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32)

洪濤·剪報

將近中午,朋友們都去吃飯了。我到閱覽室去翻報紙,驀然一個名字吸引了我定下心,屏氣凝神再看清楚些。不錯!女孩手中那份報的右上角不正是我的詩著排列整齊的鉛體字,頓覺渾身舒暢。

女孩翻完整張報紙,看看左右只有我一個人,竟肆無忌憚地拿出一把精巧的小剪刀開始剪了起來。

剪的竟是那一角?嗯,雖然沒什麼公德心,但是剪我的詩嘛,倒情有可原。女孩把剪下的一小張紙拿起來了,我再一次望向那一角,咦?怎麼只把詩剪走,題目和名字的一行仍留著?真是一個奇怪的女孩。

我看到她往閱覽室外的公用電話走去,並再度拿起那小張紙仔細看著,然後開始投幣拔電話。嗯!她一定有一個愛詩的朋友,我倒要聽聽他們怎麼批評我。…

Continue

Added by Zenkov on October 17, 2016 at 4:45pm — No Comments

杏林子·獎

生病之後,我輟學在家,身體上的病痛固然難以忍受,而更讓人難以面對的是那種有若被眾人遺棄的感覺。原本為參加初中聯考而忙得如拉緊的弓,集中全力蓄勢待發,突然之間,你被取消了參賽資格,趕出了競賽場,你只有躲在無人注意的角落,冷眼旁觀,那些緊張、那些熱鬧、那些歡呼都已遠去,那個世界完全將你摒棄在外。

生活中有一些東西不一定是你所喜悅的,然而一旦被迫割捨,那種委屈、那種不甘、那種頓失所依的措手不及,就像一顆被推離正常軌道的星球,飄浮在茫然無垠的太空,沒有重心,也沒有方向。

每天,我看著弟弟妹妹出門上學,我看著一批批年輕學子自門前走過,我不知道我要做什麼,甚至,連期望也沒有,連等待也沒有。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要期望什麼,等待什麼。…

Continue

Added by Zenkov on October 17, 2016 at 4:30pm — No Comments

葉靈鳳·後海灣的鷺鷥

後海灣一名深灣,是深圳河入海的出口,在新界元朗西北面。因為地點空曠冷僻,是香港唯一可以見到大批各種水鳥的地方。從鷺鷥、鶴鶴以至鵜鶘,都有機會可以見到。尤其在冬季,因為許多水鳥都喜歡從北方到香港來過冬,所以能夠見得到的更多。

香港最容易見到的是大白鷺和塘鷺,鷺鷥是喜歡縮頭縮頸的,它們飛起來也是如此,喜歡縮著頸子,但是同時卻將雙腳伸直到後面。這是它們的特點,所以一望就知道。這是鸛鶴與鷺鷥最容易辨別的地方。因為鸛鶴和野鶴飛起來,則喜歡伸長了頸子,同時卻將雙腳掛在身下。中國舊時畫家畫空中飛著的仙鶴,往往將它們的雙腳姿勢畫成像鷺鷥一樣,這是觀察不真之故。我們對於鸛鶴不大看重,但是外國人則對它們發生極大的興趣,尤其是兒童,因為民間傳說,所有的孩子都是由鸛鶴銜了從壁爐煙囪裡送來的。…

Continue

Added by Hérétique on October 17, 2016 at 3:33pm — No Comments

試論國際市場開發與民俗學的新課題

一 “味素事件” 

  2001年的第三天,多數日本人還在享受新年休假,日本多家報紙相繼報道了一條海外消息:印尼政府保健省指責日本味素公司印尼分公司的產品違反伊斯蘭教徒信條,命其三周內收回所有上市產品。隨後,該公司日方社長及日方數名人員被逮捕,工廠暫時停工(註1)。 …

Continue

Added by idée créative on October 17, 2016 at 3:33pm — No Comments

蒲寧《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5.2)

  四

  在縣城裏,在她的鰥居的父親的院子深處,我成天陪她坐在荒廢的小花園裏,就這樣呆了許多日子。她父親是一個無所顧忌的自由派醫生,對她什麼也不加限制。那天我從伊斯塔河畔疾馳到她那兒時,她一見到我的神色,就把雙手捂住胸口。從那一刻起,究竟誰的愛情更強烈,更感到幸福,更如癡如狂,我的還是她的,已經弄不清楚了。她的愛情也有些個來得突然,也不知是從哪兒進發出來的。最後,為了讓大家都能歇一口氣,我們決定暫時分手。我們之所以要這麼做,還有下列的原因:我一直賒賬住在“貴族旅館”裏,已弄得債臺高築,再加上雨季已經來臨。我千方百計拖延分手的日子,末了還是橫下一條心,決然冒著訪淪大雨動身回家。到家後,我起初老是埋頭睡覺,再不就從一個房間踱到另一個房間,一聲不吭,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想。後來我開始思忖:我這是怎麼啦,這到底怎麼結束呢?一天,尼古拉哥哥來了,他走進我的房間,帽子也沒摘就坐下來對我說:…

