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根 創意是伴 Bridging Creativity
莫圓莊在《明報週刊》裡說香港多的是小美國人和小英國人,她說得很對,因為去年我在德國的時候,被人家一語驚醒自己是生活在什麼影子之下。
在德國,我們聽收音機,剛好是播流行曲節目,但是聽在我的耳中,沒有一點是「流行」的,因為歐陸歌曲我從來沒有機會聽,所以我問那位德國青年,為什麼沒有比較熟悉的歌曲?他問我例如什麼?我隨便說出了幾首英美流行曲的名字,他失笑說:「你特別跑到歐陸來就是為了聽美國音樂?」我不禁有點羞慚,同時也突然醒悟,我們在香港的人,受到英美的影響實在太深了,深得居然不能自覺。不過,倒過來說,他對中國也一無所知,連日本侵略過中國也不曉得,還以為中日是老朋友。…
ContinueAdded by Sena Wang on October 13, 2018 at 2:06pm — No Comments
晚飯后散步,擡頭望見一家人的客廳,小小的、紅色的燈罩發出懶洋洋的光,使得小客廳洋溢著一片溫暖。我想,一個無家可歸的人望見這個客廳,心裡會有多少羨慕與辛酸?
我害怕逛街,因為我是一頭極力避免看見自己不想見到的事的鴕鳥。每次放眼街頭,我心裡都不舒服。
今天我看到一個在路旁豎著木箱替人蔔卦的老漢,風吹著他殘舊的唐裝衫褲,他端端正正地坐著,似乎習慣了沒有人光顧。在他身旁,我看見一包紮得整整齊齊的舊被鋪,想來他日間擺檔的地方,夜間就是他露宿之地。一個沒有人照顧的風燭殘年老人,唯一的歸宿就是死,說不定哪一天,他就會倒斃在街頭。…
ContinueAdded by Sena Wang on October 13, 2018 at 2:05pm — No Comments
北京的街道,國槐、白楊之類的落葉樹很多,冬天到來時,樹葉就紛紛飄零,只剩下光禿禿的樹身,任憑寒風侵襲,冰雪堆積,始終傲然屹立街頭。
落葉樹之所以能夠抗擊冰雪嚴寒,是因為它能夠很好地保護自己的根部。為了保護根部,它把自身的一部分——樹葉,毫不吝惜地撒落地面,樹葉慢慢化作肥料,被根部吸收,成為再生的源泉。
落葉樹深深懂得:藏在土裡的樹根比露在地面的枝和干更重要。
春來時,光禿禿的樹枝上吐出的新芽美極了。樹幹漸漸長大,向天空揮舞手臂,努力表明自己的存在。
這種力量來源於根。…
ContinueAdded by kkogdugagsi 小木偶 on October 13, 2018 at 2:03pm — No Comments
1975年,《華盛頓郵報》做過一次民意調查,問受訪民眾對於"1975年公共事務法案"的看法。具體的問題是:"你贊不贊成推翻'1975年公共事務法案'?"有些受訪者得到的問題稍為復雜一點:"最近某某議員主張推翻'1975年公共事務法案',你贊成嗎?"
調査做了三天,很快就累積了足夠的樣本,顯示了美國民眾對這次法案的看法。不過《華盛頓郵報》沒有公布數據,不是他們刻意要保密,而是因為那些數據,多少人贊成多少人反對,沒有任何實質意義。說穿了,根本從頭到尾就沒有"1975年公共事務法案",當然更不會有人要提案推翻這項法案。
法案是《華盛頓郵報》捏造出來的,他們小心地選了一個極度中性、空洞的法案名稱,而且訪問中並沒有先問受訪者:"你知道1975年公共事務法案'嗎?"…
ContinueAdded by Paris En mémoire on October 13, 2018 at 2:02pm — No Comments
哆,哆,哆,上帝啊,天好冷呀。
他們都去冬眠了,可憐我得了失眠症,一直睡不著——看來我今年的失眠比往年更厲害了。往年我一禱告兩三句就睡著了,現今呢,我跪了半天還清醒得很呢!
