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ing:
  • Currently 4.5/5 stars.

Views: 165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慕課 庫 on January 11, 2025 at 7:12pm

丹納·藝術哲學:環境~~「他生長在寒冷而潮濕的地方,光著身子會發抖」,「那兒的人體沒有古典藝術所要求的完美的比例,瀟灑的姿態;往往身材臃腫,營養過度」,「畫家從羅馬回來,想繼續走意大利藝術的路,但周圍的環境同他所受的教育發生抵觸;他沒有生動地現實刷新他的思想感情,只能靠一些回憶」。

這句話極其重要,讓我多解釋一下。文明過度的特點是觀念越來越強,形象越來越弱。教育、談話、思考、科學,不斷發生作用,使原始的映象變形、分解、消失;代替映象的是赤裸裸的觀念,分門別類的字兒,等於一種代數。日常的精神活動從此變為純粹的推理。 如果還能回到形象,那是花足了力氣,經過劇烈的病態的抽搐,依靠一種混亂的危險的幻覺才能辦到。一一這便是我們今日的精神狀態。 我們不是自然而然成為畫家的了。我們腦中裝滿混雜的觀念,參差不一,越來越多,互相交錯;所有的文化,本國的、外國的、過去的、現在的,像洪水般灌進我們的頭腦,留下各式各種碎片。[79頁]

藝術家需要一種必不可少的天賦,便是天大的苦功天大的耐性也補償不了的一種天賦,否則只能成臨摹家與工匠。就是說藝術家在事物前面必須有獨特的感覺:事物的特徵給他一個刺激,使他得到一個強烈的特殊的印象。換句話說,一個生而有オ的人的感受力,至少是某一類的感受力,必然又迅速又細致。他憑著清醒而可靠的感覺,自然而然能辦別和抓住種種細微的層次和關係:倘是一組聲音,他能辨出氣息是哀怨還是雄壯;是一個姿態,他能辨出是英俊還是菱靡;倘是兩種互相補充或連接的色調,他能辨出是華麗還是樸素;他靠了這個能力深入事物的內心,顯得比別人敏銳。而這個鮮明的,為個人所獨有的感覺並不是靜止的;影響所及,全部的思想機能和神經機能都受到震動。人總是不由自主的要表現內心的感受;他會手舞足蹈,做出各種姿態,急於把他所設想的事物形諸於外。聲音會模仿某種腔調;說話會找到色彩鮮明的字眼,意想不到的句法,會有富於形象的,別出心裁的,誇張的風格。

顯而易見,最初那個強烈的刺激使藝術家活躍的頭腦把事物重新思索過,改造過,或是照明事物,擴大事物;或是把事物向一個方面歪曲,變得可笑。大膽的速寫和辛辣的漫畫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說明在一般賦有詩人氣質的人身上,都是不由自主的印象佔著優勢。你們不妨深入了解一下當代的大藝術家大作家,也不妨以過去的大師為例,研究他們的草稿,圖樣,日記和書信;他們都是不知不覺的經過同樣的程序。你用許多好聽的名字稱呼它,稱之為靈感,稱之為天オ,都可以,都很對;但若要下一個明確的定義,就得肯定其中有個自發的強烈的感覺,為了表現自己,集中許多次要的觀念加以改造,琢磨,變化,運用。[第四章·次要形勢]

他住在底層,我們住在三樓或四樓。由此產生無數重要的後果,一個人住在地面上,所有的門戶直接開向田野,另外一個人在一所現代的高樓上,關在一些狹小的籠子里;差別之大莫過於這樣兩種生活了。[第一章·藝術品的本質及其產生]

一種植物歸入植物界三大門中哪一門,取決於胚胎是否長有子葉,長的是單子葉還是雙子葉。雙子葉的植物,莖的形成層是集中的,中心比外圍堅硬,根是直根系的,環狀的花幾乎總是二瓣或五瓣,或是二與五的倍數。單子葉的植物莖的形成層是分散的,中心比外圍柔軟,根是須根系的,環狀的花幾乎總是三瓣或是三的倍數。[第二章·時]

Comment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anuary 9, 2025 at 4:38pm

