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670)

“數字絲綢之路”促沿線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

在7月6日召開的中歐數字合作圓桌會議上,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指出,中歐要共同建設好網上“數字絲綢之路”。相對於“一帶一路”,“數字絲綢之路”有哪些特別涵意,有哪些具體構想?對中國與周邊國家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設將起到怎樣的推動作用?

共建“數字絲綢之路”是提升中歐合作水平關鍵所在

魯煒表示,中歐要共同建設好網上的絲綢之路,建設好數字絲綢之路,為中歐雙方搭起溝通交流、互信互贏的平台,造福雙方人民;為中歐雙方的數字化發展、網絡發展和網絡安全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他著重強調了中歐數字合作的重要性,鼓勵中歐數字協會和互聯網協會、互聯網發展基金會開展廣泛合作,搭起中歐友誼之橋。…

Continue

Added by Margaret Hsing on October 22, 2015 at 11:58am — No Comments

熊玠·「一帶一路」是嵌在地緣經濟戰略的一環

兼談習近平訪巴基斯坦更深一層用意

 

導言

一個國家與個人極為相似之處,即常常會沉溺於自己以往意氣風發時期的記憶之中。譬如,儘管21世紀已進入地緣經濟時代,但美國對於中國之興起仍舊是以過去 的地緣政治時代(零和)的作法相對,可說極盡阻擾干涉之能事,一如冷戰期間美蘇對抗。殊不知時代已大有不同,而中國亦絕非昔日蘇聯。今日中國之興起,亦與 歷史上任何初次崛起之強權具有兩點絕大差異:一、其他崛起之強權無不侵權掠地、剝奪他人。實例:搶得工業革命之先的英格蘭、拿破崙的法蘭西、明治維新以後…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October 21, 2015 at 10:13pm — No Comments

姜新立·由「新加坡模式」到「中國模式」(上)

由「新加坡模式」到「中國模式」

對國家發展「第三條道路」的省察(上) 

由李光耀去世說起

「亞洲的傳奇人物」(歐巴馬語)--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於3月23日辭世,各國媒體都以顯著標題報導此一消息。報載在李光耀走到生命盡頭的時候,他還 說:「我耗盡我一生建設這個國家,我已沒有什麼需要再做的了。」「到頭來,我得到什麼?一個成功的新加坡。我付出了什麼?我的一生。」確實如此,這位建國 總理,一如李顯龍在對新加坡全國直播中所說的,他「從零開始,一手打造出一個國家」,這意味著李光耀不但是新加坡的「國父」,也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工程師。…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October 21, 2015 at 10:00pm — No Comments

莫泊桑·珠寶

自從郎丹先生在他的副科長家裏的晚會上遇見了那個青年女子,他就墮入了情網。

那是一個去世好幾年的外省稅務局長的女兒。父親死後,她和母親到了巴黎,母親時常到本區幾個資產階級人家往來,目的是要給年輕女兒找配偶。

母女倆都是貧窮而可敬的,安靜而溫和的。那年輕女兒像是一位賢妻良母的典範,明哲的青年男子是夢想把自己的生活托付給這種典型人物的。她那種帶著含羞意味的美,具有一種安琪兒式的純潔風韻,那陣絕不離開嘴角的無從察覺的微笑仿佛是她心弦上的一種反射。

大家全贊美她。凡是認識她的人都不住地重復說:“將來娶她的那一個真有福氣。我們找不出更好的了。”…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October 21, 2015 at 4:42pm — No Comments

