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

   人人都說中國大陸人閱讀量低,多數人沒有閱讀習慣,實際上,這不是今天,而是歷史。
   如今,閱讀微信已經普及到任何場合、任何地方,開會讀微信、上課讀微信、飯局讀微信、公交上讀微信,有人甚至因此廢寢忘食,連坐在馬桶上都不忘瀏覽微信。在多少家庭,各自欣賞自己的微信已經成為家庭生活的一景;轉發微信,是無數人今日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說,微信無處不在。低頭閱讀微信正代替了家庭交流、同學交流、同事交流、朋友交流,變為唯一的群體橫向交流渠道。
   自從微信普及後,讀書是否更為減少,尚未統計,但我想,這大概是不爭的事實,因為在很多人那裏,微信是唯一的信息來源、思想來源、知識來源,乃至常識來源,原本不讀書的,恐怕因此更不讀書;原來還讀點書的,可能因此喪失了僅有的那點讀書機會。
   微信裏雖說也有書的內容,但任何微信,如果需要點擊率、轉發率,就必須遠離修身,避開養性、減少心智的開啟,首先會去滿足人們對信息的渴求、對意見的欲望,而這些,與內蘊豐厚的書籍還存在很大的距離。
   在無知無畏的環境中,迎來了自媒體時代
   當閱讀微信正成為主要閱讀的時候,我們的國情正處於這樣一種狀態:
   我們曾經經歷過全國上下一起學哲學、用哲學,一起寫詩歌、誦詩歌的時代;我們也經歷過工農兵上、管、改的歲月;我們還經歷過男女老少一起評法批儒、一同批林批孔的日子;而且幾十年間所有的政治運動,幾乎都會讓工農兵發言,讓廣大職工說話,每次都是鋪天蓋地,既無知識,也無邏輯,隨意性都很強。
   “關心國家大事”,曾經是我們的生活指南,“身在西下窪,放眼全世界”,曾經是我們的誌向。於是乎,許多人從那時起就養成了一個習慣,以為什麽事情,即使是專門的問題,甚至是學術,自己都可以任意發議論、隨意寫幾句,也不管自己有沒有相關的知識儲備和思維訓練。經過耳濡目染,這種習慣,估計早就傳給了新一代。正是在這無知無畏的環境中,我們迎來了自媒體時代。
   這幾十年,我們的歷史知識、思想見解,變化最快,昨是今非、今是昨非的多如牛毛,文革、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初期、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新世紀,哪個時間段相互間都不一致,有的甚至截然相反。而很多人在學校裏學的歷史知識、思想觀念,早已深深印刻在腦海裏,等到他們走出校門後,這些知識和觀念說不定已經被更換了,因為有的是假的,有的是摻了水分的,有的是再也不說的,可除了以後進入專業研究行列的極少數人外,大多數都不可能再去糾正這些知識和觀念,即使有人偶爾讀了點閑書,也不可能將這些扭曲的內容全部更換一新。
   因此,微信的瘋狂傳遞對象,實際上,許多都屬於基礎知識錯誤、基本觀念不對的群體,其中有的觀念和知識連官方都已不再認可,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這種更改和糾正呢?更別說那些官方尚未糾正,但學術界已經達成否定共識的知識和觀念了。
   關於文革,關於歷次政治運動,實際上都有大量出版物,東方出版社,也就是人民出版社的副牌子,就出過一套叢書,雖說有的地方沒說清,有的地方沒有說,但僅從說出來的看,還是有理有據,看過這些書,對那些運動也能有個基本了解,根本用不著相信微信的傳言,可是,這些書又有多少讀者呢?
   在缺少共識的環境中,微信完成了群的分化
   我們已經遠離對改革開放擁有高度共識的時代,因各自的知識結構、思想認知、生活經歷、階層歸屬、生存狀況而形成的不同利益訴求,讓人們對歷史、對現實的理解日益分化,差異日漸明顯,有的完全對立,有的互不相容。而微信的溝通交流,又是以圈子為特征,為了避免傳謠之嫌,為了防止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本真,人們真正的思想交流和知識共享,實際都是在具有共識的微信群裏,都轉發在那些知根知底的朋友中,而那些沒有共識和不明共識的單位群和朋友號,不過是傳達大眾消息和年節問候的空間。
   微信傳遞的思想、觀點和知識,不像報刊,既無反駁,也無爭論;更不如網站,網站發布一篇文字,可以跟帖,隨後也能看到相反的意見發表。微信傳遞的內容基本屬於單邊、單向,即便有人反駁,也不一定就能傳遞到同一個微信群、同一個人的微信號上,讀過彼微信的人,未必讀過此微信。
   微信是一種定向傳播,誰想看什麽,誰願意讀什麽,轉發的人大多有一本帳,這樣才會贏得共鳴,才有回應。揭秘、解密、披露、首次、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瘋轉了、不能不轉、落淚了,外國人都看不下去了,這些微信廣告口號,更讓微信充滿了吸引力,其實,有的是幾年前的,有的早已被辟謠,有的漏洞百出,但誰也不會去分析,只要迎合自己的心理需求,管它是真是假!
   網站是平面傳遞,很多微信內容盡管在網站裏都已存在,但網站除了首頁推薦外,其他如果不是有目的的點擊,誰會註意?而微信是重點傳遞,當每條微信傳來時,只要標題對胃口,無不瀏覽一遍。
   在這樣的當今國情裏,在這樣的微信傳遞特征中,人們閱讀微信和轉發微信,勢必走向近親繁殖。
   如今,擁有共同知識結構、共同思維方式的人,日益聚集在一個微信群裏,或是只在同好間相互傳遞被共同認可的知識和思想,而且越聚越多,越傳越有共鳴。即使過去曾經有過不同思想、不同知識的交集傳遞,經過一次次洗刷和碰撞,有的也已經退出,有的則自覺噤聲,大多都完成了自我歸類。結果,知識貧乏的更加貧乏,認知扭曲的更加扭曲,思維二元的更加二元,虛假的更虛假,反之,豐富的更為豐富、順暢的更為順暢、多元的更為多元、真實的也更真實。
   微信的傳遞和閱讀,原本就是情緒化的選擇,閱讀率、轉發率無不與當下的熱點密切聯系,而當今的熱點又往往與歷史難以割舍,於是,歷史知識模糊的、歷史知識虛無的、歷史知識求真的、具有歷史研究專業素養的,各自只能在自己的圈子裏打轉。
  
