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781)

王鼎鈞《拿證據來》

星期天,楊老師趕著批改作文簿。他坐在那裏,作文簿堆積起來高過了他的頭。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那一疊作文簿逐漸減少。楊老師從作文裏面看見了學生的進步:書法比以前整齊了,造句比以前通順了,以前改正過的錯別字現在不再出現了,這些情形,使他覺得很欣慰。不過,舊的毛病醫好,新的毛病又出現了。

題目是“吵架記”,很多學生寫出來的卻是“罵架記”,一言不合,破口大罵,各種難聽的字眼,都可以罵出來。不錯,這是常有的事,社會上有些人往往放著該講的道理不講,去從事罵人的競賽。還有一些學生,寫成了“打架記”,從作文裏面看,他們很不缺少打架的經驗,有了紛爭,武力解決,其中比較嚴重的情節,竟有“明天晚上九點鐘我在植物園等你”。還有幾篇作文,描寫自己與別人發生爭執,受到人家狠狠的訓斥,自己卻沒有還嘴,忍氣吞聲了事,這樣的文章,只能算是“挨罵記”。不論罵架也好,打架也好,挨罵也好,“總而言之,都不會講理。”楊老師暗想。…

Continue

Added by 水牆 繪 on August 20, 2016 at 6:47pm — No Comments

善生·馬來西亞邦格島漁村風光仍自在

停泊,只為下一趟生活的啓航。



喝著茶,聊著天,忙碌後的悠閒,特別輕鬆。



沒有必要為誰呈嬌,沒有必要為誰獻媚。





旅人到訪離開,除了碼頭有些擁擠,其它,無關緊要。



漁獲多少,天氣好壞,大海的心情,才是關心的要事。







我,喜歡,仍然這樣樸素的邦格島漁村風光。



藍天白雲,大海沙灘的一面,帶來了人潮。…



Continue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August 20, 2016 at 6:46pm — No Comments

[克羅地亞] 彌馬·西米克:我的女朋友

葉麗賢 譯

我的女朋友是個盲人。如果我想跟其他女孩子胡來,我都可以當著她的面在房間裏胡來,還可以到床上去,只要不弄出動靜就好——而我的女朋友就在房間裏,用水壺燒開水,用微波爐爆爆米花,或者用吹風機吹頭發。

我下班回到家的時候,她通常不會問我今天過得怎樣,她想知道的是路上車多不多,小區裏的工程進展得怎樣,公交車上的乘客都在談論什麽。她想知道的是今天出門是不是比平日要熱鬧些。…

Continue

Added by 家就在这里 on August 20, 2016 at 6:45pm — No Comments

陳丹燕·路上的物質與精神:相機

如今,每個旅行者的背囊中,幾乎與護照和信用卡同樣不可缺少的,是一架照相機。不能想象,旅途上,到達向往的目的地時,左手裏竟沒握著一只照相機。

照相機進入數碼時代,不再有用膠片照相的昂貴感和專業感。甚至,人們也不再有等待沖洗膠片時忐忑不安的心情。現在的照片不可能由於曝光或者膠片安裝失敗,使充滿期待的攝影過程頓時成為泡影。照片甚至現在是可以取悅人的,照相成為普羅大眾的日常行為。

旅行中,當見到一處美景,遇到一個朋友,點到一杯精心制作的咖啡,甚至突然看到天空中出現一道彩虹,旅行者停下,打開照相機電源,將它們留在照相機的記憶棒裏,幾乎已是本能的反應。經濟景氣時,笨拙地在廣場噴泉前或者公園綠地前擺弄大鏡頭的尼康或者佳能單反相機的人,漸漸多了起來。期待能在大小報紙旅遊版上發表一兩張風景照的人,就用哈蘇出品的專業相機武裝自己。…

Continue

Added by 有格 台 on August 20, 2016 at 6:42pm — No Comments

喬治·奧威爾《動物農場》(5)

到了那裏夏末,有關動物莊園裏種種事件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半個國家。每一天,斯諾鮑和拿破侖都要放出一群鴿子。鴿子的任務是混入附近莊園的動物中,告訴他們起義的史實,教他們唱“英格蘭獸”。…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August 19, 2016 at 11:16pm — No Comments

談正衡·世間猶有桃花癡

鄉人喊做“桃花癡子”或“癡巴羅”、“癡咕呆子”的,就是吐哺魚,也作癡哺呆子魚。桃花癡子有點像身帶吸盤的觀賞魚清道夫,但比清道夫短而肥,肚腹圓大,黑乎乎的傻氣十足,很是好抓獲,握在手裏圓嘟嘟的,感覺非常好。春季裏桃花放後菜花開,鄉下小孩喜歡去河塘邊抓脹滿一肚子籽的桃花癡子,故又得來一個渾名“菜花癡哺”。桃花癡子產卵於蚌殼、碎瓦片、樹根上,尤喜愛在水跳背底的石板上產一攤粘粘的卵,然後就守著巢,直至小魚孵出。…

