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之朱雀·讀利奧塔的《後現代狀況》(下)

所謂元敘事(meta narration),通常被叫做“大敘事”,就是無所不包的敘述,具有主題性,目的性,連慣性和統一性。這一術語是由法國哲學家利奧塔在1979年首次提出的。根據利奧塔的解釋,元敘事或大敘事,確切地是指具有合法化功能的敘事。文藝理論批評中,經常使用這個詞語。這一術語在批判理論,特別是在後現代主義的批判理論中,指的是完整解釋,即對歷史的意義、經歷和知識的敘述。它通過預期實現,對一個主導思想賦予社會合法性。

利奧塔懷疑這種以元敘事爲基礎的“現代性”,他認爲,科學發展並未帶來預期更多的自由、更公平的財富分配等社會進步。二戰後,科技的快速發展並未啟蒙人們,人們雖然送走了上帝,使得科學知識越來越佔據主流,卻無形之中催生了新的壓迫制度。與此同時,當代科學出現了中心消散、規律不齊、驗証有限等非穩定隨意態勢,以致無法實現現代科學的統一性認識。科學的目的已無法表明是達到真理,科學技術越發達,它離理性所要實現的合理現實就越遠,它的合法化問題就越嚴重。

因此,科學技術加快了合法化喪失的過程。利奧塔在回顧了西方社會歷史的發展後指出:“合法性的喪失早已是現代性的一部分”。合法化的危機就是理性的危機、社會理想的危機。在這種情形下,提供合法性的元敘事便失去了可信性。針對這種狀況,利奧塔提出了“後現代”的概念,把“後現代”簡要概括爲對元敘事的懷疑,“後現代”意味着元敘事的合法化危機,這種合法化危機發生在現代性的進程之中,“後現代”是對西方近代以來社會發展方向的質疑。

利奧塔認爲,社會現代性的最主要部分是元敘事構成的。但後現代主義卻是以懷疑元敘事(啟蒙解放運動、馬克思主義等)爲特徵的,後現代主義抵制這種所謂“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世真理。他在《後現代狀況》中提出,在我們所處的時代,曾被接受和認可的“權威敘事”已陷入危機,並在逐步衰敗。一些主要的哲學流派,如康德主義、黑格爾主義等,都包含或者蘊藏着這樣一些權威敘事,認爲歷史是進步的,知識可以解放人類,所有的知識之間存在着隱含的統一性。利奧塔所批判的是兩種敘事:一種是人類進步解放論——從基督教救贖到烏托邦。

另一種是科學勝利論。他認爲,自二戰以來這些學説已經“失去了它們的可信性”,並且認爲,如果以一個極端簡單化的方式給後現代下個定義,那就是對元敘事的懷疑。懷疑論作爲後現代主義者最基本的態度,他們懷疑任何試圖涵蓋一切的整體性解釋。利奧塔認爲,即使是社會公認的某種“共識”,也是會成爲“過時、可疑的價值體系”,而抵制“共識”就是知識分子的任務。利奧塔的這一觀點得到了許多後現代主義者的響應,因爲這些響應這一觀點的後現代主義者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支持那些與宏大故事“格格不入”的邊緣人和群體,從而達到反抗傳播權威敘事的有權階層,挑戰有主流話語權的人群,抵制元敘事。

利奧塔所説的“後現代性”事實上是從現代性的內部打破現代性,號召人們向總體性開戰,打破同一,尊重差異性,拒絶共識,激活分歧,拯救“名字”的光榮,卸下“制服”的外套,爲不可描述的東西作証。這應該是利奧塔抵制、解構元敘事的原因。(本文作者:萌之朱雀,汕頭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碩士;23.7.2022 知乎)

Views: 2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