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數據才厲害
  • Male
  • Yerevan
  • Armenia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厚數據才厲害's Friends

  • Sindumin
  • Host Workshop
  • Bir Tanem
  • Bayrut Alhabib
  • Eamman Habibatah
  • Chiron人馬
  • Suyuu
  • SRESCO
  • TASHKENT HOLIDAY
  • Zenkov
  • Qyzylorda
  • 未知 非可怕
  • 等河水退去
  • Jambatan Tamparuli
  • se.gamat

Gifts Received

Gift

厚數據才厲害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厚數據才厲害's Page

Latest Activity

厚數據才厲害 posted a blog post

Brett McCracken:了解元現代主義(Metamodern)情緒 下

元現代主義對教會的影響關於元現代主義對文化和基督教的影響,還有很多文章可寫,我希望在以後的文章中再次探討這些問題。但現在,這裡有兩點對這個公認的腦洞大開的概念「所以呢?」的簡短思考:一個是需要關注的觀察,一個是值得鼓勵的理由。第一,厭惡邏輯和適應不連貫。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在其 1985 年出版的《娛樂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一書中曾用一句話來形容電視對我們邏輯能力的侵蝕:我們已經「適應了不連貫」。在社交媒體時代,情況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這的確是元現代主義的反映。元現代人已經適應了不連貫,以至於他們不再認識到前後矛盾,似乎也不介意充斥著內部矛盾的藝術、政治、哲學和行動主義。這就解釋了近來在大學校園中無處不在的「覺醒者聖戰」這一不合邏輯的現象:身著伊斯蘭蓋袍的進步人士一方面譴責父權制,促進 LGBT+ 平等,另一方面卻宣稱聲援父權制、反 LGBT…See More
Dec 15
厚數據才厲害 posted a blog post

Brett McCracken:了解元現代主義(Metamodern)情緒 中

電影中的元現代主義我所見過關於電影中的元現代主義的最佳分析是媒體評論家托馬斯·弗萊特(Thomas Flight)的一個視頻文章(如下所示)。這個視頻很長(約 40 分鐘),但如果你想了解元現代主義的大概念如何在當代電影中以具體方式表現出來,這個視頻就非常值得一看: 弗萊特著重介紹了《壯志凌雲 2: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作為近期」現代主義」電影的范例,並列舉了一系列」後現代主義」電影作為范例(《低俗小說》、《老無所依》)。他列舉的「元現代」電影包括了獲得奧斯卡獎的《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2022)、昆汀·塔倫蒂諾的《好萊塢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2019)、斯皮爾伯格的《造夢之家》(The Fabelmans,2022)以及…See More
Dec 4
厚數據才厲害 posted a blog post

Brett McCracken:了解元現代主義(Metamodern)情緒 上

為什麼當我們審視當代流行文化——電影、音樂、電視、校園抗議、迷因(meme)文化和抖音(尤其是抖音)時,常常會想到「不連貫」這個詞?為什麼今天有那麼多事情讓人感覺隨意、斷裂、矛盾、無意義,完全沒有連貫的邏輯和目的?部分原因在於,社交媒體與生俱來的非敘事性和隨機性,有力地塑造了一種精神分裂的文化意識。我們看到的世界就像我們看到的刷屏新聞一樣:一個接一個的隨機事件,它們曇花一現,很快就會被遺忘,帶給人些許娛樂和偶爾的共鳴,卻不能帶來持久滿足感的固定敘事。正如韓炳哲(Byung-Chul Han)在《敘事危機》(The Crisis of Narration)一書中所說,數字平台提供的是「信息媒體,而不是敘事。使事件具有意義的連貫性讓位於事件毫無意義的並排或一個接著一個。」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的「交叉壓力」(…See More
Dec 3
厚數據才厲害 posted a blog post