張恨水·黃花夢舊廬

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七八個朋友,圍了一個圓桌面,吃菊花鋼子。正吃得起勁,不知為一種什麽聲音所驚醒。睜開眼來,桌上青油燈的光焰,像一顆黃豆,屋子裏只有些模糊的影子。窗外的茅草屋檐,正被西北風吹得沙沙有聲。竹片夾壁下,泥土也有點窸窣作響,似乎耗子在活動。這個山谷裏,什麽更大一點的聲音都沒有,宇宙像死過去了。幾秒鐘的工夫,我在兩個世界。我在枕上回憶夢境,越想越有味。我很想再把那頓沒有吃完的菊花鍋子給它吃完。然而不能,清醒白醒的,睜了兩眼,望著木窗子上格紙櫃上變了魚肚色。為什麽這樣可玩味,我得先介紹菊花鍋子。這也就是南方所說的什錦火鍋。不過在北平,卻在許多食料之外,裝兩大盤菊花瓣子送到桌上來。這菊花一定要是白的,一定要是蟹爪瓣。在紅火爐邊,端上這麽兩碟東西,那情調是很好的。要說味,菊花是不會有什麽味的,吃的人就是取它這點情調。自然,多少也有點香氣。 …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October 21, 2015 at 4:41pm — No Comments

馬伯庸·美食故事的三種講法

我國歷史悠久,隨便什麼美食,動輒就可追溯到幾百年上千年前,起源多半還和某位歷史名人有關:屈原與粽子、蘇東坡與東坡肉、杜甫與五柳魚,諸如此類。

我在旅行的時候,有一個小小的愛好,就是搜集當地關於美食的傳說。這些傳說散見於導遊的嘴裏、旅遊地圖的背面、民航雜誌的中插、旅遊區商店的食品包裝以及小飯店內的菜單和墻壁上。這些傳說多半荒誕不經,經不起仔細推敲,但別有一番生趣。…

Continue

Added by 葉子正绿 on October 21, 2015 at 4:41pm — No Comments

薄醉

我對於酒的態度向來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這並非是由於我生長在江南地域

的緣故,江南也多好酒之士,我的兩個舅舅都愛喝酒,通常是在餐前啜飲一盅兩盅

而已從來未見他們有酩酊之狀,我想要說南人北客飲酒的作風,我的兩個舅舅大概

是屬於南方派的。

  我第一次醉酒是在大學期間,當時同學們都下河北山區植樹勞動,有一天幾個

同學結伴去縣城一家小飯店打牙祭,一同學說要喝酒,結果就叫了瓶白酒,酒是當…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October 21, 2015 at 4:38pm — No Comments

特郎斯特羅姆(Tomas Transtromer)詩選·尾曲

我象一只抓鉤在世界的地板上拖曳而過。

我無需抓住一切東西。

疲倦的憤怒,閃亮的屈從。

執行者收集石頭,上帝在沙灘上寫字。

 

靜悄悄的房間。

家具在月光中看起來準備好猝然爆發。

我穿過一片空鎧甲的森林

慢慢走進自己。…

Continue

Added by OVEPI on October 21, 2015 at 4:37pm — No Comments

葉胡達·阿米亥(YEHUDA AMICHAI)詩選: 而誰來紀念那些紀念者

1

紀念日詩章獻給戰爭中死去的人。

但紀念的一代人也在減少和死去,

一半老朽不堪另一半也快要老朽不堪,

而誰來紀念那些紀念者?

 

2

 

一塊墓碑該怎樣打造?一輛汽車熊熊燃燒

在谷門…

Continue

Added by 沒答案也好 on October 21, 2015 at 4:35pm — No Comments

王雯霓·香港仔漁民:風波裡的一葉舟

導讀:筲箕灣的一場大火,數十艘漁船毀於一旦,有漁民哭訴無家可歸。從前的記憶仿佛姍姍來遲:原來在香港,仍有一群「固執」的人們居住在扁舟之上。

這本由香港大學「同行計劃」口述歷史項目的研究成果集結成冊的《記憶景觀——香港仔漁民口述歷史》(下簡稱《記憶景觀》),透過漁民的生動話語與訪談者的整理分析,與讀者分享香港仔漁民的「記憶景觀」。…





Continue

Added by iPLOP on October 21, 2015 at 4:30pm — No Comments

大江健三郎·個人的體驗 (4)

"是睡著了吧?"鳥對給他開門的火見子問。

"睡覺,這時候?"女友嘲笑似地輕聲說。…

Continue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October 21, 2015 at 4:30pm — No Comments

