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內容摘要:中央美術學院特聘教授、科技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張尕,多年來關注並持續討論藝術領域中對技術媒介的應用、後人類主義、新藝術中的生態平等等問題。本文介紹了媒體藝術的定義、歷史、收藏和展出機構,以及與媒體藝術相關的教學及項目實踐,媒體與人的關係,從媒體是人的延展演變爲媒體與人共生;從媒體是人的機器外延,到人與機器的互爲關聯。因此,後人類主義成爲一種主導媒體藝術走向的趨勢。另外,張尕分析了建立在廣義生態論基礎上的生物和生態藝術,以及具有自身發展邏輯的機器與人的關係,並對元宇宙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理解。
媒體藝術有其不可替代的當代性和在場性
孫嘉…
ContinueAdded by Ashgabat on August 3, 2023 at 3:00pm — No Comments
二、道、言與世界圖景:意識確定性的根據
對於惠子的狡辯,莊子並沒有妥協,而是提供了另一種的思路:“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莊子》,第279-280頁)這一簡短的回答包含着豐富的內容。他反問惠子,提這樣的問題,就説明他知道莊子的“心思”了,就已經表明“他心知”是可能的,不過是惠子還想得知莊子是怎樣知道魚之樂的?莊子坦言,在濠水的橋上就知道了,這是一個無須証明的回答。…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3, 2023 at 3:00pm — No Comments
一個引人注意的結果伴隨着思辨工具産生了,那就是:關於所有可能存在的知識都沒有直接的真理價值,它們的價值根據它們在“精神”或“生命” 的進程中所佔據的位置而定——或者説,毋寧取決於它們在思辨話語所講述的《哲學全書》中佔有的位置而定。思辨話語在徵引這些知識話語的過程中,也在向它自身解釋它所了解的一切,即也是一種自我闡述的過程。從這個觀點來看,真實的知識總是由轉述構成的間接知識,這些轉述被融人到某個主體的元敘事中去了,並且此元敘事確保了知識的合法性。…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August 3, 2023 at 3:00pm — No Comments
用和使用還有一層細致但重要的區別,我用磚頭把窗玻璃打碎了,但我卻不是“使用”磚頭把窗玻璃打碎。我們使用工具等等,使用那些本來就爲使用而設的東西。既然爲使用而設,它們就有通常的用法,就有用得得法或不得法。use作動詞時譯作“使用”,作名詞時譯作“用法”。越是專門爲某種用途而設,越是和其他工具配套使用,用法就越嚴格,這種被使用的東西就有usage。…
Continue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August 3, 2023 at 2:30pm — No Comments
低於地面的居所一間間屋子滿是垃圾
丟棄的家具,爐渣,舊鐵釘,
殘損的灰泥,微暗的磷火,廢報紙
在無休止刮過大廳的風中喋喋不休;
穿梭,爬上爬下,從一扇門到一扇門忙個不停,
一盞小燈泡亮著
——現在要滅了——
鎖在里邊的是創痛。…
ContinueAdded by 邊鄉 岸 on August 3, 2023 at 4:30am — No Comments
14、赫爾辛基監督協會
在劫機案審判后的幾年裡,一個新的猶太領導核心開始出現。它和著名物理學家安德烈薩哈羅夫領導的民主運動有更緊密的聯繫,它仍然保持著猶太人的特徵,把注意力放在移居國外上。
美國和蘇聯1975年簽定赫爾辛基協議后,蘇聯的持不同政見者、宗教領袖、民族主義者和不准離境者,成立了一個非正式的監督小組,監督協定中有關人權的條款在蘇聯執行情況。
這個小組後來被人稱作赫爾辛基監督者或赫爾辛基守望者,它在1976年5月12日在莫斯科召開了第一次會議。很快又在烏克蘭、立陶宛、喬治亞及亞美尼亞成立了分支。…
Added by desafinado on August 3, 2023 at 3:00am — No Comments
洪堡順便還補充説這三重慾望,自然地包含於“德意志民族知識分子的性格”里。[6]這是一種讓步,是謹慎地默認另一種敘事,即認爲知識的主體是民衆這一思想。然而實際上這一思想完全背離了德國唯心主義所提出的知識合法化敘事。諸如施萊爾馬赫、洪堡,甚至黑格爾等人對國家的懷疑便表明了這一點。施萊爾馬赫之所以恐懼狹隘的民族主義、保護主義、功利主義以及在科學問題上主導政府的實証主義,正是由於科學的原則本來就不存在於政府部門中,甚至也不間接地包含於其中。知識的主體不是民衆,而是思辨的精神。它不像大革命後的法國那樣體現於一個政權之中,而是體現於一個系統之中。合法化的語言遊戲並非國家政治性的,而是哲學性的。
大學所要完成的偉大職責是“展示整個知識領域,詳細解釋所有知識的原則與基礎”,因爲“沒有思辨的精神,就沒有科學創造力”。…
ContinueAdded by iPLOP on August 2, 2023 at 9:00pm — No Comments
