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Cultural Heritage: Bath, England
世界文化遺產:英國巴芙

到別人的地方,去看看人家怎樣講故事
怎樣讓人家真心誠意感受到他們的地方
怎麼就是不一樣;有機會一定要倒回來

《Advent》經典研讀班 1

《Advent》經典研讀班 2

《Advent》經典研讀班 3

Rating:
  • Currently 5/5 stars.

Views: 24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Comment by 罗刹蜃楼 on August 31, 2023 at 8:02pm


《Advent》經典研讀班第九場〈懸置與新時代的降臨


講題:懸置與新時代的降臨
主讀人:曾瑞華(國立臺東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
主持人/與談人:廖勇超(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側記:王榆晴(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博⼠級研究人員)
閱讀文本: Stiegler, Bernard. “The Epokhē of My Life.” In The Age of Disruption: Technology and Madness in Computational Capitalism (pp.1-67).
時間:2022319
地點:台大台文所國青324教室

本場活動由曾瑞華
老師導讀。曾老師以三個問題涵括此次的討論主題:什麼是時代(epokhē)?我們的時代有什麼問題?是否有可能重啟我們的時代?曾老師指出,斯蒂格勒所指的時代,並非由線性時間的斷代或年紀所區隔,而是內化於心中與外部物質化的文化記憶與時代感。這包含我們所共享的集體意識、生活方式、思想與承載這些記憶的文化遺跡、物質媒介或科技技術。

瑞華老師舉例,一提到 90 年代以前的流行音樂,我們就會想到特定的民歌。這些樂曲銘刻在人們的腦海裡與黑膠唱片、錄音帶或 CD 等物質媒介之上,在不同世代間傳唱,成 為我們共享的文化記憶。

換句話說,文化記憶脫離不了科技產品。以斯蒂格勒的話來說,當黑膠唱片讓位給錄音帶,新時代也隨之出現。 新時代的出現,總令人感到不便、焦慮、不安與害怕。

瑞華老師以去年本土疫情 爆發後,我們共同體驗的線上教學歷程為例,闡述斯蒂格勒文章中所提及的「崩裂時代」(age of disruption)。當各級學校開始全面進行線上教學時,我們赫然發 現不同世代所熟悉的科技介面不盡相同,這多少造成了一些世代衝突。然而,衝突並非總是負面,時代的崩裂會帶來新的感覺。
(下續)

Comment by 罗刹蜃楼 on August 31, 2023 at 9:01am

斯蒂格勒認為,為了活出更好的生活,我們會重新調整對於「第三記憶」(tertiary retention)—即前述透過外在物質保存下來的集體記憶—的認知狀態,以致能適應新舊變化,並對未來產生新的 「展望」(protention)。 當我們身處焦慮變動之中,企圖創造未來的展望,即進入一個懸置的時代。 這種介於正面與負面之間的拉扯,即一種暫時穩定的「亞穩」(metastablized)狀態。在亞穩狀態中,自我會經歷西蒙東(G. Simondon)所言的「跨個體化」 (transindividuation),與他者、環境之間組構一個不斷進出、往返彼此的迴路, 並在過程中經歷自我的超越、調整或擴張。在此過程中,朋友與家人扮演著至關重要的協助與支持角色。我們因為與家人、朋友之間有愛的連結,願意去克服眼 前的困難,跨越到新時代。

那麼,我們眼前的困難是什麼?根據斯蒂格勒,崩裂時代最大的問題,即虛無主義(nihilism)。當我們耽溺在演算法與大數據的快速與便利性,任由這些科技技術決定我們個人喜好時,我們同時也過著無感、無展望、無時代感的人生。

斯蒂格勒以基督教降神為人(kenosis)的意涵,比喻我們甘願降人為虛無、被大數據掌控的狀態。斯蒂格勒在書中舉了幾個憤青的悲劇人生例子—如環保激進份子 Richard Durn 與絕望青年 Florian—說明年輕世代如何對生命感到絕望,過著生等同死的人生。

這些年輕人都深刻體驗「沒有時代感的時代」(the epokhē of the absence of epokhē),未來沒有改變的希望與契機。 在崩裂的時代中,我們被剝奪了「原初的自戀」(primordial narcissism)與「第二時刻」(second moment)的機會,因此失去活著的感覺。瑞華老師以“reflection” 說明「第二時刻」的重要意涵,亦即對身處時代的再回想、再感覺、反思的機會。

「第二時刻」重要的原因在於,當我們經歷時代時通常是無感的,唯有通過再次回想,重新感覺,我們才能感受到我們所置身的時代感,這即斯蒂格勒強調的 “doubly epokhē redoubling”。雖然前途未明,斯蒂格勒對於重啟、改變我們的時代仍抱有希望。

