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182)

安德烈·紀德《帕呂德》(30)

“……有些人說出去,立刻就能出去。大自然敲他們的門:門外是遼闊的平原,他們一走到曠野,就把居所置於腦後,忘得一乾二凈。晚上要睡覺了,他們才又回到居所,很容易就找見了。



“他們若是有興致,還可以露宿,將自己的住宅丟下一天一夜,甚至忘卻好長一段時間。您若是覺得這很自然,那就是沒有很好領會我的意思。對這種事,您更要感到詫異……我可以明確告訴您,就說我們吧,我們羨慕那些十分自由的居民,也是因為我們每次費力建造的安居的房子,總是同我們形影不離,一建起來就罩在我們頭上,固然能遮雨,但是也擋住了太陽。…



Continue

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February 2, 2023 at 9:30pm — No Comments

高淑玲〈文化空間、集體記憶與地方感形塑過程〉(摘錄)(7)

3. 族群研究幫助我們探就了「地方」內甚麼樣的人際關係形式?又如何能夠去釐清親屬與族群這兩種集體認同的性質和差異?



4. 族群意識,或族群性(ethnicity)在眷村的操作中,作為人們於特定空間透過特定 文化形式整合自我的一種展示,或者說是人們集體認同歸屬的一種想像,是否反映 出某種特殊的人群觀念,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追循上述問題的解答?



如前所述,「地方感」的詮釋是一種心靈自主的產物,研究者與被研究者自由地詮釋其所經驗的世界,包括記憶、意義,以及源自個人意向所鼓舞的行動和情感(2001,王 志弘)。這些新的研究,使得「地方感」概念由不足邁向成熟,最早運用地方感概念的人…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February 2, 2023 at 9:05pm — No Comments

單小曦〈單小曦論五要素文學活動範式的建構〉(5)

雅各布森的六要素十字形語言學交流模式會給我們建構新的文學活動論以更大的啟發。這一模式認為,任何言語傳播活動都由發信人(addresser)、收信人(addressee)、語境(context)、信息(message)、接觸(contact)、信碼…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February 2, 2023 at 3:30pm — No Comments

萬黎明 萬傳法:當下電影敘事學研究的困境與反思——從重談「模仿說」說起(2)

之所以對俄國形式主義進行如此較為詳細的描述,一是因為他們的學術思想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之後才被重新發掘,而此時,則正是「敘事學」這門學科醞釀、初創之期;二是它一經發掘,便迅速與其他各種思潮或主義相結合,並由此開創了敘事學研究的新熱潮,其後的塔爾圖學派、布拉格語言學派、結構主義敘事學,以及大衛·波德維爾開展的新形式主義分析等等,都與此有關。而在俄國形式主義衰落(20世紀20年代末)至敘事學確立(20世紀70年代初)這段時期,就電影敘事研究而論,影響較大的是愛森斯坦所代表的蒙太奇學派和巴贊的電影本體論哲學。蒙太奇學派建立在「沖突論」基礎上的各種組合觀念,以及巴贊所推崇的「完整神話」所由此形成的對於敘事和空間及鏡頭語言的影響,都非常巨大。由於這是電影史上眾所周知的基本事實,在此略述。…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February 2, 2023 at 12:30pm — No Comments

王萬翔·美國生態作家「荒野」思想研究

生態批評發軔於20世紀70年代,興起於90年代的歐美。「荒野」思想既是美國生態作家生態思想的核心,也是生態批評應當重點關注的領域。



本論文采取跨學科、跨文化和文本細讀等研究方法,對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約翰·繆爾(John Muir)、約翰·巴勒斯(John Burroughs)、奧爾多·利奧波德(Aldo Leopold)、西格德·F.奧爾森(Sigurd F. Olson)、愛德華·艾比(Edward…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February 2, 2023 at 11:51am — No Comments

周啟超〈克里斯特瓦的「文本間性」理論及其生成語境〉(4)

1966年,TelQuel是當時最活躍和最具煽動性的團體。這個團體把克里斯特瓦置於巴黎知識分子「名人錄」的核心。她認識了自己的同胞托多羅夫,成了邦弗尼斯特的朋友;在索萊爾斯的幫助下認識了拉康,並參加了他的研討班。她同情法共。或者至少同情它周圍的知識分子小圈子(《新批評》、《法國通訊》)。她贊成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而且在幾個月之後,成了結構主義的發言人,聲稱要對結構主義進行概括。那是符號——馬克思——弗洛伊德思想的奇妙混合,體現了知識先鋒派的欲望,即通過寫作使世界革命化。[3]456—457…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February 1,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封 丹·李鵬·朱竑〈國外「家」的地理學研究進展及啟示〉(1)

(原載:第34卷 第7期2015年7月《地理科學進展》;本文作者封 丹,華南師範大學旅遊管理學院,文化產業與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廣州 510631;李鹏,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廣州 510631)

