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74)

Stephane·文化相對論

十九世紀西方的哲學價值觀深受理性思潮與進步概念的影響,在人類學領域也形成一股文化進化論的觀點,認為文化有原始與高度文明等區分,而且愈原始的的民族不但智慧與道德愈低, 同時膚色上也愈深。由於當時工業科學日進千里,西方社會對自己的文明產生無比的樂觀,人類文明持續進步的觀點牢牢深植於人們心中,因而學術上的基調也呈現 一片樂觀的色彩。

文化相對論即是對這種道德與智慧的進化論的一種深刻的反省,也可以說是十九世紀末政治、經濟與社會的動盪不安所帶來的悲 觀氛圍促成了人們價值觀的改變。二十…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October 17, 2015 at 9:30pm — No Comments

西爾維亞·普拉斯詩選 (四)

詞語

  (綠豆譯)

  斧頭

  在誰的對木鈴的擊打,

  與回聲之後!

  回聲四散

  離中點遠去,有如馬匹。

  活力

  湧現如淚水,如

  清泉竭力沖出…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7, 2015 at 9:09pm — No Comments

博爾赫斯·環形廢墟

假如他不再夢到你……

《鏡中世界》,VI…

Continue

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October 17, 2015 at 9:33am — No Comments

《郁達夫遊記》飲食男女在福州

  福州的食品,向來很為外省人所賞識……福建菜的所以會這樣著名,……第一、當然是由於天然物產的富足。福建全省,東南並海,西北多山,所以山珍海味,一例的都賤如泥沙。聽說沿海的居民,不必憂慮饑餓,大海潮回,只消上海濱去走走,就可以拾一籃海貨來充作食品。又加以地氣溫暖,土質腴厚,森林蔬菜,隨處都可以培植,隨時都可以采擷。一年四季,筍類菜類,常是不斷;野菜的味道,吃起來又別處的來得鮮甜。福建既有了這樣豐富的天產,再加上以在外省各地遊宦營商者的數目的眾多,作料采從本地,烹制學自外方,五味調和,百珍並列,於是乎閩菜之名,就喧傳在饕餮家的口上了。清初周亮工著的《閩小紀》兩卷,記述食品處獨多,按理原也是應該的。…

Continue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October 17, 2015 at 9:33am — No Comments

豐子愷·靜觀人生《6·閒趣》

閑居

  閑居,在生活上人都說是不幸的,但在情趣上我覺得是最快適的了。假如國民政府新定一條法律:“閑居必須整天禁錮在自己的房間裏,”我也不願出去幹事,寧可閑居而被禁錮。…

Continue

Added by LiDi Za on October 17, 2015 at 9:31am — No Comments

黎陽·激情人生——活色生香之拉斯維加斯

在所謂世界末日那天,我來到了享譽世界的拉斯維加斯(LasVegas)。這座在荒涼而遼闊的大沙漠上建立起來的超級賭城。

拉斯維加斯位於美國的內華達州(NevadaState),原本只是內華達沙漠腹地中的一片綠洲,周圍則是無垠的沙漠與茫茫的戈壁。20世紀初,隨著聯合太平洋鐵路的通達而逐漸興起,1905年正式開埠建市。淘金的瘋狂,欲望的唆使,使得這片土地充滿了神奇的魔力,世界各地的富豪大亨紛紛雲集於此,投資聚賭,揮金如土。如今的拉斯維加斯,已成為一個以博彩業為中心,集旅遊、餐飲、購物、度假於一體的娛樂天堂。…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October 17, 2015 at 9:30am — No Comments

湯一介:儒家思想及建構性的後現代主義

我們處於什麽時代?

