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016 Blog Posts (789)

陶鑄·松樹的風格

陶鑄(1908~1969),湖南祁陽人,曾任國務院副總理等職,著有《理想·情操·精神生活》等。

去年冬天,我從英德到連縣去,沿途看到松樹郁郁蒼蒼,生氣勃勃,傲然屹立。雖是坐在車子上,一棵棵松樹一晃而過,但它們那種不畏風霜的姿態卻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當時很想把這種感覺寫下來,但又不能寫成。前兩天在虎門和中山大學中文系的師生們座談時,又談到這一點,希望青年同誌們能和松樹一樣,成長為具有松樹的風格,也就是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現在把當時的感覺寫出來,與大家共勉。

我對松樹懷有敬佩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來,多少人就歌頌過它,贊美過它,把它作為崇高的品質的象征。…

Continue

Added by 開麥啦 馬來西亞 on August 25, 2016 at 10:26am — No Comments

曹聚仁·我的讀書經驗

曹聚仁(1900~1972),筆名陳思、丁舟等,浙江省浦江縣人,作家。著有《文思》、《國學概論》、《老子集註》等及小說《酒店》,散文集《魚龍集》等。

中年人有一種好處,會有人來請教什麼什麼之類的經驗之談。一個老庶務善於揩油,一個老裁縫善於偷布,一個老官僚善於刮刷,一個老政客善於弄鬼作怪,這些都是新手所欽佩所不得不請教的。好多年以前,上海某中學請了許多學者專家講什麼讀書方法讀書經驗,後來還出一本專集。我約略翻過一下,只記得還是“多讀多看多做”那些“好”方法,也就懶得翻下去。現在輪到我來談什麼讀書的經驗,悔當年不到某中學去聽講,又不把專集仔細看一看;提起筆來,覺得實在沒有話可說。…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August 25, 2016 at 10:24am — No Comments

茅盾·上海面面觀 上海——大都市之一 (中)

三上海的特殊地位如何造成



再說繼美正待回答他的伯父,卻聽得老祖父問道:“周親家代我們找到了房子沒有?怎麼不見繼成兩個一同回來呢?”

“房子呢,周親家說是有的,"大老爺克勤一邊說,一邊就皺了眉頭,“可是聽去房租太大。小的,我們又不夠用。明天到法租界再去看看罷。繼成兩口子,去看什麼《桃李劫》去了。這是新編的電影,"說到這裏他就嘆一口氣,“聽說是講大學畢業生沒有飯吃,弄到偷東西,坐監牢。"

“二哥,你聽!"那邊珍小姐悄悄地對繼美說。“不是上月裏報上登過有一個大學生找不到事情,窮得做賊麼?怎麼就已經編做電影了?”…

Continue

Added by 文學 庫 on August 25, 2016 at 10:08am — No Comments

陳祖芬《走進寧波》東方不敗

我很難把他和耐克和阿迪達斯和華倫天奴和黛安芬和聖羅蘭和騰牌等等十幾個名牌聯系起來。

或者說他長得一點不耐克一點不阿迪達斯一點不聖羅蘭。

他的衣服是煙色的,臉也是煙色的,黯黯淡淡。不過那厚的嘴唇、圓的鼻頭,是一望而

知的厚道。那凹凹的眼睛和長長的耳垂,又讓人感覺可靠和智慧。

從來靠海吃海,他小時候老跟著父親出海打魚。兩條木帆船成一對,合力拖一張大網。船上10來人,撒網的,聽魚的各有分工。魚聲大的,知道有大魚群了。黃魚會叫,聲聲如蛙。黃魚汛的季節,陽光把黃魚群照得金光四射,好像滿海流動著會叫的金子。…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August 25, 2016 at 9:56am — No Comments

三毛·第一串玫瑰念珠

西班牙是一個天主教國家,雖然人民擁有信仰的自由,可是世代家傳,幾乎百姓都是天主教。我本身雖然出自基督教的家庭,可是跟天主教一向很親近,也是看佛經的人,並不反對天下任何以“愛”為中心的任何宗教。

在西班牙的家庭裏,每一個已婚婦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在床上的墻壁掛上一大串玫瑰經的念珠。

當我也結了婚以後,很喜歡也有一串那麽大的念珠,把它掛在墻上,一如每一個普通的家庭。

可是我們住在以回教為主的沙漠裏,這串念珠不好找。

等到我們夫婦回到馬德裏公婆家去時,我每天幫婆婆鋪她和公公的床,總是看見那麽一大串珠子掛在墻上。…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August 25, 2016 at 9:51am — No Comments

金蘭都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21)

燙手的夢想寫給自己的信

1996年夏天,結束博士課程回國的我應聘了母校教授的職位。那是我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工作,可結果卻落榜了。那時,我對人生徹底失去了信心,整日沈浸在失敗的陰影裏。