周寧·20世紀西方文學批評的四種范式 6

他運用福柯的「權力話語」分析方法, 打破了文學與社會、文學與歷史之間的封閉的話語系統。福柯在直接討論文學的《作者是什麼》一文中, 曾對德裡達的理論提出批評, 在福柯看來, 話語涵蓋了一切領域。批評和閱讀與其說是去發現現成的文本意義, 不如說是一種建構, 是讓過去和現時跨越斷層進行對話, 以洞察權力關係的真相。新歷史主義賦予文本分析一個政治批評視野, 「歷史」和「意識形態」在全新的文本意義上被解讀, 並被當作文本蘊含的重要意義。文本是歷史的文本, 是歷時與共時統一的文本, 文本的意義絕不可能擺脫意識形態而自足於本文之中。過去與未來在文本意義生成瞬間接通, 歷史視界使文本成為一個不斷解釋而且被解釋的螺旋體。文本的意義體現在將不確定性和轉瞬即逝的飄浮存在加以形式化, 將存在的意義轉化為可領悟的話語符號。歷史延伸了文本的維度, 使人透過文本而探尋到生命的詩性意義。新歷史主義造成新一輪波及整個人文科學的范式革命, 使人通過文本和歷史透鏡, 明白後現代社會物化隱痛和意識形態控制的真相。在新歷史主義的批評范式中,…See More
Nov 4
厚數據才厲害 posted a blog post

周寧·20世紀西方文學批評的四種范式 5

從「新批評」力圖使批評成為一門科學到詮釋學到解構主義, 西方20世紀的確是批評的時代, 但這個批評的時代是以批評的科學化自覺意識開始, 以科學幻想破滅結束的。解構主義發現和揭示了文本的開放性和互文性, 把文本看成無限開放和永恆變化的動態過程, 消解了文本與意義的一致性。但他們過分強調文本的隱喻性和修辭性, 使得一切對文本的解讀都面臨無所適從的困境。雖然羅蘭·巴爾特的《是文學還是歷史》、哈特曼《超越形式主義》及德·曼的《文學史與現代性》風行一時, 但他們抓住文本中只言片語大做消解文章, 消解一切的結構使解構批評本身陷入困境。解構主義者總希望通過解構獲得出乎意料之外的東西, 最終的被解構的命運大概也是意料之外。四、超越文本, 重構意義20 世紀初俄國形式主義曾使文本越出「歷史」的軌跡而滑入「形式」的漩渦。其後新批評、結構主義、解構主義、後現代主義, 也都是在文本無關聯語義的支離破碎的文字片斷中進行著一種互文性實驗。經過「作家—作品—讀者」的中心位移, 「作家權威」早已如昔日黃花, 「文本崇拜」也已成幻夢。文本意義可以無限擴張, 「誤讀」成為現代解讀的「獨特鑰匙」,…See More
Nov 1
厚數據才厲害 posted a blog post

周寧·20世紀西方文學批評的四種范式 4

接受理論與讀者反應批評范式完成了從自足文本到開放文本, 從文本意義到閱讀生成意義的理論假設的轉換過程。它導致對文本意義的探討由確定趨於不確定, 由絕對變為相對, 由單義變成多義。他們完成了自身的歷史使命, 至於如何擺脫以「作品」、「作家」為中心的形而上學而又不至於陷入意義的相對主義和虛無主義, 開放的文本會不會消解?生成的意義會不會主觀化?這些他們不願意承認的理論與價值觀, 已不是他們力所能及的了。他們理論自身的疑難正困惑著他們。一種全新的范式, 一種主觀相對意義論的新范式即將出現。三、解構文本的意義德裡達認為, 否定文本的終極意義, 就可能為探索意義開創無限廣闊的空間。舊范式陷入困頓, 預示著新范式的產生。以費史和解構主義者德裡達、布魯姆為代表的後結構主義批評, 提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批評范式。其理論假設是:閱讀中的文本只是一個觸機, 意義是由讀者主觀創造的。批評的研究對象是讀者與讀者主觀的意義創造過程。在他們看來, 文本不具有意義的規定性與一致性, 文本趨向消解, 產生於閱讀的意義不過是讀者視野內的。從「新批評」到解構主義,…See More
Oct 29
厚數據才厲害 posted a blog post

