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016 Blog Posts (709)

央視·影視文化漫談:戴錦華·馮小剛歸來

主講人簡介:

戴錦華:北京大學教授。1978年10月—1982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1982年7月—1993年7月,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1992年被聘任為副教授;1993年7月—現在,任教於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1997年10月被評審聘任為教授,2001年3月,任博士研究生導師。

專業特長:中國電影史及大眾文化研究。曾多次出國出境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開設專題課程,進行中國電影系列專題講座。

內容簡介:…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2, 2016 at 7:06pm — No Comments

央視·影視文化漫談:尹鴻·談謝晉電影

主講人簡介:尹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March 2, 2016 at 6:57pm — No Comments

張林初:泰姬陵遊記

泰姬陵是一座偉大的愛情紀念碑,她是一代君王愛情的見證,向世人講述著他們的愛情故事。它同東方的梁山伯與祝英臺、西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如出一轍。泰姬陵因愛情而生,又因她的光彩被後世續寫。今天,無數的青年男女結伴來到這裏,許下他們終生的誓言,企盼自己的愛情像泰姬那樣幸福美滿,天長地久。

印度人說,來印度不到泰姬陵,等於沒來過印度。泰姬陵和中國的長城一樣,名列世界七大奇跡,是印度古老文明的象征。所以,學術交流之余,熱情的印度主人為我們做了特別的安排,讓我們實現多年來想造訪泰姬陵的夙願。…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March 2, 2016 at 3:30pm — No Comments

原研哉藝術隨筆集·香菇和文藝復興

我終於去了佛羅倫薩。

說得這麽誇張是有原因的:從開始懂事的時候起,我就對與文藝復興相關的宗教美術非常發怵。和三島由紀夫少年時迷戀歌德-萊尼的《聖塞巴斯蒂安》相反,上初中和高中的歷史課時,一涉及與基督教密切相關的美術史內容時,我總會感覺莫名的膽怯,提不起什麽興趣來。進入美術大學之後,我也從不選修有關文藝復興的課程。

“哎呀,托斯堪內裏(Toscanelli)真是太迷人了。”要是能有個特別喜歡古典,把我的註意力引向14世紀的朋友的話,或許會是另一種光景吧。不湊巧的是,我連一個通曉文藝復興的朋友都沒有。

還有一個原因,我的專業是設計,興趣經常被19世紀後半期到20世紀的藝術運動吸引,根本顧及不到古典了。…

Continue

Added by 文創 庫 on March 2, 2016 at 3:30pm — No Comments

Medium | 2016 年值得關注的 16 個網頁 / 平面設計趨勢(編譯)

譯者:Capitalist_Cat原文作者:Ernesto Olivares 

作者:Ernesto Olivaries | 編譯:Capitalist_Cat



作為一個註重視覺交流的網頁 /…

Continue

Added by Mystikós kípos on March 2, 2016 at 3:06pm — No Comments

許木松《國家營銷》政府的“無形之手”

沒有國家品牌的塑造,就沒有新加坡。新加坡在1959年獲得自治,可以說當時的國家品牌沒有什麽影響力。艾伯特·文森姆博士是荷蘭經濟學家,曾帶領聯合國小組為這個新興的城市國家的經濟發展作指導。他說,如果新加坡是一輛小轎車,那它是“一輛破車,而不是勞斯萊斯”。把破車變成勞斯萊斯基本上就是新加坡發展至今的經濟史,其中塑造國家品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March 2, 2016 at 2:54pm — No Comments

中國節慶·中秋節

八月十五日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稱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中秋前夕,人們都盡可能和家人團聚,共話豐收,人月雙圓,故又叫“團圓節”,此節娘家不接姑娘回家過節。





中秋節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早在三代時期我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March 2, 2016 at 2:30pm — No Comments

奧爾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紅》23 人們將稱我為兇手

我的機械鐘滴答作響,告訴我此時已是傍晚。禱告的呼喚尚未開始,然而我早已點起了畫桌旁的蠟燭。把我的蘆稈筆蘸飽了黑色的哈桑帕夏墨水,流暢地揮灑在光滑平整的紙面,很快就靠記憶完成了一幅鴉片癮君子的圖畫。接著我聽見了內心中的呼喊聲,它每晚都呼喚我到街上去。但我忍住了。我打定主意晚上不出,要留在家裏工作,有一陣子甚至想把我的門給釘死。…

