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674)

周憲:視覺文化:從傳統到現代(9)

本雅明注意到,機械復制技術的出現,導致了視覺文化的深刻變革。因為“技術復制能把原作的摹本,帶到原作本身無法達到的境界”,這便導致了傳統的“大動蕩” (註:本雅明:《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浙江攝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頁。)



當藝術進入機械復制時代以後,傳統藝術品那種稀罕、難以接近的狀況徹底改變了。圖像生產技術,尤其是機械復制技術的出現,使得圖像生產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西斯廷聖母》不再是非得到梵蒂岡才能看到的稀罕之物,如今它廣泛地復制在各種形式的圖像材料中,在畫冊中,在仿制品中,甚至在文化衫上。





伯格進一步發展了本雅明的思想,他強調指出:

 …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皇京港 on November 5, 2020 at 11:30pm — No Comments

彼得·梅爾《追蹤塞尚》(69)

帕拉多的下午並沒有改善他的心情。先前他趁機回去把車子開過來,在“尋找南方”外頭等了兩個小時。等安德烈一夥人終於離開餐廳,他又跟著他們的計程車前往艾菲爾鐵塔,再一次無止盡地等候。現在,他們在凱旋門看風景,而帕拉多的香煙已經耗盡。他用移動電話打給老婆,看有沒有人找他。她問他會不會回家吃晚飯。他媽的他怎麽會知道?最糟的一點是,他知道在這種公共場所,暗殺任務是沒辦法執行的,不過他至少可以告訴霍爾茲他們去了哪里。已經快要五點鐘。他們到底還要低頭凝視香謝大道多久? 

“還有一個你今天應該看的觀光點,”塞魯斯對露西說道,此時他們站在凱旋門下,數條馬路自四周往外輻射。“第一次來巴黎玩的女孩,都應該到麗地酒店去喝一杯,而且我可以帶你參觀五七時間。”…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November 5, 2020 at 9:30pm — No Comments

鄧京力林漫:論思想史的“全球轉向”(8)

《獨立宣言》從一個單獨的事件發展到成為一種通行全球的文體, 反映出一種國際規範的建立, 即通過發佈《獨立宣言》來建立國家主權。當下人們常常談論全球化,對國家主權的相對削弱, 亦或二者之間的矛盾性, 但並非在所有歷史時期都是如此。



從《獨立宣言》的全球化過程, 我們所看到的,卻是兩者之間的交互推動性。一方面, 《獨立宣言》顯然推動了國家主權的最終確立; 而另一方面, 在民族國家建立之後, 才可能進行“國際交往”, 由此,帝國解體→民族國家建立→國際社會形成, 這樣的邏輯順理成章。





更為關鍵的是, 一種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普遍性、一種通行國際的現代傳統,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來。現代和全球不是歷史發展的自然結果, 也不是天然存在的, 而是一步一步建構起來的, 這便是阿米蒂奇的宏大敘事。

從思想史的角度上看, 阿米蒂奇充分發揚了思想史研究“外在”思路的優勢, 他繼承了昆廷·斯金納…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November 5, 2020 at 8:30pm — No Comments

J.G. 弗雷澤·信仰與巫術研究《金枝》(54)

在俄羅斯也一樣,最後一捆谷子常常做成婦女形狀,給穿上婦女服飾,帶著它載歌載舞回家去。保加利亞用最後一捆谷子做成一個娃娃,他們稱之為五谷皇后或五谷媽媽;給它穿上婦女上衣,帶著遊村,然後扔到河里,以求來年莊稼有充分的雨露。或者是把它燒掉,灰撒在田里,無疑是為了肥田。

用皇后稱呼最後一把谷子,在中歐北歐都有類似的情況。如在奧地利薩爾茨堡地區,收獲完畢時舉行盛大遊行,遊行中,年輕人用一輛小車拉著一個谷穗皇后(Ahren konigin) 。收獲皇后的風俗似乎在英格蘭也是普遍的。



密爾頓一定很熟悉它,因為他在《失樂園》里說:…

Continue

Added by Bayrut Alhabib on November 5, 2020 at 6:00pm — No Comments

也斯《路上的人們》阿叔

朋友要走了,我們相約在茶樓喝早茶。坐了一會,朋友說:「待我打電話找阿叔一起來談談。我要走了,才發覺原來他是這麼健談的。」

阿叔就住在上面,過了一會,朋友頻頻看著門口,最後更走出去看他來了沒有:「他的眼睛有點問題的。」

朋友從門口扶阿叔過來,阿叔年紀老了,精神卻很好。坐下沒多久,就問我們說:



「你們喝酒嗎?」

「這麼早就喝酒!」…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November 5, 2020 at 4:30pm — No Comments

徐 賁·蹣跚起步的公民覺醒(中)

在中國,人民變聰明的條件雖沒有美國人好,但決非不可為之事。事實上,自清末以來,就一直有人在努力為之,這是一種以公民啟蒙為目標的努力,只是因為環境太惡劣,才會有時候有成效,有時候卻難見成效。這種努力幾乎都是用自然法和自然權利觀來開啟民智,讓他們知道自由和權利的可貴。