馬爾康,作為一個城鎮,在中國土地上,大多數情況下,是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但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也像是進入中國任何一個城鎮時一樣,有一個城鄉結合的邊緣地帶。在這樣一個邊緣地帶,都有許多身份不太明確的流民的臨時居所,也有一些不太重要的機構像是處於意識邊緣的一些記憶碎片。流民的臨時居所與這些似乎被遺棄但卻會永遠存在的機構,構成了一種特別的景觀。在這種景觀里,建築總是草率而破舊,並且缺乏規劃的。這樣的地方,墻角有荒草叢生,陰溝里堆滿了垃圾、夏天就成了蚊蠅的天地。這樣的地帶也是城市的沈淪之地。城鎮里被唾棄的人,不出三天立馬就會出現在這樣的地方。這樣的地方,在中國的城鎮與鄉村之間,形成一種令人絕望的第二種命運景觀。
一個城市如果廣大,這個地帶也會相應廣大;一個城市如果狹小,這個地帶也會相應縮小,但總是能夠保持著一種適度的均衡。…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2, 2023 at 5:30pm — No Comments
對談者簡介:
師力斌,評論家,詩人,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北京文學》執行主編,北京文學期刊中心主任。中國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北京市作家協會會員。北京老舍文學院「名師帶徒計劃」導師。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詩刊》《十月》等發表大量詩歌、評論,作品入選《詩歌北大》《中國當代實力詩人作品展》等多種選本。著有《逐鹿春晚——當代中國大眾文化和領導權問題》《杜甫與新詩》,與安琪合編《北漂詩篇》六卷。…
Continue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 2023 at 5:30pm — No Comments
所謂元敘事(meta narration),通常被叫做“大敘事”,就是無所不包的敘述,具有主題性,目的性,連慣性和統一性。這一術語是由法國哲學家利奧塔在1979年首次提出的。根據利奧塔的解釋,元敘事或大敘事,確切地是指具有合法化功能的敘事。文藝理論批評中,經常使用這個詞語。這一術語在批判理論,特別是在後現代主義的批判理論中,指的是完整解釋,即對歷史的意義、經歷和知識的敘述。它通過預期實現,對一個主導思想賦予社會合法性。…
ContinueAdded by Host Workshop on August 2, 2023 at 5:00pm — No Comments
在這里,有三個內在聯系的關鍵詞,一是“自由”,二是“創造”,三是“價值”,以這三個關鍵詞為核心,形成“不受強制的自由”、“以偶然性為前提的創造”、“無原則的價值論”,三者構成理解個體生活目的自我理解的核心概念。
“自由”在這里指的是“個體生命”那種不能被歸結為公共生活、被公共生活所消解和替代的“私人自由。它不是指“人類的全體自由”或“社會的或共同體的自由”,而是有著其具體的限定條件的“個體私人自由”。
“個體私人自由”意味著生命個體在一個不受干涉的領域內,“被容許做他有能力做的事,成為他願意成為的人”…
ContinueAdded by Cheung Po Tsai Cave on August 2, 2023 at 5:00pm — No Comments
厭倦了每天和現實無意義的
交媾。剩餘在體內的各式各樣
慾望,全蜷縮在一張午夜場
被歲月揉皺的入場卷裏
她輕撥青春散亂的額髮
用略顯蒼白的嘴唇,抿住那句
至今仍不願透露的荒謬對白
(再不停止,再過去…
ContinueAdded by Zenkov on August 2, 2023 at 5:00pm — No Comments
此喻隱藏着最古老的哲學之問——自我和意識的確定性問題。誰會懷疑自己的存在性問題?“我”是真實的存在嗎?會不會存於他者的夢中,卻自以爲存在呢?我的“意識”是真實的或者是“我”的嗎?莊子拋出驚人之語,並非故作高深,而是進入最深層的哲學探索——追問終極”自我”與道的存在問題。他所提供的方案是:放下我執,“吾喪我”——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秉持“齋心”,消除分別與差異,才能“齊物”——“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以清淨無染無別之心,觀照一切,方可“道通爲一”。(參見同上,第16-26頁)那個最爲本原的自我才會呈現出來。這一自我,莊子稱之爲真宰,與道相通相融,二而一也。確定自我之後,便能深入探索意識難題。…
ContinueAdded by Host Studio on August 2, 2023 at 5:00pm — No Comments
13. 一個國際陰謀故事
克里姆林宮一直沒有任何反應,我們竟等了好幾年。
終於在1979年4月27日,一架蘇聯民航機衝破遮天蔽日的濃霧在肯尼迪國際機場降落,然後被拖到遠處的一座周圍用柵籬隔開的機庫,外面的人看不見裡面的情況。
這時7輛黑色轎車駛到蘇聯民航機後面的艙門,從裡面帶下來…
ContinueAdded by desafinado on August 2, 2023 at 4:30pm — No Comments
然後到了我們所知的電影院裡,以及電影屏幕上,這是20世紀的典型現象。