曾老師進一步記憶的概念,諸如第一、第二、第三記憶(retention)以及展望(protention)。第一、第二記憶屬於內化於意識的記憶,第三記憶則是外在物質化的記憶,可與他人一起分享、溝通。曾老師以她正在報告的簡報為例,說明大家各自接受、理解的資訊,如何參雜了個人過去所學習到的知識,進而擴 張了她的簡報。物質化的簡報將不再屬於她個人,而是集體的第三記憶。

下半場的讀書會內容,主要圍繞著斯蒂格勒所提出的解藥而展開。誠如曾老師所提醒,文章中許多詞彙都具有雙面性,同時具有解藥的正面意涵與毒藥的負面意涵,斯蒂格勒則是企圖從毒藥中開展出解藥的意涵。傳統上被視為偏離常態的「幻想」(hallucination)或不切實際的夢想,在我們的時代卻是能夠幫助我們違逆演算法加速度攫獲的必要條件;恐怖時代的「降臨」(advent)乃是新時代降臨的先決條件;龍既是像蛇一樣的誘惑,也是驅動我們開啟新紀元的慾望。
(下續)

Comment by 罗刹蜃楼 on August 29, 2023 at 12:09pm

(續上)科 技與消費主義的「行星化」(planetarization)發展所帶來的扁平化思考,使我們悲 觀地視人類的死路為世界的終局;「行星思維」(planetary thinking)卻能幫助我們跳脫人本中心的傲慢、僵化與侷限,想像無限的可能性。斯迪格勒所提出的方法是一種以毒攻毒,負負得正的邏輯。例如,以「負熵」(negentropy,恢復秩序)抵抗「熵」(entropy,失序),以不斷地分歧(bifurcate)抵抗計畫性的生成(becoming)

薛丁格的量子物理學實驗所帶給我們的啟發,即想像不同的可能性。當裝有毒氣瓶的箱子封閉的時候,裡面的貓既是活也是死,兩種可能性並存。然而,當箱子打開,貓不是活著,就是被毒死。

演算法雖然厲害,卻無法處理不斷分化出來的另一種可能。我們需要開創的是分歧的思維,而非跟隨已經規劃好的生成。有鑑 於斯蒂格勒文章中提到的 The Family 網路平台太過誇張離譜,曾老師特別帶著大家一起瀏覽該組織的網站簡介。

這是個教導眾人不擇手段賺錢獲利的組織,尤其以站在法律之外、無道德與不尊重人間倫理的野蠻行為為傲。斯蒂格勒舉這個例子並非要否認野蠻狀態,他認為野蠻狀態既可以是毒藥,也可以是解藥,關鍵在於我們身處其中時,如何實踐傅柯所言的自我管理、照顧(care of the self)。 斯蒂格勒要我們肯定智性(noesis)與幻想,兩者並非不相容,而是相互交織,彼此共融。

我們總是視幻想為瘋狂,但是瘋狂不必然都是負面的。瘋狂雖然會帶 來不穩定,但是其好處在於可以幫助我們反思。反思即是解藥。 斯蒂格勒提出「身體之外的創生」(exosomatic genesis)這個概念,鼓勵我們幻想、追求夢想,勇敢把內心所思所想以物質化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其發展自 身的生命,成為公共的知識與第三記憶。因為有智性,我們才能幻想出各種可能性的共含平面(plane of consistence)。而只有在幻想的情境,外部創生才有可能發生。

斯蒂格勒認為,知識具有創造分歧的力量,有歧異性的創造,才有新的未來。知識帶來的歧異以及我們因為批判反思所產生的分歧,兩者之間非但沒有衝突,反而更加肯定分歧。透過第三記憶,我們並不是要獲得新知識,而是要發現、想起我們既有的知識與能力。換句話說,我們方才所質疑、批評的數位第三記憶,是毒藥也是解藥。

在曾老師抽絲剝繭導讀之下,斯蒂格勒所提供的答案呼之欲出, 即慾望與藝術。在具體實踐上,斯蒂格勒創立 Ars Industrialis,希望喚起我們對於數位技術雙面性的關注。數位技術既是破壞者也是新紀元的持有者。斯蒂格勒認為唯有當我們以比快更快的速度反思崩裂的時代,我們才能認識時代。反思即開創新紀元的先決條件。

慾望意味著我們願意從規劃好的準因(quasi-cause)岔出去,跟隨我們心之所向,因此慾望總已經是勇氣。 最後,曾老師引述《周易.乾卦》中的「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說明若我們要向龍取經,那將會是「潛龍勿用」的龍。「潛龍勿用」表達的是一種蓄勢待發,卻又不願意任人利用的狀態,與斯蒂格勒所思考的以更高速對抗高速、以無用對抗有用的思維有所呼應,富有負人類世的意味。
(下續)

