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近年來,臺灣地區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較為迅速並形成了健全的發展模式,有學者將海峽兩岸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做出了比較研究。孫兆慧分析了京臺文化創意產業合作現狀以及存在問題和對策,指出應該進一步引導北京和臺灣地區互相投資文化創意產業,加強兩地的人才交流和培養。[3]鄭碧霞和劉雅南從區域競爭的角度出發分析了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現狀,指出臺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重視人才培養,效果顯著。而大陸地區的文化創意產業由於惡性競爭導致了過度投資、人才匱乏等問題,因此各地方政府應該注重產業特色和錯位發展,完善管理體制,變革人才培養模式。[4]…
ContinueAdded by Host Workshop on September 28, 2022 at 12:40am — No Comments
《呂氏春秋》還有言:「今有樹於此,而欲其美也。」(153)高誘既耐人尋味,又不失時機地訓「美」為「成」。看起來,有誠存乎人身,有誠內含於味覺化漢語,就能茂盛萬物,並有資格曰之為「美」。所謂萬物生長,就是萬物自身之美、自身之味(合稱「美味」)在暗中生長;因此,萬物盡皆既有意又有味(合稱「意味」)之物。
但更加重要的是:美、味、物三位一體,同時成長;在最終成物之前,三者總是處於動態之平衡當中。「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味覺化漢語詩歌有充足的能力,納諸多已成之物(比如梅)於自身,讓它們在詩中再次生長,再次得味,再次得美——當然,那是詩學之美,那是美學之味。…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September 28, 2022 at 12:39am — No Comments
馬來西亞現代主義作家張景雲在2021年12月出版了《炎方叢脞》,張景雲被稱為“馬華評論第一劍”,在國內華文知識界享有極高的評價;《炎方叢脞》一書是以張景雲的獨特視野及角度,分析縱橫東南亞所發生的歷史故事。
對,這裡頭說的都是歷史故事,張景雲希望讀者在細讀這一本書的時候,心情不要太嚴肅,放輕鬆,就當作聽故事一般,細聽張景雲變身江湖講古佬,闡述他所認識的東南亞歷史與故事。
…
Continue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September 28, 2022 at 12:30am — No Comments
清代中葉以後,外患頻仍,最早面對的是鴉片戰爭。鴉片戰爭雖然距普通百姓沒有那麽近,但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打上烙印。陳蘊蓮嫁武進左晨,「中歲隨夫婿官津門」[17](P394),在天津,正逢鴉片戰爭之役,集中多有記載。
陳蘊蓮向有大志,在《題程夫人從軍圖》中,她這樣說:「男兒生世間,功業封王侯。女兒處閨閣,有志不得酬。讀書空是破萬卷,焉能簪筆登瀛洲。胸懷韜略復何用,焉能帷幄參軍謀。」…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September 28, 2022 at 12:30am — No Comments
二、非虛構式的景觀陳列
文學的本質是審美的,文學的空間是廣闊的。虛構作為一種寫作方式,常被文學家所使用,長期以來也被公認是實現文學審美特性的一種基本方式。然而近年來,「非虛構」卻成為一個熱詞。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西方新聞界。1966年,卡波特的小說《冷血》出版,進而開辟了西方非虛構文學的寫作道路。
在中國,對於「非虛構」尚未形成太多共識,有人認為「非虛構」顛覆了文學的「虛構」特性,不能算作是嚴格意義上的文學;有人卻認為「非虛構」與「虛構」並不「截然對立,而是相互補充」(晏紅:《文學的真實性與真實的文學性——關於文學的虛構與非虛構》《當代文壇》,2019年第6期,第103頁。)。其實「非虛構」更多是一種推崇以「事實」「親歷」為背景並秉承「誠實」「真實」原則的寫作立場和在執行這種立場時所展開的紀實性創作。…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September 27, 2022 at 10:35am — No Comments
在很多原始民族和古代社會中,所有的歷史事件都是圍繞著神聖空間這樣一個基點而組織起來並獲得秩序的。對墨西哥普埃布拉州的高廷昌(Cuauhtinchan)人來說,高廷昌地區的一個洞穴就是他們和其他兄弟民族的「聖地」,「作為高廷昌和其他中美洲民族的發源地,這個洞穴成了民族與歷史起源的象征。
與這一地點相聯系的是這些部族的早期生活,或者說是他們的前歷史時期。」而且, 「對於來自高廷昌地區的人們來說,洞穴同時也是其他許多其他地點聯結的核心,這些地點通過洞穴而聯系在一起。」對於特里布里恩群島上的部分居民來說,一個神奇的洞穴具有同樣的意義:…
Added by 慕課 庫 on September 27, 2022 at 10:33am — No Comments
「人」在被動的自然狀態下生成的文本經過聖人編纂與賦義後,又被用以教化「人」,可見「人」雖然是文本的生成者,對其價值卻缺乏自覺的認知,只有經過聖人這一特定讀者的闡釋,文本的教化價值才得以發掘,其中原本有違道義的成分也才能得以滌蕩。「人」、文本與「聖人」之間由此建立起環流式的互動關係,這正是簡文所謂「道」「始者近情,終者近義」的內涵所在。《荀子·儒效》亦言:「故風之所以為不逐者,取是以節之也。」(61)風詩的形成同樣被離析為兩個階段,首先是閭里邦人的自然創作,其中難免含有「逐」的因素;其次是聖人節文後形成的「不逐」之典,《史記·孔子世家》由此引申出夫子「刪詩說」。(62)總之,「天籟說」機制下形成的文本高度依賴於闡釋者的賦義,文本的經典化同時也是闡釋者聖賢化的過程。
