第三呢,卻是醜。真的,南洋的果子的確是醜的,──或者說,大部分都是醜的。若桃子,若蘋果,若石榴,若葡萄,若柿子,那樣的...

 

一…

Continue

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July 13, 2016 at 11:01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