Advent》經典研讀班;23—27頁;第九場〈懸置與新時代的降臨〉;科技部⼈⽂社會科學研究中⼼補助學術研究群暨經典研讀班結案報告;計畫編號:MOST 110-2420-H-002-003-MY3-GB11008;執行期間: 2021 年 7 ⽉ 1 日至 2022 年 6 ⽉ 30 日;計畫召集⼈:楊乃女;執行機構及系所: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Comment by 罗刹蜃楼 on August 28, 2023 at 2:12pm


十、研讀班第十場


講題:遊戲技術與臨界
主讀人:涂銘宏(淡江大學英文學系副教授)
主持人/與談人:陳國偉(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側記:李珮琦(高師英語系碩⼠班)
閱讀文本:Galloway, Alexander R. Gaming: Essays On Algorithmic Cultur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6.
時間:2022年 4 月 23 日
地點:台大台文所國青 324 教室
本場活動由涂銘宏老師導讀。

涂老師在導讀的開場中,以蓋洛威(Alexander R. Galloway)兩個引言揭示在當今社會裡,只了解再現(representation)已然不足, 無法回應對科技文化介⼊的新現象,科技介⼊的介質行動變成是一個重要的焦點, 如此才能回應當今注重動態的社會文化。

遊戲作為一種新興文學,帶領我們從過去傳統的文本解讀、視覺現象解讀,到現在跨媒介、科技文化的解讀,我們必須往這樣的方向前進才可以回應新文化的流動。

涂老師特別提到現今社會注重體驗型的文化與分享型的科技架構,遊戲作為來臨思想的新媒介特別有意義。涂老師從遊戲研究的發展歷史、遊戲的字根及文化根源、遊戲在當代生活中的出現開始談起,他指出蓋洛威把遊戲當作一個如德勒茲(Gilles Deleuze)理論中的工具箱使用,並啟發我們如何將批判理論、人文研究與遊戲研究做結合。

蓋洛威在本書第一章談遊戲的文法、遊戲介面操作的邏輯與遊戲如何和演算法文化產生關係。涂老師解釋本章時,首先提到 diegeticnondiegetic 的差異,這兩個面向是由電影敘事學中的敘事空間的觀點而來的。在 遊戲關係裡,發生在遊戲故事空間裡的都屬於 diegetic 面相,在遊戲現實之內;nondiegetic 則是遊戲現實之外的,例如玩家按了暫停這個動作。屬於硬體的機器可分為輸⼊裝置 (如鍵盤、滑属、搖桿)與輸出裝置(如螢幕介面) ;屬於軟體的資料可以在介面上轉換成視覺之物產生互動、意義與規則。而玩家及操作者則做為軟體及硬體間溝通的媒介,人類處在這樣的科技時代具有很強烈的中介性。

涂老師接著提到,行動在遊戲研究裡是絕對不可缺乏的部分,如果沒有任何的參與跟行動,電玩遊戲就僅是一個介面,只有在電玩遊戲被啟動的時候,它才是真正地存在。相較於攝影與電影呈現實際存在的物體,電玩遊戲則是物質的行動(material actions),因為我們必須參與其中,就好像即便有軟體及演算法在運作,只要缺乏人去做訊息的傳遞一切就毫無意義。

電玩中的 diegesis 是整個遊戲世界的敘事行動,是動態且無法掌握的,並像電影敘事一樣擁有在螢幕上(onscreen)及不在螢幕上(offscreen)兩種元素。涂老師提到,遊戲中的 diegesis 要存在的話,我們必須做一些操控使在螢幕上元素與不在螢幕上兩種元素產生交互意義與互動。

蓋洛威認為電玩遊戲可用遊戲行動(gamic actions)來分析,遊戲行動有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為 The Diegetic Machine Act,這是一種純粹的過程,機器自己運作並製造氣氛的層次,好比遊戲的環境中會有一些非玩家、不重要的臨演角色。第二個層次是 The Nondiegetic Operator Act,這是如先前提過玩家按暫停的行為,暫停鍵並不屬於此遊戲空間,但它可以暫停遊戲、暫停空間,這是不會影響遊戲的外在要素。第三個層次是 The Diegetic Operator Act,例如玩家的操作、按滑⿏之類行為。玩家玩遊戲是為了達成某個目的,發生場域在電玩遊戲之內所以是 diegetic 的。第四個層次是 The Nondiegetic Machine Act,這是機器自己做的行為,但無法預測不在這個遊戲概念的內在力量或外在力量。(下續)

Comment by 罗刹蜃楼 on August 24, 2023 at 2:39pm

(續上)涂銘宏老師強調這四個層次有助於我們去了解遊戲,並讓我們可以用遊戲行動了解新科技的介入方式,在文本研究之外找出文法去了解當前正在操作的世界。研讀班的下半場,涂老師聚焦於第四章的詮釋,他指出蓋洛威用遊戲科技式的管理網路,試圖要延伸德勒茲對於社會控制的想法。這個遊戲科技的管理網路與分體(dividual)的概念有關。

