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Blog Posts (44,528)

阿城《哈爾濱人》當代人的土災與火炕

雖說當代的哈爾濱早就很城市化了,但在哈爾濱市所屬的區縣,偶爾也能夠見到我們先祖生活過的那種「地穴」。

我這人沒事總愛下去走走,下面有幾個哥們、朋友,吃飯、睡覺、喝酒之類基本沒有什麼問題。只要是凡事別要求過高,又耐得住寂寞和冷清就行了。端端正正地說,城市裡也沒我什麼位置(您別看一個城市很大,人口眾多,其實沒位置的人是佔多數的),一個小當差的,整天仰人鼻息,聽人家發火,咱還得羞怯著眼神兒聽管你的頭頭滔滔不絕地訓話(只要你一頂嘴,一輩沒好果子吃了。要不孔聖人怎麼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呢)。反正,在一些人的眼裡,手裡沒有大哥大,腰裡沒有BP機,你就不是城裡人了(像從革命老區來的)。你會覺得自己是這座城市的邊緣人物——多餘人——在哈爾濱,不以自己是城裡人而自居,或者沒有光榮感與責任感,甚至搞不清自己作為一個哈爾濱人有什麼意義的人,也是頗有人在的。…

Continue

Added by 未知 非可怕 on January 20, 2017 at 7:35pm — No Comments

(美)邁克爾•布魯姆:像導演一樣的思考(20)

站起來排戲

從桌邊站起來,往往令人感到些許不自在。演員並不是隨時準備好四處走動,而導演也許會懷疑花在讀本和討論上的時間是否足夠。為了減輕這種不安的感覺,我會在旁邊留下一張桌子,以防萬一我想要演員重新坐下來讀一場戲,或是先讀完一場戲後再站起來。…

Continue

Added by Dhuup on January 20, 2017 at 7:31pm — No Comments

胡全生·英美後現代主義小說敘述結構研究(13 下)

在《保姆》的108 節中,跟上述例子一樣的還有第28 節、36 節、

45 節、51 節(請參見《附錄》)。如前所述,讀者閱讀它們時,每次剛

進入一個世界便被拉了出來。這是從單個的“節”(即單個敘述單

元)而言。如果從節與節的關系看,那麽讀者讀了一個單元(進入

一個世界)接著讀另一個單元時,他又被拉了出來。讀者讀完整個

作品時,他這樣進進出出就有上百次了。例如,讀者讀完第2 節

(第1 節是小說標題)便隨保姆一道進入塔克先生的家,讀第3 節…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January 20, 2017 at 7:26pm — No Comments

胡全生·英美後現代主義小說敘述結構研究(12 上)

第十二章幻即是真,真即是幻

———從庫弗的《保姆》看後現代主義

小說的某些敘述特點

羅伯特·庫弗(Robert Coover)1932 年出生於美國愛阿華州查爾

斯城。1965 年在芝加哥大學獲碩士學位,曾就教於愛阿華、普林斯

頓等多所大學,1966 年創作《布魯諾教派之由來》(The Origin of the

Brunists),為當年首部最佳小說,獲威廉姆·福克納獎,從此在當代美…

Continue

Added by moooi on January 20, 2017 at 7:25pm — No Comments

許小年:中國奇跡為何突然失靈 下

轉向有效供給:創新與成本優勢

新的增長的希望在於企業,而不在政府身上。現在政府手裏的資源已經有限。讓政府再拿錢去投資,已沒有那麽大的能力。銀行再去貸款也面臨著問題——銀行現有的資產質量產生了問題,必須先把自己手裏的壞賬清理完,才能發放新的貸款。

 在這種情況下,新的增長在哪裏?增加有效的供給。這也是供給側改革的第二個含義。過剩的產能在市場上沒有相對應的需求,是無效的供給。我們所講的供給側改革,是增加有效的供給。…

Continue

Added by Ra Zola on January 20, 2017 at 7:20pm — No Comments

泰戈爾·個人

在克什米爾有一座小小的村莊,村子四周到處都是綿延起伏、高聳入雲的群山。村裏的一棟棟小茅屋隱沒在幽暗的綠樹叢中。幾條湍急歡快的小溪,流經成行的樹蔭,滋潤著村中茅屋周圍的土地,卷著從樹上落下來的花朵和樹葉,流入附近的一個湖裏。遠處有一個平靜的池塘——清晨,羞澀的朝霞為它塗上胭脂;中午,太陽為它灑下金光;傍晚,層層彩雲在它身上映上倒影。它就像山上仙女的明鏡一樣,在望月的溶溶月色下閃爍著銀光,日夜歡笑著。這個被濃密樹林圍繞著的幽暗村落,宛如披著一幅黑色面紗,避開人世的吵擾,孤零零地藏在靜謐的群山裏。遠處綠茸茸的草地上,牛兒在吃草;池塘邊,村裏的姑娘們正在汲水;棲息在村中昏暗的樹叢中的林中詩鳥——多愁善感的印度夜鶯,正在唱著憂傷的歌兒。整個村莊就像是詩人的夢境一樣。…