丹納《藝術哲學》郁悶而多幻想的野心家~~群眾最感興趣的最表同情的主角,是郁悶而多幻想的野心家……感情永遠不得滿足,只是莫名其妙的煩躁,苦悶至於無可救藥。這種人的苦悶有兩個原因。

-----先是過於靈敏,經不起小災小難,太需要溫暖與甜蜜,太習慣於安樂。……個性的發展不曾因為家庭嚴厲而受到阻礙……嬌生慣養,神經脆弱,容易衝動,不太能適應生活的實際情況;但生活是永遠要用辛苦與勞力去應付的。-------其次,他是個懷疑派。

宗教與社會的動搖,主義的混亂,新事物的出現,懂得太快,放棄也太快的早熟判斷,逼得他年紀輕輕就東闖西撞,離開現成的大路,那是他父親一輩子聽憑傳統與權威的指導一向走慣的。作為思想上保險欄桿的一切障礙都推倒了,眼前展開一片蒼茫遼闊的原野,他在其中自由奔馳。好奇心與野心漫無限制的發展,只顧撲向絕對的真理與無窮的幸福。

凡是塵世所能得到的愛情、榮光、學問、權力,都不能滿足他;因為得到的總嫌不夠,享受也是空虛,反而把他沒有戒指的欲望刺激得更加煩躁,使他對自己的幻滅灰心絕望;但他活動過度,疲勞困頓的幻想也形容不出他一心向往的「遠處」是怎麼一個境界,得不到而「說不出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希臘的滅亡不是偶然的,而是不可避免的。希臘人設想的國家太小了,經不起外面的大東西的撞擊;那種國家是一件藝術品,精巧,完美,可是脆弱得很。他們心目中的城邦只包括一座神廟林立的衛城,埋著創始英雄的骸骨,供著本族的神像,還有一個廣場,一個劇場,一個練身場;幾千個樸素,健美,勇敢,自由的人,從事「哲學或者公共事務」;伺候他們的是奴隸,耕田和做手藝的也是奴隸。在色雷斯,在黑海,意大利和西西利沿岸,這一類美妙的藝術品每天都在出現,完成;思想家看慣了,認為一切別種形式的社會都是混亂的,野蠻的。但這種藝術品的完美全靠它的小巧,在人世猛烈的衝動與震動之下,只能維持一個短時期。

好奇心與野心漫無限制的發展,只顧撲向絕對的真理與無窮的幸福。凡是塵世所能得到的愛情、光榮,學問,權力,都不能滿足他;因為得到的總嫌不夠,享受也是空虛,反而把他沒有節制的欲望刺激得更煩躁,使他對著自己的幻滅灰心絕望;但他活動過度,疲勞困頓的幻想也形容不出他一心向往的」遠處「是怎麼一個境界,得不到而」說不出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Comment by 慕課 庫 on January 7, 2025 at 1:03pm

林斯諺·藝術家是否需要藝術哲學?

藝術家是否需要藝術哲學?這個問題跟「科學家是否需要科學哲學?」是一樣性質的問題。科學家似乎不需要去追問「科學是什麼?」這種後設性的問題也一樣能做好科學,畢竟科學哲學並非理工系所的必修課程。...

藝術家是否需要藝術哲學?這個問題跟「科學家是否需要科學哲學?」是一樣性質的問題。科學家似乎不需要去追問「科學是什麼?」這種後設性的問題也一樣能做好科學,畢竟科學哲學並非理工系所的必修課程。很多學科學的人可能還會認為學習科學哲學不但不必要,而且還是自找麻煩,為什麼要問那麼多難以回答又對科學研究沒有幫助的哲學問題呢?

藝術哲學對藝術家的創作活動來說,有什麼用處呢?

