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02)

斯蒂芬·赫特夏芬《從容生活·當下享受》讓生活充滿音樂的節奏

非洲的鼓手,演奏勃拉姆斯樂曲的偉大的小提琴家,演說家,政治家……都要用到共振。他們抓住了音樂或詞語的節奏,然後他們接收到了聽眾們返回給自己的相同的節奏。

在我的研討會上,當我全神貫註以至於我都不再需要用意識控制自己的言談時——我只是存在於自己說話的脈絡中,我便知道我已經抓住了正確的節奏。這種時候,我能明顯地感受到我的聽眾正“與我一起”,如同我正“與他們一起”一樣。

對共振的需要並不僅限於詞語或聲音。…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師 on March 30, 2016 at 10:43am — No Comments

凱瑟琳·吉布森:快與慢的節奏:逆轉失控的工作和生活(5)

心靈之聲

唱得最動聽的,是我們自己心中的歌。

十六歲的尼基·庫伊一邊演奏,一邊微微晃動著身體。他已經變成了自己所創作的音樂的優雅延伸,此時,他的青春期自我意識消失了,他的全部身心與小提琴融為一體,化為音樂通道的一部分,時而低聲細語時而激揚高亢的音樂從那裏源源不斷地噴湧而出。在這場震撼的表演中,觀眾盡情地流淌著激動的淚水,他們明白自己正在經歷一次肉體與精神的神秘交融。

“演奏時,你身在何處?你的內心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當聽眾熱情的掌聲終於停下來之後,我問這個年輕人。他害羞地笑了,稍作猶豫後,他回答說:“我入靜了。”…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March 30, 2016 at 10:42am — No Comments

張悅蘭《葵花走失在1890》(九)

那個荷蘭男人的眼睛裏有火。橙色的瞳孔。一些洶湧的火光。我親眼看到他的眼瞳吞沒了我。我覺得身軀虛無。消失在他的眼睛裏。那是一口火山溫度的井。杏色的井水漾滿了疼痛,圍繞著我。

他們說那叫做眼淚。是那個男人的眼淚。我看著它們。好奇地伸出手臂去觸摸。突然火光四射。杏色的水註入我的身體。和血液打架。一群天使在我的身上經過。飛快地踐踏過去。他們要我疼著說感謝。我倒在那裏,懇求他們告訴我那個男人的名字。

就這樣,我的青春被點燃了。

你知道嗎,我愛上那個眼瞳裏有火的男人了。…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March 30, 2016 at 10:20am — No Comments

陳晚《美國怎樣培養自主創新的小孩?》(2)

走進美國的基礎教育

美國學校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的調查顯示,在21個被調查國家中,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此外,在中國的中小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只占14.9%。

看到這組數據之後,作為一位身在美國的三個孩子的母親,我並沒有表現出特別的驚訝。根據我在出國前對中國教育的了解,中國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低下,是在大家的意料之中的。不用看具體數據,我們就能推測,與中國孩子相比,美國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肯定會高出一籌。毫無疑問,這些差異和美國的教育體制是密不可分的。…

Continue

Added by 柏圖校友 on March 30, 2016 at 10:19am — No Comments

遙看黃永玉

那天是星期天,我們在嶽麓東麓的叢林山谷中攀沿半日,過麓山古寺,陪兒子畫完速寫,經清風峽下至嶽麓書院已是午後3時了。

  嶽麓書院又逢一度文化盛事——黃永玉此刻正在裡面講課。此時已開講半個小時。待我跨過那幾道院門,只見暖暖的初冬的陽光下,從二門到講堂之間的那個天井已滿滿坐了一院子人,我在尚有不少餘位的後排尋一座坐下。座位上落滿了金黃色的小扇子一樣的銀杏葉,我擡頭一看,那一株有一人合圍的挺拔的銀杏像金子一樣發出一種暖燦燦的光芒,它的金色的調子幾乎壟斷了這個院子,營造出一種溫暖而適意的調子。…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March 30, 2016 at 10:10am — No Comments

仰望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雖然老了,絲綢還活著。

站在絲綢之路身旁,仰望頭頂的西天流雲,有點夢裏飛翔的幻覺。我慶幸自己是西路上一名商旅過客。流沙早已將許多樓蘭古城悄然湮沒。我發現,那些消逝在古絲綢之路上的商賈駝隊們不僅是為了賺取商業利潤,他們身上有一種好奇與冒險的性格,久而久之,便成為一種追求與信仰。