上帝呀,我的那些藏在第三號保險箱裏的松果,我的放在枕頭底下的橡子股票,不知道會不會被討厭的田鼠發現,如果那些東西被偷,上帝呀,我真不想活下去。唉,我還是睡不著,怎麽辦。
哆,哆,哆,天可真冷呀,他們打鼾的聲音好大呀。…
ContinueAdded by 水牆 繪 on October 13, 2018 at 2:00pm — No Comments
哈囉,上帝,你認識我吧?
我從來沒跟你講過話,也沒有點過頭,不過,我想,我應該有資格和你攀上點關係。我的祖父是牧師,我的爸爸是長老,我的媽媽是婦女傳道會的會長。我自己呢;不瞞你說,我從生下來就坐在媽媽的大口袋裏,一齊到禮拜堂去了。我媽媽從來不給我唱安眠曲,我從小睡覺都是靠聽講臺上的講道詞呢!
到現在為止,我不但是基督徒,還是資深基督徒哩!每次聚會,媽媽喜歡蹲在前排的位子上,我呢,我就伸出頭來四面打量,老牧師的前爪哪一根沒有修剪好,詩班哪一位白袍上擦了一塊泥,我都看得清清楚楚。…
ContinueAdded by 水牆 繪 on October 13, 2018 at 2:00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October 13, 2018 at 1:59pm — No Comments
Added by 堅硬如水 on October 13, 2018 at 1:58pm — No Comments
在香港逛街累了,彌敦道上有一家快餐店是我照例愛去的。他們賣一種面,叫“多魚面”。那種東西或者可以叫做“線絲狀魚丸”,配著大片上好紫菜作澆頭,雖也鮮美,但那卻不是我去光顧的主要原因。我去那裏,主要是喜歡看他們桌上的調味料。
調味料走遍天下本來差不多,無非是醬油、醋、胡椒、辣椒、芥末等。但這一家賣“多魚面”的不同,他們桌上放著三罐辣味,分別寫上“小辣”、“雙辣”、“三辣”的字樣。第一次看到三辣並陳,不免覺得無限好奇,於是把每種都嘗一口,果真一種比一種辣,“小辣”大約是多加香料,屬於濃香淺辣,“雙辣”比較辣得有模有樣,“三辣”則麻辣火燒,讓人有吞火感。
我立刻愛上這間桌上有三辣的餐廳。原因是,他們提供“選擇”。…
ContinueAdded by Zenkov on October 13, 2018 at 1:58pm — No Comments
“當下”這個詞,不知可不可以被視為人間最美麗的字眼?
她年輕、美麗、被愛,然而,她死了。
她不甘心,這一點,天使也看得出來。於是,天使特別恩準她遁回人世,她並且可以在一生近萬個日子裏任挑一天,去回味一下。
她挑了十二歲生日的那一天。
十二歲,艱難的步履沒有開始,覆雜的人生算式才初透玄機,應該是個值得重溫的黃金時段。…
ContinueAdded by Zenkov on October 13, 2018 at 1:57pm — No Comments
這是多美麗多生動的一幅鄉村畫。作者的筆真像是夢裏的一只小艇,在波紋粼粼的夢河裏蕩著,處處有著落,卻又處處不留痕跡。這般作品不是寫成的,是“想成”的。給這類的作者,批評是多余的,因為他自己的想象就是最不放松的不出聲的批評者。獎勵也是多余的,因為春草的發青,雲雀的放歌,都是用不著人們的獎勵的。
有個小小的城鎮,有一條寂寞的長街。
