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鹽場的路大多依著鹽池,實實在在的,如今大手筆的柏油路,跨河闖灘,將鹽池全部的格局打亂了,就是老鹽場人也找不到北了。

  記得俺家在三洋十九圩,這是以前修灘時,從南到北的從頭圩一直排到二十圩,十九圩處在大海邊上,晚上睡覺可以聽到漲潮的聲音。那時是八卦灘,圩子處在鹽灘的中間,到工區三洋坨也要七裏路。童年的樂趣就在圩子裏,到了夏天幾乎是赤著腳光著屁股,圩子裏的小夥伴們在一起玩耍,打打瓷溜蛋,扯著大人帶著一起去逮沙光、挑小罾,享受那自由自在的童趣。
  上學了,第一次走出圩子,才知道鹽場沒有定型的路,為了不占用生產的面積,比鹽池的格堰略寬一點,但是格堰都是相連相通的,可以隨便地行走。
  小嬸是我們的老師,我和姐姐一起上的學,算是提前上,雖說比同學們小,但是每一次上學我都是按時到校。圩子裏的大大小小的學生,全在一起玩,大姐帶小弟,夏天玩的最多的是藏貓貓,實際是一種捉迷藏,全圩的學生一起參與,分成二個組。那時的家庭作業幾乎不做了,家長也不關心這些。到了冬天玩的最多的是擠草堆,實際是二個組貼著墻擠。
  鹽場的泥路有兩個極端,一個是粘腳,一個是滑跌。遇到下小雨時,那泥土就會沾住鞋子,就如蘸糖球一樣的,一個腳足有十斤重,鹽場職工子女大多穿父母發的那種長筒的水靴,水靴踩進泥巴,一下子粘在泥裏不動,會搞個豬吃泥。下大雨或者是灘堰被踩得堅硬,道路又會變得十分濕滑,於是學生跌倒便成了家常便飯,只是每個人跌倒的次數和姿勢不同罷了,有人是“大慣”帶著滿身的泥水來到學校,各人講各人的摔跤姿態,互相說笑著。中午下雨了,小嬸會叫我單獨留下來,在她家吃飯,那可以第一個到教室裏坐下來,靜下心來,板板正正的寫作業。
  上中學了,我們全是超小道走。從十九圩經十七圩,到公商大圩,再到場醫院的小路,那時總感覺有使不完的勁,放學還要打一會兒籃球,回家晚了,全是跑步,書包裏的書到畢業時,也幾乎面目全非。那時鹽場有自己的初高中,我們初中就上了二年,就直奔高中了。記得有一次放學回家的路上,突然西邊的天空暗了下來,雨前的陣風大得出奇,風吹的沒辦法走,感覺腳踩不實地面,姐姐緊緊地牽著我的手,趴在格堰的溝裏。
泥路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後來開始有了自行車,但往往卻是晴天“人騎車”,雨天“車騎人”。有些勤快的工人開始刮鹽堿來鋪路,這些鹽堿硬硬的,不陷也不粘,這樣路就好走了。家裏的自行車,大哥帶著我,鹽場的路窄,騎車要水平,有時拐彎幾乎成為直角,大哥一轉彎,將我甩到了溝裏,我一跌下去,車子輕松了,我無助地哭喊著,大哥的車子也騎下了二十多米。
  鹽場的路在變,八卦灘改成了對口灘,十九圩連同十九圩東面的建設三圩與十八圩合並,成立十八圩,老爸到了十八圩任生產組長,我家也搬到了十八圩居住。那時的房子是公房,拎包就住,家具小車一拉,這裏就是新的家了。十八圩緊靠主幹道,過橋就是清一色的沙石路了。
  上高三,當時去臺南中學的板橋,去時走贛榆到新浦,再轉車板橋,繞了一大圈。回家時改為猴嘴下車,步行到海濱和開太,然後到雷家渡口乖船回家,回家的路真不容易。如今鹽場人的出行問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雷家渡口那建起了跨海大橋,將青口與臺北連了一起,從灌西到青口一條226省道直通,青口鹽場到墟溝的單趟車程也就十來分種,去新海州坐601,外加BRT,用市民卡也就五元多錢,雖說來回繞路,時間長點,閑時坐坐,看看鹽場的風景也不錯。
  鹽場的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泥土到沙石、水泥再到柏油,真實地折射出了我們從鹽民到市民、從貧窮到小康生活的生動寫照。

Views: 5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