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016 Blog Posts (803)

博爾赫斯·小人

城市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總是有點時代錯亂。咖啡館退化成了酒吧;本來通向院子,可以瞥見葡萄架的門廳現在成了盡頭有電梯的幽暗的走廊。多少年來我一直記得塔爾卡瓦諾街附近是布宜諾斯艾利斯書店;一天上午我發現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古玩店,並且聽說書店老板堂聖地亞哥·菲施拜恩已經去世。菲施拜恩是個胖子;我記不太清他的長相,卻記得我們長時間的聊天。他鎮定自若,常常譴責猶太復國主義,說它使猶太人成了普普通通的人,像所有別的人那樣給捆綁在一個單一的傳統、單一的國家上,不再具有目前那種豐富多彩的復雜性和分歧。他還告訴我,當時在編纂一部龐大的巴魯克·斯賓諾莎作品選集,刪去了那些妨礙閱讀的歐幾裏德幾何學的繁蕪,給那異想天開的理論增添了虛幻的嚴謹。他給我看羅森羅思的《猶太神秘主義發凡》的善本,但又不肯賣給我,不過我藏書中有些金斯伯格和韋特的書卻是在他店裏買的。…

Continue

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April 25, 2016 at 10:16am — No Comments

爺爺變成了幽靈

作者:[丹麥]金·弗珀茲·艾克松/彭懿譯 

有一個小男孩叫艾斯本。

艾斯本最喜歡的人,就是他的爺爺霍爾格了。

可是,他再也沒有爺爺了。

爺爺死了,爺爺突然倒在了大街上,死於心臟病發作。

艾斯本傷心極了,哭個不停。

那天晚上,媽媽坐在艾斯本的床上說:“爺爺去天堂了。”…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April 25, 2016 at 10:15am — No Comments

艾薩克·阿西莫夫:世界上的所有煩惱

在地球上最大的工業是「馬爾蒂瓦克」製造業——「馬爾蒂瓦:是一種巨型計算機。它 在五十年裡得到了迅猛地發展,直到它的類型號產品遍佈美國首都華盛頓及郊區,並把它的 「觸角」伸入到地球上的每個城鎮。

  一名陸軍文職人員不斷給計算機輸入數據,另一名陸軍文職人員則譯釋計算機提供的答 案。陸軍工兵部隊負責維修,當工礦企業的計算機固元件缺損而發生故障時,陸軍工兵會及 時用貯備的元件進行替換,以保證計算機永遠完善,永遠精確,永遠符合要求。

  「馬爾蒂瓦克」指導地球的經濟活動,並促進地球上科學技術的發展,它的最主要的作 用,是作為瞭解每個地球人的真實情況的中央情報交換所。

  「馬蒂爾瓦克」每天的工作是整理四十億份有關每個人的情況的資料,輸入存貯器,並…

Continue

Added by desafinado on April 25, 2016 at 10:14a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文創慕課の互聯網+與領導心態

從使用電腦到駕馭資訊

世人所知的首次管理會議於一八八二年召開,由德國郵務總局(German Post Office)所舉辦,受邀的都是各大企業的最高主管,而會議主題只有一個――如何消除電話恐懼癥。

結果,全場無人出席。原因是應邀人士們覺得受到侮辱;身為最高主管居然需要使用電話――這真是太離譜了。電話是手下用的呀!

這個故事是六十年代初期聽人說的,當時我在IBM上班,負責向企業的最高主管們推廣電腦的使用。我們很清楚資訊不是一個新綽頭,它將徹底改變我們管理工業的方式與做生意的模式。因此,IBM的湯姆華特森二世(Tom Watson,Jr.)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為總經理們召開一個準備灌輸「電腦文明」(Computer…

Continue

Add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April 25, 2016 at 10:14am — No Comments

周作人·北平的春天

北平的春天似乎已經開始了,雖然我還不大覺得。立春已過了十天,現在是六九六十三的起頭了,布袖攤在兩肩,窮人該有欣欣向榮之意。光緒甲辰即一九0四年小除那時我在江南水師學堂曾作一詩雲:

