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30)

〔英國〕曼斯費爾德·勞駕,買兩張兩便士的票

女人:有,有地方,親愛的,這兒有的是地方。要是坐在我旁邊的這位小姐能挪一挪,坐到對面去……您挪一挪行嗎?好讓我朋友坐在我旁邊……太謝謝您啦!是的,親愛的,我的兩輛汽車全去為戰爭服務了。我坐公共汽車已經挺習慣了。當然,要是上劇院嘛,我就給辛茜婭打個電話。她還留下一輛汽車。她原來那個司機應征入伍了……那已經是好久以前的事……我想現在陣亡了吧。記不清啦。她的新司機我可一點也不喜歡。只要不出錯,冒點險,我倒不在乎。可是他太固執了——不管眼前看見什麽,他都橫沖直撞地開過去。萬一人家偏不躲,一下子撞上,後果怎麽樣,只有天曉得了。不過我記得她對我講過,這個可憐蟲胳臂肌肉萎縮,一只腳又有毛病,我想他那麽不管不顧的,準跟這個有關系。我意思是說——啊……你還不明白嗎!



朋友:……?…



Continue

Added by 客家 庫 on January 30, 2017 at 7:07pm — No Comments

周迅·中國地方誌(5.1)攀向古代方志的峰巔

元明清三朝,我國地方志在封建政府的推動下穩步前進,走向它的鼎盛時代。走在穩步發展的路上忽必烈建立的元朝,管轄著中國歷史上最遼闊的疆土。為了建立穩固的統治,以蒙古貴族入主中原的忽必烈大力推行“漢法”,繼承了前朝各種行之有效的制度,其中也包括編纂地方志。



據統計,現在可以考見名稱的元代方志有200種左右。這個數字雖然少於南宋,但考慮到元朝歷史不到100年,可以說它的成績比前朝毫不遜色。而且南宋的志書局限在長江以南,到了元朝,隨著國家的統一,志書的分布才重新擴展到北方。…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anuary 30, 2017 at 7:06pm — No Comments

周迅·中國地方誌(5.3)踏上古代方志的頂峰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中國古代方志發展的最高峰。



為清代修志事業立下了第一功的,是清初的河南巡撫賈漢覆。他以明代的《(嘉靖)河南通志》為基礎,在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主持修成《(順治)河南通志》50卷,而且率領河南8郡2州95縣都陸續修了志書,奏響了清代大規模修志的序曲。《(順治)河南通志》受到朝廷的好評。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賈漢覆調任陜西巡撫,又主持修了32卷的《(康熙)陜西通志》。…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anuary 30, 2017 at 7:00pm — No Comments

周迅·中國地方誌(3.2)在交融中推陳出新

多種多樣的史地雜著各展所長,爭奇鬥妍,同時它們也必然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一種新的著作形式,便在這種相互的影響和滲透中悄悄地孕育成長。…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anuary 30, 2017 at 6:56pm — No Comments

周迅·中國地方誌(3.1)

“雜述”的時代

秦始皇統一天下,廢除了分封制,將郡縣制推行到全國。從此,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管理更加直接,對地方資料的需要更加迫切。全國性的地理總志,以及從各個側面介紹地方情況的著作,就在這樣的氣候下蓬勃成長起來。它們的名目繁多,稱為地記、地志、都邑簿、郡書、圖經等等。唐代史學家劉知幾將它們統稱為“雜述”(見劉知幾《史通》卷十)。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繁榮的雜述,為綜合性地方志的誕生準備了一片沃土。



千峰競秀的史地雜著…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anuary 30, 2017 at 6:55pm — No Comments

周迅·中國地方誌(1)你了解你的家鄉嗎?

人人都愛自己的家鄉。唐代大詩人李白一曲《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古往今來,不知牽動過多少人的鄉思,但是你想,你真正了解你的家鄉嗎?你可知道,是誰,在什麽時候最先開拓了這片土地?那環抱著你長大成人的青山綠水、城鎮村落,曾經歷過怎樣的變遷?你可知道,幾百年、上千年前,人們在這裏過著怎樣的生活,有過哪些傑出的人物、輝煌的業績和可歌可泣的故亊?你的家鄉有哪些特殊的物產、著名的古跡和風景勝地?它為中華民族的經濟和文化發展作出過哪些值得你自豪的貢獻? 

在我國浩如煙海的歷史典籍中,有許許多多介紹各地方情況的文獻。它們如同博學多知的老人,能夠不厭其詳地向你娓娓道來。其中敘述得最全面最詳細的,就要數地方志了。 …

Continue

Added by Kolkata Bachcha on January 30, 2017 at 6:15pm — No Comments

潘奕辰《香·生活》(31)