分體是數位浸透文化裡分⼼常態的操作概念,遊 戲裡的分體,例如分身(avatar)中分身但具虛擬體(virtus)的後⼈類想像也十分值得探究。蓋洛威認為電玩遊戲作為一種獨特的演算文化產物,必須從社會控制開始談起。有別於傅柯(Michel Foucault) 理論中透過機構封閉式環境控制的規訓社會, 德勒茲用快⾞道(freeway)比喻半開放式的社會控制,並跟傅柯的監視典範劃清界線。德勒茲強調控制不是訓誡,而是多元分散個體的管制,使被控制者毫無意識到被控制,甚至感覺自己是自由的。這樣的控制概念精準有力地啟迪我們在了解控制社會、控制網路世界及社交媒體等新興媒介如何重新管理公民等議題上的思想。

如此「沒有被限制但仍被管制」的新方式,讓人成為科技介⼊時代的分體,涂老師認為這樣的社會控制已然變成一種網絡的方式,從監控式網絡、軍事活動、 戰爭戰略訓練程式到未來電腦如何變成武器應用在未來的作戰系統等,他強調如此的網絡控制必然會不斷發生。

另外在第四章蓋洛威也提及遊戲的控制寓言(control allegory),相較文學的寓言是「他者說」(other-speak),電玩遊戲則是「他者行動」(other-act)的概念。遊戲必須要創造自身的故事,在運作的過程中它是自己行動的主⼈,也就是自身文本產出的「主⼈」。

涂老師提到,行動在電玩遊戲裡有絕對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並且引用布朗道爾(Maurice Blondel)的「共同行動」 (coaction)概念,此概念跟並置行動(parallel actions)類似,可以從多玩家的文本理解之,也就是說,每個玩家都有一個平行的行動跟平行的現實同時在運作。並置行動所產生的效應跟文學上的寓言非常不同,它不是一個敘述、平面式的,而是行動、參與式的,且是一個所有並置行動都必須同時被考慮的複雜關係。

玩遊戲的行動會產生「假裝」(pretending)的概念,所謂的「假裝」是指在 「玩」的資訊上產生的行為,例如玩電腦遊戲時,玩家必須要將其當真且認真對待,因為只有相信當中的現實才能真正參與其中,而參與⼜是電玩遊戲存在的必要條件。

涂老師接下來談多意義的行動參與對並置行動的呼應,多意義的行動參與模式傳遞給遊戲研究者的概念是不要只在乎語言符號上的關係,應該要對其意義上的重視,如此互動產生的效應與社會價值才是蓋洛威要我們看見的東西。

涂銘宏老師認為若以電玩遊戲去理解德勒茲與瓜達希的所提的根莖(Rhizome)概念是容易的,因電玩中不同主線與支線、不同的平行時空與現實都是根莖式的做法。我們可以透過德勒茲跟⽠達希的理論去了解電玩遊戲背後的美學與操作平面,其根莖式的組配就是電玩作為一種獨特的媒介與其他藝術的不同的地方。

最後,涂老師為此次導讀下了三個結論。第一個有關遊戲時代⼈文學的挑戰,他認為遊戲時代下,我們需要注意幾個遊戲研究跨域的核⼼問題:第一個是解讀文本的部分,要怎麼從文本解讀到視覺解讀最後到科技環境與行為的解讀;第二個問題是在浸透科技裡面我們該如何思考人文、互動性、新社群、新文化的問題;最後我們必須要思考「現實化遊戲」與「遊戲化現實」裡的工具、媒合、成效影響力,並找出有效的介⼊方式,才不會使⼈文學被邊緣化,並在遊戲時代裡去找到新的⼈文學。

第二個結論關乎遊戲科技與⼈文理論的連結,他指出我們得了解新媒介的環境與科技,並觀察媒介混和如何產生情動力的差異,且必須去探究文本與敘事間新組配的可能,並找到文學在新浸透現實裡可扮演的角色,必須使文學從被動的閱讀間再生,變成互動身體介面的重要元素。更要切記文學接 續走入遊戲並非出賣靈魂,而是要幫助文本的延譯與後生,可以透過遊戲文本跟遊戲科技的了解去做文學的接枝,使其能開花結果。第三個結論則是有關遊戲主義對人文臨界的啟示。他認為遊戲主義對人文臨界有幾個啟示,例如: 作為體感式見證文學的再肯定、驅動原則(imperative of action)的對象由讀者改變成玩家、思考繁複情動力機制迴路的體感操縱問題、探究遊戲與 meme 政治的整合關係、重新思索「再現」與行動/分享間的平衡、探討虛構環境中的共構真實感。

