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2015年2月7日到21日,因陪同孩子參加第23屆鑄久杯圍棋賽的緣故,我有機會做了一次美國西部深度遊。這次旅程,有超過3天的時間在路上走。坐著大巴,在美國西部的幾個主要城市穿行:洛杉磯-拉芙琳-拉斯維加斯-舊金山-洛杉磯-聖地亞哥。一路上,用眼睛看,用耳朵聽,與當地人交流,目的是要了解美國的優勢,對比中國的潛力。兩周的旅行,收獲頗豐,在此將自己的見聞與感悟記錄如下,供朋友們參考。…
ContinueAdded by Gwadar 瓜達爾 on February 3, 2017 at 8:45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February 3, 2017 at 8:43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February 3, 2017 at 8:42am — No Comments
長夏無聊,跑到市郊一戶農家去讀書寫字。其家磚房一棟,庭前有小院;院周綠樹四合,極覺清幽,正是消暑勝地。
晨起即於窗下伏案,湖上風來,穿葉過林,一片沙沙之聲。間或野鳥飛過,漏下一串佳音,卻如天籟一般。書讀到妙處,忽聞院中一陣唧唧噥噥的啼喚,仿佛吳儂軟語,大異鳥鳴之激越。起視之,乃一雞婆帥眾兒女駕到。
雞婆居中緩行,昂首挺胸,貌甚莊嚴。每舉足必下視方落趾,生怕蹄傷弱雛;一如京劇須生出場,端端的龍行虎步。其眸炯炯,左顧右盼,似乎天生憂患,在在警惕無妄之災之橫生波瀾。時而咕嚕一聲,並不絮叨,偶有出列者聞聲即歸隊。觀其言行,實有大將之風,仁者之德,隱然足以母儀天下也。群雛前呼後擁,歡聲若雷,幾似禦駕南巡一般。…
Continue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February 3, 2017 at 8:41am — No Comments
所謂鄉愁,對我而言,大多時候只是某種童年的味覺。
記憶中的那些口感,在被歲月發酵後往往形成經久回味的芳馥,於只身遠遊的路上,時時誘發你“不如歸去”的念頭。
我已經走遍了這個國家的絕大多數地方。當對未知事物的嘗鮮渴望漸漸饜足之時,我知道我的青春業已耗散在穿州過府的五味百感中;這時,鄉愁開始從舌尖上漫漶而來,在枯澀得近乎麻木的味蕾上綻放出懷鄉的憂郁――我知道,我於此際開始衰老。而一根老了的舌頭,則會像蛇信般搜索回山的徑路,它似乎比身體還更需要故鄉的飼養。如果不能找到孩提時的食單,也許就會枯葉般迅即隕落。…
ContinueAdded by Dushanbe 杜善貝 on February 3, 2017 at 8:40am — No Comments
第58節:大丈夫能屈不能伸…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February 3, 2017 at 8:39am — No Comments
第58節:大丈夫能屈不能伸…
ContinueAdded by 史識 庫 on February 3, 2017 at 8:37am — No Comments
那麼,這個先“什麼”起來的東西又是什麼?從學術界的研究成果來看,毋庸諱言,現在日趨一致的看法應該是:先“基督教”起來。換言之,先“基督教”起來,應該是在歷史上我們所能夠看到的一個國家與民族的崛起的關鍵所在。
在西方,一般都將公元1500年作為一個極為值得關註的世界節點。西方最著名的歷史教科書——《全球通史》分為上篇和下篇,上篇是“公元1500年以前”,下篇則是“公元1500年以後”。還有一本書,是美國人寫的《大國的興衰》,也是如是劃分:“公元1500年前”和“公元1500年以後”。看來,公元1500年,從今天來看,這本身就是一個最佳的長時段,一個洞察我們所面對的全部世界的“前世今生”的時間節點。
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就以公元1500年為一個參照的“長時段”,來回顧一下我們所置身於其中的這個世界所走過的歷程。…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February 3, 2017 at 8:33am — No Comments
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 —— 埃及盧克索神廟法老像上的銘文
大家好!
在華中科技大學講座,這次是第四次了。在十年之內,華中科技大學已經四次邀請我來做講座,包括這次要講的兩場在內,十年中我在華中科技大學已經陸續做了十二場講座,為此,在這裏我要對華中科技大學的熱情邀請表示誠摯的感謝。
我今天要講的題目,是《讓一部分中國人先“信仰”起來——關於中國文化的“信仰困局”》,各位想必已經看到海報了,明天我還要接著再講這次講座的下篇:《沒有信仰萬萬不能——再談中國文化的“信仰困局”》。…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February 3, 2017 at 8:33am — No Comments
仲斯先生和他的夫人晚上很少出門,但是上星期六,仲斯夫人對她丈夫說:有一個好電影,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
仲斯先生對這個建議很滿意,這樣他們便去看電影。
晚上11點鐘,他們看完電影從影院出來,開始駕車回家,街道上又黑又靜。
突然,仲斯夫人驚叫道:“看!那兒有一位夫人在急促地跑著,你看見了嗎?後面還有一個先生在追呢!”
仲斯先生說:“我看見了。”他快速驅車追上了那個夫人,對她說:“我們可以幫助你嗎?”
