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015 Blog Posts (567)

蘇童·談《三聯生活周刊》

近年來《三聯生活周刊》成為了我個人的梳邊書,燈下翻閱,每次讀後都有服用強力維生素的感覺,此盲聽似誇張,其實絕非戲言。

  我的閱讀習慣一直是功利的,假如把閱讀當做餐飲的話,我是要攝取營養的那

一種,假如是一本期刊的話,我對它的要求往往是既能消遣又能從中獲取信息,而

我所希望的信息最好是覆蓋文化、科學、體育、政治這些門類,我所希望看到的是

一種圖文並茂的、直觀的、文筆輕松如聊家常的此類文章,我還希望能找到一本裝…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November 20, 2015 at 10:30am — No Comments

希梅內斯《小毛驢和我》·66~70章

六十六、山上的火災

沈重的鐘聲!……三下、四下……火災!

我們停下晚餐,懷著緊張的心情,辛苦地經過狹窄的小木樓梯,爬上空曠而寂寞的平屋頂。

“……在盧塞納那邊!”已經到了上面的阿尼利亞從黑夜中從上面向樓梯下面喊著……當,當,當!來到了外面——可以喘一口氣了!——鐘的強烈撞擊的鳴響,敲打著耳膜,震撼著我們的心。

“了不得,了不得……一場好大的火災!”…

Continue

Added by 超人偶爾飛 on November 20, 2015 at 10:26am — No Comments

《Facebook Nation : Total Information Awareness》

書名:《Facebook Nation : Total Information Awareness》 

作者:Newton Lee

出版社:Springer

出版日期:2013年…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November 20, 2015 at 10:25am — No Comments

東山樵夫《百度:如此專注》(7)

喜悅背後的轉變

如果一支股票在納斯達克上市,一天之內股價上漲五倍多的話,我們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奇跡;如果一個公司在一夜之間會誕生好幾個億萬富翁的話,恐怕也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神話。如果一個人一夜之間掙了好幾億美元,那麽我們將要用怎麽樣的詞匯來形容百度網絡技術公司總裁李彥宏和他的隊伍們?

盛大總裁唐駿表示,百度登陸納斯達克首日受資本市場“瘋狂追捧”的現象,不僅對國內行業,對他個人而言,也都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

Continue

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November 20, 2015 at 10:24am — No Comments

楊盛龍·山果月歷

  時令物候,有依各種花的開落定歲時的花歷,有與節氣花期相應的二十四番花信風。武陵山區每個月有花開,每個月有野泡山果成熟,可不得有一種山果月歷,每月介紹一兩種代表性野泡山果,每月都有自然饋贈的酸甜清新。

油茶樹三種果



  世上的樹都是開一種花結一種果,惟有油茶樹開一種花結三種果。


  油茶樹在油茶果成熟的霜降時節開花。秋末冬初,青翠的油茶林開得白花花的。白色的花朵如牽牛花大,飽含蜜糖,采花的蜜蜂往往陷在蜜糖中被裹住翅膀。我們摘油茶果時,掐一根草管,從油茶花中吸食蜜糖,甜蜜蜜的。摘一天油茶果,在油茶林樹枝間來回,衣服被油茶花糖漬的一片片漿,頭發被滴的一綹綹黏黏乎乎。…

Continue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November 20, 2015 at 10:21am — No Comments

葉胡達·阿米亥(Yehuda Amichai)詩選: 敞開關閉敞開

敞開關閉敞開。我們出生之前,萬物都敞開

在與我們無關的宇宙。我們活著的時候,萬物都被關閉

在我們體內。等到我們死了,萬物再次敞開,

敞開關閉敞開。我們盡是如此。

 

我以絕對的信念堅信

我以絕對的信念堅信,此刻

有千百萬人正站在街角…

Continue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November 20, 2015 at 10:21am — No Comments

于壯《人啊,你為甚麼》:灰色幽默

有這麼一句法文:C’est la Vie,「這就是人生」。 

用得都濫了,差不多每部在寫人的電影都能用上。準沒錯的,人生包羅萬象嘛,積極的、消極的、絕望的、荒謬的、功利的、殘酷的、溫婉的、瘋狂的、壓抑的...都是人生的一部份。到底也離不開七情六欲,千百年來如一日,電影(故事)念茲在茲做著的是同一回事,一言以概括,「這就是人生」,成為了一切的答案。

