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名媛、雅士與香 (中)
漢代時,熏衣熏被、居室熏香、宴飲熏香都成為貴族生活中的一種奢侈享受,沐浴、懸掛佩戴香囊,甚至是建築都會用到香。《孔雀東南飛》中有“紅羅覆鬥帳,四角垂香囊”的描寫。
進入唐代,有一個詞可以形容當時的中國--“大唐盛世”,那個時候中國國力強大,也進入了中國香文化的第一個高峰。當時不僅皇室、貴族、士大夫階層要用香,連商賈和一般文人階層日常均要用香,因此,這個時期也是頌香詩文大量出現的時候。除此以外,很多珍稀的香料也在這一時期進入到中國。如沈香、檀香、龍涎香、龍腦香、乳香、沒藥、胡椒、丁香、木香、安息香、蘇合香等。我們常說的“沈檀龍麝”在唐朝已經齊全了。…
ContinueAdded by 李蕙佳 on August 15, 2016 at 1:26pm — No Comments
為一則訊息、一件作品或一個商品,
篩選資訊、賦予脈絡、創造情境,
並且提出看法、重組價值、分享串聯,
就是二十一世紀的策展(curation)。
這是一個資訊氾濫的時代,
也是一個最需要策展人(curator)的時代!
當我們在意見領袖的觀點上按讚、在目前所在地打卡,
就是一種策展,全民都是策展人的時代已經到來!…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August 15, 2016 at 1:26pm — No Comments
生態旅遊,單純就字面意義可解釋為一種觀察動植物生態、自然環境的旅遊方式,也可詮釋為具有生態觀念、增進生態保育的遊憩行為。然而,這個名詞涵蓋了廣泛且模糊的概念,容易導致大眾的誤解,甚至刻意被扭曲。於是乎,在國際生態旅遊協會(The Ecotourism Society)及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大力推動下,明確的將生態旅遊定義為:「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顧及環境保育,並維護地方住民的福利」,逐漸改變世人對旅遊型態的樣貌。而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在綜合了國內、外學者的意見後,於2003年底提出的「生態旅遊白皮書」中進一步定義生態旅遊為:「一種在自然地區所進行的旅遊形式,強調生態保育的觀念,並以永續發展為最終目標」。以兼顧國家公園的保育與發展的前提下,教育遊客秉持著尊重自然、尊重當地居民的態度,並且提供遊客直接參與環境保育行動的機會,在積極貢獻的過程中,得以從大自然獲得喜悅、知識、與啟發。…
Added by 文創 庫 on August 15, 2016 at 1:25pm — No Comments
老撾人相互見面時行雙手合十禮,握手禮僅在城市及上層人士中使用。到老撾人家做客,禮品要包裝美觀,常用禮品有花籃、工藝品、煙酒等。參加婚宴或喜慶日子時,習慣送現金。客人進門應走前門,進屋脫鞋,席地而坐,男的盤膝,女的並膝把腳側放一邊。不能用腳替代手指向人或物。當有人對坐談話時,不要從談話兩人之間穿過,如無地方繞行,需從中間穿過,低頭穿過並說對不起。不要摸人的頭,無論對方是大人還是小孩。客人禁止進入主人內房參觀。
我曾於1994年3月至1995年10月出任中國駐老撾大使,時間雖短,卻對老撾有了十分美好和難忘的印象。…
Added by 絲經 庫 on August 15, 2016 at 1:24pm — No Comments
楊老師收到吳強的文章了,那篇文章是這樣寫的:
世界!我討厭你!在這世界上,有太多的小醜,太多的無理,太多的噪音!