Continue

Added by thé l'après-midi on October 17, 2016 at 3:27pm — No Comments

林紓:登泰山記

余以甲寅四月六日發天津,抵暮至泰安。輿中見黑影突兀出天半,過山跌矣。夜宿泰安縣丁君官齋。齋外有空圃。遲明見傲來峰,微雲綴其腰。憶亭午當至中觀,即命輿行。

經岱廟,漢柏已半枯;唐槐則矯夭為龍形,以筆鉤勒,終莫肖其狀。人山數裏無所紀。黑石作鐵色,戴土累累然。上紅門,近經石峪,景物始稍異。萬柏交柯為深洞。初陽東出而西射,巖壁受水,晶瑩閃爍。於叢綠之外有物蠕蠕然動於石刻上,以遠鏡窺之,人也。道石顏曰“柏洞”,行久莫窮。

近壺天閣,石路漸狹而鬥,奇石弩出,蟆跋而鳥厲,高方者櫥皮以上,苔積其頂,抵雲而盡。回馬嶺路尤險。既登而俯瞰,始見雪花橋,石徑彎環出橋上,來時初不審其為橋也。過中天門後,四山荀立,已隔人境。其下路微坦,至雲步橋,石刻日“禦帳坪”,夾石瞪而闌,細泉數疊出橋下入澗,聞雨盛時左壁奔湍飛越,高出為育門形,行人過橋,碎沫濺衣而已。…

Continue

Added by 旅遊 庫 on October 17, 2016 at 3:27pm — No Comments

孟樊·城堡

高山飛起來

以他的墨綠  

              自被孤寂封鎖的臉
 

              像紙鳶般攀升翺翔


    飛逸出一尾

悠遠的白鍊

逶邐地流瀉

銀河的穹際

   牽著他的緜延…

Continue

Added by Rajang 左岸 on October 17, 2016 at 3:26pm — No Comments

李星文《我願意》“盛女”是被“渣男”煉成的

《我願意》是一部標準的職場愛情電影。男女主人公都效力於跟奢侈品密不可分的行業,這跟《與時尚同居》一樣;女主角是能力出眾但處於情感空窗期的金領女性,這同《我知女人心》一樣;一家女兩家求、雞飛狗跳,這同《單身男女》一樣。不一樣的是,這部由孫周導演,孫紅雷、段奕宏、李冰冰主演的電影,把“剩女”稱作了“盛女”,女主角立刻由悲悲切切變得顧盼自雄。…

Continue

Added by TV Plus on October 17, 2016 at 3:25pm — No Comments

黃永武·識人

有一句老生常談的話:不識字能吃飯,不識人就不能吃飯。認為立身處事,“識人”比“識字”還重要。要想識人,最基本是要懂得觀人。

“觀人”最直接簡易的方法是“相面”,善有善相,惡有惡相。中國人可能是世上最早講究看相術的,漢朝初年就有人替劉邦全家看相,貴不可言,也替韓信相背,教他背叛就貴不可言,這種以貌相人,常常產生許多錯失。

到了魏代初年,劉劭的人物志,以五行五質,分人為筋骨血氣肌五類,金型的人“筋勁而精”做事勇敢,木型的人“骨植而柔”秉性弘毅……如此觀人,只能看見人的類別才性,想由此而窺測心事的善惡,還遠不如先秦時孟子教人從眼神中去了解心事來得精準呢!…

Continue

Added by 馬厩 儺淄 on October 17, 2016 at 3:24pm — No Comments

張愛玲·救世工作體育化

至於好動的年輕人,他們暫時出世一下,求得智識與權力,再回來的時候便可以鋤暴安良,改造社會。他們接連靜坐數小時,胸中一念不生。在黎明與半夜他們作深呼吸運動,吸入日月精華,幫助超人的“浩然之氣”的發展。對於中國人,體操總帶有一點微妙的道義精神,與“養氣”、“練氣”有關。拳師的技巧與隱士內心的和平是相得益彰的。

這樣一路打拳打入天國,是中國冒險小說的中心思想——中國也有與西方的童子軍故事相等地位的小說,讀者除了學生,學徒之外還有許多的成年人。書中的俠客,替天行道之前先到山中學習拳術、刀法、戰略。要改善人生先得與人生隔絕,這觀念,即是在不看武俠小說的人群中也是根深蒂固的。