那裏住下許多人家,卻沒有一個成年的男子。因為那裏出了一個土匪,所有男子便都被人帶到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去,永遠不再回來了。他們是五個十個用繩子編成一連,背後一個人用白木梃子敲打他們的腿,趕到別處去做軍隊上搬運軍火的伕子的。他們為了“國家”應當忘了“妻子”。…
ContinueAdded by ART FOCUSED 藝術聚焦 on October 13, 2018 at 1:54pm — No Comments
夏天的豆莢堆在門邊;
我把它們捧在我手的秋天中。
昨夜我聽到外面的第一陣冷風;
風很輕,但是我顫抖了兩次:
一次為了墻薄,一次為了時間之聲
馬永波 譯
Added by 三演 義國 on October 13, 2018 at 1:53pm — No Comments
正在寫稿的時候,耳朵近旁覺得有“嗡嗡”之聲,間以“得得”之聲。因為文思正暢快,只管看著筆底下,無暇擡頭來探究這是什麽聲音。然而“嗡嗡”、“得得”,也只管在我耳旁繼續作聲,不稍間斷。過了幾分鐘之後,它們已把我的耳鼓刺得麻木,在我似覺這是寫稿時耳旁應有的聲音,或者一種天籟,無須去探究了。
等到文章告一段落,我放下自來水筆,照例伸手向罐中取香煙的時候,我才舉頭看見這“嗡嗡”、“得得”之聲的來源。原來有一只蜜蜂,向我的案旁的玻璃窗上求出路,正在那裏亂沖亂叫。
我以前只管自己的工作,不起來為它謀出路,任它亂沖亂叫到這許多時光,心中覺得有些抱歉。然而已經挨到現在,況且一時我也想不出怎樣可以使它攢得出去的方法,也就再停一會兒,等到點著了香煙再說。…
Continue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October 13, 2018 at 1:52pm — No Comments
秋天樹木都落了葉,草都枯萎了。住在山林裏的鳥獸,不是向南方溫暖的地方遷移,就常常到平原間人家耕種區域的附近來徘徊,以便找尋食物。從人的一方面說起來,草木枯黃以後,山空野曠,視線少受障礙,鳥獸不易逃避,於是舉行狩獵,比綠蔭重重的夏季便利,所以從秋天到初春是行獵最適宜的時令。現代的國家在法律上都規定秋冬二季為狩獵期,卻不是專謀人的便利,是含有保護動物的意義的。因為春夏是動物的繁殖季節,打死了母動物,連帶要傷害許多幼動物。秋冬二季則幼動物已經成長,打死一只只是一只,對於動物種族的保存上可以不受影響。…
ContinueAdded by 百万主播 on October 13, 2018 at 1:52pm — No Comments
人們已習慣於沈默。
眼瞳已習慣高樓與大壩的“雄姿”。
我想告訴你黃河峽谷中曾有另一種自然地貌和人文景觀——
從西奔來的黃河,至三門峽突然收窄,兩岸石壁夾峙,河中石島屹立,島上有大禹躍馬的清晰蹄印。兩石島把大河水流劈成三支,形成人門、神門和鬼門三個峽谷,相傳這是大禹治水時用神斧劈出的。黃水奔騰咆哮,沖出峽谷。…
Added by Virunga on October 13, 2018 at 1:50pm — No Comments
修建三門峽水庫被拆毀的縣城有五座,其中多數是因虛高的水位線,是被現世的建設熱情、大幹快上的河“乾淹”的。
人們都知道陜西。
陜西省名的由來是什麼?
