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asamani人才系
  • Pahang
  • Malays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Arcasamani人才系's Friends

  • Host Workshop
  • Kolkata Bachcha
  • INGENIUM
  • Jemaluang 三板頭·
  • Suyuu
  • baku
  • Dushanbe 杜善貝
  • Ashgabat
  • Gwadar 瓜達爾
  • 比雷艾弗斯
  • SRESCO
  • TASHKENT HOLIDAY
  • ucun estutum
  • KyrGyz
  • Kehtay Dream

Gifts Received

Gift

arcasamani人才系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arcasamani人才系's Page

Latest Activity

arcasamani人才系 posted a blog post

高質量“一帶一路”教育方案

金秋十月,稻菽千重。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以中國方案求解全球發展難題,推動世界各國攜手同行康莊大道。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中國倡議走向國際實踐,從「大寫意」到「工筆畫」,取得實打實、沈甸甸的成就,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開辟了人類共同實現現代化的新路徑。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在語言互聯互通、人才培養培訓合作、人文交流研究等方面精心謀劃、精準發力。一條滿載著語言、文化、技術的智力絲綢之路,跨越時空界限、語言阻隔,成為連接世界各國的多彩紐帶。…See More
Oct 23
arcasamani人才系 posted a blog post

俞步松 ·職教哲學:做強高等職業素質教育 4

有的院校以文化校園環境建設爲切人口,帶動文化素質教育氛圍建設。有的院校以實踐文化爲切入口,帶動以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對接爲特色的高職文化素質教育系統。有的院校以專業文化爲切人口,帶動二級學院的“一院一品”文化品牌建設,如金融文化、誠信文化、汽車文化、營銷文化等。…See More
Oct 2
arcasamani人才系 posted a blog post

俞步松 ·職教哲學:做強高等職業素質教育 3

其三要處理好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的特性與共性的關係。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與本科相比,兩者之間的共性是必然的,但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必須要採用或創新適合自身特性的高職模式。高職教育比較於本科的差異主要集中在教學主體、培養目標、學制、師資等方面,因此當前適合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的主要模式仍在專業以及實踐教學中滲透、融人人文、科學精神等方面。這種模式涉及面廣,町以更大範圍地調動教師對文化素質教育的參與度。而學生在教師啟發下,在學習專業技術知識、技能的同時感悟人文、科學精神具有更高的可接受性,從而有利於克服文化素質教育遊離於專業教育主業之外的形式主義弊端。其四是要處理好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的現實與長遠的關係。在專業技術和實踐教學中開發、滲透人文、科學精神教育作爲當前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主渠道的同時,還應立足長遠,使文化素質教育向廣度與深度發展。在廣度方面,有條件的高職院校應抓文化素質類課程的精品化建設乃至開發出有針對性的新課程;循序漸進地進行文化校園的環境建設:活躍校園文化生活,建立文、雅、序、活的校園文化氛圍;探索師德文化、講堂文化、公寓文化等,建立文化強校的立體網絡。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向…See More
Sep 29
arcasamani人才系 posted a blog post

俞步松 ·職教哲學:做強高等職業素質教育 2

據一份來自國內的較新研究報告[3],“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職業道德和工作態度要求最強,通用能力次之,專業崗位技能又次之。”“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由強到弱排序”的17項指標中,誠信、工作的意義、守時、人生觀、自信、寬容等6項分別佔第…See More
Sep 27
arcasamani人才系 posted a blog post

俞步松 ·職教哲學:做強高等職業素質教育 1

摘要:在做強高等職業教育的視野下,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是涉及根本,事關全局的系統工程,因此,只有從哲學的高度思考才能厘清兩者的辯証關係,真正體現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在做強高等職業教育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意義。從哲學的層面考察、研究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的本質內涵、發展規律和方法途徑,試圖回答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是什麼、爲什麼、怎樣做等理論問題。 做強高職教育就是要在高職教育中解決好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根本問題,而加強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是正確認識和處理這兩個根本性問題的突破口和着力點。從哲學的層面考察、研究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的本質內涵、發展規律和方法途徑,試圖回答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是什麼、爲什麼、怎樣做等理論問題。…See More
Sep 24
arcasamani人才系 posted a blog post

