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40)

張承志《鮮花的廢墟》(5)

君王贈予愛妃以一座建築——它們留了下來,成為時代的碑銘。只不過,莫臥兒的泰妃陵至今還矗立原處被人類贊嘆不已;而麥地那·紮哈拉卻已經失蹤了,只剩一片礫碎石。誰願意聽你說,紮哈拉廢墟比它的姊妹、比泰姬陵更有意味?誰能相信你說,當鮮花之城還沒有變成廢墟時,它象征的是人類文明的頂峰?如今的河左岸上野草叢生,荒原上只有西班牙考古學家的復原作品,嗅不到一絲古代的氣息,更不用說泰姬陵孿生姐妹的氣息了!

  作為一個退役的考古隊員,我對西班牙同行的遺址復原,總不心存微詞。他們真真假假的復原,雖不敢說已經偏離了歷史的規矩,但或許是更多地隨著美術的思路。這使得我到過的不少遺址都有些失真。另一方面,在處理豐滿的歷史時,他們的色調是冷淡的,缺乏一種透視的熱情。…

Continue

Added by La Via della Seta on July 27, 2016 at 9:09am — No Comments

莫言·中州紀事~第十一章·蒙山鬥法(1)

秋日午後,山風輕吹,極是涼爽。

有道是,斜日金光當頭照,紅葉黃花滿山崗。

李玄逸一行結束林家之事後,就往北繼續遊歷。這日,三人走到蒙山附近慢慢前行,享受著這秋風秋景。

那天三人在那楠木床下果然挖出了一包珠寶,三人除了將辟毒珠留給楚玄玄外,就將珠寶全送給山下的蜀山弟子,讓其送給窮人。

事實上對修道之人來說,那珠子並無大用。只是楚玄玄覺得那珠子,圓圓滾滾的,黑黑亮亮的,特別好看,所以才把它留了下來。…

Continue

Added by Pei Shu on July 27, 2016 at 9:08am — No Comments

止庵·經典的誕生

我在談論福樓拜和納博科夫時,都曾提到“上帝”,好像隨便拿來稱許似的,其實意有所不同。首先聲明一句,我並不相信有上帝存在;只是假定世界被創造出來,用來指代那個造物者而已。納博科夫每每使我想到該角色的創造力,然而僅僅限於這一範圍之內;與據說創造了世界的上帝相仿佛的,畢竟還是福樓拜。這裏的區別在於,創造力只是上帝的能力之一,甚至可能不算最主要的能力。或者要說,整個世界都被創造出來了,難道不是創造力使然麽。這一點如若暫且不談,那麽創造力的標誌應該是出人意料。總的來看,我們這個世界並不怎麽出人意料。上帝與其說創造奇跡,不如說創造秩序;它更關註的並非每一創造物,而是彼此之間的關系。這也正是福樓拜的特點。單就創造力這一項而言,福樓拜未必比得上納博科夫。…

Continue

Added by Wir sind ein volk on July 27, 2016 at 9:08am — No Comments

章子怡·我的野心在哪裡(1)

章子怡:我的野心在哪裏?



說起章子怡,很多人會提到她的“野心”。

“我的野心在哪裏?”章子怡不解,“我總覺得我是一個意外。”

章子怡說,最初去舞蹈學校讀書,並不是她要去的。“那時候父母擔心我身體弱,所以送我去學舞蹈。我要自己換大被套,爬上鋪。每天早上天不亮得起來壓腿,這對孩子來說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六年!”住校時,因為受不了環境的壓抑、勾心鬥角和別人在背後的指指點點逃跑過,那時她13歲。…

Continue

Added by 微影庫 on July 27, 2016 at 1:02am — No Comments

簡媜·隔夜

臨近半夜,忽然雨就來了。

雨打在尚未合上的鉛字書頁上。

她伏在桌上,打了盹,雨珠敲打玻璃窗,喊醒了她,順道也敲破她那模糊的夢境。時間一向像飄忽的女鬼,含了怨的,她不能確定適才的夢境會洗刷什麼樣的冤屈,如果不醒來的話。那麼,雨的法槌敲醒她,又暗示現世還沈埋什麼樣的冤屈呢?在這樣的深的夜裏。