顧土:微信走向近親繁殖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

   人人都說中國大陸人閱讀量低,多數人沒有閱讀習慣,實際上,這不是今天,而是歷史。

   如今,閱讀微信已經普及到任何場合、任何地方,開會讀微信、上課讀微信、飯局讀微信、公交上讀微信,有人甚至因此廢寢忘食,連坐在馬桶上都不忘瀏覽微信。在多少家庭,各自欣賞自己的微信已經成為家庭生活的一景;轉發微信,是無數人今日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說,微信無處不在。低頭閱讀微信正代替了家庭交流、同學交流、同事交流、朋友交流,變為唯一的群體橫向交流渠道。

  …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October 20, 2015 at 10:30pm — No Comments

豐子愷·靜觀人生《9·故園之戀》

還我緣緣堂

  二月九日天陰,居萍鄉暇鴨塘蕭祠已經二十多天了。這裏四面是田,田外是山,人跡少到,靜寂如太古。加之二十多天以來,天天陰雨,房間裏四壁空虛,行物蕭條,與兒相對枯坐,不啻囚徒。次女林先性最愛美,關心衣飾,閑坐時舉起破碎的棉衣袖來給我看,說道:“爸爸,我的棉袍破得這麽樣了!我想換一件駱駝絨袍子。可是它在東戰場的家裏——緣緣堂樓上的朝外櫥裏——不知什麽時候可以去拿得來,我們真苦,每人只有身上的一套衣裳!可惡的日本鬼子!”我被她引起很深的同情,心中一番惆悵,繼之以一香憤懣。她昨夜睡在我對面的床上,夢中笑了醒來。我問她有什麽歡喜。她說她夢中回緣緣堂,看見堂中一切如舊,小皮箱裏的明星照片一張也不少,歡喜之余,不覺笑了醒來,今天晨間我代她作了一首感傷的小詩:兒家住近古錢塘,也有朱欄映粉墻。

  三五良宵團聚樂,春秋佳日嬉遊忙。…

Continue

Added by LiDi Za on October 20, 2015 at 10:30pm — No Comments

張悅蘭《十愛》吉諾的跳馬

1)他再次回到B城是因為她的臉。他再次想起了她的臉,在他無法翻越的夢境裏,她的臉就像一片波光灩漣的湖面,由遠及近地蕩了過來。他就站在那裏,看著她的臉宛如一塊沒有皺痕的錦緞手帕一般,閃爍著金絲銀絲一樣明綽綽的輝光。這像是一條通去無可知的遙遠的大路,在他的面前再度展開。他伸出手。

他熟悉那臉上的表情,盡管他一再想忽略或者視而不見。那是向他求助的表情,繼而變成一片聲聲斷斷的傾訴。夢裏開始幽幽地飄下梧桐樹開出的紫色花,宛然還是四月的校園,他甚至看到了瘦雛的鳥,像是她曾疊過的紙鶴一樣在那張臉的前面一飛而過。…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October 20, 2015 at 10:24pm — No Comments

閻連科《北京,最後的紀念》一把鐵鍁的命運

現在,我有了鋤、鍁、十字鎬、斧子、木鋸和所有必備的農具。就連許多農村都已不見使用的弓形月牙鐮,我也擁有一把了。今天北方農村的鐮刀,都是“7”字形的直刀片。而我的這一把,擦凈磨亮後,則如下弦月或者倒過來的上弦月。

擁有農具對我是一種富貴。這如同在鄉村的房檐下,掛滿了農具也可能貧窮樣。上世紀的八十年代末,距北京九百公裏外,我老家河南嵩縣一個村莊裏的農民,因為賺錢買了一輛上海產的紅色桑塔納轎車,請人昂昂地開回家裏,為了停放在自家院落內,特意扒掉他家低矮的院落大門,把汽車開進去了院子中央。然而,深夜大雨,連瀑三日,村前的公路、橋梁被洪水沖垮,從此那輛轎車就再也沒有離開過那一隅鄉村院落,而成為標誌和風景——時代的紀念碑一樣,被永遠鑲嵌在了山野的土地上。…

Continue

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October 20, 2015 at 10:23pm — No Comments

