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國仁 蔡琰:旅行敘事與生命故事:傳播研究取徑之芻議(1)

《摘要》

旅行書寫過去一向在文學、人類學、歷史學、文化研究等領域廣受重視,但傳播研究相關文獻付之闕如。若從平面媒體之旅遊報導到影視旅遊節目,再到正漸風行之社群網站(如部落格、臉書等)書寫,卻可輕易觀察到傳播研究可資展開探索之各種素材。

傳播研究領域因而亟需正視這些不斷變遷中之旅遊敘事行為,尤當探析科技發展如何影響這些敘事行為以致產生「數位」形式之旅遊說故事方式(如部落格書寫),此點正是本文建議探索之方向。

Some journeys change mankind forever!(有些旅程,永遠改變了人類的未來;原係美國太空人 Neil Armstrong 於 1966 年登陸月球之感言,中文譯詞出自 Louis Vuitton 2009 年度企業廣告,可參閱袁青,2009 年 6 月 2 日)。


壹、源起與重要性

隨著社會日漸開放且跨界活動日趨盛行,「旅行」早已成為現代人的主要休閒活動,甚至發展出一些嶄新形式如「邊旅行邊賺錢」、「打工度假」、「旅行修行」(以上三者皆出自中央社《全球中央》2010年 8 月號專輯)、「藝術旅行」(李俊明,2004)、「背包客自助旅行」等。這股「全民瘋旅行」風潮連帶著也使「旅行書寫」(travel writing)1 成為重要日常傳播活動,不同類型的寫作方式充斥,包括形式多樣的旅遊新聞報導、電視旅遊節目、旅遊專屬雜誌或書籍等,廣受閱聽大眾喜愛。網路新科技興起後,旅行及旅行書寫進而延伸出了與過去迥然不同之意涵,如出遊之旨已由傳統之「與異己相逢」、「認識自我」、「據實記錄」(胡錦媛,2000, 2006;張婉蓉,1998)轉而成為「凡旅行必有拍照」、「凡拍照必有網路分享」、「凡分享必有部落格/網誌/臉書書寫(或展示)」,沿途詳細記載且鉅細靡遺,如吃了什麼、看了什麼、遇到什麼有趣情事與經驗皆以影音、圖像、文字合流之「超文類」(hypertext)或互文形式撰述期能引發一次又一次的回應,因而共同組成了類似吳筱玫(2003)所稱之「敘事池」,讓瀏覽者均可貢獻己力將其觀賞意見丟入以共襄盛舉。2

由此觀之,旅行與旅行書寫的內涵似正遭逢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傳播學一向關注人際往來互動,理當與旅行書寫或「旅行敘事」(travel narrative; Buckton, 2007; Phelan & Rabinowitz, 1994)密切相關,迄今卻少有人研究,令人惋惜與不解。3 而此類書寫又與傳播日常活動接近,係旅者(傳播者)透過所述文本(無論是早期之文字、現在之影像形式、未來之超連結「制動」(ergodic)系統如部落格,李順興,2004)傳遞之再現成果,屬認知思維(如記憶與經驗)運作後透過語言符號之建構,而其核心實體則係「故事」,可依 Labov(1972, pp. 359-360)著名定義視其為「對過去經驗的摘述(recapitulating)且以吻合原始事件發展次序的方式表述」,常以「摘要」 、「方向」(orientation)、「行動」、「評估」、「解決」(resolution)、「結尾」(coda)等要項說明;與其他傳播成品如電影、新聞報導、小說等並無二致。

為此,本文旨在延續過去有關「傳播與敘事」提議(如 Bird & Dardenne, 1988; Fisher, 1987),強調傳播不僅是訊息交換或傳遞之過程,更當是人們透過故事理解彼此日常生活並啟迪美好人生之重要途徑(臧國仁、蔡琰, 2005 ; Berger, 1996 /姚媛譯, 2002 ; Fisher, 1987),並改以下列三者為討論重點:


(一)探討旅行之定義以及其與旅行書寫(敘事)之關連性;

(二)探討旅行書寫(敘事)與生命故事間之關連性;以及

(三)建議以「旅行新聞報導」、「旅行電視節目」、「旅行部落格」三者為例,探討旅行(傳播)敘事之未來發展。


由於國內傳播領域現有旅行文獻付之闕如,少數碩士論文僅有如洪銘澤(2009)、陳玟錚(2007)、黃蕙嵐(2004)等。以下擬以跨領域方式分述旅行及旅行書寫繼而提出旅行傳播敘事之議。本文認為,從平面媒體之旅遊報導到稍後出現之影視旅遊節目,再到正漸風行的社群網站敘事行為(如部落格、臉書、Picasa 等),皆可觀察到不同於前的書寫形式與故事內容,但傳播研究迄今似未正視這些書寫行為是否以及如何改變,未來勢需回應其不斷變遷的問題以及對傳統書寫(如新聞報導、影視寫作)之重大影響,由此切入當有時代意義。


貳、文獻回顧──由旅行定義到旅行書寫(敘事)

