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Bath, England
世界文化遺產:英國巴芙
到別人的地方,去看看人家怎樣講故事
怎樣讓人家真心誠意感受到他們的地方
怎麼就是不一樣;有機會一定要倒回來
《Advent》經典研讀班 1
《Advent》經典研讀班 2
《Advent》經典研讀班 3
Tags:
Albums: 旅遊·把故事說好的快意
Location: Bath, England
Comment
爱垦APP: 《锦瑟》版《人鬼情未了》
如果将李商隐詩作《锦瑟》的诗性智慧、情感体验、意义领会和象征性意象融汇到电影文创,重新拍摄一部类似《人鬼情未了》(Ghost, 1990)的作品,要考虑以下几个角度——
情感层次的深化与象征性意象的运用
借鉴《锦瑟》的复杂意象和多层次情感表达,可以在电影中引入更多象征性的视觉符号来深化角色情感。比如,像“锦瑟”这样的物件可以成为重要的视觉隐喻,象征着爱情的复杂与无法言喻的悲伤。片中可通过物件来延续情感,如女主角保留的一件物品不仅是爱情的象征,也是主人公之间情感延续的媒介。
影片中的每个场景都可以融入特定的象征符号,如镜子、琴弦、日光、泪水等,用以表现情感的流动与不确定性。这些符号不仅仅是情感的外化,更像是文化记忆的承载体,通过它们引导观众进入角色内心的情感世界,增强电影的诗意。
语言的诗性功能与电影语言的自指性
雅各布森的诗性功能可以通过电影的语言来呈现。例如,在台词、音乐和画面设计中注重语言的节奏和结构,使得语言本身成为情感传递的媒介,不仅是叙事的工具。台词的设计可以具备诗意,像是锦瑟中的隐喻,既传达情感又通过语言的形式美增强电影的情感共鸣。
加入更多诗意的节奏感,甚至用一些隐喻性的语言表达主角难以言喻的痛苦和思念。电影的镜头运用、切换方式可以像诗歌的节奏一样,忽而急促、忽而平缓,以表达情感的起伏。
情感的潜意识流动与视觉表现
克里斯蒂瓦的诗性语言强调情感与潜意识的关系。在电影中,可以通过超现实的视觉设计来展现角色的潜意识情感流动。例如,鬼魂主人公的世界可以通过不稳定、虚幻的画面来表现他们内在的情感困境和未解的执念。
在视觉上,可以通过模糊的镜头、色彩的转变、梦境般的场景设计表现情感的流动和无意识的释放。比如,男主角死后世界的表现可以带有潜意识的元素,带观众进入他心灵深处的痛苦与不安,而不仅是传统的幽灵形象。
感官与情感体验的交互
情动转折理论强调情感与感官的互动。在电影中,可以通过感官体验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可以加强电影中的感官元素,如音乐、触觉等,来引发观众对角色情感的体验与共鸣。与《锦瑟》中的视觉与感官象征相呼应,电影的音乐、光线、道具等元素都可以带有多重情感意义。
电影的配乐设计应注重营造一种情感氛围,使音乐和画面有机结合,通过音乐引导观众的情感体验。例如,角色触摸某个物品时,背景音可以通过细腻的音效与旋律唤起观众对爱情的回忆,增强触觉与情感的联结。此外,通过精心设计的光线变化,传达角色的内心转折和情感状态的波动。
集体情感与文化记忆的融入
维柯的诗性智慧注重象征系统在集体文化中的作用。电影可以借鉴这一点,通过将象征性意象与文化符号相结合,唤起观众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共鸣。例如,电影中可以加入一些文化性的物件或场景设计,这些符号不仅仅是个体情感的象征,也可以触及集体记忆的深处,形成普遍的情感共鸣。
场景设计和故事背景可以加入具有集体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例如,可以通过复古家具、古老建筑、或者特定的文化习俗等,使电影情感与文化背景相呼应,增强电影的情感深度与文化意蕴。比如,片中的某件重要物品可以代表一段古老的传说,象征着跨越时空的爱与失落,触发观众的集体情感记忆。
多维情感体验与叙事复杂性
李商隐的《锦瑟》充满了多重情感层次和叙事复杂性,这种叙事方式可以为电影的情感表达提供启发。通过多重视角、时间线和非线性叙事结构,呈现复杂的情感体验,让观众在不同层次上感受角色的内心世界。
采用非线性叙事手法,交织现实与回忆、生命与死亡,使情感表达更具层次感。电影可以通过角色生前与死后两个不同的时空场景交替切换,展现爱与遗憾交织的复杂情感。时间线的断裂和重叠可以让观众在多重情境下感受主角的情感波动。
情感复归与救赎的意象
《锦瑟》中的情感是忧伤与不可逆的,但也有某种超越性的回归和救赎感。在电影的最后,可以通过角色之间的情感和解与复归,形成一种情感上的救赎。这样的结局不仅让观众感受到爱与失去的痛苦,也让他们经历情感的升华与解脱。
电影的结尾可以通过视觉象征,如光线从暗到亮的变化,表现角色的情感复归与救赎。主角的灵魂最终找到和平,而这种情感升华的象征可以通过超现实的场景设计来表现,例如最后的相逢场景可以在某个意象性场景中完成,表现情感的终极解脱与升华。
通过维柯的象征性智慧、雅各布森的诗性语言、克里斯蒂瓦的潜意识情感流动,以及情动转折理论的感官与情感体验相结合,重新拍摄《人鬼情未了》可以在视觉、叙事和情感表达上更为多层次化和深刻。象征性的意象、多维的情感层次、感官与情感的交互以及集体文化的融入,将使这部电影在情感深度和艺术性上实现新的突破,使观众在视觉与情感上获得丰富的体验。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差异”的局限性
