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再說全機的人都走了,一共有五個人留下來,我機上認識的朋友們走時,向我揮手大叫:“再見,再見,祝你順利通過。”我也揮揮手叫:“再見呵,再見呵!”
等了又快一小時,有三個放了,最後第四個是那個拿臺灣護照,娶比利時太太的也放了。他太太對我說:“不要急,你情形跟我先生一樣,馬上輪到你了,再會了。”這一下我完全孤單了,等了快三十分鐘,沒有人來理我,回頭一看,一個年輕英俊的英國人站在我後面,看樣子年紀不會比我弟弟大,我對他說:“你嚇了我一大跳。”他笑笑也不響,我看他胸口別著安全官的牌子,就問他:“你在這兒做什麽?”他又笑笑不說話。(真傻,還不知道是來監視我的。)這時那個移民局的小鬍子過來了,他先給我一支煙,再拍拍我肩膀,對我友善的擠擠眼睛,意味深長的笑了笑,(你居然也還會笑。)然後對我身後的安全官說:“這個漂亮小姐交給你照顧了,要對她好一點。”說完,他沒等我抽完第一口煙,就走了。…
ContinueAdded by Crna Gor on March 14, 2019 at 12:24pm — No Comments
最近很流行“跟著感覺走”這句話,“噢,檔不住的感覺!”不管怎麼說,有感覺表示人還活得生蹦活跳,不是早衰麻痹的那種。
詩人的感覺永遠是走在凡人的前面,他說石頭是甜的,你相信嗎?沈豹說:“松蔭高枕石頭甜”,石頭在味覺上不應該有太多聯想,誰嚼石頭像嚼甘蔗?不過想一想,心上沈甸甸壓著一塊放也放不下的石頭,這石頭當然“苦”!推一塊巨石到山頂,快到山頂,巨石就滑滾下來,反復的上推下滾變成無窮的懲罰,這神話中的石頭滋味也真“苦”!然而相對於人世權勢炎涼之苦,百物奔競之苦,萬事的盈虧變化永遠期待且沒完沒了,這種思念多苦!當你受盡了世情的作弄,一朝放下擔子來,全然的放下,在松蔭下高枕著一塊石頭,涼風習習,美夢連連,這石頭好甜喔!…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March 14, 2019 at 12:23pm — No Comments
看了上面這一段敘述後,對於目蓮戲的形態和性質,我想大致可以明了的。下面再從其他的節目上,看看在目蓮戲上表現出來的大眾情緒是如何。
整個目蓮戲的節目編排,倒是經過相當的支配的,正戲和輕松的戲,互相間隔著,這給予演員的休息和觀眾精力的調劑,非常見功效。正戲除掉上面所說的目蓮、趕吊外,還有所設白馬駝金,是說一個人偷得了不少金銀後,就在那被偷的人家帶走一匹白馬給它駝了去;白馬駝了十里路,不走了,居然開口說起人話來,說是前一世曾經穿過他一雙草鞋的,今生替他駝了十里路的金銀,算還清了草鞋賬。偷兒聽了,心想一雙草鞋,要還我十里路賬,我白偷人家這許多金銀,將來怎麽還得了?一個轉念,自動地把金銀仍舊送回去,自己出家修行了。這節戲的名目,顯然是從《西遊記》上白馬駝經改編的,內容雖然提出些果報的事實,並以出家修行做結束,好像充滿佛教的氣氛,這比那些趕吊等等的節目,更其參雜了意識的修改和利用,也是顯然可見的事。…
Continue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March 14, 2019 at 12:21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March 14, 2019 at 12:20pm — No Comments
我的故鄉,是江蘇省西南部的一個小縣,和安徽省郎溪縣毗連著,縣名叫做溧陽。目蓮戲就在郎溪溧陽一帶流行的。說是流行,其實只限於一兩個市鎮上,而且每年也只舉行次把次;因為演唱的歷史很久了,大家對於次把次的演唱,又是十分重視的,所以也就成為一件重要的事情了。
目蓮戲的最大的特質,是它含有充分的神秘性。一般說起來,鄉村中平時舉行的社戲,大都總是為著敬神的;不過演出來的節目,卻集中在人的興趣上,所以為“神”的成分,究竟不如為“人”的成分多。至於目蓮戲,那就不同了,它雖然一樣吸引了許多的觀眾們,或許觀眾們要比社戲更加來得擁擠些,但是它的作用,可以說是完全屬於宗教性質的;具體地說,毋寧講它是大規模的禮醮和祈禱;它所表現的原始神鬼恐怖很強烈,因而造成演唱的環境中一種陰慘恐懼的氛圍來,這對於目蓮戲的本身,是增加不少莊嚴神秘的情緒的。…
Continue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March 14, 2019 at 12:18pm — No Comments
飛機上我換了三次座位,有的兄妹想坐在一起,我換了;又來了一家人,我又換了;又來了一群學生想坐一起,我又換了。好在我一個人,機上大搬家也不麻煩。(奇怪的是我看見好幾個年輕人單身旅行,別人商量換座位,他們就是不答應,這種事我很不明白。)予人方便,無損絲毫,何樂不為呢?