麝香真是十惡不赦嗎

  在電視劇《甄嬛傳》中,人們知道了香除了禮佛外,還有那麽多的功效,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麝香能讓女人墮胎,大家避之不及,談麝色變,那麽,麝香真的是十惡不赦的嗎?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麽是麝香。麝香是雄性麝鹿在發情期,其肚臍後面的包囊裏形成的可以吸引異性的具有濃烈香氣的腺體分泌物。為了吸引異性,這種香氣可以傳達到很遠,而且,香氣異常濃烈,如果離得比較近去聞,就是很熏人的臭味,有的獵人在捕獲麝鹿取麝香時,都要遮住口鼻,以防被這股濃烈的氣味所熏倒。麝鹿生活在海拔較高的地方,一般單獨行動,嗅覺、視覺、聽覺都很靈敏。雄麝鹿一般從1歲就開始分泌麝香,3—12歲是旺盛期,要形成較好的麝香仁,要在8—10歲。冬季和初春為交配期,麝香分泌旺盛,因此,多在此時取香。…

Continue

Added by 李蕙佳 on January 30, 2017 at 4:31pm — No Comments

李曉東·一個死文明的覆活 中

Continue

Added by Dramedy on January 30, 2017 at 12:23pm — No Comments

馮驥才·無書的日子

你出外旅行,在某個僻遠的小鎮住進一家小店,趕上天陰落雨,這該死的連綿的雨把你悶在屋裏。你拉開提包鎖鏈,呀,糟糕之極!竟然把該帶在身邊的一本書忘在家中——這是每一個出外的人經常會碰到的遺憾。你怎麼辦?身在他鄉,陌生無友,手中無書,面對雨窗孤坐,那是何等滋味?我嗎,嘿,我自有我的辦法!

道出這辦法之前,先要說這辦法的由來。…

Continue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January 29, 2017 at 5:36pm — No Comments

張文傑:中國傳統文化與湯因比的歷史哲學 (2)

 二、中國的陰陽學說是湯因比“文明起源、生長”學說的基礎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者,陰陽也。宇宙萬物的變化均由陰陽二氣的動靜交替而使之。“陰”、“陽”之道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石。“生生之謂易”,“一陰一陽之謂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宇宙萬物無不處在不斷地陰陽交替變化之中。變是陰陽二氣的動與靜交替所使然,也就是說天下萬物均從“道”和陰陽變化而來。靜為陰,動為陽;靜極而動,動極覆靜。由靜而動,由動而靜,陰變陽,陽變陰;動靜陰陽變化無窮,從而萬物生息不斷。宋代周敦頤的《太極圖說》中有雲:“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極覆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靜為陰,動為陽,動靜又不是絕對的,動到了極點就靜,靜到了極點覆動,動靜為陰陽,陰陽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湯因比的歷史哲學正是吸收了中國的陰陽學說這一思想,並將之用以解釋他關於文明的理論。…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January 29, 2017 at 5:34pm — No Comments

黃任望:“全球海洋治理”概念初探(2)

二、全球海洋治理概念初探

 海洋與“全球化”具有特殊淵源。海洋可以視為“全球化”的初始物質條件和重要載體。在古代,因為工具和技術的原因,陸地上的時間和空間難以壓縮,人類分別生活在不同的、相互隔絕的世界裏。真正的全球化從大航海時代開始 15。人類現代早期直到當今社會,國家、組織、個體之間大規模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很大一部分是通過海上通道進行的。海上通道是“全球化”的大動脈。海上通道也可以看作是“全球化”歷史的基因圖譜;因為一條特定通道的建立、發展和演變情況及其物質、能量和信息的載荷量,往往能夠精確指示特定國際關系、乃至某類全球關系的性狀。

 海洋也是“全球化”的物質鏡像。挪威社會人類學教授托馬斯·許蘭德·埃裏克森總結的“全球化”維度:抽離、加速、標準化、互聯性、移動、混合、脆弱性、再嵌入…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January 29, 2017 at 5:21pm — No Comments

張愛玲·沈香屑第二爐香(三)

Continue

Added by A'Lessy on January 29, 2017 at 5:20pm — No Comments

卡夫卡·考試

我是個仆人,可卻沒活讓我幹。我膽子小,不出風頭,甚至從未和別人爭過高低,但這只是我無所事事的一個原因,也可能與我無所事事根本無關。這主要原因無疑是我沒被叫去聽差,其他仆人都被叫過,都不曾像我這樣一心想去做事,也許他們連被叫去做事的願望也未曾有過,而我的這種願望至少有時候十分強烈。…

Continue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January 29, 2017 at 5:19pm — No Comments

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26)

第十章·蘇聯電影的勃興

俄國製片商德朗科夫自1908年開始生產影片,他根據岡察洛夫寫的電影劇本拍了一部由洛馬斯可夫導演的影片《斯捷潘·拉辛》。以後他又攝制了一系列的影片,這些影片開始時是從歷史和人民生活中吸取題材,後來則從俄羅斯文學作品中吸取題材。當時法國在俄國的金融地位非常牢固,所以百代對這個年輕的新生意爭者並不放在心上。

丹麥電影對俄國影片的生產有明顯的影響。在俄國,人們直接採用了北歐影片公司的題材(如《九個手指》、《四個魔鬼》等),同時又滿足於拍攝一些陰森可怕的虛無主義的影片,如《死神的釘子》、《雪橇》、《悲慘的賭註》及《厭世者俱樂部》等。伊萬·莫茲尤辛和維拉·柯洛德娜婭不久就成為主演這類影片的一對理想的角色。…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January 29, 2017 at 5:13pm — No Comments