在一个多元种族、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交织的区域,如东南亚,单纯强调“差异”而忽略“生成”有可能成为冲突的根源。这是因为差异本身并不必然导致和谐或共存,而是可能激化矛盾,特别是在差异被用来区分“自我”和“他者”、强化族群或文化界限的情况下。相反,加入“生成”的视角可以引导人们认识到差异是动态的、可变的,并且通过不断的互动、对话和融合可以实现共同的成长与繁荣。生成提供了一种开放的路径,帮助不同的文化和信仰群体在彼此差异的基础上找到共存的可能性,从而避免因差异固化而产生的冲突。
“差异”本身的局限性
差异强调的是个体、群体或文化之间的不同之处,但这种强调如果缺乏动态的生成视角,可能会导致以下几种问题:
固化身份:当差异被视为固定的、不变的,这种对身份的僵化认同可能加剧分裂和对抗。例如,在东南亚的多元社会中,若某个民族或宗教群体固守自身的文化或宗教差异,而不愿意开放接纳其他群体的特质,差异就可能变成划分界线的工具,强化彼此的排斥感。
“自我”和“他者”的二元对立:差异如果被过度强调,容易导致将世界简化为“自我”和“他者”的对立。在这种情况下,不同文化、信仰和族群的互动可能成为冲突的导火索,特别是当某些群体试图捍卫自己的身份认同,而将他者视为威胁或竞争者时。
权力不平衡和差异的政治化:当差异与历史上的权力不平衡结合在一起,差异很容易被政治化或工具化,成为某些群体谋取利益或控制他者的手段。在东南亚一些国家,族群差异或宗教差异被利用来制造紧张局势,造成族群冲突或宗教冲突,并非鲜事。
“生成”带来的动态解决方案
德勒兹的“生成”(becoming)强调的是变化、过程和转化,意味着差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生成、互动和重塑之中。这一概念在多元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开放的视角,帮助人们理解差异不仅仅是分裂的来源,还是创造新关系、融合和共同成长的机会。
差异中的生成:强调生成意味着承认差异的流动性和变动性。文化、宗教和民族身份并非不可改变,而是通过历史、互动和体验在不断演变。东南亚的多元文化背景正是这种“生成”的典型范例,不同文化、宗教信仰和语言在相互交融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社会形态。
共生成与共存:生成的视角为多元社会中的差异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解决方式。通过生成,差异不再被看作是冲突的根源,而是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同的文化和信仰群体可以在相互影响中共同成长,并创造出新的混合形式。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历史上便是这种差异共存、文化交汇的产物。
对话与协商的过程:生成强调过程和变化,也意味着通过对话和协商来处理差异。在东南亚的多元社会中,如果各群体能够通过持续的对话来认识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相互理解与合作,生成的过程将带来更和谐的共存。
以“生成”缓解冲突的可能性
强调“生成”可以有效避免因固守差异而导致的对立。通过生成的视角,不同的文化、宗教或族群能够在差异的基础上发现共通点,建立合作与融合的可能性:
文化混合性:东南亚有丰富的文化混合历史,如马来文化与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的长期互动,产生了新的文化形式和宗教实践。这种文化混合体现了生成的力量,表明即便在差异的背景下,通过互动可以创造新的、多元的社会形态。
包容性民族认同:通过生成的视角,可以重新构建包容性的民族认同,而非基于差异的排他性认同。东南亚国家中,成功处理多元族群和文化关系的往往是那些能在生成中找到共同点的国家,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它们通过包容性的国家意识形态来缓和不同族群间的差异。
相关
爱垦網·高阶创造力挑战机械人系列:情动转折教育
在情动转折呼唤下,将《星球大战》的关系诗学运用到教育中,能提供许多启示。特别体现在通过文化产品与教育内容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创造力、以及跨文化理解。其复杂的情感叙事、多元文化的宇宙设定、科技与哲学的交织,以及沉浸式的感官体验,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启示。注重情感体验与感性认知,强调跨文化理解、创造性思维、道德教育和多感官体验的融合,从而为学生提供一种更加全面、多维的学习体验。有助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在全球化和科技变革的背景下,建立起更加敏锐的文化感知力和未来思考力。
情感与共鸣:通过叙事激发感性认知
关系诗学的核心是情感和联系:《星球大战》通过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情感冲突和成长旅程,帮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叙事方法应用到教育中,其力量将复杂的概念情感化,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如教育可以通过引入英雄旅程(如卢克的成长过程)作为隐喻,帮助学生理解个人成长、团队合作与责任感的重要性。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如正义、勇气和道德抉择。