Continue

Added by 美食 庫 on August 19, 2016 at 11:13pm — No Comments

莫言·中州紀事~第十一章·蒙山鬥法(5)

想到這裏,李玄逸長長籲一口氣,“沒事就好,沒事就好。”似在安慰師妹,又似在安慰自己。

王玄敦疑惑地問道:“師兄,這些人怎麽會作出這種事情?”明明只要找到通道,就可以逃出去了,就算肚子再餓,應該也能忍受得住才是。何況他們吃的可是人啊…

“這些人吃人只怕不是一次兩次了。”李玄逸看著躺在地上的那些人,說不出是厭惡還是可憐,或者是兼而有之吧。說到這裏,他頓了一下,朝王玄敦使了個眼色。

幸好王玄敦這次挺聰明的,馬上反應過來。明白師兄是擔心刺激到師姐,立刻改口道:“師兄,我們走吧,還是找暗道要緊。”…

Continue

Added by Pei Shu on August 19, 2016 at 11:13pm — No Comments

龍應臺·行萬里路 發現臺灣發現我~遇見阿土的那一天

去年夏天,安安在幼稚園的草地上松手放走一個粉紅色的氣球,氣球上系著一張小紙片,寫著兩行歪歪斜斜的字:

"我叫安安,今年五歲半,住在德國克倫堡麥河街六號,收到氣球請來信。"

十二月底,一個下雪的早上,胡須上沾著雪花的郵差送來一封信,給安安的信,來自波蘭。

鄰居把波蘭文譯成德文:

"安安先生您好。今天我收到了您飄來的氣球。我今年三十六歲,名叫可蘭波斯基。有三個孩子,分別是十八歲、十六歲、十歲。波蘭通貨膨脹得厲害,這裏什麽都貴,我們什麽都買不起。我也失業了,今年冬天不知怎麽過。我們住在華沙一百公裏外一個小村子裏。收到信後請給我們一個回音。"…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August 19, 2016 at 11:11pm — No Comments

郭風·蜜蜂

郭風(1919~),原名郭嘉桂,福建莆田人,作家。著有《木偶戲》、《葉笛集》、《山溪和海島》、《你是普通的花》等作品。



靜靜的日午,我坐在窗前,為外面一片晴美的日光,心中感覺沈醉。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我的耳際充滿嗡嗡的聲音。這種聲音聽來是熟悉的,親切的;但我沒有去註意它。過後,我聽到這種聲音顯得焦急,甚至變成忿怒了。

接著,我就看見一只蜜蜂在玻璃窗上碰擊著;它鼓著自己的翅膀,想從那裏飛出去。它在不久之前,迷了道路,飛進這個房間裏來。這是我想得到的。…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師 on August 19, 2016 at 11:11pm — No Comments

朱自清《歐遊雜記》瑞士

一個在歐洲沒住過夏天的中國人,在初夏的時候,上北國的荷蘭去,他簡直覺得是新秋的樣子。淡淡的天色,寂寂的田野,火車走著,像沒人理會一般。天盡頭處偶爾看見一架半架風車,動也不動的,像向天摣開的鐵手。在瑞士走,有時也是這樣一勁兒的靜;可是這兒的肅靜,瑞士卻沒有。瑞士大半是山道,窄狹的,彎曲的,這兒是一片廣原,氣象自然不同。火車漸漸走近城市,一溜房子看見了。紅的黃的顏色,在那灰灰的背景上,越顯得鮮明照眼。那尖屋頂原是三角形的底子,但左右兩邊近底處各折了一折,便多出兩個角來;機伶裏透著老實,像個小胖子,又像個小老頭兒。 …

Continue

Added by Poèmes lieu on August 19, 2016 at 11:08pm — No Comments

蕭紅·女教師

  一個初中學生,拿著書本來到家裏上課,郎華一大聲開講,我就躲到廚房裏去。第二天,那個學生又來,就沒拿書,他說他父親不許他讀白話文,打算讓他做商人,說白話文沒有用;讀古文他父親供給學費,讀白話文他父親就不管。

  最後,他從口袋摸出一張一元票子給郎華。

  “很對不起先生,我讀一天書,就給一元錢吧!”那學生很難過的樣子,他說他不願意學買賣。手拿著錢,他要哭似的。

  郎華和我同時覺得很不好過,臨走時,強迫把他的錢給他裝進衣袋。…

Continue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August 19, 2016 at 11:07pm — No Comments

里爾克·古代阿波羅石像的殘軀

我們無法看見傳說中他頭部的模樣,

一雙眼睛仿佛即將成熟的水果。但是

體內的某種燦爛仍映亮了他的軀體,

恍若一盞燈;他的凝視雖已挪到下方,

 

卻仍在力量中閃光。若不是這個緣由,

他弧形的胸膛絕不會令你如此炫目,

也不會有微笑穿過平靜的髖和小腹,…

Continue

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August 19, 2016 at 10:57pm — No Comments

維特根斯坦·文化和價值(10)

一九四一年

 

我的風格象拙劣的音樂作品。

 

不要為任何事情道歉,不要遺留任何事情;註意看它究竟象什麽——但是必須留意有助於理解事實的東西。

 

我們的最大愚蠢也許是非常聰明的。

 …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August 19, 2016 at 10:57pm — No Comments

金蘭都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19)

20歲,就是用來迷茫不安的

我們人生中最燦爛和奮發的黃金期是哪個時段?