我想藝術家對藝術哲學大概會有雷同的抱怨。創作這件事情哲學介入的餘地似乎不高,我們或許常會聽到藝術家談他們的創作哲學,但大概不會太常聽到他們夸夸其談嚴格意義的藝術哲學。在學院受過訓練的藝術家的確需要修習一些會涉及到藝術哲學的理論課程,但這些內容大多只是點綴,大多學生應付完考試就不會放在心上。把這些課程拿掉,似乎也不妨礙學生日後成為偉大的藝術家。更別提有很多創作者根本沒有在學院受過訓練。這些似乎都說明了藝術哲學對藝術家來說是沒有用處的。

但我抱持不一樣的看法。我認為,藝術家的確不需要藝術哲學也能成為好的藝術家;也就是說,懂藝術哲學不是成為好藝術家的必要條件。但是,對藝術哲學有所認識卻很有可能幫助藝術家更上一層樓;亦即,懂藝術哲學很可能是成為好藝術家的充分條件。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能闡明上述論點。

在開始說明我的觀點之前,有一點必須先澄清,本文對「藝術」一詞採廣義理解,舉凡創作活動皆屬之,因此除了八大藝術之外,漫畫、攝影或遊戲設計也都包含在內。「藝術家」一詞也將對應此廣義用法。採廣義解的理由是,大部分的藝術理論其實只要稍加修正就很容易一體適用於所有的創作活動,毋寧說是所有的創作活動具備根本的共同性,因此能以「藝術」一言以蔽之。[相關] [藝術源起] [召唤詩例]林斯諺·藝術家是否需要藝術哲學?原載:哲學新媒體

愛墾编註: 音樂雕塑、建築、舞蹈、 文學、繪畫、戲劇與電影,統稱八大藝術。

Comment by 慕課 庫 on January 6, 2025 at 9:03pm

什麼是藝術哲學?

也許我們必須先回答這個看似簡單實則困難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定義「哲學」,那麼藝術哲學就是其實就是「關於藝術的哲學」。但什麼是哲學呢?這個問題就連哲學家都沒有共識。既然如此,要了解藝術哲學最好的方式,恐怕就是直接列舉一些常被討論的議題。底下是哲學家比爾茲利 (Monroe C. Beardsley) 在《美學》Aesthetics1,藝術哲學常與美學一詞等義使用,雖然兩者可以有嚴格區分,但此處還有本文的脈絡中都視兩者為等同)一書中列出的十大重點議題:

  1. 什麼是藝術?擺在美術館的小便斗就能成為藝術嗎?
  2. 藝術品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存在的?為什麼有些藝術類型有贗品的問題?
  3. 藝術品的美感性質是怎麼來的?是生自作品本身的其它性質或有外在因素決定的成分?
  4. 藝術品有「意義」嗎?有的話是如何被決定的?
  5. 繪畫如何再現事物?畫中物與其對象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6. 藝術品如何表現情感?我們如何辨識其中的情感?
  7. 虛構是什麼?我們為何會對虛構的事物產生情感反應?
  8. 我們該如何詮釋藝術作品?該考慮藝術家的創作意圖嗎?
  9. 有放諸四海皆準的藝評標準嗎?還是因人而異?
  10. 什麼是藝術價值?

我們大致可以看出,這些都是「基本問題」。在討論藝術作品時人們常有的爭論,追根究柢往往都是基本問題。因為基本,所以深層,因為深層,所以常被迴避或忽略。不過,為什麼了解這些哲學爭論會對藝術家有益處?這是接下來要回答的問題。

論述面的影響

當我說「藝術哲學對藝術家有益處」或是「藝術哲學有機會讓一名藝術家變得更好」,這其中的「益處」或「好」其實包含兩個層面:創作面論述面。創作面就不用說了,藝術家的主要工作就是創作,往往我們對藝術家的評價都是聚焦在創作面。但其實論述面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卻常被忽略。尤其現今這個資訊發達的年代,論述面的重要性比以往超出許多。隨著各式媒體的發展,在不同的平台上藝術家都有公開論述的機會。例如媒體訪談、社群媒體發言(如臉書粉絲頁或個人頁)、藝評、評審發言、演講……等等。

藝術家的公開論述是藝術成就的一部分,也是藝術家形象、專業素養的一部分,我們在評價藝術家時,不太可能將他的作品與思想切割開來。相反地,一名藝術家的表現往往會是其創作面與論述面的總和。藝術家怎麼樣去論述藝術相關的看法,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到我們對他以及他的作品的觀感。我認為藝術哲學在厚實藝術家的論述面這點上,可產生有益的影響。

