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674)

彼得·梅爾《追蹤塞尚》(70)

相框沈甸甸地放在夾克口袋中,他坐著觀賞大道上的晚間遊行,心里期盼看到露露在收到禮物時,臉上的表情。他對著這個念頭微笑,一陣幸福感溢了上來。能看到她愛上巴黎,實在太美妙了。 

“交通狀況總是這麽糟嗎?”露西和塞魯斯坐在計程車內,車子慢吞吞地行駛於聖奧納瑞街上,司機以不悅的單調語氣,抱怨其他駕駛的愚蠢、讓擁塞更加惡化的警察,以及這樣的情形,要養家活日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們不需要了解他的話;這是計程車司機的悲嘆,一首國際共通的哀歌,全球各大都市皆同。 …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November 7, 2020 at 9:30pm — No Comments

葛劍雄:家譜作為歷史文獻的價值和局限(上)

近年來,家譜作為一種重要的歷史文獻,已經受到有關學術界的高度重視,但總的來說,家譜的文獻價值,還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特別是從已有的成果看,普遍存在著一些片面性,反映出一些學者對家譜的局限性缺乏足夠的認識,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注意。茲擇要論說。 

 

一、家譜與移民史研究

 …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November 7, 2020 at 9:00pm — No Comments

Creative industries can play a key role in the COVID-19 recovery

Creative industries can play a key role in the COVID-19 recovery



“Local creative industries can be the cornerstone of recovery for our communities and local economies from the impacts of COVID-19."





Councils across the country are backing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to help drive economic recovery…

Continue

Add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November 7, 2020 at 8:31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心與物遊》郁達夫張資平及其影響(下)

承繼《禮拜六》,能致禮拜六派死命的,至少是從上海一部分學生中把趣味掉到另一方向的,是如像“良友”(編註:全名《良友圖畫雜誌》,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編輯發行)一流的人物。這種人分類應當在新海派。他們說愛情、文學、電影,以及其他,制造上海的口味,是禮拜六派的革命者。幫助他們這運動的是基督教所屬的學生,是上帝的子弟,是美國生活的模仿者,作這攻禮拜六運動而仍然繼續禮拜六趣味發展的有《良友》一類雜誌。

 

這里我們有為難處了,就是把身在創造社作左傾文學運動的張資平的作品處置的費事。論性質、精神,以及所給人的趣味的成分,張資平作品,最相宜的去處,是一面看《良友》上女校皇后一面談論電影接吻方法那種大學生的書桌上,在這些地方,有他最誠實的讀者以及最大的成就。由他手寫出的革命文學,也仍然是要這種讀者來欣賞的。 …

Continue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November 7, 2020 at 8:00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心與物遊》郁達夫張資平及其影響(中)

這里就有問題了。為的是怎麼郁達夫的一套能引起人同情,張資平卻因永遠是那一套失敗呢?那因為是兩種方向。一個表白自己,抓得著自己的心情上因時間空間而生的變化,那麼讀者也將因時間空間的距離,讀郁達夫小說發生興味以及感興。張資平,寫的是戀愛,三角或四角,永遠維持到一個通常局面下,其中縱不缺少引起挑逗抽象的情欲感應,在那里抓著年輕人的心,但在技術的精神,思想,力,美,各方面,是很少人承認那作品是好作品的。我們是因為在上海的緣故,許多人皆養成一種讀小報的習慣的。不怕是《晶報》(編註:《晶報》上海一種低級趣味的小報,原為《神州日報》副刊),是別的,總而言之把那東西放在身邊時,是明知道除了說閑話的材料以外將毫無所得的。但我們從不排斥這樣小報。張資平小說,其所以使一些人發生歡喜,放到枕下,贈給愛人,也多數是那樣原因。因為它幫助了年輕人在很不熟悉的男女事情方面,得到一個荒唐犯罪的方便。在他全集里,每一篇皆給我們一個證據。郁達夫作品告給我們生理的煩悶,我們卻從張資平作品取到了解決。 …