機上有一個李老太太,坐在我前排右邊,我本來沒有注意到她,後來她經過我去洗手間,空中小姐叫:“坐下來!坐下來!”她聽不懂,又走,我拉拉她,告訴她:“要降落加油了,你先坐下。”她用寧波話回答我:“聽不懂。”我這才發現她不會國語,不會廣東話,更別說英文了,她只會我家鄉土話。(拿的是香港居留證。)…
ContinueAdded by Crna Gor on March 14, 2019 at 12:18pm — No Comments
古人細細地觀察宇宙之間,鳥有了兩根翅膀,在四肢中就只剩兩只腳,不再給它手了。牛有了兩只銳角,在嘴裏就不給它犀利的牙齒,只能嚼嚼草了。造物者對每一樣生物,賦予的功能都不全備,力量與才幹,總讓它有所不足,不至於太集中在誰的身上。
萬一像桂花一樣,凝聚了天地的清香,就招來蠹蟲;像白璧一樣,琢磨出如虹的光氣,就不免有瑕;像珍珠一樣,蘊含著輝眼的晶光,竟賊害了蚌胎!凡屬“尤物”,“從來尤物不長生”,反而因為它特出的美,戕害了自身,變成了牽累,總是美中不足,留下遺憾。
又有人觀察:有了白天,就必須有黑夜;有了嘉禾,就必須有莠稗;有了鳳凰,就少不了鴟梟,這是一種勢,也是一種理,所以君子永遠不能滅絕小人,世界的道理本來就是這樣的不完美。…
Continue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March 14, 2019 at 12:17pm — No Comments
我知道那其實沒什麽問題。我一如既往地戴起了那頂帽子。我們度過了一個很痛快的下午,我們一條魚也沒釣到。
我承認,由於我的魚塘里沒魚,有時安排起來真需要點手腕。來客有時會變得有點不安。於是我對他說:“你的揮釣技術棒極了,沒說的!”他聽了之後大為高興,一門心思地想著把釣越拋越遠,以致於把魚全給忘了。或者我會把他帶至塘的上端,致使他把釣線掛在蘆葦叢中——那也有可能是魚吃釣。假如他還是騷動不安,我會突然說:“噓!那不是魚在跳嗎?”這話兒能使任何一個真正的釣魚者立即安靜下來。“你站在船頭,”我悄悄地說,“我輕輕劃到那邊去。”悄悄話果然起作用。就算塘里有那麽一條魚,我們離那條可能聽見我們說話的鱒魚也還有一百碼遠。但那沒什麽區別。我帶去釣魚的那些個爺兒們,有些在離塘一英里以外的地方就開始悄悄說話了,而且回家的路上也把聲音壓得低低的。…
ContinueAdded by Tata Na on March 14, 2019 at 12:12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March 14, 2019 at 12:09pm — No Comments
我把這個故事當故事來講是那麽經常又那麽成功,以致我最終去把它告訴了《大西洋月刊》的編輯,結果他又把它告訴了全世界。不過在這里把它再重復一遍想必也無妨。
我的魚塘在山谷的一片小窪地里,隱映在樹木叢中。我最後一次去那兒正好是秋季結束的時候,當時塘邊大樹的葉子正日益變黃,並沙沙地落到平靜黝黑的水面安息。塘岸是那麽高峻,岸邊的樹又是那麽古老高大,因此難得有一絲風把塘面吹皺。在魚塘周圍,世界好像陷入了沈寂,而時間也融進了永恒。…
ContinueAdded by Tata Na on March 14, 2019 at 12:08pm — No Comments
從唱機上隱約傳來一個男歌手的歌聲,他的歌聲顯得那麼急躁,像是甚麼事情令他煩擾不安,他的心中,有一些逼切的不平與不安,正要竭力說出來。他,你可以想像,正投入自己的歌裏,顯得那麼激動,那麼迷茫。他的感情洶湧沒處發洩,他正要盡情表達出來。其中充滿了人間的愛與恨,希望與惆悵,獲得與失落。…
ContinueAdded by Suyuu on March 14, 2019 at 12:08pm — No Comments
與膨脹相隨的是金錢的大進大出,是一年一度的財政赤字,是賴以抹去赤字的新的捐款。“讓我們把約翰歌唱,是他讓石油的福佑流淌。”芝加哥大學歡快的學生們這樣唱道。從此各大學破天荒第一次不再自食其力。從此,捐贈者第一次不再是死人而是活人。開始的時候這一變化的意義並個明顯,只是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學界才逐漸發現——正如印第安人所說——唯一好的捐贈者是死去的捐贈者。在我的心目中,詹姆斯·麥吉爾最值得稱道的神聖之處便是:他死了。…
ContinueAdded by Tata Na on March 14, 2019 at 12:07pm — No Comments
——城市義務教育費被免除之背後
2008年8月23日晚上,我在新華社演播室參加了由教育部新聞辦公室和中國教育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大型教育政策談論節目《問教》,主題為“城市義務教育全免費”。本節目的總策劃、特約主持人、教育部前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在節目的開頭說:“現在正在進行的北京奧運會是大喜事,但同樣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是,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城市義務教育將全部免費,這也是大喜事。”