我們可以把藝術家關於藝術的公開論述分為兩類,一類是關於藝術家自己的作品,也就是說,藝術家闡明關於自己作品的創作理念以及相關創作意圖。除此之外都是第二類的論述。舉例而言,如果一名藝術家在臉書發言談論自己剛發表的作品,說明這次是希望發揚某種藝術價值,並進一步闡述這種價值的特色,那麼這便是第一類論述。如果這名藝術家看到別人的作品風格有感而發,開始談論藝術風格應該要怎麼表現,那麼這便是第二類論述。無論是哪一種,都是藝術家對於藝術之看法的表達。

藝術哲學可以幫助藝術家將第一類論述表達得更完整、細緻與清楚。有時候,藝術家所抱持的看法已經被哲學家討論過,不但已經建立了清晰、系統性的論述,也檢討過許多漏洞與批評。藝術家參閱這些論述後可以重整、修正自己的看法,建立更完整的理論觀。以前例而言,如果藝術家自己所擁護的藝術價值沒有太多人認同,這時如果恰好有哲學家論述過類似的看法,藝術家在論述自己的想法時,便可找到理論基礎,更清楚地將其表達出來,也許這樣就能讓更多人被說服,進而更能欣賞藝術家的作品。

同理,關於第二類論述,在公開發言的場域,藝術家有很多機會去評論、分析他人的作品,或是暢談自己關於藝術的想法,藝術哲學的理論資源便可產生激盪、啟發以及反思的效果,有機會提升藝術家論述的深度與品質。如果我們都同意哲學有這樣的功用,那麼藝術哲學對於藝術家的論述面的確會有幫助。

創作面的影響

藝術哲學對於藝術家的創作可能會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直接影響主要有兩種方式:傳達破壞。傳達指的是藝術家可藉由作品來傳達藝術哲學的思想。創作者透過作品來表達思想是藝術創作一種常見的方式,而哲學思想當然可以是作品傳達的內容。

至於破壞,指的是藝術家可以質疑或挑戰既有理論。例如,美國概念藝術家巴爾代薩理 (John Baldessari)《什麼是繪畫》(What Is Painting),直接在畫布「畫」上一段關於藝術定義的文字,這樣的一幅「畫」直接挑戰了其所引述的藝術定義(藝術作品,尤其是繪畫,只能透過眼睛感受且無法用文字來表現)。這樣的作品能激起我們對理論的反思,更進一步去懷疑既有理論的合理性。

[
藝術源起]

Comment by 慕課 庫 on January 6, 2025 at 12:20pm

誠然,這些直接影響都並非是藝術哲學在創作面上的重要影響,畢竟把作品當成藝術哲學的發聲媒介只能算是藝術創作活動的一種方式。藝術家創作作品,通常不是為了傳達或挑戰關於藝術的想法,因此,此處所論及的直接影響不能構成鼓勵藝術家接觸藝術哲學的有力理由。我傾向將其看成一種附加性的好處。事實上,真正值得我們深思的是藝術哲學對於創作面的間接影響。

對創作有助益的事未必是與創作直接相關的。舉例而言,對一名小說家來說,學習小說或劇本的寫作技巧當然對創作有直接性的幫助,但是人生經驗的取得也一樣有幫助。人生經驗的內容不見得會直接成為小說中的材料,但是在潛移默化之中,作家本身的智性與成熟度會無形中提升,於是下一次下筆時便有所不同。我們也許無法直接找到人生經驗與作品水準的有形關聯(像具體的小說技巧那種有形關聯),但我們知道這種經驗對創作是有助益的。這種狀況在其他藝術類型皆然。這種影響毋寧說是一種「心智底蘊」的鍛鍊與改造。就好比習武一樣,直接學新招式的確會讓你武藝更高強,但改造「功體」卻可能讓你進入下一個境界。

