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當我小步走出房門,驀然發現頭頂上是掛著一輪圓月和布滿星星的拱形天空;面前是座落著市政廳、聖母圓柱和教堂的環形廣場。
我靜靜地從陰暗處走到月光下,解開外套的扣子,覺得暖和了。然後擡起雙手,讓夜間那嗖嗖呼嘯的風停下來,並開始思考: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你們做得好像跟真的一樣。是不是你們試圖勸說我相信自己不真實,莫名其妙地站在這綠色的石子路上?但是很久以來,你確實是真實的,是你,天空;而你,環行廣場,卻從沒有真實過。
你們總是比我強,這是真的,但是只有在我讓你們安靜的時候。…
Continue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August 11, 2016 at 5:28pm — No Comments
酒保看見我們進門,擡眼望望,不由伸出手去把玻璃罩子蓋在兩盆免費菜②上面。
“給我來杯啤酒,”我說。他放了一杯酒,用把刮鏟把杯子上面那一層泡沫順手刮掉了,手裏卻握著杯子不放。我在櫃臺上放下五分鎳幣,他才把啤酒往我這兒一塞。
“你要什麽?”他問湯姆道。
“啤酒。”
他放了一杯酒,刮掉泡沫,看見了錢才把那杯酒推過來給湯姆。
“怎麽啦?”湯姆問道。…
ContinueAdded by Bélgica querida on August 11, 2016 at 5:28pm — No Comments
這是萬物的軟骨頭的夜晚,
大地睡眠中最弱的波瀾。
她低下頭來掩飾水的臉孔,
睫毛後面水加深了疼痛。
這是她倒在水上的第一夜,
隱身的月光冰清玉潔。
我們看見風靡的刮起的蒼白
焚燒她的額頭,一片覆蓋!…
Continue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August 11, 2016 at 5:27pm — No Comments
三月花還沒有開,人們嗅不到花香,只是馬路上融化了積雪的泥濘幹起來。天空打起朦朧的多有春意的雲彩;暖風和輕紗一般浮動在街道上,院子裏。春末了,關外的人們才知道春來。春是來了,街頭的白楊樹躥著芽,拖馬車的馬冒著氣,馬車夫們的大氈靴也不見了,行人道上外國女人的腳又從長統套鞋裏顯現出來。笑聲,見面打招呼聲,又復活在行人道上。商店為著快快地傳播春天的感覺,櫥窗裏的花已經開了,草也綠了,那是布置著公園的夏景。我看得很凝神的時候,有人撞了我一下,是汪林,她也戴著那樣小沿的帽子。
“天真暖啦!走路都有點熱。”…
ContinueAdded by Uta no kabe on August 11, 2016 at 5:26pm — No Comments
這兩天,全德國街頭巷尾都響著一個話題:星期天晚上被燒死的三個土耳其人,一個女人,兩個十四歲和十歲的女孩;焦黑的屍體用塑膠布裹著,由消防隊從冒煙的房子裏擡出來。
消息傳出之後。大城市裏,人們紛紛匯聚在市中心,沒有組織的,只是不約而同,每個人手持著一枚燭火,在暗夜的街上沈默地遊行。作家根特·格拉斯住在慘案發生處不遠的地方;他趕來小鎮,走在隊伍的前頭。
沈默的隊伍在燭光中顯得悲傷;盤據在每個人心頭的,更沈重的,是對現狀的震驚和對未來的恐懼、不安。
兩棟土耳其工人住的房子被縱火之後,縱火者打電話給消防隊:"木勒街和拉真街口的房子燒了!希特勒萬歲!"…
ContinueAdded by Ingenium on August 11, 2016 at 5:25pm — No Comments
赫胥黎(A.Huxley)在他的《美麗新世界》裡,曾提到「睡眠教學法」:在孩子入睡後,以反覆播送的錄音帶,向他們灌輸當政者所主張的意識形態,同時也讓他們學習一些常識性的東西。
在二三十年前,也曾流行過類似的「睡眠教學法」,其出發點是認為人既然在睡眠中仍能部分接收外在訊息,腦細胞也在活動中,那麼與其將時間「浪費」在作夢上,不如學習些有用的東西。
一九四二年,利珊(Le…
Continue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August 11, 2016 at 5:25pm — No Comments
福德瑪先生那不尋常的病引起了許多爭論,我當然不會冒昧地把這認為是什麽驚人的大事,特別是在這種情況之下,這事如果竟然沒有引起議論,反倒是個奇跡。我們有關各方的願望都是向公眾保密,至少目前保密,或是保密到我們有機會進一步研究的時候——靠自己的力量研究。可是種種謠傳已經進入了社會,有的是各取所需,有的是誇大其辭,成了許多不愉快的訛傳的根源,造成了許多非議。這倒是非常自然的。
現在我已是非提供事實說明自己所知道的情況不可了。簡單說來,事實是這樣的:…
Added by Récupérer on August 11, 2016 at 5:25pm — No Comments