情感反思与自我认知:引导学生从知识层面学习,也通过反思自身的情感体验来学习。比如,可以通过讨论卢克·天行者与达斯·维达之间的父子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家庭中的情感纽带、亲情复杂性,进而从个人情感的角度深入理解人际关系的多维性。
跨文化理解与全球化视野的培养
多元文化的关系网络:电影中各种族、文化和信仰系统彼此交织,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宇宙关系网络。这种多元化的世界观提供了范本,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课程设计可引入不同的文化背景、习俗和历史,在课堂上形成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互联性的感知。
文化间的包容与对话:通过电影中的角色互动,如尤达大师的东方哲学与其他角色的西方价值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不同文化体系中进行对话,寻找共同点与差异。这样,学生不仅能培养开放的心态,还能理解在多元文化中如何建立关系和解决冲突。这种关系诗学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文化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包容与文化感知力。
创造性思维与跨学科融合
创新的教育形式·跨学科教学:电影集科幻、神话、哲学、政治等多重元素于一身,展现了内容与形式的跨界融合。这思维促进跨学科教学的方法,将科学、历史、哲学、文学等不同学科结合起来。如研究《星球大战》中的科技设定(光剑、机器人等)来激发对科技与未来的思考,结合科技与文学,鼓励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角度理解科学。
基于项目的学习·创意与合作:通过电影中的多样性设定,鼓励去创造自己的星战故事或设定。学生需要合作,共建一个想象中的宇宙,融合各自想象、文化背景和兴趣。这有助于培养合作能力和创意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在设计和创作中深度参与学习内容。
伦理思考与道德教育
善恶冲突与道德选择的讨论:电影中正邪对立是叙事核心,提供了探讨伦理与道德的机会。可利用电影场景让学生讨论善恶的定义、权力的滥用、英雄的抉择等伦理问题。这种关系诗学通过感性的情境理解复杂的伦理命题,激发批判性思维。
道德情境模拟:可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以电影中的角色为原型进行道德选择。如设置一场模拟法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讨论达斯·维达的行为是否可原谅,鼓励他们从不同视角审视道德问题。这种教育方法不仅培养学生的伦理思考能力,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加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与理解。
感知与反思:未来科技与哲学的交织
未来主义与哲学思维的融合:电影中的未来科技不仅是娱乐的元素,也是对技术、伦理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这可以成为一种教育启发,教师可以通过电影中的科技设定引导学生思考科技的未来、人工智能的伦理等问题。比如,电影中的机器人C-3PO和R2-D2可以作为讨论人机关系、技术伦理的切入点,让学生思考科技对人类情感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空间与时间的感知训练:电影中的星际旅行场景让人们对宇宙中的空间和时间有了全新的感知。教育可以借鉴这种感知训练,通过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等科技手段,帮助学生体验不同空间和时间观,探索宇宙中的存在问题和物理世界的规则,培养他们的感性认知和哲学思考能力。
多感官体验与沉浸式学习
感官与叙事的结合:《星球大战》之所以能引发深刻的感性体验,不仅仅依赖于其叙事结构,还得益于其电影语言的多感官特性,如视觉效果、音乐、音效等。教育方法可以借鉴这一点,通过多感官体验的方式,如视频、声音、角色扮演等,使学生沉浸在学习情境中。例如,通过音效和视觉技术,学生可以模拟进入星战世界,体验不同的角色和情境,从而加强学习过程中的感性认知与情感共鸣。
体验式教育·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多感官体验扩展为体验式教育,让学生通过身体、感官、情感的结合来体验学习内容。打破了传统的书本教育,还通过身体记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概念。例如,结合《星球大战》中的光剑训练场景,设计互动游戏或角色扮演任务,培养他们的身体感知与反应力,同时通过这种身体活动深化对影片情境和主题的理解。(爱垦網内部评注记录)
賀培銘·弦論
一、粒子物理