Continue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November 7, 2020 at 6:30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心與物遊》郁達夫張資平及其影響(上)

這兩人,是國內年輕人皆知道的。知道第一個會寫感傷小說,第二個會寫戀愛小說。使人同情也在這一點,因為這是年輕人兩個最切身的問題。窮,為經濟所苦惱,郁達夫那自白的坦白,仿佛給一切年輕人一個好機會,這機會是用自己的文章,訴於讀者,使讀者有“同志”那樣感覺。這感覺是親切的。友誼的成立,是一本《沈淪》。其他的作品,可說是年輕人已經知道從作者方面可以得到什麼東西以後才引起的注意,是興味的繼續,不是新的發現。實在說來我們也並沒有在《沈淪》作者其他作品中得到新的感動。《日記九種》,《迷羊》,全是一貫的繼續下來的東西。 …

Continue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November 7, 2020 at 5:00pm — No Comments

也斯《路上的人們》母親

當孩子都上樓進了試場,就只剩下一些母親站在操場上了。

就像這一位,穿著樸素的衣裳,沉默地站在一旁,她是送孩子來試場的,現在他已經上去,但不知怎的,她還是像放心不下,好像漏了甚麼沒有做完。看別的母親們還沒有散去,她便也依舊站在這兒。



旁邊兩個婦人正在談話,她用心聽聽她們說甚麼:

「今年有九萬九千人考,比去年多了一千。」

「不過現在沒有那麼難了。以前我阿立考會考的時候,真擔心。改為升中試後,近年的題目都淺多了。」…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November 7, 2020 at 4:30pm — No Comments

陳冠學《田園之秋》十月十五日

今早沒有讀英歌詩,沒預期的,忽想起了Jules Verne的尼摩船長,他的海底二萬里一書的主人翁。可怪Verne寫尼摩船長,這樣的先得吾心,我想不止我一個,怕盡得天下後世千千萬萬志士之心,真真偉大!尼摩船長船上圖書室中收藏著一萬二千冊古今巨著,但屬於現今大學裏法、商二學院的書,卻全被擯斥。這一點和我全同,我一向不許政治、法律、經濟一類書上我的書架。再是尼摩船長尋得海底寶藏,用來接濟世界各地的革命;又遊弋大洋、港灣,搜索一切戰船戰艦,一一予以撞沉。他簡直就是人世理想的化身。只要想起尼摩船長,就不由要讚一聲:偉大的Verne

 …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November 7, 2020 at 10:00am — No Comments

倪志娟·專注

一隻博美犬仔細地嗅著

另一隻狗在地上留下的痕跡

它專注的神態

傳遞給我一種悲哀的氣息

黃昏,河邊散步的人

雲一樣飄過

桃子,枇杷,蟲,在各自的領域

聚集著未來的時間…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November 7, 2020 at 10:00am — No Comments

《三行情書》開始讓我覺得憐愛

⊙北海道 47歲 女

頑固而又可怕的你

竟然也像愛逞強的少年一樣,

開始讓我覺得憐愛了。

 

⊙埼玉縣 23歲 男…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November 7, 2020 at 12:30am — No Comments

艾略特《荒原》三、火誡(上)

三、火誡



河上樹木搭成的蓬帳已破壞:樹葉留下的最後手指

想抓住什麽,又沈落到潮濕的岸邊去了。那風

吹過棕黃色的大地,沒人聽見。仙女們已經走了。

可愛的泰晤士,輕輕地流,等我唱完了歌。

河上不再有空瓶子,加肉麵包的薄紙,

綢手帕,硬的紙皮匣子,香煙頭…

Continue

Added by 1 Dimensional Man on November 7, 2020 at 12:30am — No Comments

旅遊體驗誌 (42)