  

本片則更明顯,五十個人物速寫,都是平凡人;關心著他們的日常生活,無需以太多怪癖來嘩眾取寵,維持著一個冷靜的距離,把觀眾帶到了一個個生活現場。

  

  …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November 20, 2015 at 10:16am — No Comments

陳建瑋·看比玩更有趣!電玩實況熱

把興趣當成工作是許多人的夢想,但在眾多興趣當中,「玩電動」似乎是與工作最不相干的一項,過往,即使是職業電競選手,也始終沒能成為一個穩定的職業。

不過這樣的情況正在改變,根據YouTube資料統計,2014年廣告收益最高的前100個頻道中,就有16個是遊戲頻道,而他們的年收入都超過百萬美金。

你還認為「玩遊戲」不能養活自己嗎?…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November 19, 2015 at 9:30pm — No Comments

鍾怡雯·從榴槤到臭豆

榴槤或臭豆腐,都在時間裡證明了它的轉折和變化。從半島到島,半島的十九年和島的二十五年,我見證了十九年的重量,也看見二十五年裡的曲折……

先從榴槤說起。

從前,我愛極此物。只要返馬,就非吃不可,有時還算好榴槤季節回家。回家吃榴槤,多麼香甜誘人的回家理由,那屬於赤道的濃烈氣息,真有勾魂的特效。大賣場或水果攤的泰國榴槤,只是個頭大,論香氣和味道,哪裡比得上馬來西亞?驕傲的說法,馬來西亞之後空個十名,泰國榴槤啊,勉強給它排個第十一吧。我承認這說法霸道而且不可理喻,就像有人形容好吃的東西有媽媽味道,牽扯到原生情感,就別談什麼理智和道理了。

就有那麼一天,覺得榴槤味難聞。…

Continue

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November 19, 2015 at 9:00pm — No Comments

羊皮卷之六:今天,我學會控制情緒

  今天,我學會控制情緒。

  潮起潮落,冬去春來,夏末秋至,日出日落,月圓月缺,雁來雁往,花飛花謝,草長瓜熟,自然萬物都在循環往復的變化中,我也不例外,情緒會時好時壞。

  今天,我學會控制情緒。

  這是大自然的玩笑,很少有人窺破天機。每天我醒來時,不再有舊日的心情。昨日的快樂變成今天的哀愁,今天的悲傷又轉為明日的喜悅。我心中像一只輪子不停地轉著,由樂而悲,由悲而喜,由喜而憂。這就好比花兒的變化,今天枯敗的花兒蘊藏著明天新生的種子,今天的悲傷也預示著明天的快樂。

  今天,我學會控制情緒。…

Continue

Added by Sena Wang on November 19, 2015 at 8:00pm — No Comments

短篇偵探小說 (九)臭味相投

作者:海渡英祐

1

  谷田弘子從財務部辦公室到甬道上來時,不覺微微顫抖了一下。這是碰觸到寒冷的空氣後,更加覺得內急的緣故。

  在日比谷商業區某個角落的這棟六層樓建築物已有很多年歷史,比起鄰近一些新建大樓顯得頗為落伍,居住條件也甚差。這棟大樓沒有中央冷氣系統而近乎「夏熱冬涼」,暖氣不足的辦公室此刻的寒冷程度可想而知。其實,在辦公室裡時還不怎麼樣,而一旦走出甬道上來,就覺得臘月的寒風仿彿透過大樓牆壁吹進來而奇寒難熬。…

Continue

Added by Easy Tree on November 19, 2015 at 3:51pm — No Comments

怎樣和90後共同

導語:聽到管理者說的最多的話題就是不能聽到90後的真心話,為了讓管理者更好的理解這個群體,我們把在訪談中了解的90後的一些真心話整理下來,抽取了比較有代表性的11條真心話分享給大家。 