時間像個女鬼!她從書上忽然讀到這句話,像在春花爛漫的小徑上看到一方墓碑,她不禁撫觸自己的頰,原來也老了。

等待令人老嗎?…

Continue

Added by 慕課師 on July 27, 2016 at 1:01am — No Comments

嚴歌苓·蛋鋪裏的安娜

一九九三年初,我回到芝加哥,打算把修了一半的藝術碩士修完。一九九二年秋天在舊金山完了婚,也算個“有家室之人”,本該盡本分做妻子,至於回校讀書,心裏自然不很坦然,因此把自己讀書期間的財經預算主動壓得很低。朋友托朋友,找到一處房租低廉的居室。據說它最令人羨慕的長處是,方圓一英裏之內,有地鐵、有家“九毛九”百貨店和一個“Egg Store"——芝加哥的中國留學生沒有不知道這個著名的食品減價商場的。它分布在城市各個貧民住宅區,如同一個個食物急救站,能及時撲滅周圍的饑餓。為什麼給它取名叫“Egg…

Continue

Added by desafinado on July 26, 2016 at 8:41pm — No Comments

趙曉璃·先謀生,再追夢

從小到大,我們都缺失了一堂重要的人生之課,那就是進行多種職業嘗試與探索。於是長大之後,好不容易有了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們便極度渴望獲得成功。然而事實卻殘酷而無情,因為夢想需要強大的物質及精神上的支撐。如果缺乏這兩樣根基,夢想就像無本之木,無法為你的生命帶來任何生機與改變。



(題圖選自倫敦藝術家Cristina Polop插畫作品)



有夢想是好的,但不要受困於它。——題記…

Continue

Add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July 26, 2016 at 8:37pm — No Comments

赫曼赫塞《玻璃球遊戲》(1)召應 (下)

約瑟夫覺得自己一踏進學校就像到了家,他也很喜歡奧斯卡說話的聲調。約瑟夫只是稍稍露出了些微羞怯的痕跡,盡管他心裏自然把這位比自己年長的卡斯塔裏“老人”看成了一個半人半神。就連奧斯卡偶爾向他賣弄吹噓也讓他很高興,例如奧斯卡在談話時忽然插入一句復雜的希臘引文,隨即又忽然想起對方是新人大概聽不懂,便彬彬有禮地表示歉意。當然聽不懂啦,誰能不學就會呢!…

Continue

Added by se.gamat on July 26, 2016 at 8:35pm — No Comments

大江健三郎《同時代的遊戲》(1)

第一信·寄自墨西哥,向時間的開始前進 (一)

妹妹:

我從記事的年代就常常地想,我這輩子總得抽時間把這事寫出來。但是一旦動筆寫,雖然我相信一定能夠按當初確定的寫法毫不偏離地寫下去,然而回頭看看寫出來的東西,又躊躕不前了。所以此刻打算給你寫這個信。妹妹,你那下身穿工作褲上身穿紅襯衫,襯衫下擺打成結,露出肚子,寬寬的額頭也袒露無遺,而且笑容滿面的照片,還有那前額頭髮全用髮夾子夾住的彩色幻燈照片,我全看到了。我把它用按釘釘在墨西哥公寓的板牆上,那火紅的前發,很能給我以鼓舞力量。…

Continue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July 26, 2016 at 8:34pm — No Comments

三毛·酒袋

照片上的皮酒袋在西班牙也並不是那麽容易買到的。一般來說,另一種軟皮淺咖啡色,上面印著跳舞女人或鬥牛畫面的,在土產店隨處可見。並不愛那種有花的,嫌它太遊客味道。

這種酒袋的用途,往往是在旅行或野餐時沒有杯子的情況下帶去的。當然打獵的季節,或是一場街頭慶典,人和人之間傳著喝,也是它的功用。

要考驗一個人——是不是很西班牙透了的,只看那人如何由酒袋中喝酒,就得二三。

這種酒袋的喝法是如此的:打開蓋子,用雙手將酒袋舉向自己的面前,把手臂完全伸直,用手輕輕一擠,袋中的酒,便如水槍一般射入口中,喝夠了時,將雙手輕輕向外一舉,酒便止了。…

Continue

Added by 抱抱,看新聞 on July 26, 2016 at 8:30pm — No Comments

渡邊淳一《熟年革命》(4)

戀愛實現自我革命(1)

一般來說,男人一到中老年,年齡越大,人越固執,不想改變自己。來自基層的好的建議不願去聽,總是固執己見,自以為是,並執意要把自己的想法和作法正當化。其實,這正說明了年齡增長會失去思考的彈性。

所有的人際關系、企業模式,年復一年地都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這是不能否定,也否定不了的。家庭主婦也好,熟練女工也好,有時都會自命不凡:我都一直幹到現在了,這樣沒錯的。

但是年輕人、下屬們可不這麼想。…

Continue

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July 26, 2016 at 5:01pm — No Comments

金蘭都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10)

現在就開始理財還為時尚早



一位記者對某諧星進行采訪。聊到對方在沒有大紅大紫之前如何度過經濟困難期的話題時,記者提出了如下問題:

“有一種說法是,初入演藝圈就開始定期儲蓄的諧星無法大紅大紫?你是怎麼看待這一問題的呢?”

