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我記得這個女人,她幾年來
坐在輪椅裏,眼睛直視
窗外小巷盡頭的西克莫樹
掉下葉子和長出葉子。
直截地掠過角落裏的電視,
患矮樹病的狂遭的山楂樹從,
同樣一些風吹雨淋的小牛犢,
同樣一片狗舌草,同樣一座山。
她穩固如那個大窗。…
Added by 堅持深博 on August 16, 2016 at 11:35am — No Comments
“作為一名教師,我沒有想到我的學生們會用作弊這種手段來欺騙我,來欺騙你們自己,你們的學業。作弊對我來說從來都是一種恥辱,尤其當我來到異國成為一名教師時。我寧願我的學生從我的課上只學到誠實。所以,憑我的心,我請求我的學生再也不要作弊,再也不要欺騙。”
當24歲的R面向我們76位中國大學生跪下她的左腿時,整個課堂一片靜寂,虛空一樣的靜寂。然而我卻分明清晰地聽到了76顆心臟以怎樣的速度跳動,聽到了76個軀體裏血的河流以怎樣的速度奔湧,聽到了76顆靈魂在如何地吼叫卻沒有一顆勇敢地站出來表白。
R曾在美國獲大學政治學學士和商業金融管理的碩士學位,在美國她是一個有著豐厚收入的銀行職員,而她卻選擇了“英語學會”這個使世界人民學習英語的組織,她想把到異國去傳播英語知識作一抹優美的華彩塗在人生的第24個年輪上。…
ContinueAdded by Le Destin on August 16, 2016 at 11:35am — No Comments
許甄倚·棲居的詩學:陳黎作品中的空間印象與人文關懷 下
詩人書寫家園的人情百態、街頭印象、地方感覺,用的即是這種狄瑟鐸所謂的觸覺
性感知方式,如戀人般撫摸、聆聽、嗅聞愛戀對象,將在生活角落裡俯拾皆是的愛欲對象 (可以是聲音,也可以是氣味) 編織成詩。陳黎寫聲音,十分「前現代」,但這也是他迷人的所在。在〈麻糬〉一文中,詩人描寫街頭小販叫賣麻糬的聲音,這個聲音彷彿亙古就存在,因為,「花蓮縣誌上並沒有記載」,它是外於主流書寫歷史的一種邊緣傳統…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August 16, 2016 at 11:34am — No Comments
汪曾祺的逝世對我是一個打擊,據說他的死和飲酒有點關系,因而他就成了我的前車之鑒,成了我的警鐘:“別喝了,你想想汪曾祺!”
可我一想起汪曾祺就出現了許多美好的回憶,回想起我們幾個老酒友共飲時的情景,那真是妙不可言。…
ContinueAdded by Jambatan Tamparuli on August 16, 2016 at 11:33am — No Comments
《追憶似水年華》作者:(法)馬賽爾.普魯斯特,出版時間:一九一九年
真正的幸福在於回憶過去靜止中的幸福,在於追憶似水年華。普魯斯特如此說。而這種追憶,並不是讓我們生活在幻覺之中,並且為這種幻覺而存在,而是讓我們在每時每刻尋找快樂的源泉,從永不更叠的時光裏,創造新的生命。
不要習慣於把快樂放到未來,這種習慣會使你忽視並浪費了當下生活的快樂。
《追憶似水年華》是一部“意識流”小說的經典,它超乎常人想像的規模(七部十七卷,中文全譯本三百萬字以上)使它成為一座誘人的閱讀高峰,作者普魯斯特為它耗盡十七年的余生。…
ContinueAdded by 楊薇 on August 16, 2016 at 10:47am — No Comments
今天,你還在讀書嗎?是否還記得那老人與大海間的無聲對話蘊含著那深刻哲理?是否還記得那千錘百煉的鋼鐵迸發出的生命火花?是否還記得……
其實“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跳躍著的詩句那樣,把我們帶往遠方”。在靜靜的夜裏,捧起一本好書,任思緒在字裏行間遨遊,將你帶入那種既恍惚空靈又旖旎美妙的境界中去,是一種難得的心靈享受。讀一本好書,會讓你體味世間冷暖、人生況味,甚至讓你恍然大悟,感悟到人生的真義。和好書生活在一起,你永遠都不會嘆息。
也許正因為我們遠離了書,生活中才平白無故地多了些許惆悵、些許迷惘,所以當我們陷入困境時不知為何少了一份堅定,當我們身陷迷途時不知為何總是不知所措………
ContinueAdded by 楊薇 on August 16, 2016 at 9:56am — No Comments
無論我怎麽聚精會神,我都只能聽見聲音,沒有面孔的聲音。聲音時隱時現,好像我還來得及想道:“我要死了。”這時,我睜開了眼睛……
爆炸後第十六天,在塔什幹,我從昏迷中蘇醒過來。我小聲說話也會震得頭疼,只能小聲,大聲不了。我已經接受過喀布爾軍醫院的治療,在那裏,我被切開了顱骨:腦袋裏像是一鍋粥,清除了碎骨渣。用螺釘把左手接起來,但沒有骨節。第一種感覺是惋惜,惋惜一切都不可挽回了,看不見朋友了,最難過的是我再也上不了單杠了。…
ContinueAdded by 寧靜心 on August 15, 2016 at 9:12pm — No Comments
托斯卡納(Tuscany)夜鶯遍地。在春天和夏天裏,夜鶯歌唱個不停,除了夜半和中午。早上四點,熹微中,就能聽到它們在通往小溪的山坡上茂密的小樹林裏又開始歌唱了,那裏還有棵秀發蕨,攀在一塊石頭上。“哈羅!哈羅!哈羅!”一只夜鶯高叫著,這是世界上最為清亮的聲音了。每次聽到它,你都會感到驚奇,而且必須得承認,是一種震撼,因為這叫聲是那麽清越,那麽華麗,蘊含著強大的力量。
“夜鶯在那兒!”你自言自語。它在半明半暗的黎明中吟誦,聽起來似乎是星星在小小的樹林中躥動,躍入朦朧的晨光中去藏身,銷聲匿跡。可是日出後那歌聲依舊響起,每次你傾聽它都為之一振,並猜想:“為什麽人們說它是一種悲傷的鳥兒?”