Added by A'Lessy on October 17, 2016 at 3:24pm — No Comments

馮驥才·快手劉

人人在童年,都是時間的富翁。胡亂揮霍也使不盡。有時呆在家裏悶得慌,或者父親嫌我太鬧,打發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離家很近的那個街口,去看快手劉變戲法。…

Continue

Added by 開篷樂勢力 on October 17, 2016 at 3:24pm — No Comments

卜伽丘 《十日談·第四日》故事 3

三個後生愛上了三姐妹,一起私奔到克裏特島。大姐出於妒忌,毒死她的愛人;二妹要救大姐的性命,順從了公爵的求歡,結果被自己的愛人殺死;他帶著大姐逃亡他鄉。三妹和她的愛人被這血案連累,遭到逮捕,後來他們買通看守,逃到羅得島,終生窮困。

潘比妮亞講完故事,菲洛特拉托沈吟了一會兒,這才對她說道:“你這故事的結局,還不無可取,我聽了還覺得中意;不過在整個故事中卻充滿了笑料,這可不是我所樂意的。”於是他回過頭去,對勞麗達,說道:

“小姐,請你接著講一個好一些的故事吧,行嗎?”

勞麗達笑著回他道:“你對情人也真是太狠心了,一定要他們來一個悲慘的結局,好吧,我現在就依著你,講一個有關三對情侶的故事,可憐他們原想享受甜蜜的愛情,卻全都遭到了悲慘的命運。”…

Continue

Added by Pabango on October 17, 2016 at 3:23pm — No Comments

獨特視角下的草原文學

「草原文學高端論壇」除了草原文學基本理論的深入討論以外,還對草原文學的個案進行了有針對性地分析。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范子燁以長嘯與呼麥的關係為切入點,表達其從音樂的角度對草原文學的關注;內蒙古大學教授高建新以北方遊牧文化為背景,探究唐詩在其影響下的新變化;西北民族大學教授多洛肯則將哈薩克語文學放在草原文化視閾下進行了深入解讀,並提出了學界要關註內蒙古草原之外的草原文學,關註草原民族的母語創作和草原絲路與綠洲絲路的互動;內蒙古民族大學文學院院長郝青雲從學科建設的角度提出建設草原文學話語權的主張,副教授王雙梅則通過對元代扈從詩解讀,旨在提煉詩歌中的草原文學特徵。這些文章為草原文學的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視角,也為草原文學的研究拓展了思路,對深化草原文學文本和文學本身的研究具有啟示作用。



從北方遊牧文化尋找草原文學的源頭活水…

Continue

Added by Almaty 蘋果 on October 17, 2016 at 3:22pm — No Comments

申丹·敘事動力被忽略另一面 - 以《蒼蠅》中的 “隱性進程”為例 (2)

就文評傳統來說 ,新批評對反諷十分關注。在探討詩歌時 ,新批評學者將反諷視為詩歌有機統一體的結構原則,這種反諷引發讀者進行雙重解讀 ,去發現在表層意思之下 的深層意思。 然而 ,這種詩歌的反諷模式僅涉及沖突性質的陳述、隱喻或意象,難以用於解釋小說中主要依靠非沖突性、非比喻性文本成分建構的反諷性隱陛進程。在 《理解小說》 這部新批評名著中,布魯克斯和沃倫也十分關註小說中的反諷 ,但他們在 “重要詞匯”部分對 “反諷 ”的界定相當傳統 ,僅涉及上面提到的 “言語反諷” 和 “情景反諷 ”。在該書正文的分析中,布…

Continue

Added by 就是冷門 on October 17, 2016 at 3:20pm — No Comments

周作人·鬼與清規戒律

從前開始戲改的時候,大概很有清規戒律,特別是關於“見鬼”這一件事,最為忌諱,以為這就是迷信,斷乎不可以容許的。所以這一類的戲,如《活捉三郎》、《奇冤報》、《大劈棺》、以及全部《鐘道》,都一律幹脆禁止,直到今年五月,因為“百花齊放”,這才解了禁。但是,這個不準“見鬼”的清規戒律,似乎並不限於戲劇,流行還要廣遠,應用及於一般言語,提起來不大有人會得相信的。據安徽一個中學教員的通信說,“不健康的人,似乎半人半鬼”,就有人說是迷信,仿佛說起鬼字,便是提倡有鬼似的,這似乎很值得來研究。…

Continue

Added by Temer Loh on October 17, 2016 at 3:19pm — No Comments

加繆·《西西弗的神話》(2)

