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Added by Copil on July 17, 2024 at 7:00am — No Comments
孩童時代的恐懼感還沒有完全從克萊門特的記憶中消失,只要他看一眼那個魚簍子,他就感到脊梁骨直冒涼氣。奧斯比約恩察覺到他害怕了,便開始大笑起來,但是克萊門特卻對此十分認真,絲毫沒有覺得有什麼可笑的。“告訴我,奧斯比約恩,你到底是從哪兒弄到他的!”他說。
“我不是特地守候著把他抓來的,這一點請你放心,”奧斯比約恩說,“是他自己到我身邊來的。今天早晨一大早我就帶著獵槍劃船出海了。還沒等我離岸多遠,就發現一大群大雁叫喊著從東邊飛過來。我朝他們開了一槍,但是一隻也沒有打中。倒是這個小傢伙從上面落下來,掉在離我的船很近的水中。我一伸手就把他抓了過來。”
“你沒有打中他吧,奧斯比約恩?”…
ContinueAdded by baku on July 17, 2024 at 7:00am — No Comments
從作品中浮現出來的被創作存在並不能表明這作品一定出自名家大師之手。創作品是否能被當作大師的傑作,其創作者是否因此而為眾目所望,這並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並非要查清姓名不詳的作者。關鍵在於,這一單純的“存在事實”是由作品將它帶進敞開領域之中的。也就是說,在這里,存在者之無蔽發生了,而這種發生還是第一次。換言之,這樣的作品存在了,的的確確地存在了。作品作為這種作品所造成的沖擊,以及這種不顯眼的衝力的連續性,便構成了作品的自持的穩固性。正是在藝術家和這作品問世的過程、條件都尚無人知曉的時候,這一衝力,被創作存在的這個“此一”(Da)就已在作品中最純粹地出現了。…
Continue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uly 17, 2024 at 6:30am — No Comments
他們一方面強調語境、說話者、聯結、接收者、編碼與信息,另一方面指涉表情、交際、意向、元語言、詩性,從而得出「語言的詩性功能將選擇軸上的對等原則投放進了結合軸。」這一著名的公式。不過在具體做法上,雅各布森等人主要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研究文學,而將文學作為語言學的一部分或一種類別,譬如他們有時以政治口號為例來說明某種語言學的道理,以至改變和降低了文學的成分。但是就像「特洛亞木馬計」一樣,他們恰恰是以放棄文學的優先地位為代價,將文學性置入了各種文化現象,從而保留了文學成分的某種中心地位,譬如從某些歷史敘述、弗洛伊德式的病例史到廣告口號中顯示出越來越多的文學性,就是顯例。馬克·愛德蒙森一語道破其中潛藏的「反向殖民」策略:「如同在政治世界里頻繁發生的情況一樣,某種反向的殖民正在出現。當前,把一種文學批評研究稱為真正的跨學科研究就是對它的最高褒揚,這種褒揚通常意味著該工作已成功地把文學語言不斷轉化為更普遍化因而也是更穩定的知識領域內的術語。」[11]…
Continue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July 17, 2024 at 6:30am — No Comments
倒回來看,品種原來只是一維的質(弦論中的1膜),但品種不同於客觀的雜多,雜多只是現實的多樣性,沒有灌注可能性、能動性的內涵在里邊。而強度作為二維的質(弦論中的2膜),多出的一維,用來表征心(心物二元中的心)的意向性(胡塞爾)。包含了「為什麼會有多樣性」,「多樣性從哪里來」這樣的思考維度。答案當然是創新或體驗,因為人們需要品種、創造品種,主要是心動的結果。情感只是心動中的一種屬性,更一般的是力(有意向的能力)。力先有能動與被動之分,後有肯定與否定之分(進而派生出快樂與痛苦,支配與服從)。心是社會性存在的動能,是賦能者。
這樣一看,品種就不光是一個物的概念,也是心的概念,是「被實現之物的強力程度」…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July 17, 2024 at 6:00am — No Comments
