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透過文本間性的棱鏡,世界呈現為巨大的文本,在這個文本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什麽時候曾經已然被說過的,新的東西要有可能也是根據萬花筒的原理:一定元素的混合提供出新的組合。對於巴特,任何一個文本——乃是一種獨特的「回音室」(巴特:《文本的快樂》,1973,p.78)。
這樣,文本性與文本間性被理解成彼此相互決定的兩個現象,這就會最終導致「文本」概念——作為被清晰地顯示出來的自主自律的現實的文本概念——被消滅。…
ContinueAdded by 文創 庫 on January 29,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現在我們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對這個問題我們不可能從詩人們自己提供的證據作出回答。這確乎是一個只有心理學能夠加以解決的科學問題。正如我過去所略略提及的那樣,很可能詩人,當他顯然是在自己內心中進行創造並且創作出正是符合他自己自覺意願的東西的時候,卻仍然完全被創作沖動所操縱,以致他根本意識不到有一種「異己的」意志。正如另一種類型的詩人,意識不到在那種似乎「異己」的靈感中,正是他自己的意志在對他說話,盡管那顯然正是他自己的聲音,詩人們深信自己是在絕對自由中進行創造,其實卻不過是一種幻想:他想像他是在遊泳,但實際上卻是一股看不見的暗流在把它卷走。…
Added by Passion for Form on January 29,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中國的城市空間同樣形成於自己特有的國情和城市發展歷程。在中國,從新中國成立以後到改革開放之前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空間生產都是服從於工業化戰略的。那時,以工廠為核心,以提供無所不包的社會職能的單位聚合而成的單位空間,成為當時中國城市主導性的景觀。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城市空間生產的方向和機制開始有了一些根本性的改變:文化和藝術逐步成為城市最重要的中心地帶的核心功能;以空間效益本身為目標的空間戰略,成為各大城市謀求更新與發展的主導模式。在此模式下,有利於發展商業、大都市景觀和中心城市功能的空間,被快速地開發並成片地興起了;同時走向衰敗和消失的,則有舊式弄堂等。…
ContinueAdded by Batu Empatbelas on January 29, 2023 at 10:00pm — No Comments
詩性智慧的課程研究也需找尋這樣的逃逸路線,如 Morris(2004)就從不同的「鍵」或不同的逃逸路線來探討課程,她認為,詩性智慧的課程和教學不是浮於雲端的,而是存在於沒有地方的地方,存在於自我消融的地方。因此她不斷的重新思考或探討參照架構,或不依據參照架構 ,覺醒自己沒有做什麼(undone),沒有自己的家(home),將自己重新定位(dis/position),重新找自己在課程研究上的位置,脫離自己是神學文本或自傳文本的課程理論者,這種自我的矛盾讓她感覺到回到神學的或自傳的思考的家,但不受神學的或自傳的思考的限制。「在徘徊流連中,將自己重新定位為神秘-自傳-神學的課程研究者」…
Continue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anuary 29, 2023 at 8:00pm — No Comments
三、現象學的超越論
在思想史的意義上,胡塞爾與狄爾泰的思想對話並未隨狄爾泰的離世而終結。胡塞爾20年代後期的《現象學心理學》講稿充分肯定了狄爾泰的貢獻。在導言中,胡塞爾指出,正當人們盲目期待心理學也可以像自然科學那樣走上精確的方法論道路時,狄爾泰的柏林講座《論描述-分聯的心理學的觀念》出現了。狄爾泰的描述心理學批評了哲學中的自然主義傾向,反對將整個精神生命徹底解釋為自然生命,胡塞爾完全贊同這一立場。(cf.Husserl,1962,S.5-6)可以說,胡塞爾關於意識意向性的本質學與狄爾泰的生命範疇學,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辯護了精神對象的自立性…
ContinueAdded by 思潮 庫 on January 29, 2023 at 4:00pm — No Comments
我在心里望著帕德瑪河流入迷濛的地極——
帕德瑪河此岸的沙灘不抱奢望,安於清貧,因而無畏。
彼岸有青翠的竹林、芒果園、蒼老的榕樹、粗壯的榴蓮樹,不和諧地混雜其間的一堵斷壁。池塘畔是黃燦燦的油菜地,路旁生長一叢叢荊棘。一百五十年前靛藍主建造的房屋已破敗不堪,庭院里一株闊葉樹終日沙沙地哀鳴。
拉賈種姓人的村莊那龜裂的土地上,躑躅著他們的山羊。離集市不遠有一爿糧店。懼怕無情的河水的村莊總讓人感到在瑟瑟戰栗。…
ContinueAdded by Copil on January 29, 2023 at 12:30pm — No Comments