蘆蒿兩字到底該怎麼寫,我真還拿捏不準。東坡詩裏“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蔞蒿”當然就是蘆蒿。我之所以選擇“蘆蒿”,是從眾,隨了皖江這一帶幾乎所有餐館及菜場裏最通行的本土化的寫法。至於蘆蒿讀音的由來,有一種說法,早先人家養的驢生病了,就牽到江邊沙洲上吃蔞蒿,病就好了,所以本地人讀蔞蒿為“驢”蒿。讀作“驢”蒿,寫出來是“蘆”蒿,易“馬”旁為“草”頭,讀音也是驢頭接馬嘴的不變。從“戶”而念“驢”音的字例,還有安徽廬江的“廬”。但無論是“蘆”還是“廬”,字典上均只註一個通行的讀音。或許,口音裏帶上地域和民間的味道,才倍感親切。
蘆蒿是一種天生地長的野菜,散落在江灘和蘆葦沙洲上。草長鶯飛的江南三月,正是蘆蒿清純多汁的二八年華,十天半月一怠慢,就是遲暮美人不堪看了。二月蘆,三月蒿,四月五月當柴燒;“聽說河豚新入市,蔞蒿荻筍急須拈”,就是詠嘆蘆蒿青春年華之不容耽擱。…
ContinueAdded by 美食 庫 on August 11, 2016 at 5:24pm — No Comments
壽康宮營建得富麗堂皇,絢爛的彩繪琉璃在陽光下飛逸流彩,宛若流波。
紫禁城的宮殿裏,壽康宮是數得著的華麗的,裏面住著除了太後之外的先帝的所有嬪妃。不,現在應該是太妃了。說穿了——也就是一群老女人住的“寡婦院”。
太陽真好,曬得我有點頭昏。窗外春風裏吹進來的花也香甜得很,平白讓這座華麗而死寂的宮殿多了點生氣。
…
ContinueAdded by 家 在這裡 on August 11, 2016 at 5:22pm — No Comments
11.
當我就這麽在夏天邊沿站著來了一個
收拾乾凈了的男人他穿了粉白的鞋子
深藍色的褲子我問我可以
搭車嗎而我的箱子是格子花紋的這
男人吹著一只海鷗歌的口哨嘿這
楊樹多麽綠我沒辦法
到水上去從哪裏來了一艘船
他說還扯著他藍色的褲子…
Added by Le Destin on August 11, 2016 at 5:20pm — No Comments
我對宗教有特別的情懷。慧能啟發我:什麼都可放下。
坐著說可能比較自在一點。都是機緣。本以為自己是無神論者,現在越來越懷 疑自己到底是不是真正的無神論者。對宗教,我有特別的情懷,真不明白(共產黨 的)革命為什麼一直要將它掃蕩。
佛堂淨地能讓人清靜,是個好去處。但上個世紀以來,革命鬧得人心惶惶,我 對革命和暴力有強烈□觸,而宗教恰恰也反對暴力。不管持何種宗教信仰,和平與 平和是人生存的最基本的必要條件,而宗教恰恰也在維護和創造這樣的條件,不管 是在教堂裡或寺廟裡,都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當年,我沿長江走了八省,名山都跑遍了,前後跑了三次,為的就是要尋找這 樣一個紛繁人世之外的世界去談佛;我也到過道家的地方,談身外之事。…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August 11, 2016 at 8:27am — No Comments
從前,我根本不知道什麽是絕望。可當時,幾天前,我有了體會。我覺得世界突然變得灰溜溜的、黯然失色,我對一切的一切全都無動於衷,喉嚨裏憋得難受,心想全完了,毫無出路,無可挽救。因為我把我們全家的票證都給丟了,而局裏的人是不會相信我的話,給我補發的,到黑市上去買我們已無能為力,偷呢,我真不願去偷,而且,給這麽多人去偷也不可能。媽媽,爸爸、兩個大孩子卡爾和格萊特、我,還有那個還在吃奶的小不點兒。母親配給卡和爸爸的重勞動配給卡都紿丟了,全丟了,整整一包,我在電車上突然發覺東西丟了,根本沒有去找,也沒有去問人。反正也是白費氣力,我想,誰會把撿到的票證交出來呢?而且是那麽多,有母親配給卡和父親的重勞動配給卡………
Continue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August 11, 2016 at 8:26am — No Comments
文化和價值:一九三八年—一九四六年
一九三八年
弗洛伊德的思想:瘋狂的鎖沒有被毀壞,它僅僅被更換了;舊鑰匙已經不能打開這把鎖,但是它可以被一把結構不同的鑰匙打開。
據說布魯克訥的交響曲有兩支序曲。交響曲先以第一種思想開始,然後又以第二種思想開始。這兩種思想不是作為血緣親屬,而是作為丈夫和妻子相互依存的。
…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August 11, 2016 at 8:25am — No Comments
美國的亞洲政策也在進行迅速的調整。我們看到的事實是:美國閃電般地與越南建立外交關系;在戰略的意義上與日本就貿易摩擦達成妥協;停止冷戰結束後的撤軍計劃,保留十萬人的駐軍規模;與東盟協調南沙問題的立場,幫助東盟國家進行軍備競賽;……
等等,等等。
凡此,拉莫斯有足夠的理由打“美國牌”。 -=
不過,今天把美國人請回來,是件挺尷尬的事情。1992年,菲律賓人剛把美國人從蘇比克灣攆走,結束了美國人近一個世紀在菲律賓的軍事存在。…