諧星的回答是:“是啊,好像確實如此。”

比儲蓄更重要的是對未來投資

如果他的回答是肺腑之言的話,那麼這真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為什麼初入演藝圈就開始養成儲蓄習慣的諧星無法大紅大紫呢?…

Continue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July 26, 2016 at 4:33pm — No Comments

扎西拉姆·多多《當你途經我的盛放》(6)

偉大的無意義



也許中國音樂史應該記住小河,也許中國的教育史也應該記住小河,然後記住美好藥店。



我們總是要在一切的事物中尋找意義,因為我們相信一切存在的之所以存在,必須要有它言之鑿鑿的理由。而且我們總是要到事物的背後去尋找意義,因為我們不相信世界表面上的單純。我們分析、整理、總結、抽象、推理確立了很多的意義,然後印刷成定義,然後四處張貼,然後城市就有了牛皮癬,於是世界就傷痕累累了,可我們還美呢!…



Continue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July 26, 2016 at 4:32pm — No Comments

朱千華《中國美女地圖》(7)

哈爾濱:冰城的美麗“凍人”



哈爾濱出美女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它在近代史上的飛速發展、一躍成為國際性商埠,就註定了冰城的美女如雲。

哈爾濱是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爾濱阿城市)建都。19世紀末,哈爾濱已出現村屯數十個,居民約3萬人。

1896年至1903年,隨著中東鐵路建設,工商業及人口開始在哈爾濱一帶聚集。中東鐵路建成時,哈爾濱已經形成近代城市的雛形。20世紀初,哈爾濱已成為國際性商埠,先後有33個國家的16萬余僑民聚集這裏,16個國家在此設領事館。與此同時,中國民族資本也有較大發展,哈爾濱在當時已成為北滿經濟中心和國際都市。…

Continue

Added by 非常灑狗血 on July 26, 2016 at 4:31pm — No Comments

莫言·《透明的紅蘿蔔》(第 3 節)

夜裏,莫名其妙地下了一場雷陣雨。清晨上工時,人們看到工地上的石頭子兒被洗得乾乾凈凈,沙地被拍打的平平整整。閘下水槽裏的水增了兩拃,水面藍汪汪地映出天上殘余的烏雲。天氣仿佛一下子冷了,秋風從橋洞裏穿過來,和著海洋一樣的黃麻地裏的窸窣之聲,使人感到從心裏往外冷。老鐵匠穿上了他那件亮甲似的棉襖,棉祆的扣子全掉光了,只好把兩扇襟兒交錯著掩起來,攔腰捆上一根紅色膠皮電線。黑孩還是只穿一條大褲頭子,光背赤足,但也看不出他有半點瑟縮。他原來紮腰的那根布條兒不知是扔了還是藏了,他腰裏現在也紮著一節紅膠皮電線。他的頭發這幾天象發瘋一樣地長,已經有二寸長,頭發根根豎起,象刺猬的硬毛。民工們看著他赤腳踩著石頭上積存的雨水走過工地,臉上都表現出憐憫加敬佩的表情來。

"冷不冷?"老鐵匠低聲問。…

Continue

Added by 創客有多熱 on July 26, 2016 at 4:30pm — No Comments

豐子愷·藝術三昧

有一次我看到吳昌碩寫的一方字。覺得單看各筆劃,並不好;單看各個字,各行字,也 並不好。然而看這方字的全體,就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好處。單看時覺得不好的地方,全體 看時都變好,非此反不美了。

原來藝術品的這幅字,不是筆筆、字字、行行的集合,而是一個融合不可分解的全體。 各筆各字各行,對於全體都是有機的,即為全體的一員。字的或大或小,或偏或正,或肥或 瘦,或濃或淡,或剛或柔,都是全體構成上的必要,決不是偶然的。即都是為全體而然,不 是為個體自己而然的。於是我想像:假如有絕對完善的藝術品的字,必在任何一字或一筆裡 已經表出全體的傾向。如果把任何一字或一筆改變一個樣子,全體也非統統改變不可;又如 把任何一字或一筆除去,全體就不成立。換言之,在一筆中已經表出全體,在一筆中可以看 出全體,而全體只是一個個體。…