那個時候,靠著寫日記記錄下自己的思想變化,我才一點點調整過來,從陰影當中走出,失落的心開始尋找到安寧。一年以後,我就被聘到了現在所處的首爾大學,任消費者學方面的教授。現在我將那時記錄下的心情如實呈現到讀者面前。

1996年9月某日淩晨。…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August 25, 2016 at 9:51am — No Comments

扎西拉姆·多多《當你途經我的盛放》(15)

無題,只得一聲嘆息

一入風雨出小樓

此身都寄湖洲

青衣未撣已淋零

一襟冷霜雪

兩袖寒潮聲

覓盡欄桿不肯倚

終逢玉臺蘭柱

欲攀憐其太清白

哪忍妄登臨…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ugust 25, 2016 at 9:50am — No Comments

朱千華《中國美女地圖》(14)

米脂印象



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碳,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

到了陜北,這兩句俗語聽得最多。清澗是著名的石材之鄉。一層層像書頁一樣的清澗石板,表面平整,色澤青藍,為陜北一寶。瓦窯堡在子長縣,被舉譽為“紅與黑”的城市。這裏是抗日救國宣言誕生地,紅軍在此出發東征。黑是指煤。瓦窯堡已經探明煤炭儲量達28億噸。

從米脂到綏德路程40公裏。兩城之間有個小鎮,名四十裏鋪。在這裏就可以看到米脂的婆姨綏得的漢。自古以來就有這種說法。說綏德的漢子像黃土地一樣厚實,米脂的女人像山丹丹花一樣靚麗紅艷。…

Continue

Added by 非常灑狗血 on August 25, 2016 at 9:50am — No Comments

張靜初:穿盔戴甲 (1)

2010年6月,上海國際電影節,張靜初主演的兩部電影《唐山大地震》、《唐伯虎點秋香2》同時參展,一條紅毯她走了兩次。

今年,張靜初有5部電影上映,媒體上幾乎每天都有她的消息,這對把做宣傳當成負擔的她來說是一種壓力。在張靜初看來,一個演員,把戲演好才是王道。身邊的人都說她本該比現在更有知名度,應該多做宣傳,“這不是事情的重點,重點在於,我太封閉了,我希望自己更全面、開放、豐富多彩一些,所以現在正試著改變”。

張靜初的生活,除了演戲,幾乎毫無破綻,謹言、低調,有關她的花邊新聞,不是去小店淘衣服,就是坐在路邊吃大排檔,都是些無關痛癢的東西。勁爆的,也就是那麼幾則占據版面時間不長的緋聞,對這些,她不但不忌諱談,甚至會幫你清點,然後溫和又堅決地否定。…

Continue

Added by 微影庫 on August 25, 2016 at 9:48am — No Comments

黃學軍·家鄉三月陽雀叫

陽雀叫,拐拐陽,一聲更比一聲長,如癡如醉豎耳聽,這山叫來那山響。

陽雀叫了,春雨來了。…

Continue

Added by Easy Tree on August 23, 2016 at 2:24pm — No Comments

莫言·會唱歌的強~第10節·童年讀書

Continue

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August 23, 2016 at 2:23pm — No Comments

六六·公元2001年3月16日 (上)

 老婆莫小雨的日記:

  2000年3月16日星期四又在下雨

  靠!劉雷又不知哪根筋搭住了!我知道靠這個詞粗,從女人嘴裏出不雅。引未荷的話說,當你想說靠的時候,記得發音成X,讀如叉。這樣既文明又動聽,更具遐想的魅力。而我認為這只能是未婚女人勾引男人故做嬌嗔的把戲。當你氣急而又無法發泄的時候,靠!還是靠最解氣。

  他都半個月不理我了。開始還沒發覺,直到頭兩天前我欣喜若狂地奔回家告訴他我升部門的頭兒的時候,他不冷不熱地藐了我一眼我才知道,哦!那個怪物又生氣。…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August 23, 2016 at 2:22pm — No Comments

莫言·中州紀事~第十二章·昆侖一葉

深秋的天氣,多半是蕭索的。譬如今日。灰沈沈的天空低低的,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寒風吹過,卷起落葉片片。李玄逸一行在路上默默行走。此地名叫野嶺,離開血魂洞已經有百裏之遙。

血魂洞一事已經過去兩天了,李玄逸三人的心情仍然處於低沈當中,就像這天空中的滿天陰霾。這件事實在給了這三個剛離開蜀山的少年極大的沖擊。

那晚離開血魂洞後,三人是在山下三十裏外的一個小村落過的夜。白天,村民們得知他們是從血魂洞來的後,無不大驚失色。那些親朋好友被擄掠上山的村民急急追問親人下落,被告知不幸後,無不傷心離去。等到知道他們打贏了血袍老祖師徒,村民大驚的心立刻變得大喜,四處奔走相告,整個山村鑼鼓喧天。可是當村民們知道血袍老祖還活著後,所有人登時噤若寒蟬。更有甚者,村民們為了避免被血袍老祖報復,居然惡言相向,還把三人趕出了村子。…