1 旅行的理由不需要闡述太多,一個字就可以概括全部:走。 

2 因為有夢,所以勇敢出發,選擇出發,便只顧風雨兼程。 

3 旅行是一種病,當你把身邊的人都傳染了,而你自己根本不想從中跑出來。 

4 想呼吸著每座城市的空氣,想感受著每座城市的人兒,想看著每座城市的風景。 …

Continue

Added by 趁還來得及 on November 6, 2020 at 10:00pm — No Comments

也斯《路上的人們》玻璃板上的圓洞

櫃圍裏面的小姐檢視那張淺黃色支票,過了一會她說不可以存進我的戶口裏,她指指遠遠另一端的外匯部,叫我到那邊問問。

「可以的,我在另一個分行試過。」我說。

她又低頭檢視。隔著玻璃,可以看見她的眉心縐起來。



她回過身走到後面一張長桌旁邊。那兒坐著一個白襯衣打領結的人。她說了幾句話,他搖搖頭,抬起頭望向我這個方向。隔著櫃圍的防彈玻璃,可以看見那是一張年輕的臉孔,他的眉心又縐在一起。…

Continue

Added by Suyuu on November 6, 2020 at 4:30pm — No Comments

穆木天·秋日風景畫(5)

又是一幅秋天的風景畫。是在船廠。

船廠是我的故鄉的都會。我們叫做吉林,可是鄉下人卻只知道船廠。

是一九三O年的秋天。是“九一八”的前一年。

在東北,秋天是來得很快的。夏天過去,馬上就一雨成秋了。

那時,我住在北山附近的吉大寄宿舍中,每天,是要同Z君到北山散步的。…



Continue

Added by Sogno Realtà on November 6, 2020 at 2:00pm — No Comments

雷頤:一個時代的“閱讀史”(3)

薩特也是1983年“清汙”的對象之一。90年代初,我還應香港中華書局之約寫了《薩特》一書,作為對自己青春閱讀的紀念。在薩特之後,弗洛伊德、尼采迅速聯袂登場,由於幾十年來對這二位實在沒有研究,所以倉促間一些出版社或將港臺出版的弗氏著作拿來印行(好在當時對“版權”並不重視),或將三四十年代出版的尼采著作重新出版,以應急需。不久,沒有多少人讀得懂的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又成為讀書人的案上必備。雖然真懂海德格爾的委實不多(也不可能多),但海氏“人,詩意地棲居”這句名言到現在已成為小資的符號,足見其“經久不衰”與影響廣大。而與海氏完全不同的維特根斯坦卻也大行其道,他的《哲學研究》在不長的時間內居然出現多個譯本。當然不能不提賓克萊談倫理學的《理想的衝突》,這本書不知擺在多少人的案邊床頭,至今仍不斷再版。

 …

Continue

Added by 青工哲學 on November 6, 2020 at 3:30am — No Comments

南洋华裔:风雨飘摇百年路(25)

當年的盧骨是一個處在興旺階段的錫礦場。1824年,約有200名華僑礦工在這裏開礦,1828年猛增到1000人。這裏的條件十分艱苦,在墾荒建礦的過程中,將近有20%的工人死亡,大部分是死於惡性瘧疾。19歲的葉亞來在礦場裏找到了一份廚師工作。他干了三年,用心學習採礦技術和礦場管理方法,並且省吃儉用,不再賭博,積了一點錢。22歲那年,他開始自立門戶,做起了生豬和錫礦砂買賣,由於經營有方,賺了些錢。在此期間,他結識了雙溪烏戎(SungeiUjong)華人甲必丹(管理華僑事務的頭領)盛明利和他的副手劉壬光等人,漸漸打通了各種社會關係。為求得進一步發展,他遷往經濟較為繁榮、礦藏豐富的雙溪烏戎,擔任了盛明利手下的“副總巡”(相當於保安隊的副隊長)。 …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November 6, 2020 at 1:04am — No Comments

尤金《迷失的雨季》薩瓦多 Salvador (上)