折曲(pli,又譯褶子)是萊布尼茨的術語(「易彎曲或有彈性的體也還有著結構緊密的部分,它們形成了一個褶子,這些部分因此不能再被分為更小的部分,而是無窮盡地被劃分得愈來愈小、但始終保持某些粘合的褶子」)。褶子是單子的性質,也可認為是心物一元中,「心」(異質性)起作用的機制。簡單說,心是曲曲折折的,把物也變得彎彎曲曲。與彎曲相對的「直」,隱喻的就是理性。與當代數學、物理學紛紛思考物質空間的彎曲(從直線偏離為彎曲)的潮流一致,德里達、福柯、南希、巴迪歐等也在以折曲這個詞為核心,思考精神空間「彎曲」(從理性偏離到情感)的問題。共同的問題意識,是進行心物之間的拓撲相似性比較,通過理解異質性的結構,明了同質性(作為西方理性思想源頭的原子論)與異質性(以關係為代表的東方性)的根本異同。…
Continue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July 16, 2024 at 5:30pm — No Comments
若哲學要搞成文藝這樣,或者要像文藝這樣來搞,那還是哲學嗎?那還要哲學嗎?在這件事上,我認為我們必須從文化大局著眼來看海德格爾這方面的努力。海德格爾的基本想法是:
1、本質主義/柏拉圖主義的哲學主流傳統已致「知識衝動」失控(尼采),在哲學-科學時代里思-詩、哲學-藝術關係蒙受扭曲和異化,致使人類文化(歐洲文化)輕重失度;
2、形而上學的完成意味著人類文化進入後哲學-後宗教時代,而其中的核心文化主題正是思-詩關係的重構;
3、這種重構意味著喚起一種後主體主義和非主體主義的思-詩行動和思-詩關係(這個時候海氏把思-詩了解為人言應合語言本身的方式),也意味著思-詩兩者之間的一種二重性(差異化區分)的關係;
4、在此形勢下,最艱難的課題是確認和維持思的嚴格性品質,思想畢竟不是文藝,思想的嚴格性如果不是邏輯的嚴格性,那麼它是什麼?…
Added by Paetiyo on July 16, 2024 at 5:00pm — No Comments
我們總是必須將最重的東西當成基礎,而那也正是我們所肩負的任務。
人生重重地壓在我們的身上,它的重量越重,我們就越深入人生之中。必須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不是快樂,而是人生。
人生非得這樣不可。假如在年輕時便急著把人生變得前衛且膚淺,或是將人生變得輕率且輕浮的話,那隻是放棄了認真地接受人生樂趣及放棄了真正擔當人生責任的機會,而靠著自己固有的本性去感受人生,並且停止了追求生命價值的努力。
但是,這對人生而言,並不意味著任何的進步。這只是意味著抗拒人生無限的寬廣與其可能性的表示。而我們被要求的是——去愛惜重大的任務及學習與重大任務交往。…
ContinueAdded by 李蕙佳 on July 16, 2024 at 4:30pm — No Comments
時間,如前所論,是運動的尺度,感受的形式。因此,對時間體驗的操作就是讓運動獲得一種有規律的尺度,讓感受形成一種特定的形態,讓人有意識地去「注意」時間的存在。這一點在古典詩歌中是特別明顯的。任舉一首古詩:
碧城十二曲闌干,犀辟塵埃玉辟寒。
閬苑有書多附鶴,女床無樹不棲鸞。
星沉海底當窗見,雨過河源隔座看。
若是曉珠明又定,一生長對水晶盤。
——李商隱《碧城三首》(其一)…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uly 16, 2024 at 2:30am — No Comments
無論你的生活如何卑微,要正視它,生活下去;不要躲避它,也不要惡語相加。你的生活不像你本人那麼糟糕。你最富有的時候,你的生活看上去倒是最貧窮的。…
Continue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July 15, 2024 at 11:00am — No Comments
[摘 要]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的背景下,「四新」建設是高等教育應對未來挑戰的戰略先手棋,在活躍教改實驗、建設新型學院、加強緊缺人才培養、培養卓越拔尖人才、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設立交叉學科學科目錄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未來還應通過「四新」建設引領高等教育範式變革。