真心話1:安排任務時候,給出一個具體目標給90後比漫無目的地叫他去做一件事更好,而且你會發現,前者的積極性明顯比後者高很多。

解讀:在我們調查中,發現很多管理者在布置任務特別是口頭任務的時候是混亂的,我認為導致這一結果主要有兩個典型的原因:…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November 19, 2015 at 3:50pm — No Comments

【英】伊麗莎白一世·抗擊西班牙無敵艦隊

忠誠的將士們,有些人出於關心我們的安全,奉勸我們應該留神如何向武裝部隊表明立場,以防背叛;而我要向大家保證,我無意在有生之年不信任忠心耿耿的人 民。讓暴君們去提心吊膽吧;我行事一貫如此,那就是,蒼天在上,可以作證,我把主要的力量和安全保障寄托於臣民的忠心和善意上。所以,此時此刻我已來到你 們中間,不是為了消遣或娛樂,而是決心要在戰役的白熱階段與你們生死與共;為了上帝,為了祖國,為了人民,奉獻我的榮譽,我的熱血,甚至我的軀體。我知道 我只有一個柔弱女子的軀體,但我有一顆國王的心,一顆英格蘭國王的心;我鄙視帕爾馬、西班牙或歐洲的任何國君,如果他們膽敢侵犯我國的邊境,我與其蒙受奇 恥大辱,不如親自拿起武器;我將親自掛帥,為你們作評判,為你們每個人在戰場上的功績論功行賞。看到你們一往無前的氣概,我已經知道,你們應該被獎賞,應 該被戴上桂冠;我以國君之言要你們務必放心,人民必將對你們作出及時的回報。同時,我要海軍中將替我指揮,我從未有過比他更高貴更優秀的臣民;我毫不懷疑…

Continue

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November 19, 2015 at 3:28pm — No Comments

鄒士方·藝術大師的流年碎影(5)

郭沫若的“崛起”

郭沫若的《女神》是中國最優秀的新詩詩集,《女神》的誕生使郭沫若成為中國新詩中的巨人,奠定了他在這個新文學史上的地位。

青年朋友們,你大概並不了解《女神》的誕生同一個人很有關系,他可以算作是《女神》的“催產婆”,這個人就是宗白華先生。

宗白華先生是中國現代著名的美學家和詩人,1918年他就參加了王光祈、李大釗等人發起的少年中國學會的籌備工作,以後被選為這個組織的最初領導人之一。翌年8月,上海《時事新報》副刊《學燈》主編郭虞裳受該報負責人張東蓀的委托聘請宗白華協助編輯《學燈》。11月郭虞裳赴英,22歲的宗白華正式擔任《學燈》主編。宗白華就是在編輯《學燈》期間,發現和扶植了郭沫若。…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November 19, 2015 at 3:27pm — No Comments

張恨水·風檐嘗烤肉

有人吃過北平的松柴烤肉嗎?現在街頭上橙黃橘綠,菊花攤子四處擺著,嘗過這異味的人,就會對北平悠然神往。 

  據傳說,松柴烤牛肉,那才是真正的北方大陸風味,吃這種東西,不但是嘗那個味,還要領略那個意境。你是個士大夫階級,當然你無法去領略。就是我在北平作客的二十年,也是最後幾年,變了方法去嘗的,真正吃烤肉的功架,我也是“仆病未能”。那麽,是怎麽個情景呢?說出來你會好笑的。 …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November 19, 2015 at 11:29am — No Comments

《60年代》(7)詹姆斯·吉爾伯特:新左派:舊美國

  在我開始把20世紀60年代當作一個歷史時期來寫時,我意識到我不得不勇敢地面對著一種令人不快的事情;不只是感受到像一顆催淚彈一樣籠罩著這一時代的悲劇和暴力,還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帶來的不快。我不是說我以前曾經經歷過,畢竟,我們難免會相信我們曾置身其中的歷史有其不同凡響處。但作為一個歷史學家,我發現了一些驚人的輪廓。從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角度看,60年代有一個熟悉的輪廓,很像是19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那時美國社會和政治生活中有一種相似而莫名的不安。我像尼克松喜歡大選一樣歡迎這種思想;我知道有些事不會發生,直到它真正地發生了我才意識到它為什麽發生,為什麽必然發生。從那以後,我就一直被已有的看法煩惱著。…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November 19, 2015 at 11:27am — No Comments

