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672)

Yo Chen·洪席耶:影像作為「在之間」的工作(下)

或許受後現代理論半世紀約制,洪席耶雖以近二十年時間反覆思索十九世紀現實主義文學影響,卻與奧爾巴哈可說相見恨晚,近兩年才正式研討這個猶太哲學家的「擬真理論」,然而此遲來相遇可說撞爆出思想火花。若洪席耶延續班雅明的「靈光」(l’aura)概念,卻在《感性分享》一書中,將「靈光消逝」從二十世紀的電影崛起,前推百年,至十九世紀的攝影發明和現實書寫。接著,直到2017年《虛構邊緣》(Les Bords de la fiction),洪席耶不斷以「靈光消逝」的現代書寫,作為一種革命慾望,試將亞里斯多德階級理性,轉為一種無效、空白、開放的「廢墟」;然而要等到2018年出版的《現代時間》(Les Temps…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uly 6, 2022 at 11:38am — No Comments

郁雯·白玉蘭

霞光擦亮了玉蘭的脖頸

她把頭擡得更高。固有的姿態

是精致的,仿佛一種天真的習慣

——性感卻蠢蠢欲動

大規模的白免除了吵鬧

美的無數張嘴饑渴地飲春

所有的花朵停在枝頭,不再會落下

遺憾的事,從遠處看,也顯得嬌弱…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uly 6, 2022 at 10:30a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后望书》高原墾區

幾天後,糧食很快吃完了,食堂幾近斷炊,怎麼辦?

據《淅川移民誌》記載:“各級領導立即組織青年進行學習,教育青年要顧全大局,要靠決心和雙手開荒種地,建設好保衛好邊疆。”

學習、教育。顧全大局,在半饑餓中,移民們堅持出工,上山開荒勞動。靠的是年青的體力和生命。

山大溝深,土地不適合機耕。農具不足,牲畜缺少,開荒用鋤頭,耕種人拉犁、耬。畢竟高原缺氧、空氣稀薄,勞累、勁使大了就喘不氣來。但最要命的是糧食不夠,即使喝稀的也難以維持。播下種子,風調雨順,要幾個月後才有收成。這三個安置地,海拔都在2800米至3600米之間,有些荒灘,海拔太高,只能種點青稞,根本不適合種麥子。…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6, 2022 at 10:30am — No Comments

普里什文《大自然的日曆》黃鸝

松樹上的花穗像蠟燭似的,老遠就能看見。黑麥高及膝蓋。樹木、蒿草、花,都披上華麗的衣衫。早春的小鳥安靜下來了:公鳥換毛,躲到嚴實的地方去,母鳥守在巢里節食;野獸忙於為子女覓食;農民們要春耕春播,又要放牧,忙得不可開交。 

黃鸝、鵪鶉、雨燕、岸燕飛來了。一場夜雨以後,早晨濃霧彌漫,後來出了太陽,起了風。日落以前,風向變了,從我們的山上向湖里吹去,但是水面漣漪卻仍然久久地向這邊泛來。太陽從藍雲里落到森林後面,好像一個不發光的毛茸茸的大球。

 …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uly 6, 2022 at 10:00am — No Comments

拜倫的詩選《給托馬斯·穆爾》

我的小艇在岸邊,

我的帆船在海上;

啟程前,兩番舉盞,

祝湯姆·穆爾健康!

 

愛我的,我報以嘆息,

恨我的,我置之一笑:

任什麽天氣和運氣,

這顆心全已準備好。…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ly 6, 2022 at 9:30am — No Comments

拜倫的詩選《十四行:詠錫雍》

不可征服的靈魂的永恒精神!

自由啊!在這地牢裏,你輝煌奪目!

因為你棲息在志士的心靈深處——

那心靈只聽命於你,只對你忠貞。

 

你的兒子們被枷鎖無情拘禁,

送入這不見天日的陰濕牢底;

他們的苦難換來了祖國的勝利,…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ly 6, 2022 at 4:30am — No Comments

陸輝艷《造型師》

從那把椅子上她站起來,旋開一盞鎂光燈

「叫我敏敏。」她說。她是一個

年輕的造型師。她要讓我回到十五歲的樣子

我把自己交給她,像一堵毛坯墻那樣

任由她粉刷,修補

她剃掉了我的眉毛,「它們看起來

可真夠雜亂。」然後,開始在我的臉上

勞作。她噴霧,撲粉,畫好眼線…

Continue

Added by Crna Gor on July 6, 2022 at 2:30am — No Comments

冷盈袖:《在別處生活》

有隱居之念

不是一日兩日了

人群中不能久待

不妨試著

在植物中間生活

聽一日的鳥聲

見最少的人

清泉細長

 …

Continue

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July 6, 2022 at 12:30am — No Comments

繳蕊 譯 I雅克•朗西埃〈電影的距離〉(6)

什麽樣的身體可以傳遞文本的力量呢?這也是羅西里尼通過電視向公眾傳遞哲學家思想時所面臨的問題。他的困難不像主流觀念所說的那樣,是因為圖像的平庸對思想的深邃無計可施,而是在於,這兩者自身的密度抵制在它們之間建立起簡單的因果關係。所以羅西里尼必須給哲學家賦予一具獨特的形體,以便使觀眾在另一種形式中感覺到它的密度。通過明奈里的表演,電影藝術仍然是在兩種意義體制之間的這條道路上,在場面—以及歌曲—之中處理藝術與娛樂的關係。我們可以認為,一旦現代藝術的領軍者們將街頭雜耍的完美技藝與故事的陳舊情感對峙起來,“誰在哪里停止,另一個又在哪里開始”這一偽命題就已不復存在。而音樂劇的大師向我們展示了,所有的藝術工作—無論是不是大寫的藝術—都是在這兩者之間建立過渡聯系。純粹的表演是一種空想的界限,向著這個界限,形式的遊戲與故事的情感之間的張力無法消散地延伸,這就是電影的“影之藝術”(l’art des…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July 5, 2022 at 3:44pm — No Comments