1

中國是絲綢的故鄉。那種絲滑柔爽的感覺常常會讓我聯想到歐洲貴婦人的奢華生活。…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March 30, 2016 at 10:09am — No Comments

央視·影視文化漫談:張頤武·可可西裏-悲壯的獨行者

主講人簡介:張頤武,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包括中國當代文學、大眾文化和文化理論。著有《在邊緣處追索》、《從現代性到後現代性》、《思想的蹤跡》等論著多種,曾受北京大學派遣在日本東京大學任教。

內容簡介:這是一個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地方,這是一場貪婪與高尚的較量。這是一闕雄渾陽剛的壯烈紀實,這是一部信仰與生命的挽歌。《可可西裏》,這部以民間保護藏羚羊的巡山隊故事為原型的電影,一經公映便成為中外影壇各種獎項的寵兒,如潮的好評蜂擁而至,連最為挑剔的影評家們,也紛紛把它譽為2004年最令人感動的中國電影。然而在這一片叫好聲中,《可可西裏》在國內的票房卻出人意料的平淡,在市場的面前,《可可西裏》的魅力為什麼消失了?難道叫好不叫座真的是這部影片最終的註解嗎?…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30, 2016 at 10:09am — No Comments

汪曾祺《人家草木》栗子

栗子的形狀很奇怪,像一個小刺猬。栗有“鬥”,鬥外長了長長的硬刺,很紮手。栗子在鬥裏圍著長了一圈,一顆一顆緊挨著,很團結。當中有一顆是扁的,叫做臍栗。臍栗的味道和其他栗子沒有什麽兩樣。堅果的外面大都有保護層,松子有鱗瓣,核桃、白果都有苦澀的外皮,這大概都是為了對付松鼠而長出來的。

新摘的生栗子很好吃,脆嫩,只是栗殼很不好剝,裏面的內皮尤其不好去。

把栗子放在竹籃裏,掛在通風的地方吹幾天,就成了“風栗子”。風栗子肉微有皺紋,微軟,吃起來更為細膩有韌性。不像吃生栗子會弄得滿嘴都是碎粒,而且更甜。賈寶玉為一件事生了氣,襲人給他打岔,說:“我想吃風栗子了。你給我取去。”怡紅院的檐下是掛了一籃風栗子的。風栗子入《紅樓夢》,身價就高起來,雅了。這栗子是什麽來頭,是賈蓉送來的?劉老老送來的?還是寶玉自己在外面買的?不知道,書中並未交待。…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March 30, 2016 at 8:30am — No Comments

卡夫卡·判決

那是一個美好的春天,星期日上午,喬治-貝登曼,這個年青的商人坐在他家二樓的房間裏,這座低矮的房子是屬於簡易建築。這些簡易房子沿著河道向前伸展,模式一樣,只是在高度和顏色方面有所區別。喬治-貝登曼正寫完了一封信,這封信是他寫給在國外的年青時代的朋友的,他好玩似的,磨磨蹭蹭地封好了信,然後他將肘關節擱在桌子上,看著窗外的河流,橋梁和對岸的高地,岸上已顯示出一種嫩綠的顏色。他回想起他的這位朋友,當時是如何不滿意留在家裏發展,幾年前就逃離家庭,合法地前往俄國。他在彼得堡開了一家商店,開始好過一段時間,但接著很長時間以來似乎不景氣。如同他的這位朋友在越來越少的拜訪中向貝登曼訴說的那樣。這樣,他在國外的一切辛苦均屬徒勞了。…

Continue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March 29, 2016 at 7:15pm — No Comments

三毛 《萬水千山走盡》藥師的孫女——前世(厄瓜多爾紀行)

那時候,心湖的故事在這安地斯山脈的高原上,已經很少被傳說了。

每天清晨,當我赤足穿過雲霧走向那片如鏡般平靜的大湖去汲水的時候,還是會想起那段駭人的往事。許多許多年前,這片土地並不屬於印加帝國的一部分。自古以來便是自稱加那基族的我們,因為拒絕向印加政府付稅,他們強大的軍隊開來征服這兒,引起了一場戰爭。那一場戰役,死了三萬個族人,包括我的曾祖父在內,全都被殺了。

  死去的人,在印加祭師的吩咐下,給挖出了心臟,三萬顆心,就那麼丟棄在故鄉的大湖裏。

  原先被稱為銀湖的那片美麗之水,從此改了名字,我們叫它“哈娃哥恰”,就是心湖的意思。…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March 29, 2016 at 7:13pm — No Comments