“不,謝謝你。”那位夫人邊跑邊回答著,並且繼續說:“我和我丈夫看完電影總是要跑著回家,後到家者是要洗碗和碟子的。”
Added by Yuna Conversation on February 3, 2017 at 8:32am — No Comments
厚暉成書於明朝萬歷年間(1573~1620)的《金瓶梅》,是我國第一部文人獨創的長篇小說,又是我國第一部以家庭生活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小說通過對一個豪紳惡霸家庭興衰的描寫,對明朝社會的醜惡本質和統治階級的荒淫無恥,做了比較全面的暴露。書中主要人物除西門慶外,還著重寫了潘金蓮、李瓶兒和春梅,《金瓶梅》的書名,也是取這三個人名字中的一字聯綴而成的。小說藝術成就非常傑出,它描寫了當時社會的各種人物,對明朝社會的民情風俗也做了真實的描繪,在讀者面前展現了一幅明朝城市社會生活的廣闊風俗畫。現將這部小說主要情節做如下介紹,以饗讀者。…
ContinueAdded by Yuna Conversation on February 3, 2017 at 8:32am — No Comments
他們拉著手坐在客廳裏看電視。
“這些節目我從來沒看過,”他說。
她說,“我一點興趣都沒有。實在沒什麼值得看的。星期六和星期天還湊合。但平時晚上什麼也沒有。”
他伸直腿,往後靠了靠。他說。“我有點累,想去睡了。”
她說,“我去洗個澡也來睡覺。”她的手指在他的頭發裏遊動,又順著他頭頂滑下來,撫摩著他的脖子。“也許今晚我們可以‘來一點’。我們幾乎都沒有機會‘來一點’了。”她用另一只手觸摸他的大腿,身子靠過去吻他。“你覺得怎樣?”…
ContinueAdded by baku on February 3, 2017 at 8:24am — No Comments
那天下午刮起了風,吹來一陣雨點,湖裏的鴨子像團黑煙一樣撲騰上岸,去樹林裏尋找僻靜的泥潭。他在屋後劈柴,瞧見鴨子穿過公路,栽進樹林後面的沼澤地裏。他註意到,除了幾組半打左右的,鴨子大多結雙成對,一撥兒跟著一撥兒。湖面上起了薄霧,天色也暗了下來,他已看不見工廠所在的對岸了。他加快了動作,用力把斧頭劈進大塊的幹木頭,一下就把木塊劈開,朽木四處飛濺。妻子拴在兩棵蘭柏松間的晾衣繩上晾著的床單和毯子,在風中啪啪作響。雨下下來之前,他來回跑了兩趟,把木材運到屋子的前廊那兒。
“晚飯好了!”她在廚房裏喊道。
他進到屋裏,洗了把臉。吃飯時他們稍稍聊了一會,大多與即將到來的裏諾…
ContinueAdded by baku on February 3, 2017 at 8:24am — No Comments
我之所以被邀請到這裏來講話,可能是因為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中國人應該首先學好中文》。那是2008年,為了迎奧運,媒體大肆宣傳學外文。打開電視,在記者的誘導下,街頭各行各業的百姓似乎都在積極學外文,連在公園晨練的老大媽也說學了外文便於出國探親雲雲。與此同時,電視的字幕充滿錯別字,廣告亂改成語成風,所謂“歷史劇”中半通不通的對話,人物的稱謂混亂:稱對方父親為“家父”,自己的妹妹為“令妹”,把自己家叫做“府上”等等,不一而足,慘不忍睹。所以我有感而發寫了那篇文章。
現在似乎忽然走到另一個極端,強調學中文、弘揚傳統文化了,就要壓縮外文,在高考中降低外文的分量。似乎學中文和學外文互不相容。我必須首先聲明,我主張學好中文絕不是與外文相對立,也與現在以傳統文化抵制所謂的“西化”無關。更不讚成那種讓小孩子穿著古裝讀《弟子規》、《三字經》之類的做法。現在講講我對學中文的看法,並且與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學中文的經歷。…
Continue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February 3, 2017 at 8:20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February 2, 2017 at 10:23pm — No Comments
杜威:第三章·教育即指導
二、社會指導的模式
當成人直接以指導別人的行為為目的時,自然最會意識到他在指導別人的行為。一般來說,當他們發現自己受到抵制,或者別人在做他們不希望他們做的事情的時候,他們就會意識到指導別人行為這一目的。但是,比較永久和有影響的控制模式乃是隨時都在進行而沒有這種審慎用意的控制模式。
…
ContinueAdded by Baghdad Janim on February 2, 2017 at 10:12pm — No Comments
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在北大講壇跟大家談一些我最近在思考的一些問題。當然,這些我認為十分重要的問題,可能朋友們會認為某些問題有些迷誤,有些眼障,甚至有些誤區,都可以再討論。…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February 2, 2017 at 10:10pm — No Comments
中國共產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在重視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的同時,加快振興文化產業,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在調整結構、擴大內需、增加就業、推動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結合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新形勢和文化領域改革發展的迫切需要,特制定本規劃。
一、加快文化產業振興的重要性緊迫性…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February 2, 2017 at 10:09pm — No Comments
時間:9月19日晚上7:00
地點:一教101
主講人簡介: 《余華自傳》1960年4月3日的中午,我出生在杭州的一家醫院裏,可能是婦幼保健醫院,當時我母親在浙江醫院,我父親在浙江省防疫站工作。有關我出生時的情景,我的父母沒有對我講述過,在我記憶中他們總是忙忙碌碌,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我幾乎沒有見過他們有空余的時間坐在一起談談過去,或者談談我,他們第二個兒子出生時的情景。我母親曾經說起過我們在杭州時的片斷,她都是帶著回想的情緒去說,說我們住過的房子和周圍的景色,這對我是很重要的記憶,我們在杭州曾經有過的短暫生活,在我童年和少年時期一直是想象中最為美好的部分。…
ContinueAdded by Priyatamā on February 2, 2017 at 10:08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