“一年倏就除,風物何淒緊。百歲良悠悠,向日催人盡。既不為大椿,便應如朝菌。一死息群生,何處問靈蠢。”但是第二天除夕我又做了這樣一首雲:

“東風三月煙花好,涼意千山雲樹幽,冬最無情今歸去,明朝又得及春遊,”這詩是一樣的不成東西,不過可以表示我總是很愛春天的。春天有什麽好呢,要講他的力量及其道德的意義,最好去查盲詩人愛羅先河的抒情詩的演說,那篇世界語原稿是由我筆錄,譯本也是我寫的,所以約略都還記得,但是這裏謄錄自然也更可不必了。春天的是官能的美,是要去直接領略的,關門歌頌一無是處,所以這裏抽象的話暫且割愛。…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April 25, 2016 at 10:14am — No Comments

古清生《味蕾上的南方》の 米香五常

五常的大米燜出的幹飯,與秋天有同感,明澈而柔軟,漫溢成熟的芬芳。吃大米飯的歷史已經十分久長了,然而吃罷大米飯,想去看一看長大米的地方,只在吃罷五常大米才生發過。

人生漫長,又覺短暫,尤其是青春時光,仿佛是乘高速列車,一覺醒來,出發的地方已在千裏之外。想到那月臺上,曾與說笑的人們,悉數已散,沒有什麽能夠挽回,人生就是一條單行線,那軌跡上亦不復有一些印痕,愛過或者恨過,都似季節的呈現或消隱。…

Continue

Added by 美食 庫 on April 25, 2016 at 10:09am — No Comments

柯靈·望春

離開龍山,又是一度月圓。小巷寂靜的生涯,已漸覺相安若素;而且俗務困人,每天被瑣屑的工作纏繞,也不復再有餘裕坐對幽窗,悠然作遐想。只是龍山的望春花,至今還頻來相擾,使人難忘。

  龍山山腰的宿舍,有一個小小的庭院,種著兩樹高大的梧桐,三四棵矮小的黃楊,一株望春花。我遷入宿舍的時候,正是風雪連天的寒冬,梧桐早已落葉,望春花也只剩著疏落的空枝;唯有終年常青的黃楊木,還透示著幾分生意。時節推移,漸漸由冬轉春,氣候雖已日漸暖和,大地卻還沉睡未蘇;第一個洩露了春訊的,就是那一樹望春。草未曾茁青,樹沒有抽芽,望春花卻在濯濯的枝頭,開起了滿樹銀白的花蕾。宿舍裡深通世故的女傭,有意無意地說:「望春花開了,春天就快要來了!」…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April 24, 2016 at 9:32pm — No Comments

D·波德威爾·香港電影的秘密(7)

李小龍與成龍 (1)

李小龍與成龍是香港最知名的兩顆明星。有人或會認為他們直接反映了本土取態,但更確切的說法也許是,兩者都塑造了個人的形象,該形象又塑造了環繞香港身份而展開的文化對話的內容。

李小龍1940年在舊金山市出生,父親李海泉當時正在那兒參加巡回戲班的演出。還是手抱嬰孩的他,已在父親擔演的粵語片中亮相。他出生數月後,舉家回到香港。6歲時,李小龍再度亮相銀幕,此後數年更成為知名粵語片童星。他十多歲開始習拳擊與武術,後離港往美國大學深造,並在彼邦開館授徒,引起議論紛紛。他和電影界人士有來往,故有機會在美國電視連續劇《青蜂俠》(The Green…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April 24, 2016 at 9:27pm — No Comments

梁宏達《老梁談名流》誰殺了霍元甲

拳打西洋拳師,腳踢東洋武士,

這些事跡是否真實存在?

無數影視劇中展現過的“精武門”,

幕後創辦者究竟是誰?

走火入魔、仇家暗殺、病死說,藥死說,

到底哪個是霍元甲的真正死因?

一代愛國俠客,為何在死後屢遭質疑?