網際網路+時代:電影還得好好講故事

在剛剛落幕的第二屆絲路國際電影節上,主辦方從70多個絲路及周邊國家的950部影片中遴選出56部影片入圍最終展映單元。這些作品中,不乏世界級大導演的作品,也有在亞洲影壇掀起觀影旋風,風格獨具、思想深刻的藝術佳作,更有主賓國印度寶萊塢的電影新作。幾天來,這些影片在福州搭起了跟觀眾面對面交流的平臺,同時也傳遞著世界範圍內電影創作的最新理念和思考。…

Continue

Added by CERI on October 20, 2015 at 10:22pm — No Comments

汪曾祺《人間草木》歲朝清供

“歲朝清供”是中國畫家愛畫的畫題。明清以後畫這個題目的尤其多。任伯年就畫過不少幅。畫裏畫的、實際生活裏供的,無非是這幾樣:天竹果、臘梅花、水仙。有時為了填補空白,畫裏加兩個香櫞。“櫞”諧音圓,取其吉利。水仙、臘梅、天竹,是取其顏色鮮麗。隆冬風厲,百卉雕殘,晴窗坐對,眼目增明,是歲朝樂事。

我家舊園有臘梅四株,主幹粗如湯碗,近春節時,繁花滿樹。這幾棵臘梅磬口檀心,本來是名貴的,但是我們那裏重白心而輕檀心,稱白心者為“冰心”,而給檀心的起一個不好聽的名字:“狗心”。我覺得狗心臘梅也很好看。初一一早,我就爬上樹去,選擇一大枝——要枝子好看,花蕾多的,拗折下來——臘梅枝脆,極易折,插在大膽瓶裏。這枝臘梅高可三尺,很壯觀。天竹我們家也有一棵,在園西墻角。不知道為什麼總是長不大,細弱伶仃,結果也少。我不忍心多折,只是剪兩三穗,插進膽瓶,為臘梅增色而已。…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October 20, 2015 at 10:21pm — No Comments

外媒稱好萊塢電影入華障礙多:難迎合中國觀眾口味

英媒稱,由於中國電影市場急劇增長,為了能讓電影在中國上映,美國的電影製作公司不顧一切爭取通過中國的審批。從2003年到2010年,內地票房收入以年均逾40%的速度增長。2012年,中國的電影收入超過當時為第二大市場的日本。預計到2017年,中國的年均票房收入將超過100億美元,屆時中國將接近作為世界最大市場的美國。

  英國《經濟學人》網站10月16日報道稱,所以,西方娛樂公司向中國投入資金也就不足為奇了。專營大幕影院的IMAX10月早些時候募股,為中國市場的大擴張籌集資金。9月份,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宣佈與中國本土投資公司華人文化産業投資基金合資製作符合中國口味的電影。華人文化産業投資基金還是東方夢工廠的投資人,東方夢工廠是一家中國本土實體,正與美國夢工廠電影公司合作製作《功夫熊貓》系列的下一部作品。…

Continue

Added by Kreativnaya ideya on October 20, 2015 at 10:20pm — No Comments

林珮芸·電子書背後的無限商機

沒有人可以預料到,部落格(Blog)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產業」,所有的時尚品牌無所不用其極攏絡明星部落客;連一般人每餐吃飯前,都習慣先上網查查看該餐廳的評價,或是推薦的菜單。網路改變了我們的閱讀習慣,速度,甚至是閱讀的動機。目前關於電子書,台灣的發展我們看見:2012年成立的「群傳媒」(Readmoo)標榜:「買書x 看書x分享書」的閱讀基地;2010年博客來創辦人張天立,再度創業網路書店「TAAZE讀冊生活」口號是:新書與二手書的網路書店,希望結和網路2.0的力量,為書本找到第二生命。…



Continue

Added by O noc Sob on October 20, 2015 at 10:15pm — No Comments

(愛爾蘭)葉慈:聖徒

上帝試探著每一個人

根據種種不同的方式。

我不應該停止贊美,因為

我正在用皮鞭痛笞自己

也許就在那個夜間與清晨,我就可以驅趕走

在我肉體中隱藏著的希臘人亞歷山大,

還有奧古斯都·凱撒,在他們之後

接下來就是了不起的無賴漢亞爾西巴德。…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20, 2015 at 10:13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