…
Continue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September 27, 2022 at 10:31am — No Comments
民俗的第二次生命
13.民俗的「第二次生命」意味著民俗在檔案深處或者其他隱藏的地方復興。材料一旦從民俗過程中剝離並擱置下來,就會受到影響。民俗恢復到源頭,回到它所起源的社區里的情況,是很少發生的。然而,如果有這樣的話,通常也是與口頭交流過程相反的一種形式,如根據口頭傳統以外的規範進行編輯的一本書、一段聲音記錄、一部影片。…
Continue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September 26, 2022 at 8:00pm — No Comments
從卡勒對《俄狄浦斯王》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其中的困惑,依然是個敘述選擇問題:對「一群」還是「一個」的選擇,本來在述本形成時就應當消失,但是上面舉的例子說明:敘述中也可以保留選擇操作痕跡,而述本中的人物最後選擇「一個」而不是「一群」,恰恰就是因為「俄狄浦斯情結」出現於選擇中。卡勒認為此述本在主題壓力下自行推進,這個壓力就是用選擇構成情節的壓力。
因此,底本的本質就是保存著「多選擇可能」,這種可能性經常顯露在述本中:就像歷史著作,會並列對比幾種史料的說法,最後說某種史料更應當采信;菜單列出各種可選擇的元素;烹飪教科書更是寫出選擇操作的方法。本應隱藏的聚合選擇在組合層面上顯現,是符號文本中經常出現的情況。
…
ContinueAdded by 水牆 繪 on September 26, 2022 at 7:00pm — No Comments
裴松之注《三國誌》,鳩集傳記,增廣異聞,上搜舊聞,傍摭遺逸。此猶孔子作《春秋》,以魯史記為藍本;司馬遷纂修《史記》,以金匱石室之書、天下遺文古事為底本。待《史記》書成,與所本之傳記佚聞相較,自然互有異同、詳略、重輕、曲直、晦明、損益。吾人對讀參照、折中取舍,而文心可以求索,史義呼之欲出,史觀昭然若揭。就歷史編纂學而言,從文獻取舍到成一家言之間,書法將隨或筆或削,或因或革,而生發或異或同、或詳或略、或重或輕、或晦或明、或曲或直、或損或益之殊異。而假筆削去取以見褒貶、勸懲,實胎源於《春秋》書法。…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September 26, 2022 at 6:13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triste chateau on September 26, 2022 at 6:11pm — No Comments
(五)學科類型分佈——對374篇論文所涉及的研究學科統計後發現,近五年來關於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涉及的學科門類較為全面。其中,有關文化創意產業經濟學的研究所占篇數最多,為147篇,這一學科針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研究主要包括概念辨析、發展模式、發展現狀等。
管理學方面的研究位居第二,有57篇,主要研究文化創意產業的管理問題;新聞傳播學和藝術學的研究也較多,分別為40篇和31篇,前者主要研究媒體和文化創意產業之間的關係,後者將具體的藝術領域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研究對象;23篇文章與政治學的研究有關,這類文章偏向於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進行相關研究。…
Added by Host Workshop on September 26, 2022 at 6:00pm — No Comments
六、情節在選擇中產生
如此理解底本/述本後,我們就可以用此作為出發點,回答反分層論者提出的一些難題。
第一個問題是卡勒提出的:情節在哪里產生?情節承載著敘述的意義,它究竟是底本原有的品質,還是述本變形改組的品質?…
ContinueAdded by 水牆 繪 on September 26, 2022 at 9:47am — No Comments
第四章重點闡述張中信的大巴山書寫具有一定的超越性。不管是作品中流露出的「鄉村—城市」的雙重體驗,還是對於大巴山文化的深沈審視與評判,都表現了一位鄉土作家的敏銳與良知。作品中所體現的作家對於母地文化的自審意識是深切而真摯的。正是因為對生養自己的土地愛得深沈,才會以足夠的深度進行審視。從張中信的大巴山書寫所體現出的地理思維和地理觀念中我們也能意識到,大巴山不只是民族的,作家寄寓其中的審美體驗與生命感悟也可以與世界文學接軌。越是地域的,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張中信非虛構式地理景觀的呈現
「地理景觀」和「地理空間」是文學地理學的重要概念。…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September 26, 2022 at 9:45am — No Comments
真正的尋道者將會讓真理贏。辯論者正是要求勝利應該屬於我,它不應該屬於別人。在真理中並沒有別人,在真理中,我們相遇並成為一體,所以誰能是贏家,誰能是輸家呢?在真理中,沒有人被擊敗;在真理中,真理獲勝而我們都失敗了。但是在辯論中,我是我,你是你,事實上,就沒有橋了。
當你反對別人時,你怎樣能理解他呢?理解是不可能的,理解需要同情,理解需要參與,理解意味著全然地傾聽別人,只有那時理解才會開花。但是如果你在討論中,在辯論、在爭論、在推理,你並不是在傾聽別人,你只是假裝你在聽,在深處,你正在作著準備,在深處,你已經走到了下一步:當別人停下時,你就要說什麼,你已在準備著怎樣駁斥他,你已經不去傾聽他,而是正試圖怎樣駁斥他!
