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016 Blog Posts (803)

臧克家·遺愛在人間——悼念冰心大姐

文壇世紀老人冰心安詳地走了,撇下她心愛的祖國和她的億萬讀者,遠行了! 她慈祥的面容,寬廣的胸懷,高尚的人品,將永遠銘刻在我的記憶裡;她用聖潔的 愛和純真的情鑄成的作品,將永遠地流傳下去,直到千年萬代!

  2月13日,從中國作協傳來冰心大姐病危的消息,我的心頓時揪在了一起。我和 全家人都在禱祝她能平安地邁進21世紀,再親眼看看更加繁榮昌盛的祖國,看看下 一代兒童在她的作品滋潤下茁壯成長!但是3月1日清晨的廣播傳來了噩耗,我們都 悲痛萬分!

  冰心大姐是我和我全家都很尊敬的文學前輩。她的《寄小讀者》、《小桔燈》 等不朽著作,教育了我家幾代人。1923—1926年,我讀中學時,酷愛新文學,她的 代表作《繁星》、《春水》、《寄小讀者》等詩文集,是我最喜愛的讀物之一。她 那對大海和母親的純真的愛,那清新的文筆,深深地感染著我。直到1945年2月,我…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April 11, 2016 at 12:36pm — No Comments

夸西莫多·夜鳥的巢兒

山巔

有一棵肩高的松樹,

扭曲的樹於

仿佛彎彎的長弓

俯身諦聽深淵的

呢喃細語。

夜鳥

在樹上做巢棲息,

撲棱棱地

一陣翅翼的拍打聲…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April 11, 2016 at 12:32pm — No Comments

魯彥·母親的時鐘

魯彥(1902~1944),浙江鎮海人,現代作家。著有長篇小說《憤怒的鄉村》,散文集《隨蹤瑣記》等。

二十幾年前,父親從外面帶了一架時鐘給母親;一尺多高,上圓下方,黑紫色的木框,厚玻璃面,白底黑字的計時盤,盤的中央和邊緣鑲著金漆的圓圈,底下垂著金漆的鐘擺,釘著金漆的鈴子,鈴子後面的木框上貼著彩色的圖畫——是一架堂皇而且美麗的時鐘。那時這樣的時鐘在鄉裏很不容易見到;不但我和姊姊非常覺得希奇,就連母親也特別喜歡它。

她最先把那時鐘擺在床頭的小櫥上,只允許我們遠望,不許我們走近去玩弄。我們愛看那鐘擺的晃搖和長針的移動,常常望著望著忘記了讀書和繡花。於是母親搬了一個座位,用她的身子擋住了我們的視線,說:…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April 11, 2016 at 12:32pm — No Comments

何家干《閒閒書話》(一)

擺在讀者面前的是一本獨特的小書,它的作者是一群曾經和現在活躍在天涯社區閑閑書話論壇的書友。說它獨特,是因為它不是所謂名人學者所寫的關於書的高頭講章,也不是著名藏書家眩奇鬥富、搜尋珍秘的津津樂道,它只是普通讀者淘書、讀書和評書的經驗和感受,平淡而真實,很容易引起讀者的感同身受。作者出入的舊書店和舊書市場就在我們身邊,其買書的經歷令人倍覺親切;所評介的書,大多是讀者手邊的或在大眾間廣泛流行的讀物,評點的視角和傳統媒體有明顯的不同,其觀點是正經的書評中很難見到的。…

Continue

Added by triste chateau on April 11, 2016 at 10:39am — No Comments

鄒振環·晚清航海探險史研究中的鄭和

【專題名稱】明清史

【專 題 號】K24

【復印期號】2006年05期

【原文出處】《學術研究》(廣州)2005年12期第107~113頁

【作者簡介】鄒振環,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上海 200433)。

【內容提要】…

Continue

Added by 史識 庫 on April 9, 2016 at 12:45am — No Comments

張曉風《三弦》(5)見

一個久晦後的五月清晨,四歲的小女兒忽然尖叫起來。

“媽媽!媽媽!快點來呀!”

我從床上跳起,直奔她的臥室。她已坐起身來,一語不發地望著我,臉上浮起一層神秘詭異的笑容。

“什麼事?”

她不說話。

“到底是什麼事?”

她用一雙肥勻的有著小肉窩的小手,指著窗外。而窗外什麼也沒有,除了另一座公寓的灰壁。

“到底什麼事?”…

Continue

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April 9, 2016 at 12:34am — No Comments

《克雷洛夫寓言》(3)

【神諭】

某個寺廟裏有一尊木雕神像,

能夠洞察未來,預報吉兇禍福,

給人明智的忠告,

因此,人們給他

從頭到腳披金掛銀。

神像披上華美的衣裝,

牲禮高高堆放,禱告聲震聾耳朵,

香煙的氣息令人難以透氣,…

Continue

Added by LiDi Za on April 9, 2016 at 12:33am — No Comments

林兆華《導演小人書》(中)

劇院關門啦!