根據現今普遍被接受的物理理論,宇宙中的物質是由一些所謂的「基本粒子」所組成。例如原子是由電子及原子核所組成,原子核是由質子與中子所組成,而質子與中子又分別是由夸克以不同的方式組成。其中只有電子與夸克被認為是基本粒子,在實驗上並沒有找到任何證據顯示,他們是由更小的粒子所組成。除了電子與夸克,還有其他許多種基本粒子,共同組成宇宙中所有的已知物質。根據現有的理論,基本粒子不但說明了物質的組成,也解釋了物質之間的交互作用。例如電子與電子間之電磁作用力,可以解釋為電子間交換光子所造成的效果。因此,宇宙中一切物理現象的規則,原則上可以化約成描述基本粒子的物理定律。因此,研究最基本的物理定律的領域,一般被稱作「粒子物理」。另一方面,要研究更基本的物理定律時,通常意味著要研究更小尺度下的物理;而根據海森堡的測不准原理,要探測更小尺度 圍內的現象,需要更大的能量。因此,我們需要建造更大的粒子對撞機或加速器來研究更基本的物理定律;而研究最基本的物理定律的領域,也被稱作「高能物理」。
現在普遍被接受的描述基本粒子的理論,稱作「標准模型」。標准模型的數學架構,是所謂的「量子場」,或簡稱「場論」。原則上,數學上可能的量子場論模型有無限多個,可以容許任意多種不同性質的基本粒子,但自然界選擇了標准模型,以及其中所有基本粒子的物理性質,例如電子的質量及電荷等等。高能物理的研究,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現象學」,一類是「場論」。前者是以標准模型為基礎,研究實驗結果與模型間的關係。後者是研究場論的一般性質,並不局限在描述自然現象的模型中。當然,這兩者之間並沒有清楚的界線。
二、弦論(string theory):
弦論的出發點是,如果我們有更高精密度的實驗,也許會發現基本粒子其實是條線。這條線或許是一個線段,稱作「開弦」(open string),或是一個回圈,稱作「閉弦」(closed string)。不論如何,弦可以振動,而不同的振動態會在精密度不佳時被誤認為不同的粒子。各個振動態的性質,對應到不同粒子的性質。例如,弦的不同振動能量,會被誤認為不同粒子的質量。
弦論特殊的地方之一,是弦的量子場論可能只有一個。也就是說,當我們考慮弦而非粒子的量子場論時,數學上可能的模型只有一個。(這件事尚未被完全證實,但至今所有已知的弦論都是等價的。)這表示,弦論中所有的物理性質,都是理論本身決定的。如果弦論是對的,電子的質量及電荷等等,都是理論可以告訴我們的。可惜(幸運?)的是,弦論是一個還在被研究發展的理論,我們對它的了解還不足以讓我們可以計算出電子的質量及電荷等等。所以,弦論還不是一個完整的理論,當然也沒有被實驗證實。另一方面,有許多原因,讓研究弦論的人相信,這是一個找尋更基本理論的正確方向。
前一段所述弦論的唯一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質。如果宇宙萬物都要永遠遵守同一個物理定律,這個物理定律應該是獨特的,而不是任意的。(雖然標准模型或量子場論中還有許多((如電子質量等))參數是「任意的」,但其任意的程度已經比牛頓力學小得多。)一個萬有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 TOE)必須是唯一的,否則它就不是萬有的,因為它不能解釋它為何是這樣而不是那樣。萬有理論中應該沒有任何自由參數;而弦論即滿足此一性質。
弦論的另一個優點是它不需要量子場論所需要的「重整化」。量子場論的計算中,總是出現一些無限大的量。本來一個合理的物理定律不應該預測任何無限大的量,但是我們相信,這些無限大的量之所以出現,是因為量子場論不是最基本的理論,而是精確度較差的等效理論。這樣的認識,告訴我們如何從這些無限大的量中找到有限值的物理量,而其方法,被稱作重整化。反之,一個基本的理論,不應該有無限大的量,也不需要重整化。如果追溯量子場論中出現無限大的原因,則發現與它假設了粒子是不具大小的點有關。弦論中即沒有這種無限大的問題。
可能更重要的一個弦論特質是它自動包含了量子重力場。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重力作用的古典理論,其量子化長久以來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也是理論物理裡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如果以量子場論為架構來描述傳遞重力的基本粒子「重力子」,會發現計算中將出現的一些無限大並無法用重整化的方法解決。(因此標准模型並不包含對重力的描述。)相反地,一旦假設了弦的存在,便不可避免地在理論上導致了重力作用,原因是弦總是有一個振動態對應到重力子的性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已經可以從弦論中被推導出來。
(參) 歷史:
弦論最早被提出時是想要描述強作用力。當時夸克模型與量子色動力學(编註:英語:Quantum Chromodynamics,簡稱QCD)還未被普遍地接受為描述強作用力的理論。依據現在的認識,介子是夸克與反夸克因強作用力組成的,但在弦論中被描述為一根開弦;弦的兩端即對應到夸克與反夸克,而弦本身則對應到強作用力在兩者之間形成的拉力。弦論因無法解釋許多強作用力的現象,而量子色動力學卻相對地相當成功,因此在弦論的第一次革命之前,有一段時間弦論被大多數的物理學家所遺棄。(下續)
弦論的第一次革命,指的是少數鍥而不舍地繼續研究弦論的物理學家發現,弦論雖然是一個失敗的強作用力理論,卻可能是統一所有已知交互作用與物質的理論。一根弦描述的不是介子,而可能是所有的基本粒子。這個大膽的猜想的基礎,是根據一項理論上的重大進展,亦即物理學家發現弦論中自動包含了重力理論,而且可以有數學上自洽的量子化。如前所述,重力場論的量子化是一個極其困難、長久以來懸而未決的問題,因此不論弦論是否真能解釋所有的物理現象,單是看它可以解決重力場的量子化問題,就值得理論物理學家努力研究。因此,弦論的第一次革命吸引了許多物理學家投入其研究工作。可惜的是,不多久所有可以解決的問題都被解決了,剩下許多技術上無法克服的問題,似乎過於復雜艱澀,不知如何下手。慢慢地,許多物理學家就又離開了此一領域,直到弦論的第二次革命。