戊戌變法之前,中國人對自由和權利的理解還相當零碎、膚淺。戊戌變法後,盧梭的《民約論》漢譯本在中國出版(1898),“天賦人權”成為思想先行者用做社會啟蒙的思想工具。隨後,受洛克影響而訴諸於自然權利的美國《獨立宣言》也發揮了同樣的作用。…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November 5, 2020 at 4:30pm — No Comments

《三行情書》了解到爸爸的孤獨

⊙千葉縣 53歲 男

了解到您的孤獨,

已是我也為人父之後的事了。

然後現在,您教會了我怎麼去忍受孤獨。

 

⊙東京都 55歲 女…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November 5, 2020 at 3:52pm — No Comments

《三行情書》像康乃馨一樣羞澀

⊙東京都 24歲 男



被母親輕撫著臉龐的我

看著滿是皸裂的母親的手,

淚水盈眶。 

 

⊙巖手縣 27歲 女…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November 5, 2020 at 3:51pm — No Comments

小泉八雲《怪談》《茶碗之中》(下)

當天深夜,關內正在中川府邸的侍衛室內值夜,一個陌生的年輕武士,忽然無聲無息地躡了進來。他裝束華貴氣派,緩步走近關內,微一躬身,行禮道:「我叫式部兵內,初次拜訪,請多關照。您似乎不認得我了?」 

他話聲雖然低沉,但鏗鏘有力,字字句句直鑽入關內的耳裡。關內驚異地發現,這武士俊俏的臉,恍惚似曾相識。那淺淺的笑意、靈動的眼神、微張的嘴唇,還有輕蔑挑釁的神情,十足與白天被自己吞下肚的,茶碗裡的面孔一模一樣。 

關內冷靜地答道:「不,我向來都不認識你!」同時反問道:「斗膽請教,閣下到底是如何潛入此地的?」

 …

Continue

Added by Yuna Conversation on November 5, 2020 at 3:25pm — No Comments

小泉八雲《怪談》《茶碗之中》(上)

你是否曾經登上某個古塔的樓梯,在黑暗中拾階而上,四面掛滿蜘蛛網,一片漆黑之中,唯有你孤身一人?或者,你是否曾沿著海邊小徑,朝懸崖走去,只想在犬牙交錯的山邊轉角處,為自己尋覓一處歇腳之地?從文學觀點看來,這種體驗的情感價值藉助感覺的力量得以證實,而恰恰是那種銘刻於心的生動喚醒了這種感覺。 

在日本的古書中,奇怪地保留了某些結局的幻想空間,它能讓人產生與之相類似的情感體驗……也許作者偷懶;也許他與出版商發生了爭執;也許他突然被人從桌前喊走,再也沒有回來;也許他正在寫中間的某個句子時被死亡召喚。

 

但無人能告訴我們到底為什麼這些作品沒有完成……我舉一個典型的例子: …

Continue

Added by Yuna Conversation on November 5, 2020 at 3:24pm — No Comments

旅遊體驗誌 (41)

1 對未知的恐懼,對舒適的留戀將阻止我們,成為一個旅行者走上的冒險旅程。可是,當你作出這樣的選擇,你就永遠不會後悔。 

2 這里的風景美不勝收,真讓人流連忘返。 

3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坐在一列火車上,沿途跟著一條河,你看著它在晨光暮靄中變換著色彩,看著它洗滌一縷縷陽光,看著它映襯一片片星輝,看著它或是洶湧或是平靜,然而一直相隨,不離不棄。 

4…

Continue

Added by 趁還來得及 on November 5, 2020 at 4:00am — No Comments

韋叢蕪《倘若能達底也罷》

在無底的深淵和無涯的海洋中我意識地掙扎著;

這掙扎只限於前後左右,而且永遠是向下沈去,

無停地向無底地深淵沈去,我意識著,

這心情還不如在地上從高處落下時的恐怖的著實。

 

我的雙手在水中撥動,興起波紋,

我發見麵包,金錢,榮譽,勢力在眼前雜沓的晃蕩著,被人爭搶著,…

Continue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November 5, 2020 at 12:30am — No Comments

周憲:文化研究:為何並如何?(6)

四、文化研究的命運 

最後, 我還想談談文化研究未來可能的命運。 

這個問題好像有點不著邊際, 其實是有感而發。如前所述, 文化研究本身,並不是一個嚴整的知識系統, 並不是一個邊界分明的學科。毋寧說它是 “ 非學科 “ 或 “ 反學科 “ 的。



它是對體制化和學院化的權力 / 知識共謀構架的顛覆與反叛, 意在恣肆縱橫不受拘束地切入社會文化現實問題。但是, 在今天高度體制化和行政化的學術機構中, 文化研究的命運會如何呢?