“唯有北京人藝有自己的風格。”

“唯有北京人藝有自己的傳統。”

這是學者、專家們謳歌人藝的詠嘆調,在我看來,這卻是中國戲劇的恥辱!

這麽一個大國就那麽一個有傳統的劇院,還有臉宣揚,真不明白這些理論家們安的什麽心。

北京人藝的晚輩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還在空談什麽繼承,什麽中國學派,我都覺得燙嘴。…

Continue

Added by Pei Shu on April 9, 2016 at 12:33am — No Comments

林徽因·紅塵陌上

1、終於明白,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那些邀約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過年華,但有一天終究會在某個渡口離散。紅塵陌上,獨自行走,綠蘿拂過衣襟,青雲打濕諾言。山和水可以兩兩相忘,日與月可以毫無瓜葛。那時候,只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

2、都說世相迷離,我們常常在如煙世海中丟失了自己,而凡塵繚繞的煙火又總是嗆得你我不敢自由呼吸。千帆過盡,回首當年,那份純凈的夢想早已漸行漸遠,如今歲月留下的,只是滿目荒涼。…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pril 9, 2016 at 12:32am — No Comments

愛墾文化旅遊慕課札記:泛民俗學

《泛民俗學》(徐華龍,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提到,“泛民俗是一種在新情況下所形成的帶有一定民俗成分的社會現象,是在民俗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特殊現象,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將其視為傳統民俗的延伸和發展,而且它已經涉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39頁)

“心理作用是當今泛民俗出現過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催化劑………。”(39頁)…

Continue

Added by 冬菜一斤 on April 9, 2016 at 12:32am — No Comments

帕特里克·塔克爾·赤裸裸的未來(1)大數據只不過是一朵小浪花

假設一下,明早醒來,你突然發現,手邊的最新智能手機——一款你用來打電話、聯絡約會的設備——給你發了條信息,赫然寫著:

今天是禮拜一,你要開始上班了吧。祝你工作愉快!

——你的手機

嚇一跳吧?剛開始或許有點兒。不過,未來幾年內,你很快會親眼見證這項服務的普及,因為它身後的技術並不高深,只需以一種創新的方式將人類當前掌握的知識加以應用。至於數據從何而來,也沒什麼稀奇,大部分信息將由你自己輸入手機。

再假設,早上醒來時,你發現你的新手機對某個貌似偶然的事件進行了預測,你將做何反應?…

Continue

Added by 垂釣 尼亞河 on April 9, 2016 at 12:31am — No Comments

王泓人·請把我流放到最美的時光裏:宋干節的狂歡

4月中旬的泰國,狂歡的人群快要將曼谷的街道淹沒,浩浩蕩蕩的大隊伴隨著震耳欲聾的音樂聲前行,販賣水槍和防水袋的小販們霸占了許多旮旯角落。頂著蒸籠似的悶熱天氣,曼谷街頭卻前所未有地涼爽。人們開動花花綠綠的水槍向周圍開戰,長槍短炮齊上陣,水箭從四面八方噴射過來,有經驗的青年們三五成群占領著一塊“根據地”,保衛著一個裝滿水的大桶,幾人輪番舀水向人群潑去,更絕的是那些水桶裏被加了冰塊,當一大勺刺骨的冰水劈頭蓋臉澆來時任誰都得狠狠打個激靈。想體驗一回透心涼的滋味,非常簡單,出門右轉步行兩分鐘即可!

這是一年一度的宋幹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潑水節。人們用純凈的清水相互潑灑以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泰國大街小巷都在打水仗,歡聲笑語滿天飛,我第一次見到這樣龐大的陣勢,真是“出門晃悠兩三圈,渾身上下濕個遍”。不僅變成落湯雞,還要“掛彩”,人們互相在臉上身上塗抹白色爽身粉,讓每個人頂著一張大花臉。…

Continue

Added by Place Link on April 9, 2016 at 12:31am — No Comments

陶雪英·我帶女兒走不一樣的路:嶺腳——官坑,最經典的徒步路線

回首再看一眼雨中的小巷,我們和理坑揮手告別。

汽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破,我們到達了虹關。去看那棵古意盎然的千年古樟,我們十幾個人拉著手才把這棵大樹圍了起來,非非說這是“大樹爺爺”,看著雖經雷劈卻依然枝繁葉茂的古樹,我們不禁感慨生命的堅韌和神奇。

用完午餐,走出村口,我們開始了傳說中婺源最經典的徒步旅程。

從嶺腳到官坑,山不是很高,大約五六百米,路卻是很長。當地人告訴我們,上七裏,下八裏,一色的青石板路,當年的徽商就是挑著茶葉,挑著山貨,走出這裏,走出一條富裕的路。