總序·周國平

把ThinkerReadings譯作“醒客悅讀”,我覺得很有意思,音義兩恰。聽說最早把Thinker妙譯為“醒客”的是我的朋友蕭瀚,萬聖書屋用作了咖啡座的名稱。中國的屈原、希臘的赫拉克利特,都早已把思想者喻為醒著的人,而把不思想的人喻為昏睡或爛醉之徒。眾人皆醉,唯我獨醒,這誠然是很痛苦的。但是,醒客自有醒客的快樂,而其中的一項莫大快樂便是閱讀。閱讀經典,就是今天的醒客與歷史上那些偉大的醒客對話。這時候你會發現,其實你並不孤獨,存在著一個醒客的世界,這個世界超越於歷史的變遷和人間的喧嘩而長存,把一切時代的思想者聯結成一個整體。…

Continue

Added by 不是 很後現代 on October 17, 2016 at 3:19pm — No Comments

寺田寅彥·追懷夏目漱石先生

寺田寅彥(1878——1935),日本物理學家、散文家。生於東京。畢業於東京大學物理系。青年時代師事著名作家夏目漱石,得到文學方面的指導。此後,在致力於物理學研究的同時熱心於隨筆創作,創造出科學與文學相融合的獨特文體。主要作品有《蔞柑子集》、《龍舌蘭》、《團栗》等。

那還是在熊本縣第五高等學校學習的第二學年期末考試結束時的事。本縣的學生中組織了一個所謂「要分數」運動委員會,遍訪任課教師家,為兩三個「可能不及格」的學生爭取分數。不知是幸運呢,還是不幸,我也被推選為該委員會的委員。當時,夏目漱石先生教的英語課不及格的學生中有一個是我的親戚,因為家貧,學費靠他人資助,萬一留級,恐怕就再無法得到續學的學費了。 …

Continue

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October 17, 2016 at 3:18pm — No Comments

尼采《悲劇的誕生》(2)

第2節:藝術形而上學



二、藝術形而上學尼采常常談到“審美形而上學”、“藝術形而上學”、“藝術家的形而上學”、“至深至廣形而上學意義上的藝術”,賦予藝術以形而上學的意義。藝術形而上學可以用兩個互相關聯的命題來表述:“只有作為一種審美現象,人生和世界才顯得是有充足理由的。”(《悲劇的誕生》第24節)“藝術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來的形而上活動。”(《悲劇的誕生》前言)藝術形而上學的提出,基於人生和世界缺乏形而上意義的事實。叔本華認為,世界是盲目的意志,人生是這意志的現象,二者均無意義。他得出了否定世界和人生的悲觀結論。尼采承認世界和人生本無意義,但他不甘心悲觀厭世,為了肯定世界和人生,便訴諸藝術。



藝術形而上學由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組成。日神和酒神是作為人生的兩位救世主登上尼采的美學舞台的。…


Continue

Added by Kehtay Dream on October 17, 2016 at 3:16pm — No Comments

國際文化交流專業

目的意義

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及信息、傳播的全球化,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人們交流日益頻繁。跨文化、跨國界的交流傳播是二十一世紀文化發展的動力,也是各國除政治、經濟、軍事之外實施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的四大手段之一。尤其在當代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劇烈變化的背景之下,一方面中國日益與國際接軌,需要增進對世界的了解與對話,另一方面,為樹立本國良好形象,創造有利的國際輿論環境,中國也需要改變重輸入輕輸出的現狀,積極向世界傳播展示中國燦爛的民族文化和豐富的精神產品,在國際事務上發表自己的觀點,參與全球新秩序和新文化的重建。此外,對外文化傳播本身也是重要的產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而且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世界也在迫切的想了解中國,學習漢語、學習中國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長。…



Continue

Added by Qyzylorda on October 17, 2016 at 3:15pm — No Comments

史鐵生·合歡樹

史鐵生(1951~),河北涿縣人,作家。著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散文集《自言自語》、《我與地壇》、《務虛筆記》等。

十歲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賽中得了第一。母親那時候還年輕,急著跟我說她自己,說她小時候的作文做得還要好,老師甚至不相信那麼好的文章會是她寫的。“老師找到家來問,是不是家裏的大人幫了忙。我那時可能還不到十歲呢。”我聽得掃興,故意笑:“可能?什麼叫可能還不到?”,她就解釋。我裝作根本不再註意她的話,對著墻打乒乓球,把她氣得夠嗆。不過我承認她聰明,承認她是世界上長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給自己做一條藍地白花的裙子。…

Continue

Added by 妲姬 格格 on October 17, 2016 at 3:14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