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恕梅·西婆羅洲「華人公司」的組織與運作(3)

貳、華人開礦公司的發展

一、前往婆羅洲的華人

從婆羅洲的對外關係中,可以看出華人於十八世紀為何能大量前往婆羅洲的原因。而荷蘭人對於西婆羅洲沿海貿易的控管亦可說是間接的影響者。荷蘭人勢力的介入,影響了蘇丹經營土產買賣收益,並希望透過華人精良勞動力,將婆羅洲內陸豐富的礦業資源以增加收入。

1745 年,鄰近西加里曼丹的馬來王國蘇丹們為了增加礦場產量,找來具有良好勞動效能的華人來當採礦工人。這些勤勉的華工,憑著辛勞的個性與努力打響名聲。十八世紀後半期,西加里曼丹有三個王國,分別是三發王國、喃吧哇(即曼帕瓦)王國與坤甸王國。22

這些王國的統治者為蘇丹。各個蘇丹間常因土地、礦場經營等營利事業而發生紛爭,這
也成為西婆羅洲動盪不安與政治混亂的主因。喃吧哇王國的帕念巴汗(Panembahan)悉馬來王國蘇丹利用華人開礦而大大提高了利潤,所以也從汶萊招募了二十個華人,在杜里河(Sungal Duri)進行採金。三發的蘇丹也不甘示弱,在 1760 年准許華人可以在拉(Lara)地區居住,為了讓這些移入的華人安心採礦,日後更以租借土地的方式,得到採金權,只要支付一年份的土地租金給蘇丹,即可自由開採金礦。這股風潮傳入中國,自然吸引許多渴望富有、想改善生活的人遷入,自此之後移入的華人越來越多,以拉讓(Lara)為根據地,漸漸向打嘮鹿(Montrado)擴展。23

早期蘇丹是由汶萊引入華人,隨著開採金礦的消息傳入中國,才有越來越多的華人前來此地。華人移民大多屬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省份,因福建、廣東地區山多田少,無法餵養過剩的人口,加上西婆羅洲蘇丹釋放出歡迎華人前往開採金礦的拉力,自然吸引了許多華人離鄉背井前往婆羅洲打造新天地。

這種淘金的渴望和期待,我們可以從蘭芳公司開創人羅芳伯所留下的詩句中感覺出來,他說:

「蓋聞金山之勝地,時懷仰止之私衷。」24

可知西婆羅洲開堀金礦的消息,對於當時中國東南沿
海環境困苦的居民而言,是一種強烈的吸引力。雖然路途遙遠,但是淘金詩中描述「地雖屬蠻夷之域,界仍居南海之中。」25 羅芳伯為了尋找黃金,仍選擇在「歲值壬辰,節屆應鍾。」26 下定決心「登舟自虎門而出,南征之馬首是東。」27 這趟尋金旅程不是一個人的旅行,是羅芳伯族人的大遷徙,從淘金詩中「攜手偕行,親朋百眾,同舟共濟,色相皆空」28紀錄,看到鄉里飄洋過海的活動,也可看出中國移民對於發展新天地的決心。在荷蘭官員高延的記述中也曾提到「華人他們不是單槍匹馬,而是成群結隊到婆羅洲的。」29 這種與家族有密切關係的移民方式,日後也成為影響華人在西婆羅洲的發展。

歷經漫長旅程好不容易到達婆羅洲的華人,通常顯得精疲力竭,面色蒼白。但是登陸後的第一個活動不是喘口氣,先休息一下,而是選擇在最快的時間「戰戰兢兢到蘇丹的宮殿之前,俯伏跪拜,懇求蘇丹給予他們一小塊土地,讓他們可以安身。」30 華人歷經千辛萬苦來到西婆羅洲,最重要的目的和希望就是開採金礦,雖然艱苦萬分,如羅芳伯的淘金詩所言「欲求此中生活,須從苦裡經營。雖云人力之當盡,實為造化之生成。」31又有詞句云「喈喈,早夜披星,滿眼之星霜幾易;晨昏沐浴,周身之雨汗交流。由郎蕩漾於懷中,乍分還合,刮予婆娑於水底,欲去仍留。幸黃金之獲益,羨白鏹之盈收。予也材本鳩拙,志切鶯遷。」32 可知當時華工開礦艱辛,以及對財富之嚮往。

22長岡新治郎,倪文榮譯,〈西加里曼丹華僑社會的沿革與變遷〉《東南亞研究資料》,第三期,1962,頁 1。 23 長岡新治郎,倪文榮譯,〈西加裏曼丹華僑社會的沿革與變遷〉《東南亞研究資料》,頁 1。

有關三發蘇丹的招募華工,作者長岡新治郎使用;史汗克(S .H. Schaank)撰寫的《蒙脫拉脫公司:婆羅洲西海岸華人公司制度的認識及其在歷史方面的貢獻 》中的紀錄:「最初三發的蘇丹曾從檳榔嶼招募七個中國人來採金,這些中國人的技巧好,被尊稱為 Entjek,一種高於自己的尊稱。」

24 林鳳超,《坤甸歷史》引自羅香林,《西婆羅洲羅芳伯等所建公和國考》(香港:中國學社,1961),頁 147。

25 林鳳超,《坤甸歷史》,頁 147。

26 林鳳超,《坤甸歷史》,頁 147。

27 林鳳超,《坤甸歷史》,頁 147。

28 林鳳超,《坤甸歷史》,頁 147。

29 J. J deGroot,袁冰淩譯,《婆羅洲華人公司制度》(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6),頁 71。

30 陳約翰,《砂撈越華人史》(臺北:正中書局,1985),頁 12。

31林鳳超,《坤甸歷史》,頁 147。

32林鳳超,《坤甸歷史》,頁 147。

Views: 3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