周寧·20世紀西方文學批評的四種范式 3

姚斯認為, 文學史研究不僅要注意到作者創作作品這一「事實」, 還要關注讀者對作品的接受和文本意義在歷史的期待視野中嬗變的過程。文學意義不過是文本在不同「期待視野」中被接受的「效應」、文本視野與讀者視野在閱讀中從差異到交融的接受過程的產物。誠如姚斯本人所說:「一部文學作品的歷史生命如果沒有接受者的積極參與是不可思議。因為只有通過讀者的傳遞過程, 作品才進入一種連續性變化的經驗視野。」 [2] (P24) 文本開放於閱讀的歷史過程之中, 文本的意義隨著接受視野的變化而變化。不存在所謂意義自足的文本, 只有接受史中開放的文本, 這是姚斯接受理論的基本思想。在接受理論中, 文本與意義不僅被置於歷史的經驗視野中, 還被理解為一種閱讀的生成物。伊瑟爾認為, 文學作品既不是所謂客觀的文本也不是讀者純粹的主觀創造。文學文本中包含著由一系列意義空白構成的「召喚結構」, 有待讀者在閱讀中去填充意義。文學意義產生於文本與讀者交互作用的閱讀過程中, 讀者與文本共同參與創造文學活動的意義。可以這樣說, 沒有讀者, 就沒有「活的」文學作品。讀者在閱讀過程中, 不斷構築文本的意義,…See More
Oct 25
厚數據才厲害 posted a blog post

周寧·20世紀西方文學批評的四種范式 2

就文學意義內在於自足文本這一理論假設而言, 結構主義與「新批評」是共通的, 甚至結構主義的文本自足意義觀比「新批評」更為明確、更為絕對。索緒爾認為語言是獨立自足的系統, 意義產生於系統自身的結構運作關係。在這一原則下開展批評的結構主義批評家, 明確地將意義理解為文本語言指表系統的規則與慣例的產物。文本的句法產生多元複雜的意義。批評家運用思維自身的內在結構與形式范疇, 從文本的一系列秩序結構關係中組建出不同的意義。羅蘭·巴爾特拋棄了任何傳統意義上的文學批評, 他主張文本的意義越豐富, 文本寫得也就越出色, 任何意義之間都沒有孰優孰劣的差別。意義滲透在文本的各處, 只有當我們完成了閱讀, 意義才會得到最終的展示。巴爾特從意義角度出發, 徹底轉換了批評家的職責, 他關注的不是產品本身, 而是生產體系, 不是意指本身, 而是意指過程。當我們還為文本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的問題充滿困惑的時候, 巴爾特所要理解的則是文本如何產生意義的問題。不管怎樣, 結構主義與「新批評」都假設文本自足與意義產生於文本內在結構或形式關係。就這一點上, 他們屬於同一批評范式。但李維斯指出如果沒有傳統批評的研究成果,…See More
Oct 22
厚數據才厲害 posted a blog post

周寧·20世紀西方文學批評的四種范式 1

摘要: 20世紀西方文學理論紛繁複雜, 主要有四種批評范式, 這四種批評范式的轉承過程, 構成西方文學批評發展的線索。第一種范式假設文學的意義內在於文本結構中; 第二種范式以文學意義產生於閱讀經驗為前提而展開; 第三種范式認為文學的意義是讀者主觀的派生品; 第四種范式則主張文學的意義存在於歷史權力的話語之中。 20 世紀是西方文學批評的世紀。百年間理論紛呈、流派林立, 若想從中發現某種內在的規律, 必須從不同范式及其基本概念入手。這個基本概念就是文學的意義。俄國形式主義、英美「新批評」和結構主義批評,都有一個共同的基本假設, 文學的意義內在構成於文本中, 是其語言形式的產物。德國接受理論與美國讀者反應批評的理論前提是: 文學的意義是閱讀過程中文本與讀者相互作用的生成品。後結構主義或解構主義批評則認為, 文本是消解中心的, 意義產生於讀者的主觀創造。新歷史主義則把文學看成歷史的一個組成部分, 他們研究文學文本與社會文化語境的關係。基於上述四種理論假設構成四種批評范式, 各自將批評的注意力分別投注在闡釋文本、分析閱讀、研究讀者、詮釋歷史語境上。四種范式的遞接演變,…See More
Oct 17
厚數據才厲害 commented on 絲經 庫's blog post 玄玖爺·語言學和詩學:雅各布森六要素理論(1)
"不帶偏見的語言分析 雅各布森的另一項貢獻,在於他提出了一種分析溝通的方法。按照雅各布森在1960年出刊的論文《語言學與詩學》(Linguistics and Poetics),溝通可以分成六種元素: 1. 傳送者 2. 接受者 3. 符碼(code,例如語言系統,或索緒爾語言學底下的 langue) 4. 訊息(message,指說話的行為,或稱 parole) 5. 脈絡、語境 6.…"
Jul 26
厚數據才厲害 posted a blog post