如果以此題目做一個問卷調查,恐怕大部分人的答案會集中在20歲這個年齡段或者直接指向大學時光。初高中生的人生目標是考入大學,必然會給大學時光投上一票,中年人回想著過往求學的青春時光,紛紛發出“大學是如此美好……”之類的感嘆,也會為大學時光投上一票。

無論對誰來說,眼下才是你的人生暮年…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August 19, 2016 at 10:53pm — No Comments

三毛·別針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August 19, 2016 at 10:52pm — No Comments

余男:我是個極端的完美主義者 (一)

在第57屆柏林電影節上,王全安一手握金熊一手摟著余男,兩人一左一右,對著金熊“狠命”親了下去,密集的閃光燈中,王全安挪開金熊,對著身邊的盈盈笑臉吻了一下。那天是2007年農歷新年的第一天,中國導演王全安拍攝的影片《圖雅的婚事》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20年前,導演張藝謀憑借電影《紅高粱》捧走過金熊。

《圖雅的婚事》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內蒙古草原的故事。丈夫巴特爾因為癱瘓在床,不能照顧妻子圖雅,決定讓她改嫁。但圖雅定下規矩,誰要娶她,必須帶著她前夫一起生活。全片除了主演圖雅的余男是專業演員外,其他演員都是當地老百姓。…

Continue

Added by 微影庫 on August 19, 2016 at 10:51pm — No Comments

陳河·米羅山營地:二戰馬來亞戰場華人抗日的真實歷史記錄(11)

第三章 林謀盛和136部隊(下)



火車上睡了一晚,早晨到達目的地車站,坐上了來接應的軍用轎車。英方很註意日本間諜在印度地區的活動,英軍車上坐了一位中國人到軍港去,是很引人註目的,可能會成為日本間諜的目標。因此在火車站很多乘客的註視下,軍車先是開往和軍港方向不同的道路,經過一段路後,再調回頭,有意慢慢駛過車站,讓火車站乘客看到梁元明不在車上,而梁元明其實是彎著腰坐在腳墊上。突擊隊采取這樣的瞞天過海手法實在是因為登陸馬來亞敵後的計劃屬極機密的軍事行動,不能讓日本間諜看到有中國人到海港基地去。軍用轎車開到渡船口,梁元明突然看到一個寫著“中國海”三字的石頭牌子立在海邊,感到十分好奇,不知是不是三保太監鄭和下西洋時留下來的?到了軍區宿舍,突擊1號全體人員都已到齊,林謀盛和莊惠泉亦來送行。…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August 19, 2016 at 10:49pm — No Comments

三島由紀夫《金閣寺》(9)

老師總是以恩惠代替垂訓。恰恰在應該垂訓的時候,卻對我施以恩惠。他這樣做,大概不是偶然的吧。柏木來取錢的五天後,老師把我喚去,親手交給我第一學期的學費3400元,以及走讀車費350元、書籍文具費550元。按學校規定,學生必須在暑假前繳納學費。不過,自從發生那件事以後,我萬萬沒想到老師還會給我這筆錢。我本來以為老師既然知道我是不可信賴的,即使有心給我錢,也會把線直接匯給學校的吧。

老師就是這樣把錢交到我的手裏,我也比老師更明白,這是他對我的一種虛偽的信賴。老師無言中踢給我的恩惠裏,存在他那柔軟的桃紅色的肌肉似的東西。人世間充滿虛偽的肉體,有以信賴對待背叛和以背叛對待信賴的肉體,還有不受任何腐敗所侵蝕的肉體,悄然地繁殖於溫馨、淡桃色的肉體………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August 19, 2016 at 10:48pm — No Comments

感動的力量:CCTV《感動中國》十年回顧 (序)

序:梁建增(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副主任,《動中國》制片人)

《感動中國》十年!

十年前,當我們把“感動”作為年度人物評定標準的時候,我們如敬神明。

十年裏,在每年的春天,《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如期而至,我們如沐春風。

感動--敬於心,暖在心。…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August 19, 2016 at 9:30pm — No Comments

袁玉梅·話語分析與旅遊文化分析

        摘要:随著旅遊經濟的快速發展。旅遊文化研究成為熱点。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方言话語與民俗是自然的文化之重要體現。自然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它的生態性。目前,生态哲學研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註,其中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生態文化。方言與民俗成為旅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語言學研究方法探討當今中國重大社會問题越來越受到語言學界的重視。現代語言學研究領域更強调語言對客觀事實的反映與再現,研究語言與社會發展的關系。作為生態旅遊文化載體的方言话語與地域文化共同構成生態旅遊文化資源。

  …

Continue

Added by 鮮拿哥 on August 19, 2016 at 7:38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