文心講壇是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哲學與藝術史研究中心的常設活動,秉持「用心為文」的初衷,旨在加強國內文學藝術研究領域的交流。2021年6月23日上午,第二期文心講壇「體驗的詩學——狄爾泰與理解的科學性問題」在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辦。本次報告由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研究所負責人李修建研究員主持,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黃雨倫主講,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方維規教授和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哲學與藝術史研究中心張穎研究員評議。
報告人黃雨倫以「狄爾泰詩學理解的科學性」為主題,將如今時常被視為「過渡時代哲學家」的狄爾泰還原至19世紀德國「科學」…
ContinueAdded by 絲經 庫 on January 29, 2023 at 10:40am — No Comments
精神分析學說成為可能。在《字符的代理作用》(1957)中,他將這一象征性的修辭結構與弗洛伊德釋夢邏輯中的凝縮和移置關聯起來,即凝縮等同於隱喻,用於掩飾,移置等同於轉喻,用於揭示,雖然他對雅各布森的觀點有所修正,①但不可否認,拉康正是因為置身於弗洛伊德和雅各布森之間,正是因為與雅各布森在 1950 年代的親密交往,才使得他同樣選擇了這種跨學科的比較研究,重新解釋弗洛伊德模式和無意識,並最終得出「無意識也具有語言結構」的著名結論。②
三…
Added by 罗刹蜃楼 on January 29, 2023 at 10:30am — No Comments
一、符號的互文性
1967 年,克里斯蒂娃在法國《批評》雜誌上發表題為《巴赫金:詞語、對話與小說》的論文,首次提出了互文性概念(intertextualité)。 她宣稱:「『文學詞語』是文本界面的交匯,它是一個面,而非一個點(擁有固定的意義)。 它是幾種話語之間的對話:作者的話語、讀者的話語、作品中人物的話語以及當代和以前的文化文本……任何文本都是由引語的鑲嵌品構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對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轉化。
互文性的概念代替了主體間性,詩學語言至少可以進行雙聲閱讀。 」[1](P145-146)…
Added by moooi on January 29, 2023 at 10:00am — No Comments
著名地理學家段義孚(TuanYi-Fu)的代表作《戀地情結》(Topophilia),簡體中文版已經在2018年由商務印書館發行,這一著作的合作譯者是志丞、劉蘇兩位老師。
國內地理學界對段義孚不會陌生,他是人文主義地理學(Humanistic Geography)的重要代表人物。段義孚早年學習地貌學,但很快便將學術興趣轉向人地關係與人文主義地理學。他將地理學、現象學、符號學、生理學、歷史學等多門學科融會貫通,采用了一種全新的方式進行地理學研究。《戀地情結》就是這樣一本代表了他的研究特色和研究水準的學術著作。這本書由…
ContinueAdded by 誰還記得北婆羅州? on January 29, 2023 at 10:00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rna Gor on January 29, 2023 at 9:58am — No Comments
黑夜里,當你在針葉樹林中,知道在你的頭頂上睡著巨鳥——那大生物時代的最後遺物——的時候,針葉樹林變成個什麼樣子,真是難以言傳的。所謂睡覺,其實並不那麼安靜,不是這兒微微一動,就是那兒在搔癢,再不然就是另一個地方發出嚓嚓聲……我夜間獨個兒在這里,不僅不覺得恐懼,反而好像是來親戚家做客過新年。
只可惜太潮濕了,天氣又冷,要不然我就會在這里和松雞一起進入甜蜜的夢鄉。近旁什麼地方有一個水窪,水珠從高高的大樹樹枝上均勻地滴進這個水窪里,那樹枝有高的,也有低的,那水滴也就有大的,有小的,我細細體味著這種聲音,一待領悟過來,一切都成了美妙無比的音樂,替代了我曾經為之陶醉不已的那種優美的平凡的音樂。而正當樹林中的整個夜景和水滴的旋律配合得恰到好處的時候,忽然傳來了大殺風景的鼾聲…… …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29, 2023 at 9:58am — No Comments
我很冷。透明的春天
彼得堡身披綠色的絨毛,
但是,涅瓦河的波浪,海蜇般,
引起我輕微的憎惡。
沿著河流的右岸
汽車的螢火蟲在奔馳,
鋼鐵的蜻蜓和甲蟲在飛舞,
星辰的金色扣針閃爍光芒,…
ContinueAdded by Krásná duše on January 29, 2023 at 9:56am — No Comments
編按:2021年12月13日,由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主辦、台聯大暨陽明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協辦講座,邀請到了密西根大學歷史與人類學博士蔡秀敏,以「成為馬來世界的華人:殖民、移民與新加坡歷史」進行演講,談及對於「華人離散」論述的質疑與反思,以及以「馬來世界」作為方法的研究路徑,探討華裔移民在馬來世界的身份建構中、所涉及的充滿動態與互動的歷史。