我們要留意岩洞的電影以及暗房已經出現在柏拉圖的《理想國》的第七卷裡——被當作一種夢搬上舞台:這種夢是生活在洞穴中——即在藥中——的生命的謊言。…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August 2, 2023 at 4:30pm — No Comments
從卓克基沿梭磨河而下,短短的九公里路程中,河流兩岸,是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嘉絨村莊。查米村那些石頭寨子,仍然在那斜斜的山坡上緊緊地聚集在一起,籠罩著核桃樹那巨大陰涼。村子前寬闊的柏油馬路上,汽車轟轟隆隆地來來往往,但咫尺之間的村子依然寂靜如常,濃蔭深重,四處彌漫著水果淡淡的香氣。
再往下走,在河的對岸,河谷的臺地更加低矮寬廣。在廣闊的田野中間,嘉絨人的民居成了田野美麗的點綴。墻上繪著巨大的日月同輝圖案,繪著宗教意味濃重的金剛與稱為雍忠的萬字法輪的石頭寨子,超拔在熟黃的麥地與青碧的玉米地之間。果園、麥地,向著石頭寨子匯聚;小的寨子向著大的寨子匯聚;邊緣的寨子向著中央的寨子匯聚。於是,有了這個叫做阿底的村子。
然後是查北村,再然後是被人漠視到叫不出名字、但自己卻安然存在的村子。…
Continue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2, 2023 at 4:30pm — No Comments
“遊戲”這個概念還提示遵守規則,在國內,很多論者主要從遊戲規則來理解理論上的遊戲概念。但我們當然不會忘記,遊戲不是一些遵循規則進行的機械活動,遊戲首先是樂趣、情趣、旨趣,這些東西比規則更加重要。遊戲這個概念是有點特別,一方面,遊戲自由自在而無目的約束,另一方面,多數甚至所有遊戲都要遵從一定的規則。遊戲的約束不是來自因果,而是來自規範。維特根斯坦用了很多篇幅討論規範和遵守規則,這我們到實指與樣本一節再談。
意義即使用…
Continue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August 2, 2023 at 3:3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August 1, 2023 at 11:10pm — No Comments
有人會笑——不是在笑你,因為你是誰呢?為什麼你要以為你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呢?這是自我主義的傾向。你走在大街上,有人在笑,而你以為他們在笑你,為什麼笑你呢?你是誰?為什麼你要將自己看作是整個世界的中心?有人在笑——在笑你;有人侮辱——在侮辱你;有人生氣——在對你生氣。
一個人去找貝茲德(Byazid),一個蘇非神秘家,問他……他說:"一年後再來,因為你現在有病,你的內在是騷動不安的,我無法講述真理,因為你不會領悟它——你會誤解它的。所以一年中盡量恢復健康、寧靜、靜心,然後再來。如果我感覺你能聽時,我會告訴你,否則你就去找別人。"
每個人都通過他自己的過去來生活,只有佛陀生活在現在,沒有人生活在現在。…
Continue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August 1, 2023 at 11:00pm — No Comments
依據卡斯,我們還要提出無限的遊戲不同於和有限的遊戲它的規則不是有限的。這類遊類産生了個體化的過程。人類個體化的過程總是同是心理的以及集體的。在遊戲這個例子里,它是一個心理個體化的過程,因爲通過玩,每個玩家都將改變了自己學會了玩;它同時也是一個集體個體化過程,因爲只有在進了遊戲他才能玩,大部份的時間他們形成對壘,但也可以形成團隊,好像玩橋牌跟足球一樣。即便是一個獨自玩的遊戲,他人也是獨自玩,就像電腦遊戲,這兩重個體化仍在其中。但只是相對如此﹕我們可以想像單人遊戲會引致一種完全的去社會化。在這個情況中,玩家退回到沒有欲望而只有驅力的快感。
所有這些意味着,在一個遊戲里,有兩種類型的規則,它們也可以再分解爲更多次類型:…
Continue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August 1, 2023 at 10:30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7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8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5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9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5 Comments 86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5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2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9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