我認為哲學的潛移默化屬於這類影響。當藝術家有機會對藝術的基本問題做更深入的思考時,如同人生經驗,這種「抽象經驗」很大機會能在無形中改變藝術家心智的迴路結構,進而影響到創作。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名畫家初始習畫時,可能專注於將現實之物「再現」於畫中,他所關注的技巧在於畫工。但是他接觸過藝術本體論後,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有些哲學家認為藝術創作本質上是一種溝通,換句話說,創作是藝術家與受眾之間的交流。從這種觀點來看,藝術作品本身成為訊息的載體,藝術家透過創作,在作品中傳達訊息。藝術家「有話要說」,並且受眾也理解到作品夾帶弦外之音(如何詮釋是另一個哲學問題,溝通模型不蘊含受眾一定要根據作者意圖詮釋)。當畫家習慣了藝術的溝通模型,他可能會漸漸發覺偉大的藝術品並不只是畫工完美,更在於作品是否傳達了深刻的想法。具備美感卻沒有暗藏深意的作品雖然讓人賞心悅目,卻顯得空洞,很快便被觀者遺忘。

理論對創作的負面影響?

在此我們必須考慮一個相反的看法,就是閱讀太多理論反而會限制創作能力。的確,有些藝術家可能認為理論會限制思考框架,例如無形中被理論牽著走而不自知,或是模仿理論的思維去創作而無法創新。舉一個常見的類比,年輕的作家在剛開始創作時可能都會面臨一個困境:時間有限,到底要多讀還是多寫?有些人會認為,讀太多反而有反效果,因為讀太多容易會被其他作家影響,進而變成模仿,走不出自己的路。如果這個反駁成立,會對我對創作面的間接影響這部分構成挑戰,也就是質疑理論的潛移默化會是負面的。

閱讀藝術理論是否會無形中被理論牽著走而不自知,或是模仿理論的思維去創作而無法創新?

這裡有個關鍵,上述的類比中,所謂的「多讀」是讀別人的作品,而不是讀討論作品的理論。事實上,可以去限制創作的,往往是別人的創作,而非理論。一個創作者害怕自己吸收了太多別人的創意,因而在創造力上受到無形的桎梏,這的確是會發生的現象,也的確會讓創作者顧忌。但是我們這裡所討論的「理論」是藝術哲學,是一種後設視角,是踏出藝術這個領域之外去反省、反思藝術。反省與反思通常帶來進步,而不會是限制。因此一旦我們認清了理論的本質,便不必對其產生抗拒。

退個一萬步,就算我們把理論跟作品擺在同一個層次談好了,我也很懷疑大量吸收其他作品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會高於正面。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創作者的進步常來自於把握業界最新的發展。如果你不知道當前最新的創作技法、思潮還有話題性作品或優秀作品,那恐怕很難替自己帶來創作上的刺激。新的想法或靈感往往被他人的作品所觸動,有時候的確會演變成模仿,但那可能只會發生在藝術家的功力尚未成熟時。一旦到達了成熟階段,那些負面的可能性將會轉化成正面的養分吸收。

小結

我在本文開頭強調過,研究藝術哲學不是成為好藝術家的必要條件,很多優秀的藝術家可能一輩子都沒接觸過藝術哲學。但我認為接觸藝術哲學很有可能對藝術家產生正面的效果,提升藝術家的藝術成就。這樣的論點在邏輯上並不蘊含沒有其他手段可以提升藝術成就。我僅僅宣稱藝術哲學是提升藝術成就的其中一種方式,並推薦給藝術家參考。

哲學的特色在於增進思考的深度與批判能力,作為哲學的一個子領域,藝術哲學不例外地也有這種特色。當藝術家對藝術做了更深層次的思索,習慣了懷疑、反省與批判,我很難想像在經過這樣的陶冶後,藝術家不會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召唤詩例]林斯諺·藝術家是否需要藝術哲學?原載:哲學新媒體[相關]

Comment by 慕課 庫 on January 4, 2025 at 9:18pm

丹納:藝術與社會·時代的關係~~他們所要欣賞的是和器官與處境完全配合的人,在肉體所許可的範圍以內完美無缺;他們不要求別的,也不要求更多;否則他們就覺得過火,畸形或病態。--這是他們簡單的文化使他們遵守的限度,我們的複雜的文化卻使我們越出這個限度。

