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偌大的一池漚物的死水
——沼澤的幻夢,
電閃中忽而青紫,忽而慘白
酷似我的一顆心。
四周的白楊和冬青黯淡無神
樹葉和果子也昏昏沈沈,
西南風陣陣呼嘯而過
泛起條條陰沈的皺紋。
我的心,恍如回憶…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January 23, 2016 at 6:33pm — No Comments
回顧:20世紀建築經典
再有幾個月的時間,人類就要邁入21世紀,把什麼樣的世界帶人下一個世紀成為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人們說,建築是人類文明的紀念碑。這是因為它濃縮了人類對物質的駕馭能力,沉澱著社會的政治文化,更凝結著藝術家智慧的結晶。當我們即將邁上新世紀的台階時,不妨回首曾經留下的座座紀念碑,去感受前輩百年探索與進步的節奏,領悟探索者凝聚在建築中的豐富內涵。本世紀的建築潮流,是從擺脫希臘——羅馬式和哥特式束縛開始的,被稱為建築的革命。…
Added by O noc Sob on January 23, 2016 at 6:30pm — No Comments
「把袋子打開。」克裡斯內對我說。
這是在他43樓的頂樓房子裡。鋪著深黃色的地毯的地板中央有一隻黑色舊購物袋。
「如果想同我做交易的話,還是放棄你的念頭吧,」我說,「我愛她。」
「袋子裡面是錢,但我並沒打算和你做什麼交易。打開吧。」他抽著土耳其雪茄,鏡片後面閃動著一雙平靜卻又狡猾的眼睛。我愛上了瑪西亞,她也愛我。但要逃脫克裡斯內的魔爪不是件容易的事。他手裡有一張瑪西亞的賣身合同。但更重要的是,他決不允許別人奪走屬於他的東西。我對於他遲早要找到我是有思想準備的,但不知道他今天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
我走過去打開購物袋。成疊的鈔票滾了出來。 …
Added by Easy Tree on January 23, 2016 at 6:30pm — No Comments
提要:本文以近年來流行的電影《海角七號》、《入殮師》(見圖 1)、《信使》為例,探討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這些講述失意者離開城市, 回到故鄉、土地以尋找療救和希望的故事。這些危機時代的文本,通過對家、土地、親情的回歸,一方面延續了19世紀浪漫派以來對工業化、城市化所帶來的現代性弊端的批評,另一方面則借用愛情、童年創傷、家庭等商業及文藝片的“爛套”再次成功地使遭遇困境的個體或現代主體想象性地度過危機,只是這種拯救自我的藥方是一抹濃濃的鄉愁。
一、現代主體與雙重故鄉
…
Added by 思潮 庫 on January 23, 2016 at 6:30pm — No Comments
玉家菜園出白菜,因爲種子特别,本地任何種菜人所種的都沒有那種大卷心。這原因從姓上可以明白,姓玉原本是旗人,菜種是當年從北京帶來的。北京白菜素來著名。
辛亥革命以前,來城候補的是玉太爺,單名諱瑁當年來這小城時帶了家眷也帶了白菜種籽。大緻當時種來也隻是爲自己吃。誰知太爺一死,不久革命軍推翻了清室,清宗室平時在國内勢力一時失盡,頓呈衰敗景象。各處地方都有流落的旗人,貧窮窘迫,無以爲生,玉家卻在無意中得白菜救了一家人的災難。玉家靠賣菜過日子,從此玉家菜園在本縣成爲人人皆知的地方了。…
Continue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January 23, 2016 at 6:27pm — No Comments
西雙版納村寨裏經常能見到無主的野狗,大多是一些老弱病殘者,不討主人歡心了,被逐出家門,流浪天涯,在垃圾堆裏撿食殘羹剩飯。我插隊落戶的第二年,猛混壩子流行狂犬病,死了好幾個人,罪魁禍首自然是那些衛生條件極差的野狗,政府便動員消滅野狗。我有幸參加了打狗隊。
這段時間裏,所有的家狗都被主人牢牢拴在房柱上;凡路上走動的狗,一律格殺勿論。短短五天時間,戰果輝煌,光狗皮就剝了兩籮筐。
那天傍晚,我背著金竹弩,從打狗隊回家,路過生產隊的牛廄,突然聽見哼哼唧唧的聲音,好像是狗在呻吟。我踩著半尺厚的牛糞,躡手躡腳地循聲摸過去,見牛廄背後隱秘的石旮旯裏,蓋著一層稻草。我用竹弩撥開稻草,一條黃狗赫然暴露在我眼前。…
Continue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January 23, 2016 at 6:26pm — No Comments
摘要:廣播聽眾在接觸一篇報道時,他的感受不僅可以直接體會到報道所反映的有關人或事件,同時也會通過聯想捕捉到並不見諸報道之中的無形信息和傾向。有些節目主持人卻往往低估了聽眾捕捉無形信息的能力,不善於在采訪中以引導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善於用事實去喚起聽眾的聯想,進而了解包含在事物內部的哲理,而是常常喜歡站出來加註說明,或過分地加以鋪陳渲染,使聽眾或者感到索然無味,或者從內心裏排斥,結果使宣傳效果適得其反。
在廣播宣傳中,由於主持人擔當的專訪節目除具有各媒體所共有的,選擇好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訪問對象外,而且還要十分註重現場觀察與問答氣氛,使專訪更具有現場感和真實性,這也是其他新聞媒體尤其是平面所無法表達的,也正是廣播電臺的優勢之一。…