要: 「家」是西方地理學近年研究一個豐富且重要的新話題。國外對「家」的地理學研究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現已成為文化地理學的研究熱點之一。本文首先厘清了「家」的概念和內涵,發現人文地理學者對「家」的理解經歷了由積極意義到批判的過程,本文據此闡述了國外「家」的地理學研究進展,主要從身份與「家」的內在關係展開,並梳理了當前研究的兩大熱點話題 — —跨國移民和無家可歸者。 「家」是理解社會和空間的關鍵場所,而當前國內仍缺乏相應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期對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有所裨益。…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February 1, 2023 at 3:00pm — No Comments

蘭芳,袁立,項子豪 :「漢畫像的日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5)

漢畫像藝術從博物館、藝術館走向大眾生活,在現代傳媒技術的影響下,社會精英審美行為與大眾文化之間的界限逐漸消解。費瑟斯通在《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中提到「日常生活審美化」,認為日常生活審美化正在消弭藝術和生活之間的距離。日常器物不僅僅是用來「使用」,更注入了人的情感與特殊的歷史情境。設計師通過各種媒介再現漢畫像藝術的歷史原境,消費者在文化情境中感受設計的視覺語言,從而實現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播,提高美育的社會滲透力,達到美育「理想化」的發展目標。在傳統藝術置入「日常」設計的實踐活動中,實現了美育通向「審美共同體」「藝術化人生」[11]等美學泛化的發展路徑。…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February 1, 2023 at 1:30pm — No Comments

劉 蘇·段義孚《戀地情結》理念論思想探析(6)

「原型」英文裏的「arche-」是「最初」、「起始」的意思,它與形式相關聯。在西方古典神學與哲學中,「原型」、「上帝形象」等被當成物質世界的精神本源。即在這個物質世界產生以前作為本源的精神就已預先存在了,物質世界就是依照精神世界的形式即「原型」演化而來[25]。地理學家約翰斯頓(Johnston R J)指出,深刻影響人文主義地理學發展的理念論的基本原則為:一切現實在某種方式上都是某種精神構築[26]。段義孚所說的經驗的理想模式就是一種先驗的理念存在,它是人類詮釋世界並構建生存環境的重要基礎。…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February 1, 2023 at 12:30pm — No Comments

萬黎明 萬傳法:當下電影敘事學研究的困境與反思——從重談「模仿說」說起(1)

內容提要: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電影敘事學研究曾一度在全球範圍內興盛一時,但隨著這股熱潮的消退,其研究卻一直處於低迷狀態而未見有任何起色。緣何會造成如此局面?又該如何重新振興電影敘事學的研究?本文從重談模仿說說起,認為在一時難以改變方法論的前提下,重新從「動力學」角度進行探索,或許是一個新的方向。…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February 1, 2023 at 12:00pm — No Comments

江飛·隱喻與轉喻:雅各布森文化符號學的兩種基本模式(8)

雅各布森突破文學系統的限制,將隱喻和轉喻從修辭範疇引入到更廣闊的文化系統中,無疑具有開風氣先的重要示範作用,但他所強調的還是它們的形式意義,與歷史和社會的根本要求無關,而且他也並未解釋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即二者產生和運作的思維機制是什麽。

對此我認為,聯想是隱喻和轉喻核心的思維機制,共時性和歷時性的聯想路徑,分別構成了人類的隱喻思維(metaphorical thinking)和 轉 喻 思 維(metonymical thinking),一 般認…

Continue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February 1, 2023 at 12:00pm — No Comments

蘭芳,袁立,項子豪 :「漢畫像的日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4)

雅各布森說:「指符必然可感知,指義必然可翻譯。」[8]產品作為一種「符號」,在心理上引起對某種文化的聯系和溝通。設計師將對人、事、物、境等對象世界的體驗內聚為某種感性生動的心靈表象圖,這就是「意」的生成[9]。設計師通過具體的形態、重量、結構、氣韻以及色彩、質地等要素構成造型的量感與張力,使造型形成了不同的體量感和視覺張力。如漢畫像的紙雕燈系列,文創產品——紙雕燈見 4,將平面的「畫」構成立體的「敘事」場景。漢畫像「宴飲」場景從平面走向空間,立體的…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February 1, 2023 at 12:00pm — No Comments

《讀報人》(News of the World) 電影劇本(6)

吉德:說得對。故事。

喬翰娜拿出更多的報紙。

吉德:印刷出來,經久流傳。

她發現了那張黑發女人的照片。舉起來。

吉德(稍頓,然後):我妻子……瑪麗亞。

吉德動作輕柔地把照片拿回去。

過了片刻。喬翰娜看著他。…

Continue

Added by 微影庫 on February 1, 2023 at 12:00pm — No Comments

郝婷 楊蕾磊〈中國網絡文學作家成長制度研究〉(2)