從世界角度來看,我們現處的時代可能被看作是一個過渡期,從18世紀初期開始的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啟蒙運動到後現代社會的“二次啟蒙”。從中國角度來看,我們的時代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嚴峻時刻。總之,現在的這個時代對人類社會來說將是走向新時代的一次難得的機遇。

自從18世紀的啟蒙時代以來,西方資本主義經歷了大約300年,在此期間西方世界實現了令人眼花繚亂的“現代化”。但是現在,“現代化社會”正在遭遇越來越多棘手的問題。康德(見圖)主張啟蒙運動的標語應該是理性,但是近年來該“理性”面臨著自身的…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October 17, 2015 at 9:30am — No Comments

希梅內斯《小毛驢和我》·16~20章

十六、對面的房子…

Continue

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October 17, 2015 at 9:29am — No Comments

杉浦康平·造型的誕生:圖像宇宙論(1)

中文新版寄語

那是14年前(1999年),國慶節前夕在北京舉行了《造型的誕生》中文版首發式,會場座無虛席的盛況至今難忘。

首發式上,我接過厚厚一摞新書,沈甸甸的,上面束的紅色彩帶映入眼簾,尤顯喜慶。

我雙手感覺的何止是書的重量,裏面滲透著三位朋友的心血——為實現本書中譯本首次出版四處奔波並承擔了裝幀設計的呂敬人,以及為完美呈現《造型的誕生》引證紛繁的文本、對翻譯註入全力的李建華、楊晶伉儷,他們的辛勤汗水和深情厚誼,相互間心心相印的紐帶難能可貴。…

Continue

Added by Sena Wang on October 17, 2015 at 9:28am — No Comments

范穩·水乳大地(1)

叩開西藏的大門

沙利士神父彌留之際,他沒有看到天國的光芒,但他一定看到了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一天,當他第一次站在西藏東部的大門前時,層層蠻荒的山巒在天地間鋪展開去,像無垠的大海中凝固了的波浪,山巒之上是白得發亮的雲團,雲團飄浮在藍得純凈如天國的天空中,還有一座金字塔似的雪山聳入雲天。它是如此地秀美純潔,像一個冰清玉潔的無言美人,深深地吸引著每個第一次看見它的人。在二十世紀之初,法國外方傳教會的沙利士神父沒有想到自己將會終生為西藏東南部這片隱秘閉塞的土地魂牽夢繞,也沒有想到一個人的孤獨實際上和一片土地的孤獨有著不可更改的必然聯系。那時他還只是一個剛出道的年輕神父,跟隨已在西藏的邊緣地區傳教多年的杜朗迪神父正從事一件對教會來講意義非凡的壯舉――叩開西藏的大門。…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October 17, 2015 at 9:26am — No Comments

韋白譯·費爾南多·佩索阿詩選(4)

■頌歌

當這內在的夜晚——這宇宙——終結時 

而我——我的靈魂——有終結之時嗎? 

我何時才會從正在覺醒中醒來呢? 

我不知道。太陽在高處 

照耀,而不被觀望。 

星星冷冷地眨閃 

而不可計數。 

心孤零零地跳動 …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October 17, 2015 at 9:26am — No Comments

博藍尼·個人知識 (下)

【意義-Michael Polanyi】ch2.個人知識(下):同理心,一種個人的默會之知

意義簡單說就是故事化,即通過一種個人的特殊整合方式,將各種瑣碎、分割、撕裂、單元化的物件組合成一段富饒且有詩意的內容,這也就是生命敘說過程與聽故事過程想要創造的同理心。

意義的第二章題目是個人知識,一開始從想要追求「純粹」科學的困境開始說起,詳看【意義-Michael Polanyi】ch2.個人知識 上,裡面點出了個人判斷與選擇在科學發現中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並說到了人類最早的認識方式,於是接下來更進一步說明知識產生過程人扮演的角色,尤其是一個人使用獨特的身體感受性作為觀察與體悟經驗的場域,接續人類認識外界使用雙手到使用工具的起源,【意義-Michael…