ContinueAdded by Place Link on August 11, 2016 at 8:25am — No Comments
弗洛伊德(1856——1939),奧地利心理學家。生於摩拉維亞省弗萊堡。1873年入維也納大學,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886年成為精神病醫師。1902年組織「心理學研究小組」,後為維也納精神分析學協會。他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認為人的心理包括意識、潛意識兩個對立部分,後者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動力。著有《精神分析引論》、《夢的解析》、《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學》等。…
Continue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August 11, 2016 at 8:24am — No Comments
狹義的預言——述說未來之事——以及其警世之詞對人們的吸引力均非我們今天所要討論的題材。我們所感到興趣的——所關心的——因為“興趣”在今天已變成一種濫用之詞——是小說家語言中的一種聲調,一種“幻想”的簫笛已經為我們試奏過的聲調。預言小說家的話題大而無垠,包容宇宙或一切放之四海皆準之吉,但是他並不一定是要“說”出來;他意欲高歌,但是其歌聲在小說殿堂中出現總給我們一種格格不入的驚愕之感。裊裊清音怎能與塵俗的家具相調和?我們必會自問,而答案總是“並不太好”:歌唱者沒有足夠的空間讓他旨吭振臂,於是桌椅均為之搗毀。這就是那些沾有預言色彩的小說總給人一種滿目瘡痍的感覺的原因,其情況之慘有如發震或孩童聚會後的客廳。讀過D.H.勞倫斯的小說的讀者就會了解我的話中含義。…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11, 2016 at 8:23am — No Comments
第三章·林謀盛和136部隊(上)
林謀盛到達印度加爾各答之後,即致信給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吳鐵城,報告由新加坡撤退平安脫險的經過。吳鐵城曾於1940年9月任國民黨中央密使來新加坡慰問僑團,對林謀盛所組織的抗日救亡工作十分賞識,因此林謀盛覺得他是一位可以投靠的重慶政府的高官。1942年4月12日,林謀盛飛抵重慶,備受吳鐵城的歡迎。在他為林謀盛舉行的洗塵宴上,還一再詢問陳嘉庚的下落,深為他隱居在爪哇島的險境擔憂。不過吳鐵城對陳嘉庚是有成見的,因為陳嘉庚與共產黨走得近,蔣介石也對他深為不滿,曾經想撤換他的南僑籌賑會會長職務。次日,林謀盛又晉見了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林森在會見中始終大罵英國人,不僅罵他們擁握重兵卻守不住馬來亞,更罵英國人在1940年中國抗戰最艱苦的時候勾結日本人封鎖了滇緬公路,掐斷了中國運送抗戰物資的咽喉,差點置抗戰軍隊於死地。…
Continue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August 11, 2016 at 8:22am — No Comments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
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
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鄭愁予<賦別>
路並不顯得太窄,只是
依指示必須單行
即使暫停,後方的車燈
也會催人前進。
當我的車轉彎離去 …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August 11, 2016 at 8:21am — No Comments
夏天在北京海甸病足時,臥在朋友宿舍內的床上,有一天,朋友挽了一位小女孩子走來。只有八九歲,一頭披拂的短髮,穿一身水紅的短衣,兩顆漆黑的眼珠,湛湛的似是偶然迷路在人間的天使。
「她是誰?」一見她進來,我禁不住問我的朋友。
「她是英,你不認識的——英,叫他一聲Y先生。」
英飄然閃過眼睛來望我。
「英,你認得我麼?」我貿然伸出手來去拉她。她突然將手一擺,睜大了兩隻眼睛怒視著我。她小嘴鼓著,臉上充滿了不可侵犯的威嚴。
「我不認識你!」 …
Added by 東方求敗 on August 11, 2016 at 8:20a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