他的生前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April 24, 2016 at 9:23pm — No Comments

羅伯•托賓《好劇本如何說故事》(2)缺陷

在故事開頭,主角通常是有缺陷的。這個缺陷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他(她),盡管主角並不知道這個缺陷是什麽,也不清楚這一缺陷對自己的影響。

主角很多時候把自身的缺陷視為求生必備的防禦機制。主角並不認為那是他的缺陷,而是將其看做一種應對生活的方式,一種能保護自己生命的行為。這就是主人公還未擺脫自身缺陷的原因——他是真的認為他需要這種缺陷。

這是你的故事的一個重要成分,可以創造出內在的緊張沖突。為什麽呢?因為所有的故事實質上都是在講述一個主人公不得不克服自身的缺陷,從而達到某個偉大的目標。因此,主角(以及觀眾)陷入了矛盾沖突中,他必須在對他來說是求生必需的缺陷與偉大的目標兩者間作出抉擇。

著名影片中的例子…

Continue

Added by 微影庫 on April 24, 2016 at 9:22pm — No Comments

老牙·羊蹄子

豬蹄子肥腴,羊蹄子味香。普通人以為羊蹄子四個幹木橛,沒什麼吃的,那是不曾吃過。怎麼吃?連皮吃。

羊蹄子拔毛是件苦差使。羊毛本來細若花針,蹄子上的更纖弱一些。有些飲食攤點把松香化了,羊蹄子浸在裏面,冷卻後敲下來,羊毛一根不留,是很聰明的辦法,但松香這東西據說有毒,並不可取,但嗜羊蹄子的諸公並不介意,反正自己不曾看見。用松香拔毛也許還是好的,有的攤點用的是瀝青,那可就更有些為人不恭。曾經見過一個退休工人自己做羊蹄子,坐在樓前陽光下用鑷子拔毛,從午間直到日落,姿勢不曾有絲毫改變,這需要極大的涵養。…

Continue

Added by 青工哲學 on April 24, 2016 at 9:17pm — No Comments

莫言·罪過

我帶著五歲的弟弟小福子去河堤上看洪水時,是陰雨連綿七天之後的第一個晴天的上午。我們從胡同裏走過,看到一匹單峰駱駝正在反芻。我和弟弟遠遠地站著,看著駱駝踩在爛泥裏的分瓣的牛蹄子,生動地扭著的細小的蛇尾巴,高揚著的彎曲的雞脖子,淫蕩的肥厚的馬嘴,布滿陰雲的狹長的羊臉。它一身暗紅色的死毛,一身酸溜溜的臭氣,高高的瘦腿上沾著一些黃乎乎的麥穰屎。

“哥,”弟弟問我,“駱駝,吃小孩嗎?”

我比小福子大兩歲,我也有點怕駱駝,但我弄不清駱駝是不是吃小孩。

“八成……不會吃吧?”我支支吾吾地對弟弟說,“咱們離著它遠點吧,咱到河堤上看大水去吧。”…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April 24, 2016 at 9:13pm — No Comments

沈從文《旅店及其他》七個野人與最後一個迎春節

迎春節,凡屬於北溪村中的男子,全為家釀燒酒醉倒了。…

Continue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April 24, 2016 at 6:08pm — No Comments

吳小兮·檳城,南洋舊夢

第1天·2013-10-30

這次馬來西亞檳城之行可以說是一場“編外”安排,在馬爾代夫度過了一周的悠閑假期後,我們會轉到吉隆坡回北京,為了不浪費10天婚假的每一天,我們打算在馬來西亞找個城市逛蕩一下。有美食的誘惑,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檳城被我們選為了目的地。事實證明,這個選擇無比明智——馬代美則美矣,但島上的飲食卻著實不對國人的胃口,華人眾多,擁有諸多特色的檳城,著實好好犒勞了下我們的胃。而檳城所保留的南洋風情,更讓人想起了《初戀紅豆冰》裏那個安靜美好的華人小城——實際上,包括《初戀紅豆冰》、《色戒》等電影都曾在檳城取景。…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April 24, 2016 at 6:07pm — No Comments

趙 川·關於藝術,我們真對嗎?

