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映:維特根斯坦後期思想(3)

用和使用還有一層細致但重要的區別,我用磚頭把窗玻璃打碎了,但我卻不是“使用”磚頭把窗玻璃打碎。我們使用工具等等,使用那些本來就爲使用而設的東西。既然爲使用而設,它們就有通常的用法,就有用得得法或不得法。use作動詞時譯作“使用”,作名詞時譯作“用法”。越是專門爲某種用途而設,越是和其他工具配套使用,用法就越嚴格,這種被使用的東西就有usage

我們使用語詞,語詞是些專供使用的東西,我們遣詞造句,使用語詞説話。但我們通常並不使用句子。我們使用語詞的目的是用來構成句子,而説出句子就是説話,説話編織在實際生活之中。只在一些特定情況下我們才説“使用句子”,例如“恭請聖安”這樣的句子,有它固定的使用場合,可以説有個“用法”,有這種固定“用法”的句子,像語詞一樣收在詞典里。但我們通常只談語詞的用法,談不上句子的“用法”。在近似的意義上,一個天然的姿勢或笑容可以有意義,但我們通常不能“使用”它。維特根斯坦主要是把語詞而不是把語言整體比作工具,不過他既説“使用語詞”也説“使用句子”,這是容易導致誤解的。當然,在一種更廣泛的意義上我們使用句子,就像我們説使用信號,但不要因爲在這一意義上可以説“使用句子”而混淆了使用語詞和使用句子的區別。

“使用”這個概念提示工具性,這正是維特根斯坦所要強調的。《哲學研究》里有很多段落把語詞比作各式各樣的工具。想一想羅素等人最喜歡用書桌之類舉例來説明語詞的意義,我們就能看出把語詞比作工具是多麼不同的一種思路。書桌之類的例子隱含着對語言的反映論式的理解,而使用工具的思路有助於糾正這種理解:一件工具不鏡映對象,它適合作某一件工作。語言的功能不在於反映世界,而在於像使用工具那樣對世界作出應對。爲醒目計,可以説,語言的功能是反應而不是反映。當然,爲了適合某些工作,工具也在某種意義上反映現實,但這不是像鏡子那樣的反映。

我們可以從工具和有用的角度來看待語言。不過應當提到,從總體上看,工具不止於有用,工具不僅改變它所處理的對象,而且改變它的使用者。飛機使我們旅行得更便捷,它同時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節奏,帶來了新形式的競爭、個人壓力等等。語言比飛機重要多了,語言標志着一種全新的生活形式,這一點我們在多處談到。

工具是多種多樣的,看上去差不多的工具可能有很不一樣的用途和操作方式,維特根斯坦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

駕駛室里的各種手柄看上去都大同小異。(自然是這樣的,因爲它們都是要用手抓住來操作的。)但它們一個是曲軸的手柄,可以停在各種位置上(它是用來調節閥門開啟的大小的);另一個是離合器的手柄,只有兩個有效位置,或離或合;第三個是剎車閘的手柄,拉得越猛,車剎得就越猛;第四個是氣泵的手柄,只有在來回拉動的時候才起作用。〔第12節〕

維特根斯坦藉此説明,語詞及其”操作”也是各種各樣的。他在23節舉了一些例子來説明語言遊戲的多樣性:

下達命令,以及服從命令按照一個對象的外觀來描述它,或按照它的量度來描述它--根據描述(繪圖)構造一個對象報導一個事件對這個事件的經過作出推測--提出及檢驗一種假設用圖表表示一個實驗的結果編故事;讀故事演戲--唱歌猜謎編笑話;講笑話解一道應用算術題把一種語言翻譯成另一種語言請求、感謝、謾罵、問候、祈禱。(2008-07-29 愛思想平台)

Views: 29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