......這個小故事使我們追溯到比產生這段文字更早得多的時代,一直到裸體的黃金時代。這是很寶貴很有意義的材料。我們從中看到重視血統的風俗,教育的效果,普遍愛美的風氣,一切完美的雕像的淵源。當時許多文獻都證實我們這個印象。荷馬提到阿喀疏斯和尼雷,說在攻打特洛亞的群英大會中,他們兩個是最美的希臘人:希羅多德說斯巴達人卡利克拉德〔有名的運動家〕是和馬多尼阿斯〔波斯將領]作戰的希臘人中最美的。一切敬神的慶祝,重大的典禮,都等於健美比賽。雅典挑選最美的老人在雅典娜慶祝大會中執樹枝,伊利斯挑選最美的男人向本邦的女神獻納祭品。在斯巴達的基姆諾班提斯大會中,凡是身材不夠高大,儀表不夠魁偉的將軍和名人,在游行的合唱隊伍中不能居於前列。西奧弗拉斯塔斯〔四至三世紀時哲學家〕說,拉西提蒙人要他們的國王阿基達馬斯繳付罰金,因為他娶了一個矮小的女人,大家認為她只能生出一個渺小的後代,生不出國王來。


決沒有人拿攝影與繪畫相提並論一一再舉一個最後的例子,假定正確的模仿真是藝術的最高目的,那麼你們知道什麼是最好的悲劇、最好的喜劇、最好的雜劇呢?應該是重罪庭上的速記,那是把所有的話都記下來的。可是事情很清楚,即使偶爾在法院的速記中找到自然的句子、奔放的感情,也只是沙里淘金。速記能供給作家材料,但速記本身並非藝術品 或許有人說,攝影、澆鑄、速記,都是用的機械方法,應當撤開機械,用人的作品來比較。那麼就以最工細最正確的藝術品來說吧羅浮美術館有一幅登納的畫。

登納用放大鏡工作,一幅肖像要畫四年他畫出皮膚的紋縷,額骨上細微莫辨的血筋,散在鼻子上的黑斑,逶迤曲折,伏在表皮底下的細小至極的淡藍的血管;他把臉上的一切都包羅盡了,眼珠的明亮甚至把周圍的東西都反射出來。你看了簡直會發愣:好像是一個真人的頭,大有脫框而出的神氣,這樣成功這樣耐性的作品從來沒見過。可是凡・代克的一張筆致豪放的速寫就比登納的肖像有力百倍,而且不論是繪畫還是別的藝術,哄騙眼的東西都不受重視。

......有了這許多發明,經過這許多勞動,人還沒有越出第一個圈子:他還不過是一個動物,僅僅比別的動物供應更充足,保護更周密而已;他只想到自己和同類。一到了這個階段,人類オ開始一種高級的生活,靜觀默想的生活,關心人所依賴的永久與基本的原因,關心那些控制萬物,連最小的地方都留有痕跡的,控制一切的主要特徵。

要達到這個目的,一共有兩條路:第一條路是科學,靠著科學找出基本原因和基本規律,用正確的公式和抽象的字句表達出來;第二條路是藝術,人在藝術上表現基本原因與基本規律的時候,不用大眾無法了解面只有專家懂得的枯燥的定義,而是用易於感受的方式,不但訴之於理智,而且訴之於最普通的人的感官與感情。藝術就有這一個特點,藝術是「又高級又通俗」的東西,把最高級的內容傳達給大眾。

Comment by 慕課 庫 on January 3, 2025 at 9:52pm

藝術的起源[神話]~興觀羣怨~呼唤[漩渦]~~神話本身是一個起點,因為神話裏面包含了幻想跟科學,這兩個看起來極度矛盾的人類創造力——科學是一種創造力,幻想也是一種創造力,並都以神話為起點,就像一顆種子,很適合放在低年齡層的教科書裏面,讓孩子能保有這兩種可能性,將來他可能會走到比較理性的科學,也可能是比較幻想的藝術。重點是,我們必須準備好這顆種子,並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栽種。