Continue

Added by Suan Lab on March 2, 2016 at 2:25pm — No Comments

于堅的詩·飛行

在機艙中我是天空的核心 在金屬的掩護下我是自由的意誌

一日千裏 我已經過了陰歷和太陽歷 越過日晷和瑞士表

現在 腳底板踩在一萬英尺的高處

遮蔽與透明的邊緣 世界在永恒的蔚藍底下

英國人只看見倫敦的鐘 中國人只看見鴉片戰爭 美國人只看見好萊塢

天空的棉花在周圍懸掛 延伸 猶如心靈長出了枝丫和木紋

長出了  白色的布匹 被風吹幹 露出一個個巨大的洞穴 下面…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March 2, 2016 at 2:24pm — No Comments

斯蒂芬·赫特夏芬《從容生活·當下享受》時間的知覺

多年前的一個晚上,我作為主治醫師,在一個醫院的急診室工作。那時巴裏,當地的一位政治家,因明顯的心臟病發作而被送入診室,我立刻把他送去冠心病監護室。兩天後,當我回到醫院,去CCU查看他的情況,發現他已經不顧醫生的勸告而自行出院了。

十天後,他再次被送入急診室,伴隨著又一次的心臟病發作。我再次讓他辦理住院,並問他為什麽他之前溜走了,這違反所有醫生的意見,更別提有點常識的人都明白不應該那樣做。他告訴我:“我沒有時間在醫院裏躺著,我有太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然而顯而易見,巴裏不會再有更多的時間讓他去憂慮了,除非他改變自己使用時間和排列優先級的態度取向——不幸的是,他的態度太常見了。我甚至可以說,我們絕大多數人對時間使用的優先級的排列是這樣的:…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師 on March 2, 2016 at 2:23pm — No Comments

佛洛斯特·雨蛙溪

我們的溪水在六月沒有歌聲與速度。

那個時候之後如果你大量尋找,就會發現

它要麽在地下摸索著流動

(在一個月前呼喊著的

全部雨蛙品種與溪水在一起,

如同雪橇鈴靈魂在積雪靈魂之中)——

要麽活躍地出現於鳳仙花中,

那妖弱的植物彎下了腰

向著逆著水流的路線。…

Continue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March 2, 2016 at 2:20pm — No Comments

阿城《知識與常識》攻擊與人性

一九六三年,動物行為研究學者康拉德·勞倫茲(KanradLorenz)的名著《ONAGGRESSION》出版,書名可以直譯為《攻擊》。一九八七年我在香港一家書店見到這本書的臺灣中文譯本,書名譯成《攻擊與人性》,於是站著翻看,譯文頗拗口,有些句子甚至看不懂,不知是我愚鈍還是沒有譯通。總之,印象中只留下了勞倫茲說到藝術起源於儀式。

我之所以有勞倫茲這個人的印象,是因為一九七三年我在雲南,生產隊上很多人閑來無事聽敵臺(這四十多年來敵敵友友,友友敵敵,剛剛相逢一笑泯了恩仇,忽然又要橫眉冷對千夫指了),我在當時的敵臺中聽到當年的諾貝爾生物與醫學獎獲得者是三位,其中就有這位勞倫茲先生,研究動物行為的。…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March 2, 2016 at 2:20pm — No Comments

夸西莫多·胡同

你的聲音幾次三番呼喚我,

我不曉得,我的心湖裏

流水和藍天悄然蘇醒:

太陽像透過網絡

把斑駁的光投灑在你的墻上

幾家店鋪

靜夜搖曳的燈光下

涼風與憂愁輕漾。

那另一個時代啊:…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March 2, 2016 at 2:18pm — No Comments

博爾赫斯·扎伊爾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紮伊爾是一種面值二十分的普通硬幣。我那枚硬幣一面有刀刻出來的NT兩個字母和數字2,反面刻著年份1929。(18世紀末,印度的古吉拉特邦,一頭老虎叫紮伊爾;爪哇的梭羅清真寺前有個盲人被信徒們用石塊砸死;波斯的納迪爾國王下令把一個星盤扔進海底;1892年前後,馬赫迪的監獄裏,魯道夫·卡爾·馮斯拉廷撫摩用頭巾撕下的布條包著的小羅盤;據佐膝伯格說,科爾多巴寺院的一千兩百根大理石柱子中有一根的一條紋理叫紮伊爾;摩洛哥土得安的猶太人區裏,有一口水井的井底叫紮伊爾。)今天是11月13日;6月7日淩晨,那枚紮伊爾到了我手裏;今天的我已經不是當時的我了,但我還能記得,並且也許還能敘說發生的事情。我即使不那麼完全,還是博爾赫斯。…