1.2 作家福利保障制度

1.2.1 創作保障制度

創作保障制度又稱「低保」制度,是指網站在扶持周期內(一般為3~6個月)會將更新狀況達標的分成簽約VIP上架作品的稿酬補齊至規定的金額,而對應作品領取低保期間所創作內容的電子版權自動賣斷於網站。在37家網站中,有9家建立了對作品初上架作家創作保障制度(表1…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February 1, 2023 at 11:30am — No Comments

泰戈爾《再次集》信

我寄給你一本裝滿詩的書。

密密麻麻的詩擠在一個籠子里。你得到所有的詩,但得不到它們之間的罅隙。

降落在廣宇般的閒暇的場所的詩,如今被冷落在身後。

如果擷取午夜的繁星編一串項鏈,在造化的商店里或許可以高價出售。然而,具有審美情趣的人,懂得它為什麽貶值。

貶值的虛茫的蒼天,稱不出精確的重量,但彌漫著情思。

展開你的想象:奏響輕柔的樂曲,無語的時光的胸中,是一顆藍瑩瑩的寶石——何必非把它放在首飾盒里欣賞!…

Continue

Added by Copil on February 1, 2023 at 2:00am — No Comments

阿來《大地的階梯》小金川風景畫

在那樣的荒涼而又氣勢雄渾的河谷里漫遊,一個又一個村落會引起一種特別的美感。雖然常識告訴我,群山中的荒涼也是人類暴行的結果,但是呈現在眼前的一切,卻顯得那麽地老天荒亙古如斯的假象。於是一個又一個村落的出現就形成了一種特別的美感。

當身後一個村落慢慢逝去,兩岸的山峰便緊逼過來,平坦的梯級谷地消失了,山巖寒浸浸的陰影深重地投在路上,河水一下便洶湧起來,在千軍萬馬的奔騰怒吼中湧起成堆的雪浪。不時,有風化的巖石呼嘯而下,重重地砸在路面上,又蹦跳著撲進了翻卷的雪浪。

過去,這些山巖上曾是猴子與巖羊的棲息地,現在,卻再也難覓其蹤跡了,有的只是在巖洞里築巢的野鴿與雨燕。…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February 1, 2023 at 1:30am — No Comments

劉 蘇·段義孚《戀地情結》理念論思想探析(5)

理念論最早產生於柏拉圖的思想,認為萬事萬物都有其被創造的原始模型[23]。榮格繼承了柏拉圖的理念論,認為精神分析學派所說的「原型」概念就是柏拉圖哲學中的到欣賞繁復的藝術品,只是為了找到本不屬於這個世界的那個平衡點。」[7,22]這段話是段義孚在著作末尾,從規範性視角做出的總結性回應,指出人類從古至今孜孜以求的「理想環境」(ideal environment) 是「戀地情結」裏理想經驗模式的一種體現。

理想的環境由兩種基本意象所構成:其一,為人類提供安全感,具有哺育功能的意象——純凈的花園 (無罪的伊甸園)(the garden of…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January 31, 2023 at 11:30pm — No Comments

[瑞士] 榮格原作 / 馮川 譯榮格:分析心理學與詩歌(5)

我們必須解釋,我們必須找出事物的意義,否則我們就根本不可能對他們進行思考。我們不得不把生活和事件(它們本來是自身包含著自身的過程)碎裂成意義、表像、概念,雖然明知道這樣做只是使我們更加遠離那生動的神秘。在我們自己也被卷入創造過程的時候,我們當然是既不明白也不理解;而且的確我們也不應該理解,因為對於直接經驗沒有比認識…

Continue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January 31,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單小曦〈單小曦論五要素文學活動範式的建構〉(4)

在現代傳媒研究領域,及時回應這種哲學和文化觀念的是加拿大的多倫多學派。伊尼斯認為,人類不同歷史階段不同性質的媒介會使信息傳播發生偏向,或偏向時間或偏向空間,而這種偏向將會導致不同的文明類型,即所謂「一種新媒介的長處,將導致一種新文明的產生。」 [16]在麥克盧漢那里,這種思想被進一步發揮成了那句振聾發聵的著名論斷——「媒介即訊息」…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anuary 31, 2023 at 3:30pm — No Comments

謝子凡:〈凝視,這動作本身就帶有力量:讀《絕冷一課》〉(上)

作者羅貝托.卡薩提(Roberto Casati)藉著到美國新罕布夏州教學的機會,與家人在嚴寒之地住了十個月的時光,他以近似梭羅在《湖濱散記》做生命實驗的精神,深深地凝視、以全身、全心,全神貫注地經歷這場嚴冬,並且化為56篇冰雪散文。

冰雪是殘酷的,居住在嚴寒之地的任何人都明白,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覺悟,而卡薩提一家才正要開始學習呢。當羅貝托帶著家人去攀登華盛頓山時,停車場到處都有告示牌,提醒人們「這裡是『熊的家鄉』,不是人類的。我們要有做客人的警覺,才會被當做客人對待」。不被熊當客人對待,那會被當成什麼呢?你猜猜(眨眼)。…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January 31, 2023 at 7:00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