查實《活著的人才是最好的文化載體》

文化都變成產業了

還有什麽不可以的啦

……等等

秒殺開始了

現貨包羅萬象

你只要肯花點小錢

就能買到以下商品:

車載的傳世孤本

地攤的名人字畫…

Continue

Added by Gai Lan Fa on July 5, 2022 at 2:51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后望书》水庫移民

移民支邊,從丹江口到青海高原

在冬日暗淡的黃昏,窗外飄著鵝毛大雪。

我翻開了深褐色的厚厚的《淅川移民誌》,讀著,淚流了下來——我不知道,中國還有沒有其他縣份,給水庫移民寫一部史書的。

是的,明天會更好。人們已經習慣了沈默。…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5, 2022 at 10:00am — No Comments

繳蕊 譯 I雅克•朗西埃〈電影的距離〉(5)

本書嘗試著通過一組三重關係來分析其中的幾個方面。首先是電影與文學的關係,文學為它提供了敘事範本,而電影想要從中掙脫出來。還有電影與常常被認作藝術歧途的兩個極端的關係:一個是為了僅僅服務於娛樂而對自身能量的束縛;另一個則相反,是要放大能量,以傳達思想和給出政治教諭。…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July 4, 2022 at 7:00pm — No Comments

梁曉聲:讀書是一種抵抗寂寞的能力

         都認為,寂寞是由於想做事而無事可做,想說話而無人與說,想改變自身所處的這一種境況而又改變不了。是的,以上基本就是寂寞的定義了。寂寞是對人性的緩慢的破壞。寂寞相對於人的心靈,好比某些容易生銹的金屬。



  某次和大學生們對話時被問:“閱讀的習慣對人究竟有什麽好處?”

  我回答了幾條,最後一條是——可以使人具有特別長期地抵抗寂寞的能力。…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July 4, 2022 at 2:49pm — No Comments

郁雯《春天駛進一座雨城》

春天駛進一座雨城

褪去彩色羽翼,水珠的貼片綴滿全身

說不上怎麼更好,不允許選擇,你得接受

這給憂郁注入了彈性

辯白與抗拒顯得多餘,混沌的寂靜

拉長了線路,我們的跳動忽左忽右

真相在人情的無力中陡現

這麼突然,穿透華麗的防備…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July 4, 2022 at 2:45pm — No Comments

王欽書評·《從“物語消費”到“物語勞動”》 — 大塚英誌的《新物語消費論》 (下)

這不是個別動漫展、個別視頻網站、個別社交平臺、個別購物和外賣平臺的問題。因為上述不可見的經濟生態系統及其對人的剝削,已經在範式意義上構成了我們的政治視野。對此,大塚嘲諷式地寫道:

 

後現代本來應該意味著從“現代式個人”那裏解放的時代。的確,我們將自己作為“個人”的尊嚴讓渡給平臺化的國家,不斷地自己選擇將自己變成一個設備。(125-26頁) …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July 4, 2022 at 2:30pm — No Comments

朱幼棣《后望书》绝地移民

不能沒有壯闊的黃河。 

那天,我與朋友坐在黃河北岸茶室的一處露臺上,喝著茶。眺望著蘭州市林立的高樓。滾滾的黃水在眼前流過。盈耳都是大河的水聲。我深切地感到,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黃河原本就是中華民族的命定。



2000萬,中國移民史上的黃頁



從三門峽到丹江口,偉大成就的背後——

流水崩雲一般的水庫移民走向何方

青海高原的生存極限…

Continue

Added by Virunga on July 4, 2022 at 10:00am — No Comments

拜倫的詩選《東方》

你可知道有一個地方,柏樹和桃金娘 

是那片土地上所作的事跡的征象? 

在那兒,兀鷹的躁怒和海鱉的愛情 

一會兒化為悲哀,一會兒促成暴行! 

你可知道那生長杉木和藤蔓的地方,…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ly 4, 2022 at 8:00am — No Comments

郁雯《隱秘的青春》

失望延續了很久

在事實的森林逗留。天很黑

潑了墨的小徑看不清分道

她受到黑的甜美蒙騙,這不比袒露更壞

痛苦像一個約定,步伐緊迫

直接踩入詩的境地——面對面,陌生的對峙

在相知的陣營裏,形成了緊張

熟悉的無知不斷擴大,困惑也在擴大…

Continue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July 3, 2022 at 11:30pm — No Comments

王小波《紅拂夜奔》の〈關於有趣〉第二章(7)

這件事發生在李衛公年輕的時候,是他證出並印發了費爾馬定理的結果。這樣他就證明了自己是蓋世的聰明,並且以這種聰明換來了每月五十兩銀子的收入。照我看這些錢相當不少。只可惜頭頭們看上了你可不是光給你錢而已。李衛公對此缺少思想準備,所以後來捅了大漏子也就不足為奇。…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July 3, 2022 at 9:30pm — No Comments

蒙田《論維吉爾的詩》(8)

女人拒絕接受一些社會生活準則,這不是她們的過錯,因為這些準則是男人制定的,她們沒有參與。她們和我們之間自然存在一些明爭暗鬥。即如男女間最密切的默契——婚姻,也是多變故、多風波的。依維吉爾之見,在有一點上,我們對待她們欠考慮:我們已經知道,她們愛的能力和熱烈程度無可比擬地高於我們,古代那位時而是男人,時而是女人的神父即證實了這一點,

 

他了解男性的愛,也了解女性的愛[35]

——奧維德

 …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July 3, 2022 at 7: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