中國—東盟職業教育協作

近日,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客戶體驗中心印尼分中心第一期“柳工班”的20名印尼籍學員,在印尼經過6個月學習後來到中國,他們作爲第一期“柳工班”學生代表,將在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和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爲期3個月的學習。“未能來華學習的學員,我們將提供在印尼子公司或代理商的實習崗位,所有的學員後期會擇優按需錄用爲正式員工。”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服務總監黃光周説。今年是建設更爲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週年。多年來,中國—東盟在職業教育方面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在中國與東盟各國共同努力下,覆蓋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基礎教育,多方協同參與的教育交流合作體系架構日益完善。今年,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境外辦學項目“廣西職業技術學院泰國絲路智造學院”迎來首批泰國留學生。留學生陳旺説,在來中國前他已經在泰國進行了1年專業理論和漢語學習,在中國留學1年間,可以接觸實訓課程,他期待在中國學習後,能更好掌握工業機器人的操作。印尼雅加達國立理工學院院長札伊拉·努爾·阿里菲恩在近日舉行的2023中國—東盟職業教育聯展暨論壇上介紹,學校通過與中國企業、職業院校建立強有力的合作夥…See More
Sep 23
arcasamani人才系 posted a blog post

技能強國:職業教育4.0時代的中國策略(7)

(三)加快課程體系和育人模式改革爲了滿足職業教育4.0時代建設技能強國對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中國必須加快推進課程體系和育人模式改革。具體而言,一是要面向未來職業教育發展趨勢,打造産教融合新高地、構建産教融合的“學習工廠”;二是要採取行業、企業與職業院校緊密結合的方式,按照智能制造的能力圖譜設計課程、編制教材,推進教育教學方式改革;三是要搭建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創新創業平台和實踐實訓平台,加強校企合作、資源融合,重視綜合知識傳授、綜合技能培養。通過上述路徑,中國職業教育可逐步實現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進而培養跨領域、跨學科、高素質、高技術的現代技能人才。(四)打造一流師資隊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強大的師資隊伍,因此要實現人才強國必須堅持人才強教,着眼打造世界一流的教師隊伍,並建立系統、科學、完備的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體系。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應聚焦深化産教融合,培養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雙師型教師,努力建設一支具有現代精神、現代能力、高素質的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到2022年,初步建成一支理想信念堅定、師德師風高尚、專業水平高超、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素質專業化職業教師隊伍;到203…See More
Aug 9
arcasamani人才系 posted a blog post

技能強國:職業教育4.0時代的中國策略(6)

4.實現融合發展。現代化職業教育的重要特點是融合發展,即實現“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已成爲職業教育推進和實現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途徑。2018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六部門印發了《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旨在“促進、規範、保障職業學校校企合作,發揮企業在實施職業教育中的重要辦學主體作用,推動形成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機制,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該辦法是中國第一部有關校企合作、産教融合的法律法規。未來職業教育要堅持服務全局、突出特色,統籌規劃、協調推進,通過企業參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建立産教融合信息服務平台、學校與企業合作開展學徒制培養等多種形式,培養高層次、現代化技能人才,努力改善職業教育服務供給方式,進而提昇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四、職業教育4.0時代中國建設技能強國的策略分析職業教育4.0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高級形態,需要在發展戰略、總體思路、體系建設、育人模式、政策措施等方面作出滿足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需求的統籌設計,通過對現有職業教育體系和學校體系進行改造昇級,實現在現有水平和條件基礎上的持續提昇、迭代…See More
Aug 6
arcasamani人才系 posted a blog post

技能強國:職業教育4.0時代的中國策略(5)

1.優化職業教育結構。職業教育4.0是以培養高層次職業人才爲主、中等職業人才爲輔的職業教育層次結構。《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要建成一大批高水平職業院校和特色專業,形成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産教融合、靈活多樣的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讓勞動者在成長和職業生涯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有機會得到必要的技術技能,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進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中國職業教育發展應更加注重層次結構提昇、專業結構調整和區域結構協同,形成以高等職業教育爲主體、中高職相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以國家重大項目與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相結合的職業教育專業結構;建設服務於區域發展戰略與民生民計相結合的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格局,尤其需要注重培養公共衛生與公共教育發展所需的專業人才,保障公共安全和民生發展。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終身職業教育的重要性越發凸顯,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可採取政府購買的方式,由社會、企業、民辦職業學校提供高質量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服務,特別是要爲貧睏群體、下崗工人、失業人口提供更加適用的職業教育與培訓。2.提昇數字化水平。職業教育業態創新是提昇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所在。職業教育…See More
Aug 3
arcasamani人才系 posted a blog post

技能強國:職業教育4.0時代的中國策略(4)