在鳥兒的王國中,夜鶯最為聒噪,最為輕率,最愛喧嘩也最為活潑。約翰?濟慈(John Keats) 的《夜鶯頌》(Ode to a…
ContinueAdded by corps sans organes on August 15, 2016 at 9:04pm — No Comments
《摘要》
旅行書寫過去一向在文學、人類學、歷史學、文化研究等領域廣受重視,但傳播研究相關文獻付之闕如。若從平面媒體之旅遊報導到影視旅遊節目,再到正漸風行之社群網站(如部落格、臉書等)書寫,卻可輕易觀察到傳播研究可資展開探索之各種素材。
傳播研究領域因而亟需正視這些不斷變遷中之旅遊敘事行為,尤當探析科技發展如何影響這些敘事行為以致產生「數位」形式之旅遊說故事方式(如部落格書寫),此點正是本文建議探索之方向。
Some journeys change mankind forever!(有些旅程,永遠改變了人類的未來;原係美國太空人 Neil Armstrong 於 1966 年登陸月球之感言,中文譯詞出自 Louis Vuitton 2009…
ContinueAdded by Bleach on August 15, 2016 at 5:00pm — No Comments
臨畢業前的那個冬天,學期快結束了,班主任拿了張表來找豆,說:“按規定,前三名可以專升本,你快填了表,下學期到本科班去。”豆那時正是多事之秋,一個不留神,戀愛多年的男朋友叫人給勾跑了,正整日以淚洗面呢,哪有心思想這個,倉促間做了個一生最大的錯誤決定,“您讓給別人吧,我讀書讀厭了,想出去賺錢了。”班主任欣喜地迅速收回表格,都不給豆反悔的機會,班裏為這名額都爭破了頭,還有傻子不要的。
半年後,豆踏進了省輕工進出口公司的大門。豆在校的時候,成績好,人美嘴甜,公司老總在一次聯歡會上見過豆主持節目後,就對人事部主任說,把她搞定。…
ContinueAdded by moooi on August 15, 2016 at 3:03pm — No Comments
《五星級香港――文化狂熱與民俗心靈》(陳雲博士,香港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13、114頁)提到,“與資本家一樣,工人也是依靠創意勞動(creativework)或者智慧型勞動(smartlabor)而生存。創意是回到“有/無”的競爭,因此不會被資本的多/寡和速度的快/慢所擊敗。面對終身自學,創意勞動者必須改變被動的心態,要以我為主,“持續學習”是為了重新發現自己先前被工作崗位磨蝕了的潛能,是為了“自新”(re-inventing oneself),而不再是為雇主盡忠,面對職位的合約化,創意工人也是一所有限公司,他/她只能當自己企業家的合約合作夥伴,是工作合約的遊獵者。…
ContinueAdded by luova ajatus on August 15, 2016 at 2:28pm — No Comments
緒論:電影史的資料、方法與問題(上)
本文是喬治·薩杜爾於1964年在威尼斯舉行的電影史學圓桌會議上的報告,曾發表在《新評論》雜誌第47期上。
我們可以將電影史家據有的資料歸為三大類:
一、書面的原始資料和參考材料,包括手抄稿或印件;
二、口述的原始資料;
三、膠片上的原始資料,亦即影片本身。
一、書面的原始資料…
ContinueAdded by Berlin im Speicher on August 15, 2016 at 2:27pm — No Comments
我的秘密非常簡單:肉眼只能見到表面;唯有用心,才能將一切看清。——安東尼·聖艾修伯里
1988年秋天,我和內人喬琪亞應邀到香港,在一項研討自我肯定的會議上發表演說。由於這是我們首次造訪遠東地區,我們決定加長行程,到泰國一遊。
抵達曼谷後,我們決定先參觀市區內一些頗負盛名的廟宇,那天在翻譯人員和司機的陪同下,我們看遍了大大小小的廟宇,腦中充滿了金碧輝煌的印象。但不久之後,這些廟宇就從記憶中談去。
然而,有一座叫做金佛寺的廟宇,卻留給我無法磨滅的深刻印象。 …
Added by Leading Link on August 15, 2016 at 2:26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Curation Nation 策展國 on August 15, 2016 at 2:24pm — No Comments
第五章·如何做一個自我要求的讀者