| 講者簡介 |
蔡秀敏(Sai Siew…
ContinueAdded by 美索 布達米亞 on January 29, 2023 at 6:00am — No Comments
Philip Wright St James Ethics Centre in Sydney
Higher purpose
According to Philip Wright, who works with the St James Ethics Centre in Sydney, misaligning a mission statement with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a business is a common trap.
“Whenever I ask people about purpose they usually come back with a mission statement. But we’re looking for something higher than a mission statement. What is the higher purpose?”
A mission statement…
ContinueAdded by No Agency on January 29, 2023 at 3:00am — No Comments
由此觀之,詩性智慧的課程典範為課程研究,提供了非常深遠而且有價值的視野和角度,尤其是開創了後現代課程研究的方法和理論。如 Webber 和 Reynolds(2004)借用 Deleuze游牧的想法說,靈性或詩性智慧的思考打開了有建設性的逃逸路線。
Deleuze 認為,理論建構要來自於非居住的空間,才能說沒有說過的話,游牧者發現知識和感情是非結構的,模糊的、共同地方的,游牧不佔主體的地方,只是暫時性的拜訪,以獲得豐富理解的洞見。
游牧研究強調重新定位(dis/position),尋找逃逸路線…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January 29, 2023 at 1:30am — No Comments
Added by Spílaio skiá on January 29, 2023 at 12:30am — No Comments
「體驗」這個詞的鑄造顯然喚起了對啟蒙運動的理性主義的批判,這種批判從盧梭開始就使生命概念發揮了效用。這可能就是盧梭對德國古典文學時期的影響,這個影響使「所經歷存在」(Erlebtsein)這個標準生效,而且由此也使「體驗」一詞的形成有了可能。但是,生命概念也構成德國唯心論思辨思維的形上學背景,並且像在黑格爾那裡一樣,在費希特那裡,甚而在施萊爾馬赫那裡也起了一個根本的作用。相對於知性的抽象,正如相對於感覺或想像的個別性一樣,生命這個概念就暗含對整體、對無限的關係,這一點在體驗一詞迄今所有的特徵中是顯然可見的。
施萊爾馬赫為反對啟蒙運動的冷漠的理性主義,而援引富有生命氣息的情感,謝林為反對社會機械論而呼籲審美自由,黑格爾用生命(後期是用精神)反抗「實證性」…
ContinueAdded by 絲經 庫 on January 29, 2023 at 12:20am — No Comments
在十幾章的內容中,僅僅只有兩章是直接涉及這個概念的,而在其他地方幾乎鮮有提及……所以我現在才明白,《戀地情結》這本書用來傳達其最重要思想的方法就是少說,或者不說」[1]。或許正因為這個原因,才致使許多學者在涉及地方情感問題的研究時,常提及「戀地情結」的概念,或作為修飾語來用,但其實與段義孚所指的「戀地情結」本質關係並不大。那麼,「戀地情結」的本質到底為何?另一位針對該書的評論者道格拉斯·坡科克 (Douglas Pocock) 說道:「段義孚為了探索戀地情結的主題,采取了廣泛的哲學視野」…
ContinueAdded by Khalak Khalayak on January 28, 2023 at 11:00pm — No Comments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1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3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49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79 Comments 81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6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69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1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3 Promotions
© 2024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