隊友幫我背起了背包,我拉著非非的小手輕裝上陣,領隊排好了輪流抱非非的計劃。…

Continue

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April 9, 2016 at 12:30am — No Comments

華少《中國好聲音》?令人困惑(4)

機會不會憑空而來

我們這時代,死磕是一種美德,但凡想成事,就要拿出死磕的氣勢來。要是沒有這種氣勢,我不會和《我愛記歌詞》結緣,更不會有今天的我。

2007年,當臺裏研究《我愛記歌詞》這檔節目時,領導並不看好,原本也沒想找我主持,最開始定的主持人是朱丹和另一位男主持,和我一點兒關系都沒有。甚至在最初,我連臺裏要策劃這檔節目都不知道。

有天晚上,錄完節目,我和一個兄弟去臺旁邊我們常去的一家小館子填肚子。別小看我那哥們兒,他是臺裏的老人,大大小小的事都知道,我曾經和他開玩笑說,你就是古龍筆下的江湖百曉生。…

Continue

Added by iki kia kiak on April 9, 2016 at 12:30am — No Comments

新媒體時代的手機出版

除了技術推動,如果沒有手機出版業自身的積極創新與價值挖掘,手機出版就難以獲得長遠的發展。而新的價值挖掘離不開對用戶需求的洞察和對手機媒體自身特點的把握。 

繼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之後,手機作為第五媒體已成為一種新生力量。從2004年國內首部手機小說《城外》創下80萬的用戶訂閱紀錄以來,越來越多的傳統出版企業開始積極挖掘手機媒體暗藏的商機,積極嘗試各種手機出版業務,實現線下紙質銷售和線上手機付費訂閱的雙贏利模式。手機出版作為數字出版的新形態得到業界的廣泛關註。 …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 庫 on April 9, 2016 at 12:29am — No Comments

《非色》: 無關情色

一 

爾雅的長篇小說《非色》(敦煌文藝出版社,2007年1月)用柔美而略帶感傷的筆調敘述了一個青年男子――式牧的日常瑣屑生活、情感追求和心路歷程,把一個人文知識分子在現實生存狀態下執著堅守的艱辛、孤獨、寂寞和無助無望刻畫得淋漓盡致,用一個恰似色情的故事闡釋了作者對社會人生的嚴肅而透徹的思考。因為在爾雅看來,文學和愛情是當今市場經濟社會尚存的最後的那片凈土,他把自己對人類所有的愛和希望都寄托在純真美好的愛情和他的文學事業上了。…

Continue

Added by 風華正茂 on April 9, 2016 at 12:28am — No Comments

夏衍·上海屋簷下

  人 物 林誌成——三十六歲。

  楊彩玉——其妻,三十二歲。

  匡 復——彩玉的前夫,三十四歲。

  葆 珍——其女,十二歲。

  黃家楣——亭子間房客,二十八歲。

  桂 芬——其妻,二十四歲。

  黃 父——五十八歲。

  施小寶——前樓房客,二十七八歲。…

Continue

Added by OVEPI on April 9, 2016 at 12:28am — No Comments

蔣勳生活十講 (6)

新信仰(1)

老畫家劉其偉說過,他因為受日本教育,到九十歲高齡時還會想去非洲、去婆羅洲冒險,他就覺得中國人的教育根本是一種安逸的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於冒險犯難的鼓勵非常非常少,因為中國是農業保守的社會,離家就代表悲劇。如果我們真的要接受西方的資本主義,不要傳統倫理,那麽是不是父母也應該學西方倫理,讓孩子十三四歲就獨立,要讀大學就想辦法籌學費?而不是把兩種倫理負面的東西合在一起,教出一個被寵壞的小孩。…

Continue

Added by Sena Wang on April 9, 2016 at 12:27am — No Comments

劉枋《吃的藝術》談自助餐

自助餐原該屬於“洋料理”,不過,在吃的方面,我們素不落人後,近年來,中式餐館也一樣有所供應了。記得曾吃過某名廚的“外燴”,據說價值是二百五十元一客,其貴真是名副其實的。

一般家庭中宴客,如果是采用自助餐,往往是客人人數不上不下,如十六七位兩桌不滿,一桌太多,或是客人人數太多,地方較小,排桌排椅不易安置,但同時多多少少也包含著省事、簡便的用意在內。所以,自助餐如果過分豪華,則未免略有錢用的不是地方之嫌。

主婦們如果自做自助餐,調配得當,每客打五六十元的預算,已夠豐富。菜式可包括雞、鴨、魚、肉、菜、蛋、湯、點。

因為自助餐是以盤取菜,所以濃汁大湯的菜應避免,整個的全魚、全雞等也不適宜,比較合適的菜單,下列數種,可能還有參考價值。…

Continue

Added by 美食 庫 on April 9, 2016 at 12:27am — No Comments

博爾赫斯·兩位國王和兩個迷宮

Continue

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April 9, 2016 at 12:26a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