在閱讀的時候,讓自己昏昏入睡比保持清醒要容易得多。爬上床,找個舒適的位置,讓燈光有點昏暗,剛好能讓你的眼睛覺得有點疲勞,然後選一本非常困難或極端無聊的書—可以是任何一個主題,是一本可讀可不讀的書—這樣幾分鐘之後,你就會昏昏人睡了。
不幸的是,要保持清醒並不是采取相反的行動就會奏效。就算你坐在舒適的椅子裏,甚至躺在床上,仍然有可能保持清醒。我們已經知道許多人因為深夜還就著微弱的燈光閱讀,而傷害了眼睛的事。到底是什麼力量,能讓那些秉燭夜讀的人仍然保持清醒?起碼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他們有沒有真正在閱讀手中的那本書,造成了其間的差異,而且是極大的差異。…
Added by 字詞過度 on August 15, 2016 at 2:21pm — No Comments
我,一個狂想,充滿深淵的魅力
偶然被你誕生。泥土和天空
二者合一,你把我叫作女人
並強化了我的身體
我是軟得像水的白色羽毛體
你把我捧在手上,我就容納這個世界
穿著肉體凡胎,在陽光下
我是如此眩目,是你難以置信
我是最溫柔最懂事的女人…
Added by OVEPI on August 15, 2016 at 2:15pm — No Comments
全面撒網重點培養的悲劇
聽過“漁場管理”這一時下流行語嗎?在我年輕的時候被稱作“粉絲團管理”,最近10年間搖身一變,表達方式成了“漁場管理”。
我原本以為這只是年輕人之間打趣的流行語,可貌似已經成為了年輕人中間實實在在存在的普遍現象。在門戶網站上敲入這一詞組,瞬間就有數量驚人的網頁案例映入眼簾,數量多到連屏幕滾動條都不堪重負,壓縮成扁扁的形狀。“漁場管理女”、“漁場管理男”等關聯檢索詞花樣繁多,甚至網上詞典都收錄了這一流行語。
現代消費主義滲入人際而生的怪物…
Added by arcasamani人才系 on August 15, 2016 at 2:00pm — No Comments
到現在為止,袁泉拍的電影沒超過10部,卻得了3次最佳女配角獎。
袁泉說自己是幸運的。“這個幸運不是說得了獎幸運,而是說像我這種性格被動,又有一點懶散的人,從拍第一部電影開始,就沒有經歷過年輕演員天天背著包去各個劇組發照片、等待別人選擇的過程。”
袁泉的第一部電影是《春天的狂想》,那時她還在中央戲劇學院上學,導演滕文驥的太太call她,她看過袁泉在中戲的匯報表演,也知道她學過京劇。
(網路照片)…
Added by 微影庫 on August 15, 2016 at 2:00pm — No Comments
①原文作ひょつとこ,系火男(ひをとこ)的訛音。是一種眼睛一大一小、撅著嘴的醜男子面具。據說男人用吹火竹吹火就是這樣的表情,故名。
吾妻橋②上,憑欄站著許多人。警察偶爾來說上幾句,不久就又擠得人山人海了。他們都是來看從橋下經過的賞花船的。
②吾妻橋是東京隅田河上的一座橋,架在台東區淺草和黑田區之間,修建於1774年。…
ContinueAdded by Malacca Light on August 15, 2016 at 1:58pm — No Comments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瓏地立於山脊一個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經很美的東西,還需要一些點綴,山也是。小屋的出現,點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風景的內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無際的水面飄過一片風帆,遼闊無邊的天空掠過一只飛雁,是單純的底色上一點靈動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點生氣,一點情調。
小屋點綴了山,什麽來點綴小屋呢?那是樹!山上有一片純綠色的無花樹;花是美麗的,樹的美麗也不遜於花。花好比人的面龐,樹好比人的姿態。樹的美在於姿勢的清健或挺拔,苗條或婀娜,在於活力,在於精神!…
Added by La Via della Seta on August 15, 2016 at 1:38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79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