2008年7月30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全面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工作。會議決定,從2008年秋季學期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全部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對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繼續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寄宿學生補助生活費。…
Continue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March 14, 2019 at 12:05pm — No Comments
l 對後殖民的啟發:
在後殖民研究中,廖炳惠指出:「利用這種觀念,許多文化研究者與殖民主義者發現,權力並非二元對立,有主奴之分,或從從核心垂降的,而是多點散播,吸收內化和拒抗,用新的形式來發展的交織糾纏的網狀結構 [. . .]。因此不斷流動卻又多點散開的狀況,可以產生來自於各地的發展,去挑戰一神論或某種殖民者、有錢有勢者想發展的神話。[. . .] 所謂的正典、標準,乃至於直線的權威,都被質疑。」(222-23)
l 對於教育學的啟發:…
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14, 2019 at 12:03pm — No Comments
樹狀思維帶給西方的是一幕幕令人神傷的思想影像(a sad image of…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14, 2019 at 12:03pm — No Comments
最早讀王小波,是七年前的事情了。書名《黃金時代》,華夏出版社出版,惡俗的封面,滿紙屎黃。那時候的出版社編輯好象就這點想像力,書名叫《黃金時代》就得滿封面鳥屎黃,書名叫《倩女幽魂》就得滿封面雞屎綠。一個叫王小波的漢子印在扉頁上,就是那張日後滿大街滿書店都見得到的照片:太陽當頭照,他站在莎士比亞故居門口,皺著眉,咧著嘴,叉著腰,穿著一件屎黃的T恤衫。簡介上說這個王小波是個文壇外的文章高手,說還得了一個臺灣的什麼大獎。一個文學口味不俗的師姐把小說扔給我,說:“值得一看,挺逗,壞起來和你挺像。”這個師姐曾經介紹我認識了庫爾特馮尼格和飛利浦羅斯,余華剛出道的時候,就被她認定是個好小夥子。我當時正在上廁所,我大便乾燥,我老媽說因為我讓她難產所以老天就讓我大便乾燥。我就在這種不愉快的乾燥中一口氣讀完了《黃金時代》。當時,我有發現的快樂,仿佛阿基米德在澡堂子里發現了浮力定律,我差一點提了褲子狂奔到街上。…
ContinueAdded by 柚子帶點酸 on March 14, 2019 at 12:02pm — No Comments
清末有一位自署「閒園鞠農」的人,編過一本《一歲貨聲》,記北京一年四季街上和過門的小販各種叫賣聲。尤其對於過年過節叫賣應時食品的「吆喝聲」,收集得更完備。
北京小販的叫賣聲本來是很有名的,腔調多,有時還佐以特殊的器物來配音,詞句又往往別出心裁,如從前過年沿街賣「春聯」的,他們叫賣的詞句是——「街門對,屋門對,買橫皮——饒福字!」
末後兩句的意思是說,買門媚上貼的如「五福臨門」之類的橫披者,另外奉送大「福」字一個。…
Continue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March 14, 2019 at 11:58am — No Comments
小娥,姓謝,是豫章人,她父親是販運商人。八歲時,她母親就過世了,後來小娥嫁給歷陽一個叫段居貞的俠客。段居貞為人有氣節重視道義,喜歡結交英雄豪傑。小娥的父親積蓄大量的財產,常常和女婿段居貞一起乘船做生意,在江湖上往來。謝小娥十四歲那年,她跟父親和丈夫一起乘船去做生意,沒想到遇上強盜,丈夫和父親都被強盜殺害,金銀緞匹被搶劫一空。段居貞的兄弟們,謝翁的徒弟侄子,以及僕人幾十個人,全被丟入江中。小娥自己也胸口受傷、雙腳骨折,沿著江漂流,幸好被其他船隻救起,船家照顧了一夜才救活。後來她四處流浪討飯維生,到了上元縣,就投靠到妙果寺淨悟比丘尼門下。
父親死後不久,謝小娥夢見父親對她說:「殺我的人,是車中猴,門東草。」過了幾天,又夢見她丈夫對她說:「殺我的人,禾中走,一日夫。」謝小娥自己解不開謎語,就常常把這些話寫下來,到處請有知識的人分析它,但過了好幾年都沒有人能解答。…
Continue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March 14, 2019 at 11:57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