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啟超〈克里斯特瓦的「文本間性」理論及其生成語境〉(3)

透過文本間性的棱鏡,世界呈現為巨大的文本,在這個文本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什麽時候曾經已然被說過的,新的東西要有可能也是根據萬花筒的原理:一定元素的混合提供出新的組合。對於巴特,任何一個文本——乃是一種獨特的「回音室」(巴特:《文本的快樂》,1973,p.78)。

這樣,文本性與文本間性被理解成彼此相互決定的兩個現象,這就會最終導致「文本」概念——作為被清晰地顯示出來的自主自律的現實的文本概念——被消滅。

可是,遠不是所有的西方文學學家在其著作中采用文本間性概念時都接受了對它如此擴展了的理解。法國學者熱拉爾·熱奈特在其《隱跡稿本:二級文學》(1982)一書里先是提出文本互相作用的不同類型之五分法的分類:其一,文本間性,作為在一個文本里兩個或更多的文本的「相隨相伴」(引文、引用典故、抄襲等等);其二,副文本性,作為文本對其標題、跋、題詞等等的關係; 其三,元文本性,作為對自己的前文本的注解性的與常常是評論性的援引摘錄; 其四,超文本性,作為一個文本對另一個文本的嘲弄與諷擬;其五,原文本性,被理解為文本之體裁上的關聯。之後,熱拉爾·熱奈特將文本間性的這些基本類別再分成無數的亞類,考察它們的互相關聯,進而創建第一眼看上去是生動有力的但在分析實踐中難以實現的結構。

文本間性學說涉及非常廣闊的問題域。一方面,它可以被看成是後結構主義理論上自我反思的一個副產品。另一方面——它產生於那種對涵蓋20世紀下半葉而得到廣泛流行的藝術實踐——不僅是文學而且也還有其他的藝術樣式——之批評反思的進程之中。對於這一藝術流脈——後現代主義——的創作者們而言,「征引型思維」乃是典型的。

 

文本間性學說的意義,遠遠超出當代文化進程之純理論反思的框架,因為它回答了20世紀世界文化深刻的需求——這一進程帶有其對精神整合的明顯的或不明顯的向往。文本間性學說在藝術世界中獲得了異乎尋常的流行,對藝術實踐本身,對當代藝術家的自我意識產生了影響,這是任何其他的範疇都望塵莫及的。[2]164—166

 

對「文本間性」理論內涵這一番梳理,其思路是如此精細,對「文本間性」理論外延的這一番清理,其視界是如此開闊,自然不是一般的即時譯述就能完成的,而是經年累月悉心探察的結晶。

 

2

 

克里斯特瓦的文本理論是在當代法國文論整體語境中孕生的,是後結構主義時代的產物。具體說來,這是克里斯特瓦置身於其中參與建構的「如是」(TelQuel,一譯「原樣」)派理論建設活動的一種標誌,是她與「如是」那群先鋒前衛知識分子思想互動的一個成果,是「如是」「整體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克里斯特瓦文本理論的「生產」,主要集中在1966—1970年間。梳理一下她的文本思想的軌跡,可以看出,這5年里每年都有一個年輪。每一個年輪的生長,都刻下了巴黎的結構主義向後結構主義演變的印跡。且以她的「文本間性」理論為例。「文本間性」這一術語「誕生於」巴黎,誕生於1966年的巴黎。或者說,它是在那個由結構主義向後結構主義轉型的巴黎「應運而生」的。

 

在當代文學思想史上,1966年的確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那時,結構主義如日中天,但有些人正在削弱它的壟斷地位——德里達、喬姆斯基和邦弗尼斯特都在向60年代前半期的結構主義的勃勃野心發起強勁的挑戰。皮埃爾·馬舍雷也在《文學生產理論》中將文學視為生產客體,向結構主義發起攻擊。馬舍雷考察了文學批評家的新身份:「批評家是分析者」。批評家角色不再僅僅限於恢復已經沈澱在文學作品中的意義,而且要通過寫作主動參與與建構新的世界。


原載 中國民俗學網 | 發布日期:2014-09-27【作者簡介】周啟超,男,安徽無為人,文學博士,黑龍江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Views: 40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