Continue

Added by 家就在这里 on October 17, 2015 at 9:24am — No Comments

賈平凹《朋友》散文集·讀張愛玲

先讀的散文,一本《流言》,一本《張看》;書名就劈面驚艷。天下的文章誰敢這樣起名,又能起出這樣的名,恐怕只有個張愛玲。女人的散文現在是極其的多,細細密密的碎步兒如戲臺上的旦角,性急的人看不得,喜歡的又有一班只看顏色的看客,噢兒噢兒叫好,且不論了那些油頭粉面,單是正經的角兒,秦香蓮,白素貞,七仙女……哪一個又能比得崔鶯鶯?張的散文短可以不足幾百字,長則萬言,你難以揣度她的那些怪念頭從哪兒來的,連續性的感覺不停地閃,組成了石片在水面的一連串的漂過去,濺一連串的水花。一些很著名的散文家,也是這般貫通了天地,看似胡亂說,其實骨子裏是道教的寫法———散文家到了大家,往往文體不純而類如雜說———但大多如在晴朗的日子,窗明幾凈,一邊茗茶—邊瞧著外邊;總是隔了一層,有學者氣或佛道氣。張是個俗女人的心性和口氣,嘟嘟嘟地嘮叨不已,又風趣,又刻薄,要離開又想聽,是會說是非的女狐子。…

Continue

Added by La Via della Seta on October 16, 2015 at 9:40am — No Comments

柳拂桥·有好書讀是幸福的

偶然的機緣,我拜讀到江含征對清代才子張潮《幽夢影·第二十四》的一句眉批:“寧可拼一副菜園肚皮,不可有一副酒肉面孔。”對影自照,頓使我赧顏,以致擡不起曾經怎樣倔強的頭顱。讀書廿余載,在也算“宦海”的小縣城的官場裏浮沈也已十數個春秋,世俗之風霜刀劍,是年年三百六十日頻相逼,已將當日傲氣風發、揮斥方遒的我剝蝕得面目幾至全非,而我卻聽之任之。



在我以為,所謂菜園肚皮,自然是清貧苦寒、貞操拔俗之輩;所謂酒肉面孔,自然是燈紅酒綠,庸陋不堪之流。前者無疑富含精神生活,是有所追求有所寄托者也,而後者則春風得意,左右逢源,一時人的價值取向,後者顯然頗具誘惑力,故大多棄前者而取後者。而我則從字縫裏讀出字來,窮而後工的不正是讀書人的為文、為人之道麽!眉批之對比、之辛辣筆觸是不難揣摩而得的。於是乎,我自慚,乃及於近幾年之棄前者而取後者之故。…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October 15, 2015 at 7:58pm — No Comments

葉渭渠·偶然與必然

1994年10月13日,日本媒體報道大江健三郎榮獲該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我正在東京作學術訪問,一般日本市民都普遍覺得突然,紛紛搶購大江的作品,以一睹平時沒有注目的這位諾貝爾文學獎新得主的文采。

  回國後,國內文壇也就大江健三郎獲獎一事議論沸騰。大多覺得突然,主要話題自然是大江得此殊榮是偶然還是必然?日本作家為什麼兩次獲此世界大獎?我還聽到一種議論,似乎大江乃至1968年度川端康成獲此獎,主要是客觀因素所決定。甚至以為是諾貝爾文學獎對非西方文學的一種恩賜。《南京週末報》記者袁亦同志特地就這些問題,電話採訪了編者。讀者提出這些問題是很自然的,因為過去我們日本文學工作者努力不夠,翻譯介紹大江文學作品確實是太少太少,大家不太瞭解。…

Continue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October 15, 2015 at 7:38pm — No Comments

大江健三郎·個人的體驗 (1)