除此之外,職業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誌是從一種“層次教育”向“類型教育”轉變,即從作爲一個層次的“中等教育”向有別於普通教育的職業類型教育轉變,並進一步向終身職業教育發展。第十二屆“全球教育無國界教育”國際會議明確提出職業教育終身化的戰略議題,倡導世界各國共同合作,建立面向經濟全球化的終身職業教育培訓體系。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終身職業教育”的思想。國家政策對“終身職業教育”的提出雖然進一步凸顯了職業教育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位置,不僅對職業教育服務能力的提昇具有重要影響,也對中國職業能力建設具有長遠戰略意義,但是目前中國尚未建立一套成熟的職業教育終身教育與培訓體系,還不能滿足建設技能強國的現實需求。三、建設中國特色技能強國的頂層設計技能強國是教育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力資源強國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綜合國力競爭説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資源作爲經濟社會發展第一資源的特徵和作用更加明顯,人才競爭已經成爲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誰能培養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誰就能在競爭中佔據優勢。”職業技能是國家産業與經濟發展最爲重要的戰略能…See More
Aug 1
arcasamani人才系 posted a blog post

技能強國:職業教育4.0時代的中國策略(3)

2008年,英國公佈的《世界一流學徒制:英國學徒制發展戰略》指出,計劃到2014/2015年度,英國政府預計將接受現代學徒制的成人項目拓展到75000人的規模,未來針對現代學徒制的發展目標是超過200000人/年的參與規模。2013年1月23日,英國政策諮詢機構正式公佈《關注技術——通過教育系統打造高質量的技術和職業之路》,揭示了英國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與走向。該報告調查表明,越來越多的青年人認爲參加學徒制培訓是獲取謀生技能的有效途徑。英國職業技術類院校畢業的學徒工終身所得薪資比大學畢業生高270%。2014—2015年,英國有近50萬學徒工,比過去10年人數翻了一番。2019年6月,英國教育部部長達米安·海因茲(Damian Hinds)宣佈,在全國設立12所技術學院,用以提高英國年輕人的技術技能,並使他們走上一條通往高技能、高薪職業的道路。2016年,法國教育部啟動實施“數字化學校計劃”,努力構建職業教育、終身教育網絡課程平台,推進職業教育課程、教學資源數字化。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See More
Jul 29
arcasamani人才系 posted a blog post

技能強國:職業教育4.0時代的中國策略(2)

 (二)工業社會初期以第一次工業革命爲依托的職業教育2.0時代該階段主要爲機械化、電氣化技術主導下的職業技術教育。起始於18世紀60年代的工業革命對世界政治經濟産生了重大影響。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是機械革命,機器的産生大大提高了人類的生産效率,從根本上改變了職業教育的模式與形態,促使技能教育培養進入工業化時代。特別是一大批正規的職業學校的建立,更加規範了職業教育的內容、方法與規模,也承擔起了近現代工人職業技能訓練和職業精神培養的使命。經過數百年的演變,英國、德國的學徒制進一步發展成爲以工業産業爲主導的職業教育模式。1860年6月24日,南丁格爾(Florence…See More
Jul 28
慕課 庫 commented on arcasamani人才系's blog post 高校微專業設置
"马中大不同,我们何去何从? 能见贤思齐,对逆流而进才有用 每天花个10分钟,看中国如何 往“2035年文化强国”议程冲 回头来想想怎样在马来西亚接力 打造一个21世纪的新兴文化民族 #爱垦网公益微学习,掌握三个新理念 就是民族振兴的三招必杀技~~ 微专业——与科技前沿技术领域相关的短课,连接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培养产业所需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相当于国外盛行的Micro-credentials,非常值得马来西亚“乡产学”协作参…"
Jul 27
arcasamani人才系 posted a blog post

技能強國:職業教育4.0時代的中國策略(1)

摘要:職業教育先後經發了農業社會的1.0時代、工業化初期的2.0時代以及工業化中後期的3.0時代,目前正在進入知識社會的4.0時代,與此同時中國職業教育也正在進入技能強國的新時代。職業教育4.0時代,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紛紛通過高技能人才戰略積極推進技能強國進程,以持續維護各自在職業教育發展中的領先地位,而中國在高技能人才培養和職業培訓體系方面還存在一些短闆,不利於技能強國的順利推進。…See More
Jul 27
arcasamani人才系 posted a blog post

高校微專業設置

爲何越來越多的高校 開始設置微專業從近兩年中國各大高校的探索實踐來看,在設置微專業時,學校一般會選擇與科技前沿技術領域相關的專業學科,與戰略性新興産業緊密連接,以培養産業所需的創新型、複合型人才。 “秉承魯班精神,鍛造一流人才。我們是2021級智能建造實驗班!” 在廣東工業大學首個微專業——智能建造的開班儀式上,班級首屆50名本科生滿懷熱忱地喊出了開班宣言。 2022年,廣東工業大學啟動微專業項目建設工作,計劃每個學院至少開設一個微專業,充分利用科研與企業資源,打造一批“小而美”的特色人才培養項目。 實際上,微專業也並非新鮮事物。近年來,爲貫徹和實施新時代高等教育育人質量工程,國內衆多高校相繼開設了微專業。越來越火熱的微專業,能否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成爲未來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See More
Jul 11
arcasamani人才系 posted a blog post