馮亞·錢學森的藝術與科技結合思想及當代啟示 9

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2018年5月8日)上對全球創新科技有這樣的敘述: 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動通信、互聯網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應用:以合成生物學、基因編輯、腦科學、再生醫學為代表的生命科學領域孕育新的變革:融合機器人數字化新材料的先進制造技術正在加速推進制造業向智能化、服務化、綠色化轉型:以清潔高效、可持續為目標的能源技術加速發展,將引領全球能源變革:空間和海洋技術正在拓展人類生存發展的新疆域。這些前沿的科學技術,每一個領域都是多學科的交叉融合,行業間的交叉融合,如果分析這些前沿科技的專業支撐、理論基礎或上下游產業,那麼它們也都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的交叉融合。面向未來、面向社會的中國高等教育,藝術與科技結合的人才培養顯得尤為重要。這方面,2007年以來西安交通大學等六所高校開設的「錢學森班」做了有益的探索,「錢學森班」設立在高校尖端科研院系,以錢學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為指導,培養學生掌握系統嚴謹的學科知識技能、廣博的藝術修養、完善的人格。近十年,國內「藝術與科學」及相關的專業快速建設,目前集中於幾個重點領域:…See More
Jul 25
厚數據才厲害 posted a blog post

馮亞·錢學森的藝術與科技結合思想及當代啟示 8

錢學森在《開篇的話》中指出: 「知識,或者說人類的精神財富,包括兩大部分: 一部分是現代科學體系:還有一部分可以叫做前科學,即進入科學體系以前的人類的實踐經驗。」中國的《易經》、古代的中醫實踐均屬於前科學,那麼,從藝術實踐中總結出的形象思維規律是前科學嗎?如果我們能從藝術的規律中總結出更多人類形象思維乃至靈感思維的奧秘,那麼這些寶貴的知識將突破目前生物學、腦科學、心理學研究的瓶頸,帶來人工智能科技的飛躍。(三)培養交叉人才錢學森出生於進步知識分子家庭,父母為他營造了一個和諧民主而又充滿文化氛圍的家庭,他從小受到了精英式良好教育,培養了全面的藝術修養。他對於文學、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建築等都有著濃厚的興趣並多有實踐。他的夫人蔣英是著名的歌唱家和聲樂教育家,他們的生活充滿了藝術與科學。錢學森是藝術與科學的受益者,也是藝術與科學結合的倡導者。他反對文藝創作與科學研究的割裂,他的秘書涂元季曾記錄他的感嘆: 「我國文藝人發牢騷的多,論中國古代文藝輝煌的多,就是缺乏對新文藝形式的探討,缺乏研究科學技術發展所能提供的新文藝手段。」他尖銳地批評:…See More
Jul 23
厚數據才厲害 posted a blog post

馮亞·錢學森的藝術與科技結合思想及當代啟示 7

如何實現第二次文藝復興?只有超前預判,才能精准地實施超前反映,在發展中佔得先機,而高效、正確地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如何實現文藝的超前預判呢?錢學森認為:…See More
Jul 17
厚數據才厲害 posted a blog post

馮亞·錢學森的藝術與科技結合思想及當代啟示 6

(二)作為技術科學的「(社會主義)文藝學」錢學森設計的現代科學技術體系11個門類,每個部類有四個層次: 最基礎的是工程技術這一層次,二層是直接為工程技術作理論基礎的技術科學層次,三層是基礎科學層次,最後通過進一步綜合、提煉達到最高概括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在錢學森關於文藝理論的四個層次設計中,以系統論思想為指導,錢學森為「(社會主義)文藝學」設計了三個部分的研究內容:…See More
Jul 9
厚數據才厲害 posted a blog post

馮亞·錢學森的藝術與科技結合思想及當代啟示 5

上面這張錢學森本人繪制的圖表從智慧形成的高度,以「性智」與「量智」來概括各科技部門以及文藝活動與美學對人類智慧的形成與影響:從人的全面發展分析,應是「性智」「量智」兼備,其中各門類之間的界限是開放的,打破邊界才能更好地創新。錢學森認為: 「跨度越大,創新程度也越大。」晚年錢學森暢想中國的「大成智慧教育」會在30-50年後實現。他認為「性智」 「量智」並重,文、理、工、藝並重的大成智慧教育必然勝於美國同時代的「2061計劃」(到2061年哈雷彗星再來前的美國教育改革計劃。) 三、系統思想: 指導藝術與科技結合的研究錢學森是「系統工程中國學派」第一人,他在中國最早出版了系統論專著《論系統工程》,作為一位戰略科學家,錢學森回國後面臨的棘手問題是:…See More
Jul 7
厚數據才厲害 posted a blog post