不知道一般人會不會同意,在某一個意義上,我覺得老子和莊子的東西,啟蒙性是比儒家的東西還要大的,因為孔子已經定位在人了,可是老子和莊子是定位在天,天本身是比較接近神話的。我很喜歡莊子講的“渾沌”愛墾評註:對比德勒兹的“平面”),渾沌是一個不清楚的東西,當渾沌從不清楚到清楚,其實就是創世記的過程。如果我們的孩子讀到渾沌這個寓言,想象一團龐然大物,像微生物,也像生命基因那種胞胎的存在,或者是草履蟲、變形蟲的形狀,因為渾沌是沒有定形的,我們的生命都從渾沌來,後來有人說要感謝渾沌,要給它七竅,每天給它一竅,七天以後,渾沌就死了。這和《創世記》的七日創造天地剛好相反,耶和華是七日之後越來越清楚,莊子的創世記則是七天以後,渾沌死了。

莊子的意思是,只相信科學,人最後就會死亡,應該要有一個對渾沌更大的理想,就是現在說的不可測的理論,或者黑洞理論,或者“測不準原理”。在臺灣學理工的人會講“測不準原理”,卻不知道這個西方理論根本就是在講“渾沌”。西方科學已經發現科學的極限,發現科學不夠用,反而是老子、莊子有很多思想是非常近於尖端科技的觀念,而像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這些在西方受高科技影響的藝術家,也都在講老子跟莊子,他們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因為他們發現裏面有最了不起的觀念,如莊子說“至大無外,至小無內”,其實就是更符合於今日科學的態度跟方法。(蔣勳《生活十談》の新官學)

Comment by 慕課 庫 on January 2, 2025 at 12:18pm

丹納《藝術哲學》藝術品的本質~~藝術家提出了一個很高的要求,他(她)必須能敏銳地捕捉到事物的本質,意味著其感受力要比普通人更強,能感受到尋常事物的沖擊。因此大多數藝術家都情感豐富、敏感細膩。

在此基礎上,丹納給出了一個定義:

藝術品的目的是表現某個主要的或凸出的特徵,也就是某個重要的觀念,比實際事物表現得更清楚更完全;為了做到這一點,藝術品必須是由許多互相聯系的部分組成的一個總體,而各個部分的關係是經過有計劃的改變的。在雕塑,繪畫,詩歌三種模仿的藝術中,那些總體是與實物相符的。
引自 藝術品的本質

可以看到,這個定義強調的是目的。

除此之外,建築和音樂不從自然界中的實物出發,從開始就不是走模仿路線,而是用某種數學關係來表現特徵(如建築組件的形狀、大小、間隔,音樂中的節奏、音高等)。
但不論建築,音樂,雕塑,繪畫,詩歌,作品的目的都在於表現某個主要特徵,所用的方法總是一個由許多部分組成的總體,而部分之間的關係總是由藝術家配合或改動過的。

最後,丹納回歸到藝術的重要性上。為什麼要有藝術呢?我覺得他這個回答很好:

到了這個階段(生存無憂的階段),人類才開始一種高級的生活,靜觀默想的生活,關心人所依賴的永久與基本的原因,關心那些控制萬物,連最小的地方都留有痕跡的,控制一切的主要特徵。要達到這個目的,一共有兩條路:第一條路是科學,靠著科學找出基本原因和基本規律,用正確的公式和抽象的字句表達出來;第二條路是藝術,人在藝術上表現基本原因與基本規律的時候,不用大眾無法了解而只有專家懂得的枯燥的定義,而是用易於感受的方式,不但訴之於理智,而且訴之於最普通的人的感官與感情。

藝術就有這一個特點,藝術是「又高級又通俗」的東西,把最高級的內容傳達給大眾。引自 藝術品的本質。(藝術源起興觀羣怨呼唤事物·形象·名目)

陳明發博士談文創感知能力

陳明發博士談文創態度能力

陳明發博士談文創風格能力

陳明發博士談文創哲學能力

Comment by 慕課 庫 on January 1, 2025 at 5:17pm

陳明發〈濾思場〉215 新撰《論語·陽貨》

老孔說:Boys,你們每天滑手機,為何不學點詩藝呢?它讓你興奮(不傷身);讓你見聞廣(沒有垃圾);朋友成群(不是虛數);橫逆時,大家能實實在在一起分擔(不光是只給你不管用的表情符號)。