樊麗明·新文科建設(下)

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緊密結合。高校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性工作,各個學段相互銜接,緊密聯系。新文科建設應遵循不同學科專業學生的培養規律,探索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宜接則接,宜分則分。對於文、史、哲、理論經濟學等基礎學科人才培養,適宜專門選材,實行寬口徑、厚基礎、長學制貫通培養,尤其是實行滾動式可淘汰的本碩博貫通培養模式。對於應用性強、學思踐悟的學科專業,大部分適宜“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發展路徑。但無論哪種培養模式,都要求統籌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在培養模式、課程設置、引導研究、授課方式上進行針對性系統設計,而不是各學段教育教學彼此割裂、相互分離。因此,新文科建設一定要統籌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一體謀劃,共同參與,協同實踐。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緊密結合。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沒有正確的思想引領,就沒有正確的實踐方向。因此,注重加強理論研究,將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緊密結合起來,是符合認識論一般規律的要求,對於起步不久的新文科建設而言尤其重要。因此,有必要以研究項目的立項實施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帶動改革實踐發展,打造一批體現中國文化、中國智慧、中國經驗的標誌性成果,建設一批中國案例,助推新文科研究走深…See More
Jul 7

arcasamani人才系's Photos

  • Add Photos
  • View All

arcasamani人才系's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

Arcasamani人才系's Blog

高質量“一帶一路”教育方案

Posted on October 15, 2023 at 11:00pm 0 Comments

金秋十月,稻菽千重。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以中國方案求解全球發展難題,推動世界各國攜手同行康莊大道。

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中國倡議走向國際實踐,從「大寫意」到「工筆畫」,取得實打實、沈甸甸的成就,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開辟了人類共同實現現代化的新路徑。

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在語言互聯互通、人才培養培訓合作、人文交流研究等方面精心謀劃、精準發力。一條滿載著語言、文化、技術的智力絲綢之路,跨越時空界限、語言阻隔,成為連接世界各國的多彩紐帶。…



Continue

俞步松 ·職教哲學:做強高等職業素質教育 4

Posted on September 22, 2023 at 11:00am 0 Comments

有的院校以文化校園環境建設爲切人口,帶動文化素質教育氛圍建設。有的院校以實踐文化爲切入口,帶動以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對接爲特色的高職文化素質教育系統。有的院校以專業文化爲切人口,帶動二級學院的“一院一品”文化品牌建設,如金融文化、誠信文化、汽車文化、營銷文化等。



其三是實踐養成。學做人、做事,重在一個“做”字。中國傳統的治學、成才途徑是“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把“行”視作教育成材之道的最後也是最高環節。“行”是“知識”(“學”、“問”)經思維(“思”、“辨”)內化爲素質的完成環節,也是知識是否內化爲素質,從而外顯爲行爲能力的檢測環節。在先進文化思想引導下反複的實踐體驗有助於養成良性行爲習慣並矯正不良行爲習慣,建立起良性心理定勢即良性素質。這是符合重應用、重實踐的高職教育自身規律的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通用模式,適用於實訓、實習、頂崗、社會調查、勤工儉學等諸多實踐性教學環節。…

Continue

俞步松 ·職教哲學:做強高等職業素質教育 3

Posted on September 20, 2023 at 8:30pm 0 Comments

其三要處理好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的特性與共性的關係。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與本科相比,兩者之間的共性是必然的,但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必須要採用或創新適合自身特性的高職模式。高職教育比較於本科的差異主要集中在教學主體、培養目標、學制、師資等方面,因此當前適合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的主要模式仍在專業以及實踐教學中滲透、融人人文、科學精神等方面。這種模式涉及面廣,町以更大範圍地調動教師對文化素質教育的參與度。而學生在教師啟發下,在學習專業技術知識、技能的同時感悟人文、科學精神具有更高的可接受性,從而有利於克服文化素質教育遊離於專業教育主業之外的形式主義弊端。…

Continue

俞步松 ·職教哲學:做強高等職業素質教育 2

Posted on September 18, 2023 at 6:30pm 0 Comments

據一份來自國內的較新研究報告[3],“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職業道德和工作態度要求最強,通用能力次之,專業崗位技能又次之。”“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由強到弱排序”的17項指標中,誠信、工作的意義、守時、人生觀、自信、寬容等6項分別佔第 l、2、3、5、6、8位;而職業院校畢業生現狀的上述對應指標由好到差的排序分別是:…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