也許是天意?我沒有別人那樣流利的口才。父親雖然請了專門的醫師替我矯治,無奈沒有效驗。父親對我說:“這是一個很小的缺點,沒有甚麼關系,不要常常想著它!”是的,演算數學時,我和別人一樣靈活,打球的時候,我和別人一樣敏捷。在課堂上、球場上,我不弱於任何人。我只是不能參加演講比賽會而已。可是,有些人,偏要在課堂上諷刺我,他們在球場上不肯把球傳給我。我倒肯忘記我的缺點,可是他們不肯忘記。…
ContinueAdded by 水牆 繪 on August 15, 2016 at 1:24pm — No Comments
李劍 譯
老維雅達坐進車,朝鸕鶿海灣開去時,首都的一些城區仍有戰鬥在進行。他在擁塞著坦克、裝甲運兵車和人群的街道上迂回行進。到了城市最北端,他被身著南佛裏安納制服的衛兵攔阻下來。所幸,這些軍人的指揮官是他舊時的一個學生。指揮官開自己的吉普車送維雅達去拘留營,因為通往市區以北的道路還是風險重重的。
拘留營在位於海平面以上的一片沙與石的酷熱平原上,由一長排低矮的兵營構成。現今政府軍已經舍棄了這個地方。一些神情迷惑、瘦骨如柴的囚徒在這片灼人的沙地上遊蕩著,他們目睹了此前一天軍隊的撤離,軍人們乘著一艘停泊在平原腳下的港口裏的海船離開。他們還看到官兵們把一些沈重的板條箱搬上甲板,他們推斷這些箱子裏裝著未及燒毀的文件,是要等船開後拋入海裏的。…
ContinueAdded by 家就在这里 on August 15, 2016 at 1:09pm — No Comments
“那麽,同志們,我們這種生活的禍根來自暴虐的人類,這一點難道不是一清二楚的嗎?只要驅除了人,我們的勞動所得就會全歸我們自己,而且幾乎在一夜之間,我們就會變得富裕而自由。那麽我們應該為此做些什麽呢?毫無疑問,奮鬥!為了消除人類,全力以赴,不分晝夜地奮鬥!同志們,我要告訴你們的就是這個:造反!老實說,我也不知道造反會在何時發生,或許近在一周之內,或許遠在百年之後。但我確信,就象看到我蹄子底下的稻草一樣確鑿無疑,總有一天,正義要申張。同志們,在你們整個短暫的余生中,不要偏離這個目標!尤其是,把我說的福音傳給你們的後代,這樣,未來的一代一代動物就會繼續這一鬥爭,直到取得最後勝利。…
ContinueAdded by Priyatamā on August 15, 2016 at 1:09pm — No Comments
世上有如此多的自由意志。我們可以交出意志從而成為大趨勢中的一絲火花,或者扣留意志,蜷縮在意志之內,徘徊於大趨勢之外,豁免生或死。死神最終是要勝利的。即便到了那時,也無法改變這樣一個事實:我們能夠生存,在虛無中豁免死。
對於否定施加給我們的自由意志,我們所能夠做的就是在孤獨中認出哪條是我們應該走的路,然後將自己交給道路,堅定地向著目的地走去。筆直的死亡之路,有其壯麗和英勇的色彩,它用熱情和冒險裝扮自己,渾身躍動著奔跑的豹、鋼鐵和創傷。…
ContinueAdded by Tata Na on August 15, 2016 at 1:08pm — No Comments
制作步驟
原料:
熟石膏、優質黃豆、醬油、精鹽、桂皮、香蔥、姜丁、味精、清水適量。
泡豆:
將洗凈後的黃豆倒入缸中,加入清水浸泡。
磨糊過籮、煮漿
將浸泡後的黃豆磨成豆漿,並裝入自備的白布袋裏,榨取其汁。將豆汁倒入鍋內燒煮至沸,取出備用。…
ContinueAdded by Gai Lan Fa on August 15, 2016 at 12:40pm — No Comments
《摘要》
在網路資訊過剩的雲端世代,如何面對湍流不止的內容?國際間新媒體應用趨勢分析及學術研究指出,「策展新階級」正要成形。本研究藉由國內符合「雲端策展」特徵形式與目的之競賽所產出優秀獲獎頻道,分析其頻道規劃歷程及內容,具體觀察雲端策展落實媒體近用,發現網路既有內容因策展工具及策展人創意實踐,形成更具意義的共有連結,促成內容價值共創共享,有助優化內容;且策展優化亦提供個人品牌媒體行銷的實踐形式。…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15, 2016 at 12:39pm — No Comments
從我居室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一株高高的芙蓉樹。在那煙樹參差的春日裏紅點點,煞是迷人。它牽動我的靈感,撩撥我的文思,久而久之,我竟視這位隔窗而立的“鄰居”為知己了。
可是,有一個早晨,我推窗而望,驀然發現昨夜的一場風雨已將它剝蝕得面目全非。立時,一種“繁花落盡”的悲涼掠過了我的心頭!我不由感慨系之:在人生道路上磕磕絆絆,幾經周折,幾度滄桑,又一次次地失落了許多至愛的朋友,生命不正如同這隨風而逝的繁花麽?!