托馬斯·曼:威尼斯之死(10)

象每個勞碌不停、永不知足的人那樣,他興致勃勃地一會兒忙這個,一會兒又忙那個。阿申巴赫舒舒服服地靠在椅上,對理發師所幹的事無法拒絕,相反地,他興奮地抱著滿腔希望。從鏡子裏,他眼看著自己的眉毛彎得更加均勻分明,他的眼梢變得長些了,在眼瞼下稍稍畫了一下後,他的眼睛更加炯炯有神。他再看看下面:原來皮膚是棕色的、粗糙的,現在可變嫩了,泛上一片鮮艷的洋紅色。他的嘴唇,在一分鐘前還沒有血色,現在可豐滿了,象草莓的顏色那樣,在塗上雪花膏和膚色恢復青春以後,面頰上、嘴角邊及眼圈旁的皺紋一一消失。當他看到鏡子裏映出一個年青的身影時,心頭不禁怦怦亂跳。最後,化妝師認為一切都很稱心如意,於是他謙卑而有禮貌地感謝他的主顧,這種謙恭態度是幹這行工作的人所特有的。“這只是能為您效勞的起碼事兒,”他在為阿申巴赫作最後一次整容時說。“現在,您先生可以隨心所欲地談情說愛了。”阿申巴赫象高高興興做了一場夢,恍恍惚惚、戰戰兢兢地走了。他系的是紅領帶,戴的是一頂繞著彩色絲帶的寬邊草帽。…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March 29, 2016 at 7:12pm — No Comments

盧怡秀·《太陽的後裔》該它紅成這樣子

韓國近來播出的《太陽的後裔》在韓國創下高收視率的成績,男女主角宋仲基、宋慧喬的愛情更讓觀眾在電視機前臉紅!但近來上一部如此火的韓劇已經是《來自星星的你》,除了強大的編劇、高顏值的演員之外,其實《太陽的後裔》也打破不少過去成規,才會創下這樣的好成績!





收視率超越《星星》…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March 29, 2016 at 7:11pm — No Comments

聶魯達·孤獨

未發生過的事情是如此突然

我永遠地停留在那裏,

什麽都不知道,別人也不知道我,

好像我在一張椅子下,

好像我失落在夜中——

如此這樣又不是這樣

但我已永遠地停留。

 

我問後面來的人們,…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March 29, 2016 at 7:09pm — No Comments

一個寓言可能改變一生(29)魚和愛說俏皮話的人

人們愛和會說俏皮話的人在一起,而我卻避開他們。這門藝術所要求的能力要大大高於其他任何藝術。上帝只是為那些傻瓜才創造了那些說蹩腳俏皮話的人。也許,我也可以把一個這樣的人介紹到寓言裏,也許有人會覺得我這樣做是很成功的。

在一個金融家的宴會上坐著一個會說俏皮話的人,他的身旁只放著一些小魚,所有大魚都離他很遠。於是他便拿起了這些裝著小魚的碟子,並對著這些碟子說起了悄悄話,然後又裝著聽小魚的回答。大家感到非常驚奇,全都看著他。於是,這位愛說俏皮話的人就用一種智者的口吻對大家說,他有一個朋友一年前出發去了印度,他擔心這位朋友是否會在海上遇難,因此就向這幾碟小魚詢問一下。但是所有的小魚都回答他說它們還太小,不知道那位朋友的命運,也許那些大魚們知道得會多一點兒。“因此,先生們,我是否能向一條大一點兒的魚詢問一下呢?”…

Continue

Added by Leading Link on March 29, 2016 at 7:08pm — No Comments

李含冰·把微笑送給自己

有一首歌唱道:“歲月在晨昏中悄悄流去,身上的傷痛需要擦洗,放慢一點奔波的腳步吧,要把微笑送給自己……”

把 微笑送給自己,就要為匆匆奔波的腳步減壓,我們曾為自己的一份平常生活而自卑,為自己沒有高貴的社會地位而自輕,在心靈的庫房裏堆滿沮喪和嘆息。其實,我 們已經為創造美好的人生盡了最大的努力,至於生活給我們多少回報,讓我們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那都是生活本身的事情,有時並不能完全由我們自己作決定、 我們可以贊美他人的成功,羨慕他人的富有,但絕不可以輕視自己的平凡。平凡也有平凡的價值,平凡不是什麼過錯。人生沒有一個固定的公式,每個人都可以找到 屬於自己的那份稱心答案。只要自己對自己滿意,那就是一種幸福和快樂。也許我們看不到他人的敬慕目光,但我們可以為自己鼓掌喝彩。

