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魯迅逝世80周年反思(3)

咀嚼黑暗反抗絕望一生都在堅持知識分子的底線

搜狐文化:魯迅對於漢語的反省是自覺的麽?

孫郁:當時他的寫作其實就是要跟中國的士大夫語言告別。士大夫語言屬於比較典雅的貴族系的,對此他是深惡痛絕的,他討厭這套表達方法。所以他找到一套自己的話語方法。


搜狐文化:魯迅作品的絕望感從何而來?

孫郁:魯迅承認,人生是個悲劇,人是有限的存在,人無所不在苦難的枷鎖里。這個社會不會是牧歌性的,玫瑰色的。所以他看到的基本都是悲劇,但是他又不安於這種悲劇,他的寫作還是在抵抗悲劇。他有很深的絕望,他又不安分於絕望,反抗它,這是他偉大的地方。一般傳統的文人會繞過去這個暗區,但他要跳進去,他自己一個人,“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猛士精神。

搜狐文化:中國古人如何對待苦難絕望?

孫郁:中國古人寫到苦難絕望,寫得比較深的,一是司馬遷《史記》里面對於苦難的理解,再就是杜甫對苦難的理解,曹雪芹對苦難的理解,接下來就是魯迅。像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對苦難也有克服的辦法,通過以超脫來克服苦難。而魯迅不是這樣的,他是咀嚼它,他敘述絕望虛妄的時候很清醒。敘述者擁有強大的力量,有時候就覆蓋了對象世界的那種不幸。魯迅作品一方面有絕望,另一方面又包含一種勇氣。

搜狐文化:面對苦難絕望,魯迅有何不同?

孫郁:過去中國人不會審視絕望,從老莊開始中國古人就是逃逸的。而魯迅不是這樣,他是要站在這個世界的邊緣,他不到彼岸世界,還在此岸。莊子和釋迦牟尼有另一個世界,而對於魯迅來講,是如何在此岸活著,彼岸是虛妄的。未來是黃金世界,什麽是黃金世界?所以他要留在此岸,面對飛砂走石,渾身遍體鱗傷,既像堂吉訶德一樣,又有一點釋迦牟尼和耶穌度人的慈悲。我覺得魯迅跟釋迦牟尼、耶穌很像,他是在與苦難的肉搏當中燃燒掉自己,然後讓大家進入一個光明開闊的世界里面去。日本學者也講過,魯迅跟基督是一種類型的人。這里把他當《聖經》來讀,當然並不是神話魯迅,而是因為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文本能像魯迅這樣豐富。

搜狐文化:魯迅會不會有這種普度眾生的自覺意識?

孫郁:他沒有自覺把自己當成一個“基督”,他一直認為自己是個普通人。他在北京時期的手稿沒有留下來,他在上海時期的手稿都包油條了,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價值。有人推薦他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魯迅認為自己寫得不好。

搜狐文化:魯迅身上的韌性從何而來?

孫郁:中國人普遍沒有韌性,而魯迅的韌性就是從他家鄉的“流氓”精神轉化而來。周作人寫一篇文章罵魯迅是“破腳骨”,在紹興有一種流氓,每天都到你門口來罵你,天天罵你,讓你最後沒有辦法。“流氓”在儒家文化里面是不好的東西,但是魯迅把它轉化成堅韌的戰士精神。

搜狐文化:魯迅的前後期思想脈絡有何變化?

孫郁:他一生一直堅持知識分子的底線,他很清楚中國社會出現了什麽問題,作為知識分子他應該做什麽。所以他所有的選擇都包含他基本的底線和價值觀。

開始他看不上大眾,認為大眾是庸眾,後來他要解放大眾。這中間魯迅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魯迅一直在懷疑自己,原來他自己在吶喊,後來他覺得吶喊是空洞的沒有什麽意義,開始他孤軍奮戰,後來他又和年輕人一起做事,他發現年輕人身上有很多可貴的、沒有被汙染的東西。由此他推及中國有很多好的年輕人。這個時候他與馬克思主義的一些思想交叉在一起了,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文學觀。不過他晚年又回到了早期的思想里,他又感覺到在革命隊伍里,在青年里未必所有人都是好的。這是他矛盾的地方。


(采編:搜狐文化·沙子龍)

Views: 3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