鳥俯視著野鹿般昂然而優雅地擺在陳列架上的精美的非洲地圖,很有克制地發出輕微的歎息。書店店員們從制服外衣裡探出來的脖頸和手腕,星星點點凸起了雞皮疙瘩。對於鳥的歎息,她們沒有給予特別注意。暮色已深,初夏的暑熱,猶如一個死去的巨人的體溫,從覆蓋地表的大氣裡全然脫落。人們都在幽暗的潛意識裡摸摸索索地追尋白天殘存在皮膚上的溫暖記憶,最終只能無奈地吐出含混曖昧的歎息。六月,午後六時半,街市上已經沒有流汗的行人;但鳥的妻子,可能正裸著身子躺在橡膠檯布上,像一隻被擊落的野雞,眼皮硬硬地闔著,身體所有的毛孔都不停地沁出數量驚人的汗珠,同時發出痛苦、不安而又含著期待的呻吟。…

Continue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October 15, 2015 at 7:30pm — No Comments

(愛爾蘭)葉慈:寒冷的天穹

突然我看見寒冷的、為白嘴鴉愉悅的天穹

那似乎是冰在焚化,而又顯現更多的冰,

因而想象力和心臟被驅趕得發了瘋

以至這種或那種偶然的思緒都

突然不見了,只留下記憶,那理應過時的

伴以青春的熱血,和很久以前被勾銷的愛;

而我從所有感覺和理智中承擔起全部責備,

直到我哭喊著、哆嗦著,來回地搖動…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5, 2015 at 7:09pm — No Comments

張悅蘭《十愛》自序:寫給令我廢寢忘食的愛

我第一次寫下這個題目是在要出版第一本書的時候。那個時候我還完全部知道多年以後自己是否還那麼迷戀小說,是否還在寫著小說,是否可以繼續出版自己的小說。我完全不知道此後的事,但卻在結束第一本書的全部內容之後,忽然很激動。在那個雷雨陣陣的夏天傍晚,在熱帶國度,我寫下了這個題目。我知道自己是想傾訴,想告訴我的讀者,我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得到了如何的快樂,並且我是多麼愛它們,那些完成之後就自動長出小手小腳裝備了思想和目光的我的小說。可是我卻沒有辦法完成那篇序言,因為我試圖用最優雅美妙的詞來形容小說,來形容我和小說們交換的愛,然而寫出的句子卻總感覺匹配不上那份異常高貴的我和小說的情誼。就像虔誠的信徒卻怎麼也唱不好贊美詩一樣。於是我頹喪的放棄了,然而我卻一直想要讓你們知道,是有那麼多的愛,它們和小說們捆綁在一起,不,應該說是嫁接,最後它們長成了一株,宛如甜美異常的紅富士蘋果,看起來是那麼圓滿,美好。…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October 15, 2015 at 6:38pm — No Comments

阿城:閑話閑說~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 (74)

    科學上說人所謂的“客觀”,是以人的感覺形式而存在。譬如地球磁場,我

們是由看到磁針的方向而知道它的存在;回旋加速器裏的微觀,射電天文望遠鏡

裏的遙遠,也要轉成我們的感覺形式,即是將它們轉成看得到的相,我們才開始

知道有這些“客觀”存在。不明飛行物,UFO ,也是被描述為我們的感覺形式。

 

    不轉成人的感覺形式的一切,對於人來說,是不“存在”的。

 

   …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October 15, 2015 at 6:09pm — No Comments

王蒙·全球化與新疆文化建設

大家好!

我有機會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對新疆文化事業、文化傳統、文化建設的一些看法,對我來說非常愉快,但是也有一些恐慌,因為畢竟我更多的時間生活在內地,新疆雖然近幾年每隔一兩年都會來一趟,但是也缺少深入的接觸、了解和分析。另外,由於我五年多以前告老離休,唯一的身份是中央文史研究館的館員。所以,我談的只是個人的一些想法,一個文人感想,一切以自治區黨委的正式文件、決議為準,但是我會說到一些我自己特別有興趣、愛鉆研的話題。都不是定論,僅供參考。我談的題目是“全球化與新疆文化建設”。

我談第一個問題,是我對新疆文化事業的期待!www.buuyu.com…

Continue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October 15, 2015 at 11:15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