第二次革命指的是弦論的一些觀念上及技術上的躍進。這些進展不但突破了過去弦論研究中所遭遇的瓶頸,甚且對其他物理及數學的領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弦論的大師之一維敦(Witten)甚至得過數學界的最高榮譽Fields Medal。但在此讓我們暫且不提弦論對其他領域的影響,先將注意力集中在弦論本身。這些弦論進展的中心觀念之一,是所謂的「對偶性」。對偶性指的是兩個看似不相同的理論,實際上是等價的。所謂等價,意思是即使兩個理論對實驗本身的物理描述可能完全不同,兩個理論對所有可以測量的值都有相等的預測。第二次革命中發現了許多新的對偶性。它的好處是在一個理論中十分困難的問題,可能等價於其對偶理論中一個簡單的問題。因此過去一些不能解決的問題,突然變得可以解決。除此之外,對偶性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結果。過去研究弦論的人發現了五種不同的弦論,現在卻發現這些看似不同的弦論,其實互為對偶。換句話說,我們只有一個理論,但它有五種不同的表示方法。這個唯一的理論,現在被稱為M理論。M代表mistery、mother或membrane。從第二次革命至今,弦論一直有持續的快速的進展,無疑地已成為高能物理研究的主流之一。
(四) 現況與展望:
造成第二次革命中對偶性的研究可以突飛猛進的原因之一,是發現了弦論中除了一維的弦之外,還有其他維數的物體。要了解這一點,必須先介紹「孤立子」(soliton)的概念。孤立子最早是在水中被發現。水是由水分子所組成,水分子的振動形成水波。大部分的水波生成之後會慢慢消退,但是某些特殊形狀的水波可以維持不變一段很長的時間,這種水波即所謂的孤立子。曾有人跟隨一個渠道中的孤立子行進數英裡,而孤立子仍幾乎保持不變。場論中,基本粒子的某些特殊集體振動形式也會形成孤立子。孤立子夠小時,看起來也像一個粒子,但是弦論中有許多種不同的孤立子,各有不同的維數。有趣的是,雖然在一個理論中基本粒子和孤立子截然不同,但是某一理論中的孤立子可能對應到其對偶理論的基本粒子,而基本粒子卻對應到孤立子。因此,弦論中一維物體的獨特角色被淡化了,各種不同維數的物體地位平等地存在於弦論之中。
弦論的預測之一,是時空的維數為十維。雖然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時空只有四維,但理論物理學家已有許多方案可以解釋為何十維的時空看起來可以像是四維的。可能之一,是多出的六維縮得很小,所以沒被觀測到。另一個可能,是我們其實活在一個四維的孤立子上。有趣的是,時空的維數可以是弦論的預測之一;過去從未有過這樣的理論。但另一方面,有另一個弦論的對偶理論,它的時空是十一維的。(這個理論也是M理論的一種表示方式。)這是因為時空的形狀及維度,要看我們如何定義其測量方法才有意義;不同理論中的時空定義不一定恰好相同。
弦論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是計算出某些(特別簡單的)黑洞的亂度。雖然霍金(Hawking)很久以前就預測出黑洞亂度的公式,但因為缺乏一個量子重力理論,無法真的根據亂度的定義直接算出結果。另一個量子重力理論應有的性質-全像原理(也與霍金的黑洞亂度公式有關),最近也在弦論中得到實現。有關於量子重力學的更基本也更有趣的問題是:時空到底是什麼。在弦論中,時空所有的性質都可以從理論中推導出來。在一些假想的情況中,時空的性質可以和我們的經驗大不相同。事實上,在大爆炸初期,時空的性質很可能的確非常不同。根據量子力學,要探測小尺度時空內的現象,必然伴隨著大的能量不確定性,而根據廣義相對論,這會造成時空結構上大的不確定性。結果是,一般經驗中平滑的、由無線多點構成的有關時空的概念,不可能在接近普朗克尺度(約10^(-37) m)時適用。數學上一般的幾何概念對普朗克尺度下的時空並不適用。數學上所謂的「非交換幾何」,是古典幾何的一種推廣,有可能可以用來描述普朗克尺度下的時空。近來在弦論中已經發現一些假想情況中的時空的確可以用非交換幾何來描述。
雖然弦論的研究至今不能告訴我們為何電子是如此重,或計算出任何當今技術可及之實驗結果,但是因為它要解決的問題是如此複雜困難(例如要了解為何宇宙中有這些物質和交互作用、為何時空是四維的等等),而且因為沒有其他任何一個理論在這個目標上的進展可與之比擬,弦論無疑地仍是值得繼續努力研究的方向。[2001/2/3]
作者:賀培銘,台大物理系教授,本文原載:https://web.mit.edu)[上續]
相關:互聯網弦論
世界的本源是什麼,哲學應該是學問,還是生活
貢布里希在談藝術史的時候說:其實沒有藝術,只有藝術家。同樣,在哲學這回事上,我們也可以說:沒有哲學,只有哲學家。
《哲學100問》,是一本談論西方哲學史的書,里面羅列了從古希臘到黑格爾的38位哲學家。
這麼多人,一定很複雜嘍!其實只要掌握了主線,入到這個門里去並不難。
作者書傑把西方哲學史分成四個大的部分,分別是古希臘哲學、中世紀基督教哲學、17到19世紀的近代哲學,還有德國古典哲學。
別看歷史上林林總總的哲學家那麼多,把它們歸到這四個不分里去,自然就建立起一個西方哲學體系了。
好了,我們首先來到了古希臘哲學。
首先上場的,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這三個人嗎?