Advent》經典研讀班;27—30頁;第十場〈遊戲技術與臨界〉;科技部⼈⽂社會科學研究中⼼補助學術研究群暨經典研讀班結案報告;計畫編號:MOST 110-2420-H-002-003-MY3-GB11008;執行期間: 2021 年 7 ⽉ 1 日至 2022 年 6 ⽉ 30 日;計畫召集⼈:楊乃女;執行機構及系所: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Comment by 罗刹蜃楼 on August 22, 2023 at 9:20am


十一、研讀班第十一場

講題:物質、關係與詩學 十一、研讀班第十一場〈講題:物質、關係與詩學〉
主講⼈:李紀舍(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主持⼈兼與談⼈:涂銘宏(淡江大學英文學系副教授)
側記:阮芳郁(大台文所碩⼠班生)
閱讀文本: Édouard Glissant. "Paths," "Theories," and "Poetics," Poetics of Relation. (pp. 89- 210)
時間:2022 5 月 21 日
地點:台大台文所國青 324 教室
本場活動由李紀舍老師導讀。

李老師介紹本書作者後,從歷史的概念談這本書的核心理念,他提到:Glissant 在書籍開頭爬梳了自身歷史,認為個⼈歷史即代表龐大歷史,尤其西方殖民對個⼈所造成的影響,深深形構了個⼈史。其中 包括殖民者掠奪了非洲⼈、使之成為黑奴,以之替換掉中南美洲的原住民,在被殖民地上耕種、勞役,使非洲⼈及其後裔被迫成為當地住民。

李老師提到,值得注意的是 Glissant 自身的批判文化政治立場:相對於同為⾺提尼克出身的政治學者 Aimé Césaire ,Césaire 接受早期的法國殖民歷史體制,傾向法國與黑⼈回歸運動;但是 Glissant 並不如此,自從在巴黎完成學業、回到⾺提尼克後,面對身份課題無時不念茲在茲,在學術界尚未提出「他者」概念時,Glissant 已充分自覺這是他無法迴避且將終身思索的重要課題。 從大都會/城市的角度回看⾺提尼克,亦如薩伊德等後殖民知識份子所深 切體悟與省思的立場。

李老師欲強調的是:儘管 Glissant 的基本立場與許多後殖民主義者接近,但某種程度上也將因此侷限讀者對 Glissant 的了解,忽略了他的特殊性。李老師提到, Glissant 談論關係時有三個討論方向,首先是 “the middle1 passage”,格里松回到對非洲⼈最為痛苦的這一段集體歷史,西方⼈不斷揣想如何掠奪非洲⼈(即圭亞那⼈)的主體性,將之鎖⼊船中,運至中南美洲等地,做生產苦力。

Glissant 嘗試從「祖先」的個⼈史出發,他提到:「萬一是我被抓到船上,那是多麽創傷性的經驗」,強調以祖先作為敘事主體,進⼊歷史。除此之外, Glissant 更以祖先初見現代文明的船隻時的驚嚇為例:「竟然不是我們那種船」,祖先以 ”belly”, “womb” and “abyss”等詞彙形容現代船隻,並以以 “nonworld” 一 詞,凸顯「被迫與西方世界建立關係,這一建構本身在你(意指祖先)尚未理解 之際,你已被迫進⼊這一關係」的暴力象徵。

李老師強調,Glissant 使用祖先的語言與詞彙,有意再現祖先的世界觀,並指出多數⼈鮮少以子宮、無底洞等詞彙來描述運送黑奴的船隻,語言上的難以理解,更凸顯祖先的創傷經驗的不可言喻,他們使用著看似奇怪的語言,正是人類創傷經驗的最佳例證。 第二個討論方向是 “errantry”,在這一詞彙裡,Glissant 嘗試討論加勒比海人的生活歷史,回應「我們加勒比海人,到底是什麼人?」

這一攸關身份政治的問題,對多數讀者而言,這一提問應不陌生,我們時常以種族國族主義 的語言及意識形態來回應,但對 Glissant 而言這是失效的,種族國族主義並不符合加勒比海⼈、格里松及其祖先們的歷史事實,「是我們把原住民都趕走,我們是暴力的居住者,我們到這裡後,也沒有建立文化統一與任何聯繫,種族的概念並不足以全是我們的歷史處境。」

Glissant 延續德勒茲的根莖(rhizome)概念,以根莖作為想像方式,提供加勒比海⼈身份課題的思考方向。如同植物在土底下錯綜複雜的連結、在空氣中透過花粉與果實等隨機的媒介傳播,各種交雜的可能性都同時存在,Glissant 以此談論祖先們的遷移,並非猶太⼈的離散(diaspora),亦非以種族為本的國族主義。