古代“陜”通狹、通峽。黃河在中條山和邙山、華山間形成的大峽谷中蜿蜒流過,這里自古以來為中國東部與西部的要隘通道。陜西即地處黃河峽谷以西。…
Added by Virunga on October 13, 2018 at 1:49pm — No Comments
煙雨用細膩的腳步
邁出了山邁出了叢林
邁過了小小的木橋
在你背景上蒙上
一襲乳白的輕紗
讓你邁出了那水彩的畫面
Added by 文學 庫 on October 13, 2018 at 1:48pm — No Comments
小學畢業那天,十分神氣,以為自己從此脫離兒童時代;中學畢業那天,壯志淩霄,準備進大學念幾年書,馬上領個諾貝爾獎金;大學畢業那天,無精打采,自以為歷盡滄桑。今天,我從來沒有像今天那麼仿徨過。想來,學校真是最好的避難所,難怪有些人念十年八年博士,考來考去考不到也「不屈不撓」,堅持念下去不肯出來做事。
有一個人念了快十年博士也考不到學位,通常,大學畢業以后三年便可以拿到了,他的太太十年來出外做事供他唸書,朋友明知他天分不高,念二十年也不會拿到博士學位,勸他不如出來做事,別念什麼勞什子書了,但是此人一於不肯,不管太太日夜辛勞,除了養孩子還要養他。
他每當書念不通的時候便借酒消「愁」,大哭大叫地說:「我沒有用!我真沒有用!」…
ContinueAdded by Sena Wang on October 13, 2018 at 1:48pm — No Comments
正午準時,他打開布袋,擺出他的謀生器具,包括一打瑪瑙貝殼,一塊繪著神秘難解圖表的方布,一本簿子,外加一捆古敘利亞文字軸。
他的額頭上顯著地點著香灰與朱砂,眸子里射出敏銳、異樣的光芒,這雖無非是不停搜求主顧上門的結果,看在頭腦簡單的顧客眼里,卻被認作是可以獲得慰藉的先知炯光。他雙眼的威力也因長的部位而大有增強——好像正好安置在塗了彩的額頭與沿著雙頰直流而下的漆黑絡腮胡的中間:在這樣的架構之下,就算是癡呆人的眼睛也會顯得炯炯有神的。
他又錦上添花地在頭上纏了一條蕃紅色的頭巾。他施展的這個色彩絕招,可說萬無一失。人們像蜜蜂簇趨大波斯菊或大利花莖般地被他吸引。他坐在一棵環繞著通過鄉鎮公園曲徑的巨大答滿林樹的繁枝下。
這個地點占了幾項優勢:從早到晚人潮不斷地在這條窄徑上湧過。路兩旁排滿了各行各業的攤販:賣藥的,賣藏品與舊貨的,變戲法的,尤其是一名拍賣廉價布料的,他一整天的喧嚷幾乎將整個鎮上的人都招徠了過來。…
Added by Uta no kabe on October 13, 2018 at 1:46pm — No Comments
這屋子一點也不好,墻上沒有半張明星的像片。墻周圍用圖釘按滿了一些亂寫的字。陡然一堆紅色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貼在書架上端的一張空白的地圖,圖的一角塗了一些挺難看的紅顏色。我說難看,並不委屈它。比方說,要紅得像楊梅吧,看看也還有點兒甜味兒;或者索性弄成粉紅色,像女孩子的臉蛋,多開心呀。他染的偏偏是那麼紫紅,像豬血似的。嘔,並且還在地圖旁邊寫了四個字。這字我認得的,是上上期《良友》第一頁印的“還我山河”,我還記得那是《精忠報國》裏嶽飛寫的呢。
他讓我坐在他對面的椅子上。我是滿心盼著他給我郵票,好跑回去安插。
這人真懶,床也不疊,枕頭底下壓著幾本書。露著面兒的一本,似乎是《日本帝國主義……》什麼“史”。反正又是那套,膩死了。…
ContinueAdded by Syota ElNido on October 13, 2018 at 1:44pm — No Comment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Added by engelbert@angku张文杰 0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21, 2021 at 11:00pm 7 Comments 64 Promotions
Pos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on February 18, 2021 at 5:30pm 18 Comments 76 Promotions
Posted by Host Studio on May 14, 2017 at 4:30pm 11 Comments 53 Promotions
Posted by 用心涼Coooool on July 7, 2012 at 6:30pm 39 Comments 58 Promotions
Posted by 就是冷門 on August 24, 2013 at 10:00pm 84 Comments 85 Promotions
Posted by 罗刹蜃楼 on April 6, 2020 at 11:30pm 40 Comments 67 Promotions
Posted by 葉子正绿 on April 2, 2020 at 5:00pm 77 Comments 72 Promotions
Posted by Rajang 左岸 on August 26, 2013 at 8:30am 29 Comments 65 Promotions
Posted by 來自沙巴的沙邦 on November 4, 2015 at 7:30pm 3 Comments 80 Promotions
Posted by Dokusō-tekina aidea on January 5, 2016 at 9:00pm 35 Comments 77 Promotions
© 2025 Created by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