Continue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January 23, 2016 at 6:20pm — No Comments
塑造品牌是指在塑造和培養一個產品、一個政黨、一個人或一個地方的形象過程中做出的有意識的努力。塑造品牌采用的方式往往是廣告和公關,通過大眾媒體、網上社交媒體和第三方代言這樣的平臺創建品牌。對於塑造國家品牌來說,還需要在外交上作出努力,即在國際舞臺上贏得友邦的支持,有能力影響民眾。如果不是談論去哪家餐館吃什麽飯菜,而是談論國家—去哪個國家度假,去哪個國家度過後半生—這就取決於國家品牌。
品牌塑造過程著重強調優勢,有時這些優勢會被過分地誇大,而對於瑕疵和錯誤,品牌擁有者則予以忽視,甚至會加以掩飾。品牌宣傳可以聲勢浩大,也可以柔聲細語,可以通過最廣泛、最昂貴的宣傳手段來塑造品牌,例如奢侈品(從豪華高級小轎車到高級女士內衣)的全球宣傳廣告牌。有些品牌塑造過程不需要額外投入,因為這個過程也是采取嚴密步驟進行品牌自我完善的過程,就像公司讓客戶關系部針對用戶反饋意見作出改進,然後使用已有的溝通渠道對客戶的意見進行回復。…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January 23, 2016 at 6:19pm — No Comments
北平的飯館幾乎全屬煙臺幫;濟南幫興起在後。煙臺幫中致美齋的歷史相當老。清末魏元曠《都門瑣記》談到致美齋:“致美齋以四做魚名。蓋一魚而四做之,子名‘萬魚’,與頭尾皆紅燒,醬炙中段,余或炸炒,或醋溜、糟溜。”致美齋的魚是做得不錯,我所最欣賞的卻別有所在。鍋燒雞是其中之一。
先說致美齋這個地方。店坐落在煤市街,坐東面西,樓上相當寬敞,全是散座。因生意鼎盛,在對面一個非常細窄的盡頭開辟出一個致美樓,樓上樓下全是雅座。但是廚房還是路東的致美齋的老廚房,做好了菜由小利巴提著盒子送過街。所以這個雅座非常清靜。左右兩個樓梯,由左梯上去正面第一個房間是我隨侍先君經常占用的一間,窗戶外面有一棵不知名的大樹遮掩,樹葉很大,風也蕭蕭,無風也蕭蕭,很有情調。我第一次吃醉酒就是在這個房間裏。幾杯花雕下肚之後還索酒吃,先君不許,我站在凳子上舀起一大勺湯潑將過去,潑濺在先君的兩截衫上,隨後我即暈倒,醒來發覺已在家裏。這一件事我記憶甚清,時年六歲。…
Added by 鮮拿哥 on January 23, 2016 at 6:18pm — No Comments
“你已行走在城市,卻依然充滿鄉愁”
無數的匆忙都指向同一個地方,
那裏的月亮總是又圓又亮。
無數的背影都離開同一個地方,
那裏的眷念總是此消彼長。
歸屬感已在往返的旅途中迷失。
你已行走在城市,卻依然充滿鄉愁,
並將感傷深刻的寫在臉上。…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January 23, 2016 at 6:17pm — No Comments
愛因斯坦(1879——1955),德國物理學家。生於符騰堡烏爾姆。早年取得瑞士國籍,1913年重新獲得德國國籍,1933年遷居美國,1940年加入美國籍。1905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909年起歷任蘇黎世大學等校教授,後任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研究員。為反抗納粹,建議並參加第一顆原子彈的研製工作。在物理學的許多領域都有重大貢獻。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狹義相對論,並推廣為廣義相對論。還提出了光的量子概念等理論。因發現光電效應定律,於1921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著有《相對論的意義》等。…
Continue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January 23, 2016 at 6:16pm — No Comments
法國的啟蒙運動為經濟尋找一種服從理智法則的總體規劃,而蘇格蘭則在發展自己的啟蒙學派。他們不想有什麽規劃,而是想尋找可以多少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遵循的簡單規律。蘇格蘭啟蒙運動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哲學家戴維?休姆與倫理哲學家和經濟學家亞當·斯密(1723——1790)。斯密發表了兩部主要作品:《道德情操論》和《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即《國富論》)。後一部作品於1776年發表,標誌著現代經濟學的開始。…
ContinueAdded by Priyatamā on January 23, 2016 at 6:15pm — No Comments
很多時候,我會驚訝於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改變。這本書,涵蓋了我在過去數十年中的大部分變化(大約70%)。這本書還集合了我最近寫的各種資料。書中部分觀點已經在期刊上發表過,也有些觀點尚未發表。在介紹本書內容之前,我想先回溯一些事件,這些裏程碑式的事件標誌著我的改變。