如前所述,…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November 5, 2020 at 12:15am — No Comments

周憲《布萊希特的敘事劇:對話抑或獨白?》(6)

與此相反,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世界中,作者和許多人物則是處於同一平等的水平上,他們之間不斷地發生爭吵和辯論。所以,巴赫金總結道,托爾斯泰的小說是一種“獨白”小說,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是“復調”小說。



後者才構成真正的“對話”。在這個比較的意義上說,布萊希特雖然期望達到對話,但實際上卻與托爾斯泰式的“獨白”小說很近似,而從來沒有達到他所設想的“對話”性。因為布萊希特自己毫不諱言地說過:“那就是有意性,這事實上就是真正的間離效果的一種標志。情節的插入不再是不自覺的,滑動的,機械的,一旦間離效果出現,它就衝破藝術的束縛。表演的意圖從事件中以原始狀態大膽地表現出來。”【21】…



Continue

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November 4, 2020 at 11:56pm — No Comments

周憲《布萊希特的敘事劇:對話抑或獨白?》(5)

我們甚至可以用布萊希特自己的戲劇來說明這個現象。他的那些較為成熟的作品,如《四川好人》、《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高加索灰闌記》和《伽利略傳》,其中那些能夠激發觀眾的思考,或者給他們帶來深刻啟迪的部分,通常不是那些強調間離訴諸理智的片斷,而恰恰是那些喚起觀眾情感體驗的場面和動作。

其次,布萊希特極力主張在他敘事劇中,通過間離效果的運用,把觀眾變成真正的觀察者和批判者,變成一個平等的角色和主動的參與者。我以為,他的這個目標是否實現了,也是值得深究的。





換言之,如果從他的戲劇實踐來看,間離效果實際上並未完滿地,實現他所規定的以上功能。或許我們有理由進一步指出,在頻繁運用間離效果的敘事劇中,觀眾並沒有象布萊希特所設想的那樣,轉變成為一個積極主動的參與者,而是相反。…




Continue

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November 4, 2020 at 11:51pm — No Comments

古清生《坐在黃河岸邊的小鎮上品飲》去蘭州

窗外是沈落的夕陽,夕輝照耀在沿路的河流上,這條河叫湟水,在西寧去青海湖之間有一個湟源縣,它是在那邊匯集無數的支流下來的。古代的西寧還就叫湟中,現在的湟中卻是另一個城市了。湟水也是昌耀表現最豐富的一條河,但《慈航》應該是寫的黃河。

到了蘭州,我住在新聞大廈。…

Continue

Added by 美食 庫 on November 4, 2020 at 10:30pm — No Comments

旅遊體驗誌 (40)

1 人生是一次旅行,在旅程中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與每一個美麗景色,都有可能成為一生中難忘的風景。我們無法猜測即將迎接什麽樣的風景目的地在哪兒,可是前進的腳步卻始終不能停下,因為時間不允許我們在任何地方停留,只有在前進中學會選擇,學會體會,學會欣賞。 

2 我。想有一天和你去旅行。去那沒有去過的地方,沒有行李,沒有背包,不帶電腦更不要手機,坐在最高的山頂上,捕捉最後的流星,可以聽音樂,聊電影,吃東西,只要我們在一起,隨便是什麽——都可以。 

3…

Continue

Added by 趁還來得及 on November 4, 2020 at 9:30pm — No Comments

路易斯·斯洛博金《埃迪奇遇外星人》(9)

“喔,馬蒂,你要走了。我太遺憾啦!”她說著,伸出了搖動著的雙手,“以後再上我們這兒來……再見啦,馬蒂。”

當奶奶轉身收拾桌上的盤子之際,小人對著門扭了一下頭,示意埃迪到外面去。接著,他急向後轉,走出了門廊。



埃迪緊跟在他的後面,奔了出來。

“我必須返回馬蒂尼星球了,起飛的時間是今夜。”他簡短地說道,“今天下午美國夏令時間三點鐘,我收到了直接從馬蒂尼星球發來的信息:他們即將發射星際雷達高能防磁射線為珠利亞梅蒂克魯梅金屬線充加能量,並指令我把Z金屬線暴露在高能防磁射線的下面。”…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November 4, 2020 at 7:30pm — No Comments

【美】穆里爾.魯凱澤《黑 暗 的 速 度》



誰蔑視陰蒂就是蔑視陰莖

誰蔑視陰莖就是蔑視陰戶

誰蔑視陰戶就是蔑視孩子的生命

復活音樂, 靜謐, 和沖浪。





不再言語

以全部身心…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November 4, 2020 at 5:32pm — No Comments

鄭祥福·李雙套《詹明信:後馬克思主義大眾文化批判理論》(6)

四、大眾文化批判的評價:繼承與解構





詹明信的大眾文化理論,是他的後現代主義文化批判理論的一部分,其中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反映了他對資本主義統治新特點的認識,有助於我們正確地認識西方馬克思主義、認清資本主義的文化現狀、他對大眾文化多維度的分析和批判,對於我們全面認識和分析大眾文化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首先,詹明信對大眾文化的批判,繼承了馬克思的批判維度。詹明信提出文化商品化、大眾化是資本擴張的必然結果的思想,發展了馬克思“一切勞動商品化”的思想。對大眾文化的性質、作用的分析,也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



Continue

Added by Host Workshop on November 4, 2020 at 5:26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