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哉藝術隨筆集·香菇和文藝復興

我終於去了佛羅倫薩。

說得這麽誇張是有原因的:從開始懂事的時候起,我就對與文藝復興相關的宗教美術非常發怵。和三島由紀夫少年時迷戀歌德-萊尼的《聖塞巴斯蒂安》相反,上初中和高中的歷史課時,一涉及與基督教密切相關的美術史內容時,我總會感覺莫名的膽怯,提不起什麽興趣來。進入美術大學之後,我也從不選修有關文藝復興的課程。

“哎呀,托斯堪內裏(Toscanelli)真是太迷人了。”要是能有個特別喜歡古典,把我的註意力引向14世紀的朋友的話,或許會是另一種光景吧。不湊巧的是,我連一個通曉文藝復興的朋友都沒有。

還有一個原因,我的專業是設計,興趣經常被19世紀後半期到20世紀的藝術運動吸引,根本顧及不到古典了。

因此,對於像巴黎的蓬皮杜中心(CentrePompidou)、紐約的近代美術館等等收藏近代美術作品的美術館,我就像被光線吸引的草履蟲一樣,不由自主地往那邊跑,而一聽到佛羅倫薩的烏菲茲美術館(Galleria degli Uffizi),我就如同討厭洗澡的貓兒似的,本能地想要逃離。

僅僅是聽到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Botticelli)、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等大師的名字,我就像個討厭吃香菇的孩子把香菇挑出來放到一邊一樣,避之唯恐不及。

不過,終於有機會讓我克服這個弱點了。

這個夏天,我罕見地安排了一個長假,去幹邑、波爾多、蘇格蘭悠閑地遊覽一番,佛羅倫薩是這次旅途的最後一站,也就是說,用文藝復興來結束這段灑滿酒香的旅行,以便使自己酩酊陶然的頭腦清醒起來吧。

從巴黎坐飛機到佛洛倫薩機場大約需要3個小時。在飛機上我仔細閱讀了臨行前編輯給我的一本名為《佛羅倫薩美術散步》的旅遊指南,多少緩解了我對文藝復興的無知和先入為主的印象。

不過,這本指南也是從美術史的角度來介紹各個作家的作品,最多只能填補一下我的知識缺口,未能獲得更多的樂趣。

然而,當我親眼看到佛羅倫薩,從聖母百花大教堂(SantaMariadelFiore)開始,參觀了幾個美術館和博物館之後,我原來認為裝飾過度的建築物和宗教色彩濃重的繪畫,竟然意外的順眼起來。在設計和建築的世界裏,從10年前開始,出現了後現代主義、新現代主義等概念,顯示出超越逐漸萎縮的現代主義的趨勢,回顧我自己的設計,對樣式和裝飾性也逐漸有了新的理解。

原本淡泊的日本人的造型感,與崇尚簡約、追求合理性的現代主義造型觀比較親近,但來到這裏之後仍然感覺欠缺。為彌補這個缺陷,雖然並非想要簡單地借鑒古典意大利的樣式和裝飾感,但是在這個充滿正宗造型與設計的發源地,我的確找到了一些追尋已久的東西。

文藝復興的繪畫所運用的技巧中,有著現代超寫實主義那種大刀闊斧的畫法所無法企及的精致濃密的細微部分。用望遠鏡將弗朗西斯卡(Francesca)、達-芬奇的畫作的一部分放大了看,我不由得發出贊嘆之聲。這簡直就像是透過潛水鏡,第一次看到海底世界般美妙而新奇的世界。這種感覺已不能用“妙不可言”這樣平庸的詞語來形容了。那是堪稱將使人毛骨悚然的驚異描寫力展現於眼前的繪畫之三昧。如同光線照射不到的暗處,印相紙也絕不能感光一樣,執拗地描繪出了極其細微的蔭翳世界。

出於職業的性質,我看過不少寫實風格的畫作,不過當代的畫作,在焦點的選取,包括背景的模糊、虛光方法等在內,只是憑借光學技術描繪出的影像,也就是說,繪畫不過是在模仿照片而已。這一事實令我感慨不已。看來我把古典的寫實繪畫看得過於簡單了。

尤其是達-芬奇非常了得。我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會這樣盛贊達-芬奇,但他的畫實在是充滿智慧、完美無缺。波提切利等人所畫的人物表情,比較開放,看起來很親切。或許這就是之所以叫做文藝復興的原因吧。達-芬奇所畫的人物,就連角落飛翔的天使看起來都有著很高的智商。《受胎告知》等作品的構圖非常巧妙,畫到這個程度,甚至讓人懷疑不是畫出來的。從遠處看,甚至會產生有別的畫隱藏於其中的錯覺。

因過於感動,再次回到巴黎之後,我也一只手拿著望遠鏡,重新欣賞了盧浮宮裏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達-芬奇的確很不錯,《蒙娜麗莎》也很不錯,知性的部分尤其美。如同達-芬奇所說的那樣,“智慧是美的”。這也是貫穿於他的生活方式及其所有作品傳達出來的信息。

盡管我覺得,打心眼裏認為“《蒙娜麗莎》是一幅名畫”的人出乎意外的少,但我還是不能不說它是一幅非常了不起的畫作。

而且,我很高興能夠漫步佛羅倫薩的街頭,呼吸到文藝復興的空氣。這座城市裏,隨處可見藝術家們為某個主題而一比高低的痕跡。聖-喬凡尼禮拜堂大門扉的設計、佛羅倫薩大教堂的穹頂設計等等,都是當時頂尖的藝術家競爭的結果。美第奇家族對藝術家的聘用,走的是非常實用的途徑,我對此感同身受,對當時的藝術家的境況能夠有所共鳴。

總而言之,文藝復興這個時代是由一連串的競爭構成的,勝出者便獲得了機會,因此才會達到那樣的高度吧。

就是這樣,我感覺自己與那讓人敬而遠之的文藝復興貼近了一些。就像是終於願意吃香菇的小孩子的心情一樣,盡管真正品味到其中的樂趣還有待時日。

Views: 106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