   微信群的固化,讓階層的思想固化
   如今,真假難辨的微信最容易獲得喝彩,而只講調侃、不認道理的微信,最有機會走紅。這兩類微信,讓輕信的微信群永遠在輕信,讓底層的微信群永遠處於底層,微信的固化,也讓階層的思想固化、心智固化。
   今年1月23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一些貧者從暫時貧困走向跨代貧窮》,時至今日,以這個標題為引子的文字仍在微信圈裏被不斷轉載,而且都被認為是人民日報釋放出了什麽信號。事實上,被微信廣泛轉載的是網絡作者的點評文章,除了引用了幾個數據和人民日報的標題外,其他都是網絡作者自己的聲音和看法,與人民日報無關。
   這就是人們閱讀微信的習慣,只要標題紮眼、質疑對路、情緒切合,就囫圇吞棗地瀏覽一遍,然後拼命轉發。如果這樣的東西傳遞到明白人的微信圈裏,就會有人找來人民日報原文仔細閱讀,再從邏輯和知識上去發現這篇文字的諸多謬誤,可這樣的微信圈和讀者並不占多數,占多數的恰恰是另外的群體,因此,這種似真似假的微信反而擁有廣闊的市場。
   還有一篇微信文字,說的是北京買房問題,已經在微信圈裏轉發了半年多,點擊率、轉發率之高都是驚人的,而且一概標明“有群的都轉發,就不信傳不到總理那裏去”。這篇類似段子的東西,實際轉發的都是那些最基層群體組成的微信圈,包括色情微信圈,卻始終進入不了稍有知識層次的微信群,甚至在網上都難以尋覓,因為其中邏輯混亂、比喻荒謬、有悖常理。然而,這樣的微信卻特別符合底層微信群的閱讀習慣:以大眾關心的熱點為主題,以簡潔直白無需思考的排比句為結構,以藝術化的、誇張的、略帶調侃的語氣貫穿,所以,無論別人怎麽看,在底層都能贏得共鳴和歡呼。
   一個民族缺少共識是危險的,尤其缺少人類基本的共識更加危險。我們今天已經面臨一個共識缺乏社會,連當初形成的改革開放共識都已經撕裂,而微信的近親繁殖又加劇了這種撕裂,每當一個重要社會事件出現時,這種撕裂就顯得格外強烈,微信鮮明表達出各群體話語的互不相容,自說自話。
   共識只有經過公開的大討論之後才能達成,就如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那樣,但很多問題卻在後來處於不爭論或者只做不說的狀態。不過,不說不等於不想,不討論不等於一致,結果,時間過得越久,原來已經清晰的反倒模糊起來,原來模糊的則愈加混亂,原來就有分歧的更視同水火。這些,在近親繁殖的微信中已經表露無遺。

Views: 78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