一、旅行之基本定義    首先似應定義旅行。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旅行之意指「結伴而行。宋蘇軾凌虛臺記:『見山之出於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於牆外,而見其髻也』」,又可泛稱作客出行,如蜜月旅行、環島旅行,而與其相反詞彙則是家居。中文《維基百科》之定義與此類似,「旅行指人徒步或通過交通工具進行的『長距離』位移,也指包含此位移的活動」。

旅行常見英譯則有 traveling、trip、touring、journey、voyage、excursion 等,彼此頻繁互換使用,前者(traveling)字典定義有:go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從一地至他地);advance or proceed(前進);go about in the company of a particular group(與某特定團體共遊);move swiftly(快速移動)等,與一般中文用語接近,暗指離開家居處所而往他(異)地結伴出行;至於他地之遠近距離則上述定義解釋未明。前述中文維基百科定義明指旅行係以徒步或交通工具進行的長距離位移,但英文定義則未涉及旅行工具,亦未提示旅行距離之遠近。

由此觀之,旅行之字典定義似嫌空泛(Rojek & Urry, 1997),尚難用來進行學術討論。事實上,多數研究文獻認為旅行非如前引字典定義所指從一地至他地之移動意涵(無論快速與否),亦不盡然是共遊或帶有喜悅性質的出遊(郝譽翔,2000),實則任何旅者啟程前往他地常需面對不可知的未來(尤其早期交通不甚發達之時)甚至時有死亡威脅(胡錦媛,2006,頁 173;Graburn, 1989, pp. 26-27),旅程中又常夾雜因旅途困頓而生之疲倦、猶疑、不安等複雜情緒,從初履斯地的雀躍到離家已久之悵然、疏離、想家皆有(郝譽翔,2000,頁 288),因而書寫遊記時也隱含了諸多心境轉變。

是故自古以來遊記所寫不僅是一般記事而已,亦是其後旅行文學之研究對象,且中外皆然。如胡錦媛(2004,頁 8-9)試圖擴充旅行或「旅遊」定義至理論層次,顯示其意涵不僅是出遊而是跨出自我所熟識、習慣之文化地理環境,從而與陌生之異人與異地接觸。而旅行書寫亦不僅是旅程經驗寫作(或甚至拍照)卻也反映了諸多旅行經濟學考量(胡錦媛,2000;廖炳惠,2002),乃因出外旅行多係跨界進行異國文化經驗之蒐集歷程,在離家與返家之一來一往過程中常涉及龐大資本運作,與觀光產(事)業互動密切。

總之,由字典定義觀之,旅行一詞似已由過去單純出遊意涵而趨複雜,偶與流放(exile)、流浪(wandering)、流離(diaspora)或移居遷徙(migration)等交換使用(英文原文出自胡錦媛,2000,頁 183; 2006,頁 173),甚至也與古代詩詞之流配、貶謫等詞彙牽連,顯已跨越早期移動之意(有關旅行之不同英文字彙,參見 Buzard, 1993)。

依 Hunt 與 Layne(1991)早期定義,旅行(travel)、觀光(tourism 或 sightseeing)、旅遊(excursion,尤指短途旅行,見 Dale &Oliver, 2000/王昭正、陳怡君譯,2002)三者字義接近且常互換通用,但一般而言,旅行與旅遊多指個人外出之短暫性活動,觀光一詞較屬結伴而行過程且富娛樂休閒性質,也與相關產業或事業有關(Goeldner & Ritchie, 2006)。如陳思倫、宋秉明與林連聰(2000,頁 5)指出該詞很早即已出現在中國古籍易經之觀卦「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涵蓋面向較廣並可包含旅遊但非反之且有學術意味,指與相關事業有關活動之理論與實務。

郝譽翔(2000,頁 294-299)則認為「觀光是對某個地點慕名已久的到此一遊,因此是一種對既有印象的印證與反芻;而旅行則更加重整個旅遊過程的意義」。郝氏認為,絕大多數現有旅行書寫都係印證與反芻式的觀光寫作,旅者按圖索驥、一一朝聖。至於旅行,則應「建構作者的自我主體以及和他者之間的對話交鋒……,本就是一樁逃脫、叛逆現實的具體行為與考驗,與講究舒適、安全、便捷的觀光截然相反」。

由於本文相關討論均多涉及「『旅行』書寫」、「『旅行』文學」、「『旅行』敘事」等行之已久之概念與討論,以下擬採旅行一詞兼及觀光及旅遊合併討論,不另區分。


投稿日期:99 年 8 月 10 日;通過日期:100 年 2 月 28 日。

* 本文初稿曾於 2010 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宣讀,作者感謝政大傳播學院「老人傳播研究群」成員在構思本文時提供之協助。本文改寫自國科會兩年期一般型專題研究《旅行敘事與生命故事:「傳播敘事學」之進階提案》提案內容,第一作者為主持人,第二作者為共同主持人。

作者臧國仁為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e-mail: kjt1026@nccu.edu.tw。
作者蔡琰為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e-mail: yean@nccu.edu.tw。

(收藏自 新聞學研究‧ 第一○九期 2011 年 10 月)

Views: 191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