1941年,我寫了一本關於咨詢和心理療法的書,第二年出版了。我意識到,自己對待個體的方式以及與個體工作的方式不同於其他咨詢師,由此,醞釀了這本書。這本書完全關註“求助者”和“一個需要救助的個體”之間的差異,並沒有其他引申含義。…
ContinueAdded by 慕課 庫 on January 23, 2016 at 6:14pm — No Comments
“中國Google”遭遇Google中國
盡管李彥宏反對給百度貼上“中國Google”的標簽,但是這並不能阻止人們繼續熱情地使用這一稱呼。其實,無論百度是“中國的Google”,還是Google中國是“中國的百度”,這都無法抹煞雙方的特質,也都無法掩蓋這一對歡喜冤家競爭的實質。不過,一個事物的優點、長處往往也是它的弱點、短處,當“中國Google”開始與Google中國短兵相接、正面交鋒的時候,百度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恐怕還是來自於自身了。
Google本地化對百度構成壓力…
Continue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January 23, 2016 at 6:14pm — No Comments
第一批鹽曬出來後,銀子順利地流到了野貢土司家。而那時江東岸的納西人還在搭建他們仿佛永遠也搭不起來的鹽田呢。野貢土司在喝酒慶賀時對他的小兒子野貢·堅贊羅布說:“鹽真是個好東西,牛羊、土地也是好東西,但是牛羊變成銀子,要好幾年的時間;地裏的青稞只能管我們的肚子不挨餓、酒罐裏的青稞酒不幹枯。這個世界上沒有比鹽變成銀子更快的東西了。”
堅贊羅布則比他的父親看得更深刻,盡管他那時才十二歲。他回答父親說:“爸爸,沒有槍,哪兒來鹽田啊。槍才是比鹽變成銀子更快的東西。”…
Continue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January 23, 2016 at 6:13pm — No Comments
父母鼓勵他追逐夢想,成為職業廚師。廚房的臺面對他來說太高了,父母就在餐廳裏為他打造了一間預備廚房。當麥加裏提出需要一個私人空間來進行菜單構思時,父親在他的臥室搭建了一個廚房,模式類似於芝加哥的阿琳娜餐館裏的廚房。…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January 23, 2016 at 6:12pm — No Comments
龍年
我的學長和菜頭說,中國人的春節並不是從大年三十開始的,那一晚只是情緒的高點。而中國人本質上矜持內斂,所以需要一到兩周時間醞釀。同樣,它也不是在正月初七結束,那是國家的法令日期,正月十五才是民間的約定收心日。
學長的話相當文雅含蓄,換成是我這麽俗的人,則會這麽說,春節如同一次難得的夫妻生活,一向追求高質量的中國人需要很長時間的前奏和事後調情。如此一講,就活色生香得多了。…
Continue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23, 2016 at 6:11pm — No Comments
一
有一次,和朋友約好了搭早晨七點的車去太魯閣公園管理處,不料鬧鐘失靈,醒來時已經七點了。
我跳起來,改去搭飛機,及時趕到。管理處派人來接,但來人並不認識我,於是先到的朋友便七嘴八舌地把我形容一番:
“她信基督教。”
“她是寫散文的。”
“她看起來好像不緊張,其實,才緊張呢!”
形容完了,幾個朋友自己也相顧失笑,這麽一堆抽象的說詞,叫那年輕人如何在人堆裏把要接的人辨認出來?…
ContinueAdded by Hérétique on January 23, 2016 at 6:10pm — No Comments
1
整座屈子祠都已靜了下來,就連前後三進的所有木雕石刻,縱聯橫匾,神龕上的翔鳳、遊龍、奔馬,也已肅然無聲。就連戶外的人語喧闐,整座玉筍山的熙熙攘攘,忽然也都澱定。只有佇立三米的詩人金像,手按長劍,腳踏風濤,憂郁望鄉的眼神似乎醒了過來。有一種悲劇的壓力壓迫著今天這祭祀典禮。詩人生於寅年寅月寅日,但人間永記不忘的是他的忌辰,五月初五,只因他的永生是從他的死日,從孤註一投的那一刻開始。
…
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January 23, 2016 at 6:09pm — No Comments
四
九年後,倍受頻頭娑羅王寵愛的無憂已經出落成英俊半大小孩,光是比同齡孩子高出半個頭的強壯身材,都會讓頻頭娑羅王眼中的憂色稍稍減弱。
雖然他對師父所說的話深信不疑,但是有一件事情,仍然讓他夜不能寐。隨著無憂年齡越來越大,恐懼的感覺完全占據了他的內心。每次看到無憂,他都會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寒意,久久的遙望遠方:那個等待的人什麽時候回來?
“王,找……找到了!”一個幹瘦的人風塵仆仆的沖進頻頭娑羅王私人寢室。已經垂垂暮年的頻頭娑羅王精神一振:“多諾,真的找到了?”
多諾“噗通”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九年了,我終於找到了,也終於回來了!”…
ContinueAdded by Sena Wang on January 23, 2016 at 6:08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Switch to the Mobile Optimized View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