…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September 25, 2022 at 1:00am — No Comments
四、詩為可被舔舐之物
太初之言所能造就的,要麼是有罪之人,或者戴罪之身(所謂原罪感染者),要麼就是供有罪之人「食」用之物,或者供戴罪之身「使」用之品。其口吻,要麼是「事就這樣成了」(And it was so)(135),要麼就是「神看著是好的」(And God saw that it was…
Continue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September 24, 2022 at 11:05pm — No Comments
內容提要:
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在促進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逐步加強,文化創意產業行業和學術研究都有了較為長足的發展。本文采用內容分析、計量統計以及社會網絡分析的研究方法,以2011~2015年CSSCI核心期刊發表的論文為研究對象,建構了論文數量、論文作者、發表機構、研究基金、學科分佈、關鍵詞統計等類目,詳細分析了當前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研究的現狀,並指出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著學科體系建構不完善、核心概念不清晰、研究內容不深入等問題。因此,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應該進一步厘清核心概念,創新研究方法,加強內容研究的深度,全面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研究的繁榮發展。…
Added by Host Workshop on September 24, 2022 at 11:02pm — No Comments
(愛墾註釋:俱胝,梵語koti,巴利語同。又作拘胝、俱緻、拘梨。意譯為億,古印度最大的數字))
在一些日本的禪院中,有一個舊的傳統:那就是一個流浪的和尚與一個當地的和尚要辯論有關佛教的問題,如果他贏了,那麼他就能住下過夜,如果輸了,他就不得不繼續流浪。
在日本的北方,有兄弟倆掌管著這樣的一座寺院。哥哥非常有學問,而弟弟比較笨,並且只有一隻眼睛。
一天晚上,一個流浪的和尚來請求住宿,哥哥學習了很久,感到非常累,所以他吩咐他的弟弟去辯論,哥哥說:"要在沈默中進行對話。"…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September 24, 2022 at 11:00am — No Comments
明成祖永樂年間,政治清明,經濟發展迅速,疆土遼闊,天下大治。
所謂鎮山,指的是一個地區的主山。《尚書‧舜典》上有註解說:「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為其州之鎮。」而說到鎮山的意義,東漢學者鄭玄解釋為:「鎮,名山安地德也」,也就是鎮守一方土地的名山。
隋唐時期朝廷分封了五大鎮山,分別為東鎮沂山(山東)、西鎮吳山(陜西)、中鎮天柱山(安徽)、南鎮會稽山(浙江)、北鎮醫巫閭山(遼寧)。《周禮》中有祭祀鎮山之製,因此歷代守禮的帝王都會依時親自或遣使前往各山加封祭祀。…
Continue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September 24, 2022 at 8:00am — No Comments
過去給人更多的是痛苦,當下更多的是迷茫,而對於未來更多的是充滿著敬畏與恐懼。
所以無數的仁人志士與卓越非凡之人都在研究著未來的趨勢與走向到底是什麽,天下大勢到底如何?我們先舉個例子看古人是怎麽分析時勢的。
比如說當年劉備初識關張二人做的時勢分析便是:黃巾平定之日,便是群雄崛起之時。這也就是為什麽一個擺地攤的窮屌絲能叫曹操煮酒論英雄,能叫臥龍斷定三分天下必取其一的第一因素所在。這是劉備對未來高瞻遠矚的清晰定位與預測。
這裏背後的核心邏輯是:一個巨大的矛盾點漸弱消除之時,會造就一個新格局新篇章的開始。…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September 24, 2022 at 1:30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7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4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8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8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