不是,並不是,雖然這三個人幾乎代表了古希臘,但他們的輝煌,需要有前人打下基礎。
哲學誕生之前,人們用神話解釋世間萬物,有海神、山神、天神、愛神,各種各樣的神。
哪一年太平順遂,要感謝眾神護佑;哪一年災禍橫行,保不准是哪位神發怒了。
希臘人講神話故事正講得起勁兒,哲學之父泰勒斯閃亮登場。
他上來就是一聲棒喝:我們人類應當有點兒出息,不要再神神鬼鬼的了,在我看來,水才是萬物的本原,萬物由水而來。
難免有人覺得,泰勒斯的說法比較幼稚,水怎麼能形成萬物呢?但他把解釋世界的權力,第一次從神手里拉回到人手里。
單憑這點,人家就是當之無愧的西方哲學之父。
後來,他的後來者發展了他的學說,在水之外,還加了三個元素,提出水、火、土、氣,是構成是世界的四個根本元素。
我們要注意,他們這一派叫做自然哲學,通過觀察自然去探索世界,給出解釋。
自然哲學的集大成者叫德謨克利特,他有點返璞歸真的意思,提出了著名的「原子論」。這個原子不是物理學上的那個原子,而是哲學上的一個概念。
德謨克利特說,把東西分割分割再分割,一直分到不能再分了,最後得到的那個東西,就是原子——萬事萬物,都由原子而來。(下續)
哲學誕生之初,從兩個角度探索世界的本源問題,一個呢就是自然角度,我們剛才講到的自然學派,就在這個方向使勁兒。
另一個角度,叫形而上學,這個詞聽起來就抽象,讓人犯迷糊,確實,它的特點就是抽象。
什麼是形而上學?通俗地說,就是事物背後那個終極實在的東西、最為本質的東西,類似中國哲學中的「道」,「道」左右著萬事萬物生息變化。
古希臘早期,鼓搗形而上學的主要是畢達哥拉斯學派,奠基人自然是畢達哥拉斯,他認為,萬物的本原是數,數字的數。
舉個例子,把5個蘋果和5個梨放在一起,它們有什麼共同點?
很顯然,都是5個。這個「5」就是不同事物之間共有的概念,共通的地方。
畢達哥拉斯說,整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本原就是樸素的數。嗯,確實比自然學派抽象多了。
他的後來者接著提出了「存在論」等一些思想,把形而上學的研究一再擴大。
同一時期,智者學派在古希臘逐漸壯大。智者學派有著強烈的人文精神,代表人物普羅泰格拉說:人是萬物的尺度。
無論自然學派還是畢達哥拉斯學派,他們都在探究外面的世界,試圖找出物質本原、找出一個終極的東西。
但智者學派說,你看天空是這個樣子,他看天空卻是那個樣子,沒有哪兩個人看到的東西完全一樣,所以哪有什麼終極,哪有什麼本原,一切以人為准則,人是萬物的尺度。
智者學派確確實實看重人的價值,但同時,這伙人是不折不扣的懷疑主義者,不相信有任何可靠的知識和理論。
馬上,蘇格拉底登場了,他站在智者學派的對立面,堅定地追求知識、追求真理。
蘇格拉底和智者學派同樣關注人,不同的是,智者學派把人視為孤立的個體,蘇格拉底則試圖找出心靈世界的普遍法則,比如說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道德、怎樣才是愛國等等。
他有一句名言:認識你自己。
據說,蘇格拉底總是天亮前就起床,跑到街上和人聊天,他聊天是有套路的,上來先問別人一個大問題,比如「什麼是正義?」
對方一旦回答,他就指出人家的漏洞,再追問,追問完了還要問。他稱這套方法為「思想的助產術」,引導對方接近真理,得出智慧。
但很多時候,別人都崩潰了,蘇格拉底還在問,這讓他的人緣很一般。
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以被告身份上了法庭,罪名有兩個,一是不信奉雅典的神,二是到處問問題,有蠱惑青年的嫌疑。
人民陪審團一共500人,竟然360票要他死!學生們勸他逃走,但蘇格拉底堅持服下毒酒受死。
蘇格拉底死的時候,他的學生柏拉圖29歲。
柏拉圖很受刺激,因為雅典人竟然把最高貴的人處死了!民眾怎麼這麼愚蠢!他決心好好研究哲學,給希臘人帶來智慧,使國家「至善」。
柏拉圖提出了著名的「理念論」,他大手一揮,把世界分成了兩部分,現實世界和理念世界。
現實世界可以直接感受到,比如說山川大海、動物植物;而理念世界,則需要自己去領悟,比如說你觀察了大量事物之後,得到的抽象數學知識。
在數學知識之上,還有更高級的「本原」,這是一種純粹的哲學的知識,統攝一切。
柏拉圖經常用太陽來比喻最高級的理念世界,在他看來,哲學家的使命就是追求太陽,追求善。
在這個基礎上,他提出了「哲學家王」的主張,指出統治者應當是哲學家。
不是因為哲學家自己要當王,而是對國家和公眾來說,哲學家當王是最好的選擇,最符合公眾的利益。
此外,柏拉圖辦了雅典學園、寫了《理想國》,他談論愛情,還留下一個詞,叫「柏拉圖式戀愛」,他是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
如果希臘哲學到他這里終止了,光輝也足以照耀萬年。
不過,亞里士多德不打一聲招呼就來了,古希臘哲學註定要更上一層樓。
亞里士多德雖然在柏拉圖的學園求學,但他的風格,和老師柏拉圖很不一樣。
很多人說,看看柏拉圖留下的東西——理念論、理想國、精神戀愛,就知道這個人一定很浪漫,對世界充滿溫情的遐想。
而亞里士多德相反,他像個一板一眼的科研工作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根基叫「實體哲學」,這套東西和他老師的主張很不對口。
我們前面說過,柏拉圖認為現實世界背後有一個獨立的理念世界,而亞里士多德認為,理念不能獨立出來,更不能組成一個世界。
因為理念不能自己跑出來,只能待在實體的東西里。
亞里士多德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在物理學、邏輯學、文藝學、政治學、倫理學方面都有建樹。
注意,那時候並沒有這麼多清晰的名詞,並沒有劃分出這麼多學科,這些知識,都可以叫哲學。
物理學知識、數學知識、政治學知識,當時都叫哲學知識。
德謨克利特說,把東西分割分割再分割,一直分到不能再分了,最後得到的那個東西,就是原子——萬事萬物,都由原子而來。
哲學誕生之初,從兩個角度探索世界的本源問題,一個呢就是自然角度,我們剛才講到的自然學派,就在這個方向使勁兒。
另一個角度,叫形而上學,這個詞聽起來就抽象,讓人犯迷糊,確實,它的特點就是抽象。
什麼是形而上學?通俗地說,就是事物背後那個終極實在的東西、最為本質的東西,類似中國哲學中的「道」,「道」左右著萬事萬物生息變化。
古希臘早期,鼓搗形而上學的主要是畢達哥拉斯學派,奠基人自然是畢達哥拉斯,他認為,萬物的本原是數,數字的數。
舉個例子,把5個蘋果和5個梨放在一起,它們有什麼共同點?