芥川龍之介·海市蜃樓

一個秋天的晌午,我和從東京來玩的大學生K君一道去看海市蜃樓。鵠沼海岸有海市蜃樓出現,大概已是盡人皆知的。比如我家的女用人,她看見船的倒影,就讚嘆地說:“簡直跟前些天報紙上登的照片一模一樣啊。”

我們就從東家旅館①旁邊拐過去,順便把O君也邀上。O君仍舊穿著紅襯衫,可能是在準備午飯吧,正在隔著籬笆能夠瞥見的井口一個勁兒地壓唧筒。我把梣木拐杖揚了起來,向O君打了個招呼。

①東家旅館坐落在鵠沼海岸上,芥川曾在這裏作過短期逗留。

“請從那邊進屋來吧。——哦,你也來了呀。”…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January 29, 2017 at 5:03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生了梅毒的母親

有一天黃昏,和一位瑞典朋友去看淡水的落日。河水低潮的時候,密密麻麻的垃圾在黑色油膩的汙泥中暴露出來。好不容易找到一塊離垃圾遠一點的地方,剛坐下來,就看到這個毛毛頭,五歲大的小男孩盯著我們,轉身對抱著布娃娃,更小的小孩,用很稚嫩的聲音說:

"妹妹,我會聽英文,這個外國人在說我們台灣很不進步……"

我楞住了——因為我的金發朋友一句話也沒有說。這個小毛頭在捏造故事,可是他捏造了怎麽樣的放棄啊!中國民族的自卑感已經這麽深了嗎?這孩子才五歲哪!

火紅的太陽在垃圾的那一頭沈了下去,我默默地離開淡水河。

而居然有人說:台灣沒有你說的那麽糟!…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29, 2017 at 4:56pm — No Comments

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發布社會責任國際標準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發布ISO26000《社會責任指南》。這個國際標準為自願性標準,各類組織可根據實際需要自主選用。

  據國家標準委介紹,社會責任涉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法律、宗教、倫理道德等各個方面,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為了滿足國際社會對社會責任規範化和統一化的需求,國際標準化組織於2004年啟動了ISO26000的制定工作,旨在為組織開展社會責任活動提供相關指南。

這個標準在起草過程中,包括中國在內的90多個國家的400多名專家共同參與了制定工作。我國專家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意見和建議,並得到了采納,如關於社會責任原則問題,在其總則部分增加應用該標準時,建議組織要考慮社會、環境、法律、文化、政治和組織的多樣性以及經濟條件的差異性,同時尊重國際行為規範。…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27, 2017 at 10:05am — No Comments

(葡萄牙)肯塔爾詩選·浪漫的墳墓

在那兒,大海斷裂的地方,

單調而怒吼的浪花上,

風兒掠過海灘發出悲泣,

我的心必須在那兒埋葬。

 

在緩慢的日子裏.酷熱的夏季中

讓極度的孤獨灼烤他吧;

而後,在冬季,猛烈的風

吹著他在荒涼的大地上翻騰………

Continue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January 26, 2017 at 10:28pm — No Comments

王爾德·裁判者

裁判所裏寂靜無聲。人裸著身體來到上帝面前。上帝打開了人的生命簿。上帝對人說:“你一生都做壞事,對那些需要救濟的人你表示殘酷;對那些急需幫助的人,你表示兇狠和無情;貧窮的人向你求助,你不去聽他們;你不理睬我那些受苦的人的哀叫聲。你將遺產據為己有,你把狐貍放進鄰人的葡萄園。你奪去小孩們的面包,拿給狗吃,我那些大麻瘋病人居住在沼地上,過著和睦的生活,讚美著我,你卻把他們趕到大路上;我用土造出你來,可是你卻使我的土地上流著無辜者的血。”



人回答說:“我的確做過這些事情。”…



Continue

Added by 客家 庫 on January 26, 2017 at 10:26pm — No Comments

程明琤《歲月邊緣》園林和陋巷──兩種戲劇經驗和聯想

園林中的莎昆妲蘿

《莎昆妲蘿》是一部古典梵劇,完成於五世紀時印度文化黃金年代的學達王朝。一般都認為莎昆妲蘿是梵文文學中的一大傑作。十八世紀末譯為英文,接著有法文和德文的譯本。歌德曾對這部梵文劇本讚揚推崇。我小時候曾讀過中譯本,譯述者是糜文開先生。這個故事簡述如下:

杜仙塔國王帶領騎隊來到一座林間行獵,見有糜鹿奔竄,乃緊追不舍。忽聞林間隱聖甘發的慈音,勸王饒舍糜鹿一命。國王收射放鹿而去,甘發於是祝福他將來有一個不平凡的王嗣。這時候,甘發所收養的女兒莎昆妲蘿正走向林間澆灌花木,不期而遇國王,雙雙同墜愛河。…

Continue

Added by 吉爾吉斯 on January 26, 2017 at 10:25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