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內容摘要:中央美術學院特聘教授、科技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張尕,多年來關注並持續討論藝術領域中對技術媒介的應用、後人類主義、新藝術中的生態平等等問題。本文介紹了媒體藝術的定義、歷史、收藏和展出機構,以及與媒體藝術相關的教學及項目實踐,媒體與人的關係,從媒體是人的延展演變爲媒體與人共生;從媒體是人的機器外延,到人與機器的互爲關聯。因此,後人類主義成爲一種主導媒體藝術走向的趨勢。另外,張尕分析了建立在廣義生態論基礎上的生物和生態藝術,以及具有自身發展邏輯的機器與人的關係,並對元宇宙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理解。
媒體藝術有其不可替代的當代性和在場性
孫嘉(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本刊特約記者):張老師好,《美術觀察》近期策劃“科技融匯藝術”選題,邀請您加入討論。首先請您談談媒體藝術、新媒體藝術、網絡藝術的定義,以及它們彼此之間的聯系與差異。
張尕(中央美術學院特聘教授、科技藝術研究院副院長):2011年,“藝術論壇”(Artforum)中文版曾經開設過一個媒體藝術專欄,邀請我做主持。專欄的第一期即以採訪的形式展開,第一個問題當然也從媒體藝術和新媒體藝術如何界定開始。這似乎成爲了一個本體論的、不可或缺的開場白,我當時比較問有所答地做了解説。以簡單甚至粗暴的説法來概括,也算是重復吧。媒體藝術指的是互聯網成爲大衆媒介之前的,以模擬技術(analog media)爲標誌的藝術,包括錄像藝術、遠程通訊藝術(telematic art,satellite art)、動力藝術(kinetic art)、機器人藝術(robotic,cybernetic,animatronic)等。新媒體藝術則指的是以數字媒介(digital media)爲導體地隨着互聯網(internet)出現而産生的藝術形式。20世紀90年代初,互聯網的暱稱就是新媒體(new media),以此來區分不同於比如廣播、電視、電影、紙媒等傳統通訊傳播媒介的(舊)媒體。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新媒體藝術的最初樣態就是網絡藝術。
今天來看,當我們從西蒙棟、德勒茲、斯蒂格勒、卡倫·巴拉德(Karen Barad)等新唯物主義者有別於社會構建論(social constructionism)的知識傳統來看,這樣的分類似乎帶有某種本質主義(essentialist)的嫌疑。就如我們今天已經認識,如果媒介,就如同民族、性別等涉及傳統意義上“身份/屬性”的範疇一樣,本身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其所謂內在性和外在性是處於一種相互作用的不斷運動的糾纏中。另外,就數字媒介是一種通用(generic)媒介而言,可以藉用西蒙棟的“前個體化”(pre-individuation)概念來理解數字媒介,並在“個體化”的過程中體現出一種不斷地湧動,猶如熱力學所稱的相位相移(phase shift)。如水那樣,從固體到液體再到氣體,不斷變換形態。德勒茲的學説中一個很重要的“生成”(becoming)概念也正是源自西蒙棟的“個體化”表述。以互聯網爲定義的曾經的新媒體也在不斷演進中。在沒有更好的術語之前,不再強調新或舊,以“媒體藝術”一説來通稱和(數字)技術媒介相交合的藝術是目前學界的基本認同,我也注意到你主要也在使用“媒體藝術”一詞作爲表述語言。
孫嘉:相比較於傳統的藝術形式,媒體藝術在表達方面有哪些優勢?
張尕:我不認爲各種藝術形式間有質的可比性。但數字作爲當代,抑或是今後很久一段時間而言將是社會、經濟、文化、娛樂,乃至政治以及軍事的底層建構(infrastructure)而言,媒體藝術似乎有其不可替代的當代性和在場性。也正是如此,嚴肅的媒體藝術並非將媒介視爲獵奇的手段或制造景觀的工具,而恰恰是從媒介本身,即從數字技術自身作爲探索和調查的源頭,來挑戰並試圖化解資本以及權力對技術的壟斷及其工具化和金錢化(monetize)。在這個過程中湧現出來的創意技術(critical technology)以及藝術技術(artistic technology)就成了藝術的新類別。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樣的技術剝離了技術的應用意義,成了藝術。
(原題:藝術的意義在於創造每個人自己的獨特宇宙;作者:孫嘉;2022-04-15;延續閱讀)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