2021年4月,中國主席習近平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指出「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這一重要講話精神將推進「四新」建設放在構建一流大學體系、用好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對現有學科專業體系調整升級、瞄准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加快培養緊缺人才的語境下,表明「四新」建設與學科專業優化、創新能力提高、產學研用融合、時代新人培養有著緊密的聯系。之後,「四新」建設開始以前期模式探索為基礎走向範式變革,成為引領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的標誌性舉措。…
Continue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July 14, 2024 at 11:30pm — No Comments
(二)反「類型」:彰顯青年的個性表現…
ContinueAdded by 青工哲學 on July 14, 2024 at 10:30pm — No Comments
當你使用權力,你必須對別人和對整個存在有很深的尊敬和愛。不要用你自己理性的概念來干涉別人的生活。如果你有權力,不要用來控制別人,要以創造性的方式來使用它。
拉瑪克里虛納有一個門徒,名字叫做味味克阿南達,在他們的社區裡有一個非常單純、非常天真的人,他的名字叫做卡魯。味味克阿南達是屬於理智型的人,很有辯才,他常常會嘲弄這個卡魯。
卡魯將他的房間佈置成一座廟。在印度,任何石頭都可以變成一個神,所以在他那個小小的房間裡幾乎有三百個神。味味克阿南達常常告訴他:「將所有這些神都丟進恆河裡!這是無意義的,神就在你自己的心中。」但是卡魯說:「 我喜愛這些石頭,它們很美,恆河將這些石頭給我,現在我怎麼能夠將它們丟回去?不,我不能這樣做。」…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July 14, 2024 at 2:00pm — No Comments
互聯網弦論系列談進入尾聲,「圖窮匕首見」,最後需要討論的是,像網紅這類爆發現象,背後的規律是什麼。這是互聯網弦論討論最終要解決的問題。
爆發與高潮,都是質的變化達到最高強度時出現的現象。最近一部內容平平的電影《哪吒》(原估值1億),不知觸發了人們的哪根心弦,破了44億的票房世界紀錄,就是一個爆發的例子。爆發的學問,就是如何把1億的同一筆買賣做成44億。…
Continue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July 13, 2024 at 10:00pm — No Comments
摘要:2016年至今,中國國產動畫的數量和票房日益遞增。但是,國產動畫在動畫角色通靈能力的設計方面,因過於「簡單化」地展示動畫角色的超自然能力,造成了推動動畫角色行為的心理、里念、動機的空洞化,故動畫角色的通靈成了類似於雜耍一般的游戲。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動畫片,在塑造動畫角色多維心里動機的同時,動畫角色的靈異能力一般都有某種程度的神秘性,神秘性是衡量動畫角色通靈能力刻畫得成功與否的根本特質。動畫角色通靈能力的設計,必須具有神話學的視野和內蘊、應該具有神話的特質,基於此的通靈能力及其故事,才具有世界性。從神話學的角度,透視通靈能力的刻畫,將有助於提升國產動畫故事的敘事空間與文化維度,增進拓展世界市場的文化感染力。
1 引言:動畫角色「通靈」設計及其價值…
Continue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July 12, 2024 at 3:30pm — No Comments