Continue

Added by Pei Shu on August 23, 2016 at 2:22pm — No Comments

吳玄·雁蕩三嘆

  

  雁蕩山方圓五百裏,百二奇峰混混沌沌暈暈乎乎地羅列其中,許多個世紀又許多個世紀,都無人發現,個中原因,大約是因為雁蕩“不類他山,皆包在諸谷中,自嶺外望之,都無所見。”

  後來,到底讓人發現,史載雁蕩山興於唐而盛於宋,算起來成名也一千多年了,且獲得“海上名山”、 “寰中絕勝”之譽。但雁蕩僻居海陬,遠離漢文化圈,不少歷史上光照千古的人物都沒有濯足過雁蕩,譬如李太白,譬如白居易,譬如蘇東坡,以至現在的雁蕩人還為他們沒有來過雁蕩,沒有揮灑些才氣予雁蕩而遺憾。…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August 23, 2016 at 2:21pm — No Comments

吳祖光·廣和樓的捧角家

吳祖光(1917~2003),浙江武進人,劇作家。著有話劇《風雪夜歸人》、《林沖夜奔》,電影劇本《國魂》,散文集《後臺朋友》、《藝術的花朵》等。

提起廣和樓來,北平人沒有不知道的,就因為它是中國國劇惟一大科班富連成社的大本營;富連成已享盛名卅余載,廣和樓便是它每日上演的戲園子,尤其廣和樓的風格獨具姿態,每日川流不息地,不知有多少人迷戀著它。

廣和樓坐落在前門肉市,破舊的大門,狹窄的甬道,古老的建築,糟朽不堪;到了這裏不由便想到古羅馬的頹垣敗壁的風度。戲園外面的小院子裏列滿了賣零食的小販,餛飩,燒餅,羊爆肚,豆腐腦,牛奶酪……最妙的是緊挨著這些賣吃的旁邊就是一個長可丈余,廣可三尺的尿池,臭氣蒸騰,尿者不斷,使得這些食物益發有不可言傳之味。…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師 on August 23, 2016 at 2:21pm — No Comments

嚴歌苓·失落的版圖

我平生參加的第一個葬禮,竟是母親的葬禮。

今年三月的一個下午,我照例完成了一天的寫作,心裏莫名地生出一陣微痛的思念。我通常是在這種思念之痛突然發作時,一把抓起電話的。

三月的那個下午(正是祖國的清晨)接電話的竟是我的繼父。媽媽是個敏捷至極的人,電話鈴一響,她總是聞聲起舞似的向電話一躍。我甚至懷疑她時時都埋伏著,守候我的電話。自我遠嫁,她知道早晨七點的電話鈴聲必定發自我這裏。我劈頭就問:“媽媽呢?”

繼父說媽媽住了醫院,前兩天剛剛經歷胃切除手術。他接著告訴我,媽媽胃癌已是晚期。…

Continue

Added by desafinado on August 23, 2016 at 2:20pm — No Comments

李明泉·鄉村文化的產業化發展道路

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鄉村文化建設得如何,事關農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的提高,事關鄉村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事關和諧社會在農村的構建。中國鄉村文化在新世紀面臨全新的發展機遇。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為鄉村文化註入了新的發展動力,也使鄉村文化建設成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標之一。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為鄉村文化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任務,要求“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著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通過農民辛勤勞動和國家政策扶持,明顯改善廣大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整體面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迫切需要現代文明的全面融人和發展,熱切呼喚從鄉村文化建設切人,探尋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路徑。…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August 23, 2016 at 2:17pm — No Comments

韓少華·老師窗內的燈光

韓少華(1933~),生於北京,祖籍浙江杭州。著有《寒冬,我記憶的搖籃》、《孩子的淺見》、《繼母》、《韓少華散文選》等。

我曾在深山間和陋巷裏夜行。夜色中,有時候連星光也不見。無論是山懷深處,還是小巷子的盡頭,只要能瞥見一豆燈光,哪怕它是昏黃的,微弱的,也都會立時給我以光明、溫暖、振奮。

如果說,人生也如遠行,那麼,在我蒙昧的和困惑的時日裏,讓我最難忘的就是我的一位師長的窗內的燈光。…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August 23, 2016 at 2:16pm — No Comments

余華《靈魂飯》麥田裏

我在南方長大成人,一年四季、一日三餐的食物都是大米,由於很少吃包子和餃子,這類食物就經常和節日有點關系了。小時候,當我看到外科醫生的父親手裏提著一塊豬肉,捧著一袋面粉走回家來時,我就知道這一天是什麼日子了。我小時候有很多節日,五月一日是勞動節,六月一日是兒童節,七月一日是共產黨的生日,八月一日是共產黨軍隊的生日,十月一日是共產黨中國的生日,還有元旦和春節,因為我父親是北方人,這些日子我就能吃

到包子或者餃子。…

Continue

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August 23, 2016 at 2:16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