Continue

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March 2, 2016 at 2:17pm — No Comments

渡邊淳一《男人這東西》第04章·處女情結

在尋求處女的男子的內心深處,除了那一份對未曾受人染指之物的憧憬之外,還隱藏著渴望將自己喜愛的女人按自己的意願來擺布的想法。換一個角度來考慮,我們會發現這種想法中還隱藏了一種認為男人能夠隨心所欲地改造女人,並將女人視為玩物的雄性心態。

時常有人說:“男人總是渴望成為他所愛的女人的第一個男人,而女人則是希望能夠成為她的男人的最後一個女人。”這種說法在某種意義上或許反映出了在愛的方式上男女之間存在的差異。

誠然,男人在內心深處總是渴望成為他的女人的最初的男人,這便是我們所說的處女情結。在傳統婚禮上,新娘身披潔白無暇的婚紗,象征著她奉獻給愛人的內心和肉體與她所披的婚紗一樣,純潔無暇。

這種推崇處女性的想法,至今仍被沿襲著。…

Continue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March 2, 2016 at 2:13pm — No Comments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一個偏見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March 2, 2016 at 2:12pm — No Comments

比爾•波特:絲綢之路:追溯中華文明史上最輝煌的篇章(三)

第三章·出城:三千年的奇人異事

祭拜完絲路上最偉大的旅行者,現在我們唯一需要的就是一輛大巴車了。這很容易,去西城門汽車站就行。兩千年來,無數的中國人和外國人就是從這裏踏上了絲路,只不過他們的交通工具是駱駝或者馬匹。出發前的那個晚上,我們和王老板喝到一醉方休。第二天一早,太陽剛出來我們就去乘車。車早已等在那裏,司機旁邊的引擎蓋上堆滿了大包小包,我們的包也放了上去。汽車開了,我們經過西城門上了絲路,幾公裏後就看到建在馬路隔離帶上的絲路紀念碑。紀念碑全部由巨大的粉色大理石雕刻而成,生動地再現了一隊沙漠商旅的場景:駱駝、大胡子老外以及貨物。我不禁想:將來的紀念碑上會不會雕刻一輛大巴車呢?…

Continue

Added by triste chateau on March 2, 2016 at 2:11pm — No Comments

鄭振鐸·海燕

鄭振鐸(1898~1958),原籍福建長樂,生於浙江永嘉。作家、評論家、考古學家。著有短篇小說集《家庭的故事》,散文集《山中雜記》,專著《文學大綱》等。…

Continue

Added by 垂釣 尼亞河 on March 2, 2016 at 2:11pm — No Comments

《沈石溪動物傳奇故事》の受異性青睞的雄狐猴

據動物學家考證,我們人類原始族譜的根源,是五千萬年前生活在叢林裏的狐猴。

在分類學上,狐猴自成一屬,是非洲馬達加斯加島上的特有動物,種類繁多。各種狐猴大小、毛色、形狀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些共同點:耳大額低,吻部突出如狐;尾長而多毛,也似狐;都有一雙大而圓的明亮的眼睛。

圓通山動物園豢養的是一群節尾狐猴,這是狐猴中最漂亮的一種,體毛灰黃,尾巴上有黑白兩色相間的環節。這群狐猴約三四十只,雌雄各半。同其他許多動物一樣,並不是所有雄性都有機會與雌**配,留下自己的後代;只有少數受雌性青睞的雄性,才有資格做父親。…

Continue

Added by 卡萊爾的書包 on March 2, 2016 at 2:10pm — No Comments

張悅蘭《葵花走失在1890》(一)

莫言·序:飛揚的想象與透明的憂傷

張悅然出生於八十年代,現在還在念大學,但她已在小說創作的探索中走得比較遠了。她的小說不以故事取勝,但憑靠對外在世界和個人心靈的敏銳體察和聰穎感悟,細細密密地串起了一串串夢想的文字珠鏈,便營造出了一個個五光十色、美輪美奐的奇景。強烈的夢幻色彩使她的小說顯得超凡拔俗而又高貴華麗。她的小說,讀起來既冷嗖嗖又暖烘烘,既朦朧又明澈,既真切又虛幻。…

Continue

Added by Story Link on March 2, 2016 at 2:09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