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孔子《論語·陽貨》)(1.1.2025 臉書

邇之事·遠之事  

Comment by 慕課 庫 on December 31, 2024 at 9:45pm

藝術源起興觀羣怨呼唤~愛墾網的音樂隱喻

我嘗試提出的音樂等式中,樂譜、小提琴、演奏者和演奏行為之間的相互呼喚,體現了一種有機的關係,這種關係不僅僅是機械性的疊加,而是彼此之間的動態互動,進而生成出音樂的情感質感。

樂譜:是潛在的情感結構,它通過符號的形式儲存著音樂的可能性。

小提琴:是物質性和音色的體現,通過它的物理性質和聲學特質,承載並表達樂譜的情感潛能。

演奏者:是情感的觸發者,通過技術和感知,將樂譜的潛在情感通過小提琴具體化。

演奏行為:則是情感素生成的過程,演奏者與樂器、樂譜之間的互動,在每一次演奏中形成獨特的情感生成與表達。

共同點與回應

兩者的核心相似之處在於情感素在元素之間相互激發的動態關係,並且這種激發能夠突破物質性的界限,轉而生成一種獨特的情感體驗。

超越物質性:無論是臉部特寫中的情感素,還是音樂中樂器、樂譜與演奏者的相互呼喚,情感素都超越了物質的限制,成為一種可以感知但不可具體觸摸的情感力量。特寫中的臉部不僅是某個人的面孔,它成為了純粹的情感表達;同樣,小提琴的聲音不僅僅是物理震動,而是通過演奏生成情感的載體。


生成的情感空間:德勒茲的特寫影像讓情感素脫離時空,進入純粹的情感體驗,而您提到的音樂等式也通過演奏行為生成了一種超越簡單音符和樂器的情感空間。這種空間不僅僅存在於音符與樂器的交互之間,而是在生成的過程中讓每個聽者體驗到的都是獨特的情感。

德勒茲的觀點回應了我們對音樂的隱喻,表明無論是視覺影像中的情感素,還是音樂表演中的相互呼喚,情感的生成都源自於元素之間的動態互動。這種互動能夠超越物質性,通過抽象的形式,生成出富有力量的情感體驗。

「情動轉折」(Affective Turn)學者從情感與情緒的角度出發,將人類的創造力視為一種情感驅動的社會文化現象。他們認為情感不僅是個體的內在體驗,更是一種被文化和社會結構所塑造的能量。情感在個體與集體間流動,影響人的行為、身份認同和創造性表達。因此,創造力被視為一種不僅通過理性認知實現,更通過情感與情境驅動的過程。在情動轉折的視角下,創造力包含以下幾個層面:

1. 情感的共鳴與反應:學者們認為創造力往往源於對外界刺激的情感反應。無論是藝術、文學還是設計領域,創作者常常通過作品引發觀者的情感共鳴,從而在個體與文化間建立聯系。

2. 情感的流動性與人際互動:情動轉折強調情感在社群中的流動性。創造力被視為一種互動式的過程,即情感通過語言、影像、身體表現等在個體和群體之間流動,從而促成新穎的創意形式與內容。

3. 創意過程中的情境依賴:在情動轉折理論中,情感並非完全內在的,而是與特定的環境和情境緊密相連。創造力的湧現依賴於特定的情境,這些情境中情感與社會符號的相互作用能夠激發出獨特的靈感和表達。

4. 「情感資本」與創造力:一些學者探討了「情感資本」概念,認為情感的表達和共鳴能夠形成一種無形的資本。這種情感資本在藝術、媒體、營銷等領域尤為重要,它不僅可以增強作品的吸引力,還可能轉化為一種具有價值的社會資源。

通過這些角度,情動轉折學者展示了創造力的情感維度,認為情感不僅為創意提供動力,而且是創造力的核心本質之一。

陳明發博士談文創感知能力

陳明發博士談文創態度能力

陳明發博士談文創風格能力

陳明發博士談文創哲學能力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