Advent》經典研讀班;35—40頁;第十⼀場〈講題:物質、關係與詩學〉;科技部⼈⽂社會科學研究中⼼補助學術研究群暨經典研讀班結案報告;計畫編號:MOST 110-2420-H-002-003-MY3-GB11008;執行期間: 2021 7 ⽉ 1 日至 2022 6 ⽉ 30 日;計畫召集⼈:楊乃⼥;執行機構及系所: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下續)

Comment by 罗刹蜃楼 on August 21, 2023 at 8:14pm

藉由 “errantry”,肯認(歷史上)錯誤必然存在,但並不因錯誤而逃避存在的事實,這是 Glissant 談論加勒⽐海集體歷史的方式,亦藉此活化了德勒茲的根莖概念。

第三個討論方向為 “French”,Glissant 將世界語言分為三種:(一)、不涵納殖民性的語言,例如中⽂、印地語;(二)、部分歐洲國家的語言,強調大陸性思考且未曾與世界上的他者進行複雜的歷史交融,例:德語;(三)、充滿殖民歷史, 語言本身即經由歷史操作而成,例:西班⽛語、英語、法語等。其中,第三類語 言經由國家領⼟的擴張,納⼊更多落實該語言的被殖民者,這一語言操作, Glissant 認為即是關係的發生。

Glissant 認為,他藉由法語論述、寫作的行為本身, 即是法語與他自身爭奪論述場域的一種表現,也是因此,法語成為他終其一生必須面對的語言,「我同時要保有我的⽴場,以法語理解我所生存的歷史、我的地方、我的世界為何」,李老師進一步說道,Glissant 肯認這一競逐關係,並強調無法將法語與他自身(⾺丁尼克身份、克里奧語 )一分為二,這一想法下,「語言」成為關係生成的操作要素。

總結上述,“the middle passage”, “errantry” and “French”三點,提供理解 Glissant 的關係概念的路徑。李老師提醒到,Glissant 本身的混雜思考,易導致學術理解上的困難,是以回歸他面對自身身份的思考脈絡,是進⼊他的加勒⽐海知 識模型的重要起點,若以既有的認知習慣來認識 Glissant 是不夠的。

《關係詩學》寫成於格里松的生命晚期,對於關注龐大歷史的知識份子而言,晚期作品往往能顯現他對基本問題的深刻、基進思考,亦可從中看見其內在的強烈動力,在 Glissant 的作品中也不例外。是以,根據上述的提示方向,足見單憑英文或法文的 relation 字義來理解晚 期 Glissant 面對基本問題的態度,恐怕有所未及。

李老師說道,relation 本身是相當哲學化的概念,因它所處理的是哲學課題(知識、本體、現象等),理解過程勢必得溯至康德的本體論 ;為使大家更易理解格里松思考的思考方法,李老師舉例說明:在 ”relationship”一詞所涵納的英釋義中,反而不如 “make friends”這 一詞組來得深⼊,前者限制了關係模式且無指稱對象,後者則預設這一對象過去 並非我的朋友、且必須以個體形式出現方得以成為朋友,是以,一個以上的本體的動態並存,證明個體永遠無法找出絕對、單一描述整體知識的方法,多重個體 的並存所引發單一個體的局部知識,這一詮釋更接近格里松的思考路徑。

延續上述,李老師提出討論 “relation identity”有其必要,若 Glissant 欲從被殖民的馬丁尼克⼈的特殊身份回答「我是誰」,無法迴避的是對 identity 的扣問,以及在此之前對於本體、歷史等相對龐大問題的反覆思索,李老師已在上述 三條理解 relation 概念的路徑中清楚指出。

總結 relation 這一概念,李老師提到,當今批判理論強調哲學認識論與身份政治的二元性,但 Glissant 的行文方式、思考軌跡之下,identity 更是 “equal”and“open”的實踐場域,二元化的區分應朝向縮小差距、逐漸合一的方式,增進本體與本體之間共在的機會,這是 Glissant 面對他身上被迫烙下的身份政治的思索痕跡。(下續)

Comment by 罗刹蜃楼 on August 20, 2023 at 8:00pm

(續上)李老師與我們分享的第三個概念為「不透明性」,這⼀概念對日後新物質主義產生影響,亦是 Glissant 的重要貢獻。Glissant 以兩種面向詮釋不透明性,(⼀)、以森林景觀的視角,是具有非穿透性、有質量、且對⼈類生活造成影響;(二)、對黑⼈來說,不透明性是透過白⼈視角來看黑⼈的結果,另⼀方面,黑⼈意識到自身生存困境的無法表達,也是不透明性的深層解釋。從地理到⼈類個體,足見 Glissant 的思考脈絡,其中「理解他者的欲望」昭然若揭,這裡的他者,可以是地景、亦或相異種族的個體,無論對象為何,「理解」的企圖即是不透明性的概 念核⼼。