這件事過了些時日,也就漸漸地淡忘了。一次,我下鄉歸來,感覺到室內空氣有些沈悶,就不經意地打開了窗戶,頓覺眼前一亮:一樹火紅的三角梅映入眼簾,它在夕陽的背景下定格。意外的驚喜使我幾乎不能自制,我詫異,當初在落英的背後,為什麽竟沒有發現這萌動著的不屈的生命呢?…
Continue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August 15, 2016 at 10:39am — No Comments
宋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膾炙人口,開首便是“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通篇文章不過400余字,但情景交融,描繪了瑯琊山之美景和作者為之樂而忘返、忘乎所以的心情。於是,瑯琊山隨著這篇千古名作而成為世人註目的名山了。…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August 15, 2016 at 10:38am — No Comments
凱利養了頭沒有執照的公牛,遠遠從
大路躲開:想要到那兒給母牛配種,
你須冒受罰之險,但還得照常付款。
有一回我拽著一頭緊張的弗裏斯蘭
穿過花絮蓬松的赤楊林蔭小路,
來到關著那頭公牛的木棚之處。
我塞給老凱利光溜的銀幣,為啥
我卻說不清,他咕噥一句"去吧,
到那門樓上去"。居高而臨,…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August 15, 2016 at 10:30am — No Comments
三架車子先後到達一個看似干涸的湖裏,心裏奇怪這些傢伙葫蘆裏賣什麼藥?小紅一鼓作氣衝進水裏,水花四濺,重量級人馬呱呱叫,小黃也來了,兩架車輪流衝水,好刺激喲!小黑斯文繞圈圈,乘客提心吊膽深怕他一旦涉水,就會噴得變成落湯雞。前面兩架車子停戰後,小黑發威了,朝著深水位衝去,又是一輪呱呱叫,玩得那麼盡興幸好有翠虹替我們拍照才不致空留回憶。
回程走到半路,小黃氣喘,小紅超越了它,小黑很有義氣,在後守護著,只苦了我們戴著口罩都能聞到它氣喘而發出的黑煙。到了轉換站,問小黃怎麼啦?原來剛才玩水玩得太過了,斷了2號牙只靠1號牙拉回站,哈哈,有驚無險,車手們向顧客表達很開心能遇到那麼好玩的乘客,顧客則謝謝車手們的照顧,讓大家在這麼刺激的行程髮膚無損,個個人都年輕了二十年,車手笑不攏嘴,當然每人好幾十萬的小費也是開心的源頭。…
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August 14, 2016 at 11:30pm — No Comments
他們在1950年進行了一次人口普查,在美國,每十年就會來一次。這次我希望他們查對了,我剛好知道在上次普查中,他們得出的美國大陸人口為131,669,275,而實際上至少有131,669,276。我剛好知道統計數字比實際數字至少少了一個,知道事實如此。
我之所以知道這件事,還要從拉裏·費根說起,他是匹茲堡《新聞報》的市內部編輯,無論他在跟其他階層的人職業上打交道中有多麽講究實際,不講感情,他曾經是、現在是而且一直對兩類人心腸軟,這兩類人,是和氣的小個子老太太和領著一條狗的男孩。…
ContinueAdded by Le Destin on August 14, 2016 at 11:29pm — No Comments
許甄倚·棲居的詩學:陳黎作品中的空間印象與人文關懷 上
有感於人類在工具理性的主宰、獨尊科技的意識型態下日益異化,如何回歸人類本真與尋求存在的非扁平性,一直是海德格念茲在茲的目標。1914 年海德格記載,他被一個「地震」襲擊中,然而他所指的並不是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是他與德國浪漫詩人賀德林 ( Friedrich Hőderlin, 1770-1843 ) 作品初遇的經驗。1 賀德林的詩裡蘊藏著海德格終其…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14, 2016 at 11:00pm — No Comments
去年春天,我在美國西雅圖附近上學,聽說住在臺灣的父母去泰國旅行,這一急,趕快撥了長途電話。
泰國其實全家人都去過,因為它的異國風情太美,總有人一有機會就去走一趟。我的父母也不是第一次去,可是他們那一回要去的是清邁。
照片中的項圈在臺北就有得買,只是價格貴了很多。看了幾次都沒舍得買,倒是齊豫,唱《回聲》的她,在臺灣南部一同旅行時,很慷慨的借了好幾次給我掛。那是前年,赴美之前的事情了。
聽說媽媽要去清邁,那兒正好是這種項圈出產的地方,當然急著請求她一定要為我買回來,而且要多買幾副好放著送人。…
Continue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August 14, 2016 at 5:02pm — No Comments
有一陣子,他們已經習慣了他。然而,
當他們點燃廚房的燈,火苗在黑暗裏
不安地閃爍跳動,這位陌生的死者
卻又變得完全陌生。他們清洗他的脖子,
因為他們對他一無所知,清洗的時候
便用零碎的謊言編出了另一段經歷。
這時,他們中的一個忍不住要咳嗽,…
Continue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August 14, 2016 at 5:02pm — No Comments
科學上的發現和奇跡般的發明是科幻小說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鮑勃·肖的富有獨創性的“慢玻璃”設想是這類故事的一個卓越典範,因為它不滿足於提出一個不同凡響的新觀念,它還進一步探索了這一新發明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
我們離開村莊,沿著曲折婉蜒的道路向上開,進入了慢玻璃的原產地。…
ContinueAdded by 寧靜心 on August 14, 2016 at 5:01pm — No Comments
當我們終於能去世界任何一個地方,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
旅行是與日常生活相對的一種生活狀態。
某個晚上,當你在餐桌的燈下,展開一張陌生地方的地圖,當你聞著尚未完全消散的食物熱烘烘的味道,註視著標著陌生名字的街道在地圖上蜿蜒而行,你看到地圖上有一道藍色,那是穿過老城的河流,然後又看到一大塊綠色,那是郊外的森林,成吉思汗的鐵騎曾越過那片森林,長驅直入歐洲大陸。這時,你仿佛在一張平攤在面前的地圖上,再次看到了少年時代的地理課教室,藍色的布窗簾被南風鼓起,在木頭黑板邊飄飄蕩蕩,春深時分,教室裏有點讓人昏昏欲睡。…
ContinueAdded by 有格 台 on August 14, 2016 at 2:5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