Continue

Added by Bleach on July 26, 2016 at 4:28pm — No Comments

喬治•羅德曼《徹底透視媒體這東西》(11)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批評家對媒體中女性、少數族裔和種族的刻板印象的擔心是正確的。內容分析同時也指出,婦女在媒體中的形象是服從和依賴他人,而非洲裔美國人和西班牙裔美國人則一般被刻畫成不法之徒。根據這個理論,這些描寫不但教導受眾接受這些刻板印象,還告訴婦女和少數族裔按照他們被表現的方式行事。33

與社會學習理論緊密相關的還有另外兩個理論——進攻(aggressive)和催化(catalytic)理論。這兩種理論都指出媒體是促使某些人作出反社會行為的諸多因素中的一個。34比如這兩種理論都提出,假如有一個年輕人自己的社會生活不滿且很消沈,或者在學校和工作中遇到不順,在看到娛樂媒體的暴力內容特別是看到其中表現的暴力受到獎勵而不是懲罰時,則很可能會因此而萌生作出暴力行為的想法。

個體差異理論…

Continue

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July 26, 2016 at 4:26pm — No Comments

梁曉聲《你在今天還在昨天》藏書斷想

我對書籍的“收藏”是很純粹意思的“收藏”——“收”就是從書架上“請”下來,愛惜地放入紙箱。“藏”則是對更愛惜的書的優待,用釘書器釘在大信封裏,大信封再裝進塑料袋裏……

幾天前在整理書籍時,從“藏”的那一類中,發現了一冊《連環畫報》。一九八六年第十一期……

心裏好生納悶——怎麼一冊《連環畫報》,竟混淆進了我的“藏”書範疇?於是抽出擱置一邊……

臨睡失眠,想起那冊《連環畫報》,自己對自己的困惑尚未解釋,就躺著翻閱起來。自然先看目錄——首篇是《只知道這麼多》——土人繪。…

Continue

Added by 家就在这里 on July 26, 2016 at 4:26pm — No Comments

周曉沛·第聶伯河畔的“邊陲之地”—烏克蘭

烏克蘭人喜歡藍色和黃色,對紅色和白色也很感興趣,但許多人不喜歡黑色。大多數居民忌諱13和星期五。送禮時,註意不要送菊花和有些枯萎的花,送花不要成偶數。

意為“邊陲之地”的烏克蘭,歷史悠久,風景優美,處於歐洲腹地,戰略位置重要。著名的第聶伯河發源於俄羅斯,流經白俄羅斯,縱貫整個烏克蘭中部後註入黑海。烏克蘭首都基輔位於第聶伯河中遊兩岸。基輔市始建於公元5世紀下半葉,是古代斯拉夫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之一。相傳在很久以前,斯拉夫部落傳奇式的英雄基、謝克和霍利夫三兄弟沿第聶伯河駕舟而來,在河邊建起了一座城市。為紀念其兄長,將此城命名為“基的城市”。9世紀末,基輔羅斯定都於此。隨著基輔羅斯的崛起,基輔被譽為第聶伯河上的“帝王之城”。基輔羅斯奠定了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三個東斯拉夫民族的文化基礎。基輔羅斯一直被奉為俄羅斯歷史的發端,基輔也被稱為“俄羅斯諸城之母”。…

Continue

Added by 絲經 庫 on July 26, 2016 at 4:25pm — No Comments

管建中·咖啡沖泡的實際操作(5)Eva Solo

為趕時機介紹五、六月間,翡翠和茵赫特這兩個頂尖莊園的拍賣會,又順便談了精品咖啡,以致《實際操作》系列的隨筆暫時停擺。如今拍賣會已結束,台灣搶下的競標批次也全數到港,並且部份已在市場上現身,隨筆終於可以回到預定的軌道,繼續談咖啡的實際操作。



《實際操作(1)》中,曾指出,調理咖啡的三種基本方法是煮、浸、濾。其中的「煮」,由於在沸騰狀態下的高水溫會導致萃取過度,除了土耳其咖啡外,「煮」這種調理方式,可說是已退出了咖啡舞台。所以我們以後就只需研究「浸」和「濾」。



「浸」和「濾」有何差別?…



Continue

Added by Priyatamā on July 26, 2016 at 4:23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