李老師進⼀步以 Glissant 的巴洛克之例來說明:巴洛克是歐洲⽂化在理性高張期間,相對於當時的藝術概念所衍伸出的⾵格,巴洛克的本意是與科學理性站在同⼀邊,嘗試征服自然、本身即是⼀種面對自然的表達。Glissant 將巴洛克視為⼀種反思,若理性是透明的象徵,巴洛克則相對象徵了理性無法處理的侷限,在巴洛克之下,足見被理性所掩蓋的自然,亦即呈現出「不透明」。

Glissant 將不透明性視為⼀種美學知識,這⼀美學翻轉了哲學傳統中康德的美學概念,不再 是以⼼智活動為美學起點,強調每⼀次的經驗都是⼀個接觸點,Glissant 不以理性為中⼼的態度與美學實踐,欲強調理性知識有其侷限,並嘗試向自然開放,這⼀實踐過程中的半/不透明性,便是對知識⼀知半解的證明。

從美學觀回到寫作,Glissant 認為開放性的語言使用,亦是他的美學實踐, 跳脫官方控制,回到語言本身自我生產的力量,「listing(列表)」是 Glissant 所提出語言的最高層次。語言藉由列表中拼圖式的呈現,其間的空隙即是語言的開放與隨機性的證明,Glissant 認為這是解讀此⼀美學觀點最為複雜之處,也超越了既有⽂學批評的穩固結構。

李老師最後再以 Bruno Latour , John Berger 的論述為例,Latour 透過⼀張老⿏開會與⽴委開會的圖⽚並置,嘗試指出二者並無高下或差異之分,唯有主體將自身也視為客體,平等方可能發生;Berger 則在 “Why I Look at Animals?”⼀⽂指出 “Human and animals are equal.”將動物與⼈視為相對平等的主體。Glissant 與二⼈的觀點接近,更進⼀步將之抽象化為:不透明性是⼀建⽴在本體之間的絕對公平與共在觀念,如此方才是將主體—客體(selfobject)的對⽴拔升至 relation 層次的思考試驗。

在不透明美學之中,存在著我與共在本體的強烈互動,在行⽂中 Glissant 以 ”give-on-and-with” 來表示之。 Glissant 對新物質主義的重要貢獻,在於打破對傳統哲學中本體論的固著想法:過往固著於「本體為何不可知?」但對 Glissant 而言,重要的是透過美學知識,我與我的本體產生實質的開放性,且承認本體確實存在,便是 Glissant 對新物質主義論述發展的最大貢獻。

Advent》經典研讀班;35—40頁;第十⼀場〈講題:物質、關係與詩學〉;科技部⼈⽂社會科學研究中⼼補助學術研究群暨經典研讀班結案報告;計畫編號:MOST 110-2420-H-002-003-MY3-GB11008;執行期間: 2021 7 ⽉ 1 日至 2022 6 ⽉ 30 日;計畫召集⼈:楊乃⼥;執行機構及系所: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Comment by 罗刹蜃楼 on August 19, 2023 at 5:14pm


十二、研讀班第十二場

講題:技術性的本質

主講⼈:李育霖(中央研究院中國⽂哲研究所研究員)

主持⼈兼與談⼈:涂銘宏(淡江大學英⽂學系副教授)

側記:陳彥仁(台大台⽂所碩⼠班生)

研讀文本:Gilbert Simondon. On the Mode of Existence of Technical Objects (Part III The Essence of Technicity)

時間:2022年 6 ⽉ 25 日

地點:台大台⽂所國青 324 教室

本場活動由李育霖老師導讀。李老師選擇了法國哲學家西蒙東(Gilbert Simondon)對技術本質的討論,尤其聚焦在西蒙東從技術發想的美學理論,這些討論主要出現在其重要著作《論科技物件的存在樣態》(On the Mode of Existence of Technical Objects)⼀書中第三部分,標題為「技術性的本質」(The Essence of Technicity)。李老師首先談到西蒙東最近幾年在歐美學界為何引起熱烈的討論,他認為這是因為德勒茲與史蒂格勒等重要學者引用了西蒙東的論述,西蒙東的本體論與西方哲學傳統非常不⼀樣,有了新的可能性。李老師特別關注的美學理論之所以不同,在於西蒙東討論了美學印象、科技美學以及美感之物等議題,並導⼊了科技的技術面向,因此與傳統的美學理論有所差別。西蒙東美學理論對於科技面向的強調,為理解當前側重技術的相關藝術品提供重要的批評視角。而西蒙東的美學理論與本計劃更密切相關的則是,西蒙東將「發生/生成」(genesis)的概念理解為⼈類與外在世界關聯的過程,而非時間的發展或歷史的演化;並且,美學思想的生成也與技術與宗教的生成密切相關。

