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凱:從本土到海外,遊戲如何傳播中華文化?下

中新社記者:數字遊戲如何能更好地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何威:效倣王國維先生曾論及的“治學三境界”,我認為遊戲傳播傳統文化可以觸達三重不同的境界:“符號境”“知識境”和“觀念境”。而遊戲傳播文化的具體實踐,則是在“人”“環境”和“行動”三個維度上展開。

“符號境”,指遊戲中活用傳統文化元素與形式,以視聽表現、美學風格等方式呈現中華傳統文化相關的符號,以符號為基礎,承載文化內容和價值體系,重在喚起玩家情感。

“知識境”,指在遊戲中置入並傳播傳統文化相關知識和資訊,增進玩家的理性認知,寓教于樂。

“觀念境”,指在遊戲的敘事和互動中,呈現、探索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裏蘊含的思想觀念、氣韻風骨、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和價值理念等。觀念和精神既蘊含在設計細節之中,也需要玩家的參與和交流來發掘和體悟。

關於實踐的三個維度,首先是人物的維度,包括改編自真實歷史人物的遊戲角色,也包括那些取材于神話傳説、民間故事中的知名虛構形象的遊戲角色。人物是遊戲敘事內容的主體,也是玩家開展遊戲互動的化身或對象,是産生文化認同和情感的重點。

環境的維度,是以數字技術構建的虛擬空間,玩家身處其中,時刻受到熏陶,産生體驗。環境之維又可以細分為自然環境(地理山川、風景名勝等)、人造環境(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建築、器物等)與文化環境(神話傳説、詩詞歌賦、工藝美術、技術藝術等)在遊戲中的重構。

行動的維度,指的是玩家能在遊戲裏做什麼,給遊戲人物和遊戲環境帶來怎樣的影響和變化。在模擬衣、食、住、行的過程中,在各種文化創造和體驗的活動中,令玩家産生並深化對傳統文化的體驗和理解。

中新社記者:應如何推動數字遊戲求美向善、增進公益、承擔責任,讓遊戲與社會更良性互動?

何威:經過多年努力,中國已在遊戲領域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未成年保護體系,從網遊內容審核機制、網遊實名制度、限制未成年人遊戲時長和充值消費,到推行《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企業接入實名認證平臺並主動用技術手段驗證、建立家長監護平臺、開通未保服務專線、推出未成年人充值退款自助系統等。應當説,在全社會關注下和主管部門要求下,中國遊戲行業已採取了較為全面和嚴格的限制措施。

遊戲與社會的良性互動是不同國家、不同社會的共同期許。事實上,從影視、動畫、直播、廣告等內容産業,以及文保旅遊、工業製造、智慧城市、自動駕駛、醫療醫藥等更多領域,都正在從遊戲行業的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之中汲取能量。

社會整體遊戲素養也在不斷提升,這不僅意味著人們能更好地處理遊戲令人“過於沉迷”“過度氪金”等負面效應,從中獲取快樂和有益身心的元素,而且還體現在人們能在自己從事的行業中,善用現有遊戲或是遊戲化的手段,産生“遊戲+”的積極效應。

想要實現這樣的良性互動,或者説,讓遊戲發揮更大的社會正向價值,需要“政産學研用”的社會共同體的參與和努力。

受訪者簡介:何威,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數字創意媒體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遊戲出版工作委員會理事。研究領域包括社交媒體與網眾傳播、遊戲研究、流行文化與文創産業等。其研究成果曾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及青年成果獎、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年度學術評優專著一等獎及論文一等獎。

(2023-01-10;來源:中國新聞社;作者:中新社記者高凱;中新社北京1月9日電題:從本土到海外,遊戲如何傳播中華文化?——專訪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何威)

Views: 14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