巴西古都薩瓦多,已失去了過去可資利用的經濟價值,所以,它一方面固然得以保持完整的古老風貌,另一方面,卻又顯得暮氣沉沉,給人的印象,是貧窮而落後的。鑒於此,治安的不良,是意料中的事。但是,儘管小偷小賊很多,兇殺案卻遠遠不及聖保羅那麼猖獗。

我在薩瓦多逗留期間,曾碰上一件頗不愉快的事:

話說有一天晚上,我和外子J到市區中心一間小餐室去吃烤肉。我們決定飽餐後到郊區一間為人推崇的劇院觀賞當地土著所呈獻的古老桑巴舞。

表演在晚上十時過後才開始;我們食畢看錶,才八點多罷了,所以,又叫了咖啡,慢慢啜飲。就在這時,一名年約廿歲的青年突然來到我們桌邊,指著我們擱在桌上的香烟,說:…

Continue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November 6, 2020 at 1:00am — No Comments

葉靈鳳《太陽夜記》·蔞蒿

江南三月,鶯飛草長,竹筍的時節已過,正是各種野菜當令的時候,在我們家鄉,這時正有一種新鮮的野蔬上市,稱為「蔞蒿」。蒿是塘蒿菜之蒿,這是可以肯定的,我不知這個「蔞」字應該寫作「蘆」還是「蔞」,我見到秀水詞人朱竹垞的《鴛鴦湖棹歌》有句云:「聽說河豚新入市,蔞蒿獲筍急須拈」,荻筍不知何物,蔞蒿怕就是我們家鄉所產的那種,姑且借來一用。



蔞蒿是水濱的產物,賣的人用蒲包盛了,像賣菱角荸薺那樣,總是灑得水淋淋的。這是一種細小得像蘆根一樣的植物,可吃的只是它的嫩梗,像豆芽菜那樣粗細,作深綠色,摘成一段一段的,就這麼炒來吃。它有一種特殊的香味,比芹菜的滋味更好。可是這東西也並非每一個人都愛吃的,有些人就嫌它那一種「蒿味」,不喜歡吃。…

Continue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November 6, 2020 at 12:30am — No Comments

Tengku Zafrul: Creative industry could make vital contributions to high-growth sectors

With the right approach, Malaysia's creative industry could make vital contributions to the high-growth sectors and industries such as education, science and innovation, said Finance Minister Tengku Datuk Seri Zafrul Aziz today.

He said the creative, arts and cultural industry players should no longer see themselves in isolation as this is the time when disciplines and the value of businesses are being integrated into digital and other technological means.…



Continue

Add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November 6, 2020 at 12:00am — No Comments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 中國骨董愛說謊(下)

我注意到這本書,是因上面畫了周、秦明堂與王城的圖解,普遍為建築史學者引用。我得到這本書的影印本如獲至寶。到後來我喜歡文物,查該書上的禮器圖,才發現這是一本妄書!隨便舉例來說,古書上有穀璧與蒲璧這兩個名詞,今天略通玉器的人就知道其意指為何,聶老先生畫的圖卻是,穀璧者,璧面上刻了四束穀子,蒲璧者,璧面上刻了四束蒲草!這樣望文生義,隨意翻譯,居然都會成為宋朝的制度,豈不荒唐!

至於繪畫,其真假莫辨,則是無知之外,另帶欺騙的結果。中國古來就喜歡收藏字畫,據說唐太宗曾為得到王羲之的蘭亭序,不惜使用欺騙的方法。但是字畫的材料,不論是紙或絹,其保存之困難尤其勝過銅器與玉器。大凡上流社會寶愛之物,就會有聰明的商人,在落魄文人的協助下,製造贗品,換取財富或地位。因為古人的作品幾乎沒有實物存在,後人也就無對證的可能,只要有高明的做舊技巧,加上三寸不爛之舌,大概可以過關。…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November 6, 2020 at 12:00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