李老師指出,Simondon 著作《科技物件存有的樣態》(On the Mode of Existence of Technical Objects)主要分為:第⼀部分 Genesis and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Objects、第二部分 Man and the Technical Objects、第三部分 The Essence of Technicity。李育霖老師特別指出,第⼀部分 Simondon 對發生(genesis)以及演化(evolution)的討論,受到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創造演化論(creative evolution)的框架影響,反映 1920 年代哲學家們的思考模型;第二部分,Simondon 聚焦於⼈與科技位於複雜網絡之間關係;而第三部分則是相對於Deleuze,Simondon 如何使用傳統哲學命題「本質(essence)」來談論科技性(technicity)⼀事。本日研讀班指定閱讀範圍(The Essence of Technicity),第⼀章節「The genesis of technicity」利用發生學討論科技性,第二章探討科技思考與其他思考之間的關係,第三章節深⼊科技哲學層面,皆顯示作者思考架構間的類⽐關係。(下續)(《Advent》經典研讀班;3540頁;科技部⼈⽂社會科學研究中⼼補助學術研究群暨經典研讀班結案報告;計畫編號:MOST 110-2420-H-002-003-MY3-GB11008;執⾏期間: 2021 7 ⽉ 1 ⽇⾄ 2022 6 ⽉ 30 ⽇;計畫召集⼈:楊乃⼥;執⾏機構及系所:國⽴⾼雄師範⼤學英語學系)

Comment by 罗刹蜃楼 on August 18, 2023 at 9:13pm

李老師利用 Simondon 簡要的概念為與會者提出第三部分每⼀章節的核⼼。

首先,發生學(genesis)的概念是⼀個個體化的過程,意味著⼀個系統、⼀個原初、⼀個現實會生成(coming-into-being)。第二個概念適應(adaptation)是相對於柏格森 elan vital 內囿意志,乃為⼀個能與外界連結具備功能性的概念,使得⼈之間的關係足以生成;Simondon 認為具備系統潛能張力的個體化過程,能取代此兩不為相容的概念,並假設此過程非為保持平衡,而是連續不同淆混狀態的過渡。為此,Simondon 清楚地在導論中論述出,Coming-into-being 是⼀種機械式運作,具有不同維度的思考方式,當它在未飽和的狀態之下便很快地岐異發生差異化,並在過飽和中再重新匯聚。總結 Simondon 第三部分導論,李育霖老師認為:我們的世界是⼀個淆混狀態到另⼀個淆混狀態,其中不斷在岐異與匯聚的運動,而美學、哲學將此分歧運動再匯整過程中獲得⼀種完整性。

根據李老師的閱讀,Simondon 在第⼀章節主要圍繞在三個觀念—位相(phase)、位相轉換(phase-shift)、分歧(divergence)。對 Simondon 而言,位相並非時間上的刻點或階段,而是必須理解成分裂而出不同且對⽴的複數視角(aspect)與狀態,除足以定義中間態,在位相轉換中將產生技術性(technicity)與美學思考。換言之,Simondon 認為 magic mode 分裂過程產生技術性與美學,而美學並不是 phase,而是位於 religiontechnic 之間;此思考模型,提供當代探討美學的另徑,重新思考什麼是美學。Simondon 提及的位相轉換源自尚未分歧的 primitive magical unity,並在分化的過程中誕生出主體與客體。此過程,Simondon 提出⼀個重要的概念「中介(mediation)」來理解 magical universe 作為⼀個結構經分化過程,在 privileged points 區分出 figureground 間的網絡生產;當 figureground 中抽離之時,亦形成 technical objects。因此,位相轉換是⼀種對 technics 自我客觀化與對 religion 主觀化的 mediation,進而得知主體。李育霖老師認為值得注意的是,technicsreligion 仍是位於淆混的位相,待處於位飽和狀態之時,將往下⼀個位相分歧。

對於 Technical thoughtsreligious thoughts 之間的分化,Simondon 更進⼀步指出兩者分歧後面相:Theoretical modesPractical modes。在 religious thoughts的分裂中,產生出的第二層分歧面向中的 Theoretical modes 主要涉及神學發展,Practical modes 則是涉及道德倫理面相;有趣的是,李育霖老師特別提醒各位,所謂科技乃是 theoretical 層次而哲學是 practical 層次。另⼀方面,technical thoughts的分岐多注重單⼀元素化的過程,如同笛卡爾探討彩虹般像科學式點堆積,導向單⼀的結果。李育霖老師同時認為,Simondontechnical thoughts 相對於海德格討論工具的方式,著重於細節的思考論及結果。Simondon 不同西方哲學主流的邏輯思考,旨在批判西方整體科學式的歸納式思考(inductive thinking)或是利他主義(Utilitarianism)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