把微笑送給自…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March 29, 2016 at 7:07pm — No Comments

賈祖璋·螢火蟲

賈祖璋(1901~1988),福建漳州人,著名生物科普作家。共出版科普作品集20余種,代表作有《鳥與科學》等。…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March 29, 2016 at 5:46pm — No Comments

湯川秀樹:知魚樂

「這張彩紙,請給我寫點什麼吧!」「給我寫幅匾額吧!」不斷有人來求寫字。彩紙嘛,寫一首自己作的和歌也就行了,至於匾額,寫什麼詞兒卻大傷腦筋。最近,我常常給寫「知魚樂」三個字交差。於是,必定來問:「是什麼意思呀?」這是從(莊子)外篇第十六《秋水》的最後一節裡摘出的詞句。我不能正確地翻譯原文,但是我想,大體上是如下這樣的意思: 

  有一次,莊子和惠子一起在河邊散步。惠子是一位知識淵博、好發議論的人。兩個人來到橋上的時候,莊子說: 

  「魚悠悠然地在水面游著,這是魚的快樂啊!」於是惠子立刻反駁: 

  「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 

  莊子說: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March 29, 2016 at 5:00pm — No Comments

莫言·售棉大路

棉花加工廠大門口那盞閃爍著銀白色光芒的水銀燈還像一點磷火那樣跳躍不定,棉花加工廠高大的露天倉庫黑黢黢的輪廓還只像一些巨大的饅頭坐落在山嶺之上,棉花加工廠軋花車間的機器轟鳴聲聽來還像一群蜜蜂在遙遠的地方嗡嗡嚶嚶地飛翔。總之,離棉花加工廠大門口還很遠很遠,杜秋妹就不得不把她的排子車停下。滿帶著棉花的各種車輛已經把大路擠得水泄不通。杜秋妹本來還想把車子盡量向前靠一靠,但剛一使勁,車把就戳在一個正在餵馬的男人身上,惹得那人好不高興地一陣嘟噥。杜秋妹暗中吐吐舌頭,連聲道歉著,無可奈何地將車子退到馬車後邊去。…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March 29, 2016 at 2:39pm — No Comments

文學與電影(四之四):視覺表述的選擇

文學作品之所以令人回味無窮,在於每個讀者的想像力不同,各人對於同一部作品的感觸和體驗因此也呈現出千百種不同的面貌,甚至隨著年歲增長而有巨大的轉變。相較之下,電影的想像力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只能有一次,且多少以導演的決定為重心,觀眾在欣賞電影時接受了此一既定版本,對於主要情節和角色的視覺印象就從此定型了。

正因為如此,導演們在改編文學作品成電影時,如果不是胸有成竹,確定自己可以進行完美的視覺表述,以使觀眾在欣賞電影時能夠獲得和閱讀原著作品相等、甚至更為深刻的樂趣,只怕也不敢輕易下手吧。演員們也面臨同樣的挑戰:一旦定了型,儘管可以建立家喻戶曉的名號,想要改變風格卻是很難的。能夠飾演印第安納‧瓊斯 (Indiana Jones) 的演員彷彿只有哈里遜‧福特 (Harrison Ford) 一人而已,除了安東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以外,想來其他的演員也無法成功地展現出漢尼拔‧雷克特 (Hannibal Lecter)…

Continue

Added by 微影庫 on March 29, 2016 at 2:39pm — No Comments

柯靈·西苓紀念

西苓逝去已經半年多了。早就許了心願,要寫點紀念文字,可是一提筆總覺得筆尖沉重,反而無話可說。在戰爭中,過多的生離死別刺激著我們,使情感日漸麻木,西苓的死訊就沒有使我流過一滴淚。可是許久以來,他的影子卻一直在記憶裡浮現,鮮明而且生動。我這才覺得,在麻木的泥淖底下,原來還潛流著這麼脆弱的感情。

  這悲哀也不僅僅因為失卻友人。西苓的坦白和可親,自然使人不易淡忘;但稍稍熟悉中國電影界情形的,怕誰都有一個更其痛切的聯想:西苓的去世,對荒蕪的影壇是一個何等巨大的損失!

  人世有什麼比這更值得惋惜的:一個應當活著的年輕人,卻為疾病所俘虜,僅僅兩三天工夫,一撒手就帶走了一切,愛情、事業、彩虹似的理想………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March 29, 2016 at 2:38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