按英語國家大學中的英語系就相當於中國大學中的中文系,由它來開設上述種種哲學課程,不免因其越俎代庖而受到質疑,甚至認為這些課程的功能有被政治化之嫌。羅蒂則不然,他對此予以高度贊賞:「英語系在20世紀美國社會變革史上將佔據一個重要而又光榮的位置。因為在最近的一些斗爭中它們已經站在了大學其他[學科專業]的前列,而且是站在道義的一方,幾乎每一次都是這樣。」他還針對有人擔心文學理論正在被政治化的誤解,以哲學家的身份向英語系的從業者致意:「我想要說你們真不知道人家覺得你們還值得被政治化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7]上述情況說明了一種普遍現象,文學理論往往在學術界領風氣之先,成為新理念、新學術、新話語的淵藪,其他學科往往是從文學理論中獲得種種「理論」新潮的前沿信息,而「理論」也由於文學理論的發明而得到廣為傳揚。…
ContinueAdded by 中砂礁群 on July 12, 2024 at 4:30am — No Comments
及時發聲、講“實在話”
新聞傳播有一個先入為主的規律。現代社會信息媒介多,需求總是處於“饑渴”狀況,當今世界輿論場上對涉華信息的需求是相當突出的。當發生某件事情時,能第一時間進入傳播渠道的信息往往給人印象最深,很快就能在受眾當中形成心理定勢。
政府部門和新聞機構需要主動和及時地提供第一手信息,走在輿論的前頭。信息發布得越早、越快、越多、越準確,就越能搶占輿論制高點,越能贏得信任。而且最好能同步考慮國內外受眾的需求。如果第一時間傳播的信息是錯誤的、虛假的、片面的,會出現“三人成虎”的效果,而後需要投入數倍資源去澄清、矯正也不見得有效,甚至會引起輿論反彈。…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July 11, 2024 at 7:00pm — No Comments
在對質料感官直觀之後(也許是之前),是對對象的「形式的直觀」。形式是一個複雜的概念:首先是指物質存在的直接呈現,是事物的整體性的現象,但是在具體的審美理論中,更多的指現象的構成要素,這些要素可以根據直觀的類型而進行劃分。形式直觀本質上是一個認知環節,因為只有通過形式直觀,才能獲得事物的表象,而表象是經驗認識的必然環節,但是形式直觀在人類的審美經驗中,具有基礎性的地位,因為歷代的美學家們都認識到,通過對於形式的直觀,諸形式因素本身可以給人以愉悅,這種形式愉悅是諸種「美的藝術」之美感的構成因素之一。真正奠定形式審美之理論基礎的是這樣一套理論:…
Continue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July 11, 2024 at 6:00pm — No Comments
布朗也指出,雅各布森早年關於現代主義先鋒派藝術的看法奠定了他全部詩學和語言學理論的基礎。(24)這些觀點也得到了雅各布森本人的印證,在他與潑墨斯卡合著的學術自傳《對話錄》中,他在回憶中寫道:「對謝赫伯尼科夫的詩歌肌理的語音分析促使我把語言學數據用於話語的分析之上。另一方面,這位詩人極具創新性的詩歌作品也向語言的語音投去一道嶄新的光線,引導我質疑語言學中關於語音材料的種種習慣思維,對它們做出根本修正。」(25)
其次,雅各布森在其詩學神話中提出一系列對立結構,如19世紀和20世紀、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散文和詩歌、換喻和隱喻,等等。它們體現出啟蒙現代性和審美現代性兩種話語實踐之間的斷裂和沖突,而雅各布森之理論天平總是偏向對立結構中的後者,偏向審美現代性。我們可以由散文和詩歌這對對立入手,分析其中所體現出的啟蒙現代性和審美現代性的對立。…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uly 11, 2024 at 6:00pm — No Comments
內容提要:拜厄特的小說《佔有》中包含了豐富的視覺藝術元素。拜厄特借鑑了繪畫,尤其是印象主義繪畫理論與表現手法,運用「色塊」來觀察人物與場景,描繪主觀視像並訴諸整體視覺效果,充分發掘色彩在語言文本中的潛力及其象征意義。
另一方面,她運用繪畫中對光、物質光學屬性與顏色之間的關係的探索成果,描寫不同光線下色彩的變換,並進行博物學式的色彩細分。小說通過視覺意象的對比,藉由維柯的《新科學》進入古今問題的思索,通過拉斐爾前派繪畫等隱微卻直觀地表達對現代理論尤其是女性主義的質疑。
英國當代著名作家拜厄特 (A. S. Byatt,1936-) 的長篇小說《佔有》…
Added by Zenkov on July 11, 2024 at 5:30p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