很顯然,都是5個。這個「5」就是不同事物之間共有的概念,共通的地方。
畢達哥拉斯說,整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本原就是樸素的數。嗯,確實比自然學派抽象多了。
他的後來者接著提出了「存在論」等一些思想,把形而上學的研究一再擴大。
同一時期,智者學派在古希臘逐漸壯大。智者學派有著強烈的人文精神,代表人物普羅泰格拉說:人是萬物的尺度。
無論自然學派還是畢達哥拉斯學派,他們都在探究外面的世界,試圖找出物質本原、找出一個終極的東西。
但智者學派說,你看天空是這個樣子,他看天空卻是那個樣子,沒有哪兩個人看到的東西完全一樣,所以哪有什麼終極,哪有什麼本原,一切以人為准則,人是萬物的尺度。
智者學派確確實實看重人的價值,但同時,這伙人是不折不扣的懷疑主義者,不相信有任何可靠的知識和理論。
馬上,蘇格拉底登場了,他站在智者學派的對立面,堅定地追求知識、追求真理。
蘇格拉底和智者學派同樣關注人,不同的是,智者學派把人視為孤立的個體,蘇格拉底則試圖找出心靈世界的普遍法則,比如說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道德、怎樣才是愛國等等。
他有一句名言:認識你自己。
據說,蘇格拉底總是天亮前就起床,跑到街上和人聊天,他聊天是有套路的,上來先問別人一個大問題,比如「什麼是正義?」
對方一旦回答,他就指出人家的漏洞,再追問,追問完了還要問。他稱這套方法為「思想的助產術」,引導對方接近真理,得出智慧。
但很多時候,別人都崩潰了,蘇格拉底還在問,這讓他的人緣很一般。
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以被告身份上了法庭,罪名有兩個,一是不信奉雅典的神,二是到處問問題,有蠱惑青年的嫌疑。
人民陪審團一共500人,竟然360票要他死!學生們勸他逃走,但蘇格拉底堅持服下毒酒受死。
蘇格拉底死的時候,他的學生柏拉圖29歲。
柏拉圖很受刺激,因為雅典人竟然把最高貴的人處死了!民眾怎麼這麼愚蠢!他決心好好研究哲學,給希臘人帶來智慧,使國家「至善」。
柏拉圖提出了著名的「理念論」,他大手一揮,把世界分成了兩部分,現實世界和理念世界。
現實世界可以直接感受到,比如說山川大海、動物植物;而理念世界,則需要自己去領悟,比如說你觀察了大量事物之後,得到的抽象數學知識。
在數學知識之上,還有更高級的「本原」,這是一種純粹的哲學的知識,統攝一切。
柏拉圖經常用太陽來比喻最高級的理念世界,在他看來,哲學家的使命就是追求太陽,追求善。
在這個基礎上,他提出了「哲學家王」的主張,指出統治者應當是哲學家。
不是因為哲學家自己要當王,而是對國家和公眾來說,哲學家當王是最好的選擇,最符合公眾的利益。
此外,柏拉圖辦了雅典學園、寫了《理想國》,他談論愛情,還留下一個詞,叫「柏拉圖式戀愛」,他是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
如果希臘哲學到他這里終止了,光輝也足以照耀萬年。
不過,亞里士多德不打一聲招呼就來了,古希臘哲學註定要更上一層樓。
亞里士多德雖然在柏拉圖的學園求學,但他的風格,和老師柏拉圖很不一樣。
很多人說,看看柏拉圖留下的東西——理念論、理想國、精神戀愛,就知道這個人一定很浪漫,對世界充滿溫情的遐想。
而亞里士多德相反,他像個一板一眼的科研工作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根基叫「實體哲學」,這套東西和他老師的主張很不對口。
我們前面說過,柏拉圖認為現實世界背後有一個獨立的理念世界,而亞里士多德認為,理念不能獨立出來,更不能組成一個世界。
因為理念不能自己跑出來,只能待在實體的東西里。
亞里士多德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在物理學、邏輯學、文藝學、政治學、倫理學方面都有建樹。
注意,那時候並沒有這麼多清晰的名詞,並沒有劃分出這麼多學科,這些知識,都可以叫哲學。
物理學知識、數學知識、政治學知識,當時都叫哲學知識。
那現代意義上的哲學知識,那時候叫啥?