一九八○年我進初中,收音機裏在唱《八十年代的新一輩》。老師說這很了不得,因為是八十年代,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當時懵懂,似信非信,因為七十年代開始時才幾歲,沒法比。到有一天,開口會講八十年代是一九四九年以後國家重大轉型的過渡期,這時已經是很多年後,馬路上、房間裏和腦子中,東西早全都變了樣。盡管那時對中國很多新格局的起步年幼無知,聽講的“四個現代化”和共產主義一樣抽象,但回想個人的青春、反叛,因為緊靠各種社會求新氣象,所以尤其鮮明和生動。…

Continue

Added by Easy Tree on April 24, 2016 at 6:06pm — No Comments

米沃什(CZESIAW MILOSZ)詩選·歐洲之子

1

我們,胸中充滿日子的甜蜜,

在五月贊美樹木花開的我們,

是比那些已死亡的好。

 

我們,品嘗異國的隹肴,

全然享受愛情之喜悅的我們,

是比那些已埋葬的好。

 …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April 24, 2016 at 6:06pm — No Comments

楊絳·錢鐘書寫《圍城》

楊絳(1911~),江蘇無錫人,女作家、文學翻譯家。著有《幹校六記》、《將飲茶》、《洗澡》、《我們仨》等作品。

錢鐘書在《圍城》的序裏說,這本書是他“錙銖積累”寫成的。我是“錙銖積累”讀完的。每天晚上,他把寫成的稿子給我看,急切地瞧我怎樣反應。我笑,他也笑;我大笑,他也大笑。有時我放下稿子,和他相對大笑,因為笑的不僅是書上的事,還有書外的事。我不用說明笑什麼,反正彼此心照不宣。然後他就告訴我下一段打算寫什麼,我就急切地等著看他怎麼寫。他平均每天寫五百字左右。他給我看的是定稿,不再改動。後來他對這部小說以及其他“少作”都不滿意,恨不得大改特改,不過這是後話了。…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April 24, 2016 at 6:05pm — No Comments

夸西莫多·死亡的意識

碧樹婆娑,

引發最美妙的樂音

領略雨露的情韻。

枝葉扶疏,

一縷柔婉的陽光

摟抱和煦的清風;

而我,受著愛的驚嚇

墜入死亡的意識。

呂同六譯

Added by 邊鄉 岸 on April 24, 2016 at 6:05pm — No Comments

孫承貴·鹽場的路

過去鹽場的路大多依著鹽池,實實在在的,如今大手筆的柏油路,跨河闖灘,將鹽池全部的格局打亂了,就是老鹽場人也找不到北了。

  記得俺家在三洋十九圩,這是以前修灘時,從南到北的從頭圩一直排到二十圩,十九圩處在大海邊上,晚上睡覺可以聽到漲潮的聲音。那時是八卦灘,圩子處在鹽灘的中間,到工區三洋坨也要七裏路。童年的樂趣就在圩子裏,到了夏天幾乎是赤著腳光著屁股,圩子裏的小夥伴們在一起玩耍,打打瓷溜蛋,扯著大人帶著一起去逮沙光、挑小罾,享受那自由自在的童趣。

  上學了,第一次走出圩子,才知道鹽場沒有定型的路,為了不占用生產的面積,比鹽池的格堰略寬一點,但是格堰都是相連相通的,可以隨便地行走。…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April 24, 2016 at 6:05pm — No Comments

陳明發博士 《文創技能系列 109》哈利波特20歲

許多人初訪倫敦,特地到國王十字車站(下圖 1)看看,然後心滿意足的說,“這就是哈利波特和他的同學們,乘坐火車上霍格華茲魔法學校的地方!”



靜下心來聽鐵軌的轟隆微震,月臺的人潮步伐,我想得更多的,是喬安羅琳怎樣創造了哈利波特。…



Continue

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April 24, 2016 at 6:00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