李劼:解析後現代的概念遊戲和詞語迷霧

博主按語:應微博網友之請,撰寫此文,解析後現代文字,與眾分享。順便告知,此文發表於九月二十五日《東方早報》經濟評論版,略有刪改。這裏是原文。

  本文先引用國內某大學教師寫給區區的一番感觸:

  我的專業是“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這裏有一荒謬現象:學生到了研二,還從未上過一門體悟、解讀作品的課。學生們都學了什麽呢?後殖民文化、流散文學與文化、東方文學與文化、西方女性主義……正好應了您微博上的話。國內紛紛攘攘也全都在做這些東西。給他們上了幾堂課之後發現非常恐怖。學生張口閉口全是後殖民後現代解構,我說不要跟我講這個,說說你們讀了哪些經典作品,結果我驚訝的發現,作為外國文學專業的研究生,他們居然連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沒有讀過,而這種情況極其普遍。…

Continue

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November 19, 2015 at 11:26am — No Comments

馬來西亞中文電影的春天幾時來(中篇)“強制上映” 愛變成害

每一部向國家電檢局登記、排期的本地電影,都可以在電影院獲得最少2週的上映時段。

儘管院線會根據首4日票房成績決定往後的場次,除了《一路有你》與《初戀紅豆冰》能破除宿命,直到“壽終正寢”為止以外,絕大多數的本地電影都無法逃脫14天便下畫的命運。

這項政策是為了確保本地電影都有機會展示給觀眾,不至於壓在箱底永無見天日之時,可是,這面保護盾卻漸漸的變成了一把雙面刃。

鄭建國:政策出發點好

獎掖金上限不公平…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November 19, 2015 at 11:25am — No Comments

白先勇:火島之行

  這次他們決定到火島去,從中西部來的三個女孩子堅持要到海濱遊泳,所以林剛預備帶她們去火島的松林灘。林剛在紐約住了十年,總共只去過三四次海灘:他不善遊泳,雖然零星的在遊泳池裏泡過十來次,總也沒有學精,最多只能遊百來公尺。本來林剛提議請三個女孩子到雷電城去看戲,那兒有全美著名的踢踏舞,可是她們一致反對,嚷著說紐約城裏太悶熱,要出城下海,清涼片刻。

   自從林剛搬到百老匯與一○三街他那間兩房一廳的公寓後,他的住所便變成中國留學生歇腳的地方了。尤其是每年夏季從各路來紐約觀光找事的單身女孩兒,許多都歡喜蜂擁到林剛家裏。或者直接經朋友的介紹,或者由朋友的朋友間接引進,只要抵達紐約時 ,打一個電話,林剛便開著他那輛嶄新的敞篷雪佛蘭到巴士站去迎迓了。

   一來林剛長得好玩,五短身材,胖胖的軀體像個壇子,在人堆子裏,走起路來穿梭一般腳不沾地似的直兜轉子…

Continue

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November 19, 2015 at 11:23am — No Comments

賈平凹·名角

  楊鳳蘭是西安南郊人,十一歲上跟李正敏學戲,翌年即排《三對面》,飾青衣香蓮。鳳蘭個頭小,家人牽著去後臺裝扮,一邊走,一邊嚷道要吃冰糖葫蘆。家人說:“你是香蓮了,還貪嘴?”鳳蘭嘴撅臉吊。但到鑼鼓聲起,粉墨登場,竟判若兩人。坐則低首嘿答,立則背削肩蹇,抖起來如雨中雞,訴起其冤,聲口淒婉,自己也骨碌碌墜下淚來,一時驚動劇壇。李正敏說:“這女子活該演戲,但小小年紀竟能體味蒼涼,一生恐要困頓了。”愈發愛憐栽培,傳授《三擊掌》、《徐母罵曹)、《二進宮》給她。…

Continue

Added by La Via della Seta on November 19, 2015 at 11:21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