亞氏的弟子也發現了,這些高度抽象的知識不好歸類,歸到哪兒都不合適,索性放到了物理學後面,起了一個略顯粗糙的名字,叫「物理學之後」。
亞里士多德的學問傳到我們這兒,碰到一個問題,該怎麼翻譯這個「物理學之後」呢?確實傷腦經。
《周易》里有一句話,叫「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形而下者」,是那些實實在在的東西;「形而上者」,則形容那些看不見的道理,所謂「道」,玄之又玄,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
借用《周易》里的這句話,學者們把亞氏的「物理學之後」翻譯成「形而上學」,才有了這個哲學上的重要名詞。
稍微總結一下,古希臘哲學從開端到興盛,簡單來看,就是自然哲學轉向了形而上學,兩者的出發點都是觀察世界,但思考得越來越深、越來越廣。
古希臘三賢之後,哲學由盛轉衰,他們的後來者不再關心世界本質,不再關心國家、城邦、社會。
只關注自己,關注怎麼樣才能活得更好、更幸福。這種環境下,享樂主義、禁慾主義、懷疑主義相繼冒頭。
再往後看,是漫長的中世紀,在這時期,基督教牢牢把握了對世界的解釋權。我們也來到了這本書的第二個部分,中世紀基督教哲學。
基督教的教義強調了三個學說。
一是上帝創世說,上帝創造了宇宙萬物,耶穌是人們的救世主。
二是原罪救贖說,亞當和夏娃偷吃了禁果,這是人類的原始罪過,需要耶穌救贖。
三是天堂地獄說,天堂是生命存在的圓滿狀態,而地獄是罪過的結局。
這些宗教學說強調的是信仰,信眾必須堅信這些東西,而哲學呢,強調理性地去思考,強調理智,這兩個東西本質上是衝突的!
但有一些信仰基督的人,他們有知識、有文化,用哲學方式來為基督教辯護,這就是基督教哲學。
基督教剛誕生的時候,羅馬人信奉的是多神教,基督教還是他們迫害的對象,不過後來,基督教一步步壯大,公元4世紀初,成了羅馬帝國的合法宗教,到了4世紀末一躍成為國教。
在這中間,哲學家的作用相當大,他們被稱為教父,向信眾解釋宗教學說。
比如有一位奧古斯丁,年輕時熟讀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後來皈依基督教。
他說:「世界上就只有兩座城,一座是『塵世之城』,這里的人過著肉體生活,是撒旦的國度。另一座是『上帝之城』,這里的人過著靈性生活,是上帝的選民,會得到救贖。只有向善,才能到達『上帝之城』,才能得到上帝的拯救。」
奧古斯丁這一派叫做教父哲學(patristic philosophy),他們奠定了基督教的理論基礎。
說白點兒,就是經過他們解釋之後,宗教學說更加融洽,更加自圓其說了。他們編織一個穩固的理論體系,再把故事講好。
信眾被他們吸引過來,加入教會,只需要虔誠信教,積極向善,祈禱死後升上天堂,就可以了,別的也不用多想什麼。
過了幾百年,出現了另一派,叫經院哲學,相對來說,經院哲學更強調邏輯和理性。
舉個例子,在教父哲學那里,它直接告訴你信仰上帝,才能得到救贖,因此去信仰上帝吧。
而在經院哲學這里,多了一步,首先你得讓我相信上帝確實存在啊,否則我怎麼信仰?
面對質疑,經院哲學也給出了解釋:站在海灘上,你能看到船帆在動;為什麼船帆在動?因為船在動;為什麼船會動,因為海在動。類似的例子還能舉上無數個。
他們說,物體動了,是有其他物體推著它在動,把這個過程無限回溯下去,你會找到一個原始的動力、最終的動力!它就是上帝,萬物的推動者。
歸根到底,無論教父哲學還是經院哲學,它們都是為神學服務的。有句話說得很有意思,在基督教的大前提下,「哲學是神學的婢女」!
在基督教的大前提下,哲學只能圍著神學轉,沒什麼地位。
教會壟斷了解釋世界的權力,不許信眾質疑,這樣下去能成嗎?當然不成。
1313年,天主教會開始在歐洲兜售「贖罪券」,讓信眾花錢來買。教士宣稱:只要你的錢幣落進錢櫃叮當一響,靈魂就能直飛天堂!
漫長的中世紀過去,令人激動的文藝復興終於來了,哲學的中心,也從信仰轉到了理性。我們也迎來了第三部分的內容:近代理性主義哲學。
這個時期,哲學大家輩出,隨便舉一舉,都是如雷貫耳的人物,比如培根、笛卡爾、斯賓諾莎、洛克、休謨、伏爾泰等等。
別看人數眾多,他們大致分成兩派,英國經驗論和大陸唯理論。
這兩個派別都反駁中世紀的經院哲學,肯定人的價值,標榜理性主義,這是他們相同的地方。
那區別呢?他們的區別在於對一個問題的回答——人們怎樣獲得確定的知識?
有人認為是靠經驗得到的,比如眼睛看、耳朵聽,這伙人以英國人為主,所以叫英國經驗論;還有人認為是靠理性推理得來的,以歐洲大陸的人為主,所以叫大陸唯理論。
英國經驗論的開山鼻祖是培根,他的一句名言經常掛在學校的牆上——「知識就是力量」。
這句名言不僅是培根的哲學觀點,也是當時工業革命的一種思想反映,英國人依靠科學知識,在工業革命中解放了生產力,爆發了巨大的能量。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6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