馮亞·錢學森的藝術與科技結合思想及當代啟示 4

是否抽象思維對應科學技術,形象思維、靈感思維對應文藝創造? 錢學森反對這種機械劃分。他認為搞科學研究不可能只用抽象思維,人的每一次思維活動過程都不會是單純的一種思維方式在起作用,往往是兩種甚至三種先後或者交錯在起作用。「這個愛因斯坦講得很清楚,他說,科學發展不能盡靠推理,還有直感。那直感就是形象思維。」 他常常以自己的體驗為例:…See More
Jul 2

厚數據才厲害's Blog

Brett McCracken:了解元現代主義(Metamodern)情緒 下

Posted on November 8, 2024 at 6:00pm 0 Comments

元現代主義對教會的影響

關於元現代主義對文化和基督教的影響,還有很多文章可寫,我希望在以後的文章中再次探討這些問題。但現在,這裡有兩點對這個公認的腦洞大開的概念「所以呢?」的簡短思考:一個是需要關注的觀察,一個是值得鼓勵的理由。

第一,厭惡邏輯和適應不連貫。

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在其 1985 年出版的…

Continue

Brett McCracken:了解元現代主義(Metamodern)情緒 中

Posted on November 5, 2024 at 4:30pm 0 Comments

電影中的元現代主義

我所見過關於電影中的元現代主義的最佳分析是媒體評論家托馬斯·弗萊特(Thomas Flight)的一個視頻文章(如下所示)。這個視頻很長(約 40 分鐘),但如果你想了解元現代主義的大概念如何在當代電影中以具體方式表現出來,這個視頻就非常值得一看:



弗萊特著重介紹了《壯志凌雲 2:獨行俠》Top Gun:…

Continue

Brett McCracken:了解元現代主義(Metamodern)情緒 上

Posted on October 29, 2024 at 9:30pm 0 Comments

為什麼當我們審視當代流行文化——電影、音樂、電視、校園抗議、迷因(meme)文化和抖音(尤其是抖音)時,常常會想到「不連貫」這個詞?為什麼今天有那麼多事情讓人感覺隨意、斷裂、矛盾、無意義,完全沒有連貫的邏輯和目的?

部分原因在於,社交媒體與生俱來的非敘事性和隨機性,有力地塑造了一種精神分裂的文化意識。我們看到的世界就像我們看到的刷屏新聞一樣:一個接一個的隨機事件,它們曇花一現,很快就會被遺忘,帶給人些許娛樂和偶爾的共鳴,卻不能帶來持久滿足感的固定敘事。正如韓炳哲(Byung-Chul Han)在《敘事危機》…

Continue

周寧·20世紀西方文學批評的四種范式 6

Posted on October 1, 2024 at 5:00pm 0 Comments

他運用福柯的「權力話語」分析方法, 打破了文學與社會、文學與歷史之間的封閉的話語系統。福柯在直接討論文學的《作者是什麼》一文中, 曾對德裡達的理論提出批評, 在福柯看來, 話語涵蓋了一切領域。批評和閱讀與其說是去發現現成的文本意義, 不如說是一種建構, 是讓過去和現時跨越斷層進行對話, 以洞察權力關係的真相。

新歷史主義賦予文本分析一個政治批評視野, 「歷史」和「意識形態」在全新的文本意義上被解讀, 並被當作文本蘊含的重要意義。文本是歷史的文本, 是歷時與共時統一的文本, 文本的意義絕不可能擺脫意識形態而自足於本文之中。過去與未來在文本意義生成瞬間接通, 歷史視界使文本成為一個不斷解釋而且被解釋的螺旋體。文本的意義體現在將不確定性和轉瞬即逝的飄浮存在加以形式化, 將存在的意義轉化為可領悟的話語符號。歷史延伸了文本的維度, 使人透過文本而探尋到生命的詩性意義。新歷史主義造成新一輪波及整個人文科學的范式革命,…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