Continue

Added by 寧靜心 on January 20, 2017 at 7:17pm — No Comments

吃的悲哀 / 蘇葉

此刻是年初七上燈時分,“坐聽著遠遠近近漸漸稀落下去的爆竹聲”,心中念佛——年終於過去了。雖然到正月十五這世上還會有一點熱鬧和忙碌,但那已是過年的尾飾,比不得年來如山倒那陣子的氣勢。沒有興致鬧什麽元宵的人,是可以不必管它的了。…

Continue

Added by INZHU Інжу on January 20, 2017 at 7:09pm — No Comments

黃永武《愛蘆小品》聽覺的享受

“愛廬”門前原有一條排水溝,自從我鑿通了附近的“泉脈”,引來了日夜不歇的流泉,泉從門前的斜坡滑下去,由平順而逐漸斜傾,泉的鳴聲也由幽咽而喧嘩、奔吼,排水溝上有一個個氣孔,泉聲是從每個氣孔傳出來,從低音而逐漸高亢,像極了一支橫在門前的笛子。

沿著泉流的笛聲走去,先是漱漱汩汩,繼而潺潺湲湲,再則嘻嘻呵呵,直到轟轟嘩嘩,一步一步,細聽那泉聲,聯想著自己仿佛坐在船裏,由碧水無痕的靜溪,進入藍光無色的渡口,到了一個隔岸桃花盛開的急水灘頭了。天晴天雨,門前的泉聲不一樣,春澗秋谷,流過的泉聲又不一樣;日午或子夜,泉聲更不一樣,有時像村人嬉語,有時像萬馬突圍,有時像在洞庭湖中濯足,有時像在瀟湘館上聽琴,聽覺中引來無窮的感應,無窮的趣味。…

Continue

Added by 私貨珍藏 on January 20, 2017 at 7:08pm — No Comments

司馬遼太郎·二軍師(五)

東軍先鋒大將水野勝成已率軍到達國分嶺。

河內平原,沈沒在眼下的一片黑暗之中。

“起霧了!”五十二歲的勝成自言自語道。

他小時名叫國松,從少年時代起就跟隨家康,連自己也算不清到底轉戰過多少個沙場。憑著這些年的經歷,他知道,濃霧之日,兩軍對壘,兇多吉少。

探子回來報告:“從平原到藤井寺長達十二裏的大道上,可以看到火把在移動。”

要是沒有夜霧,從水野勝成站立的高地上,也能看見那隊火把,但現在卻看不見。…

Continue

Added by 等河水退去 on January 20, 2017 at 7:05pm — No Comments

房龍·寬容

在寧靜的無知山谷裏,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

永恒的山脈向東西南北各個方向蜿蜒綿亙。

知識的小溪沿著深邃破敗的溪谷緩緩地流著。

它發源於昔日的荒山。

它消失在未來的沼澤。

這條小溪並不像江河那樣波瀾壯闊,但對於需求淺薄的村民來說,已經綽有餘裕。

晚上,村民們餵完牲口,灌滿水桶,便心滿意足地坐下來,享盡天倫之樂。…

Continue

Added by Tata Na on January 20, 2017 at 7:00pm — No Comments

佛洛伊德《夢的解析》 (第六章 / 第三節)(上)

我們發現把潛在思潮轉變為夢之顯意的過程中,有兩個元素在運作,夢之凝縮作用和夢之轉移作用。在接下來的研討裏,我們將遇到另外一兩個決定性因素,它們無疑地決定了哪些材料能夠進入夢中。…

Continue

Added by 瑪琳娜 on January 20, 2017 at 6:51pm — No Comments

德國現代詩人萊納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 作:一再地

一再地,不管

我們如何熟知愛情風景

和刻著悲傷姓名的小教堂墓地,

和多人找到最後歸宿的深谷

森森寂靜:我們倆再度出去,

在老樹下,在繁花間

再度躺下,面對著天空。

黃瑛子譯

Added by 摘星 on January 20, 2017 at 9:26am — No Comments

趙麗宏·光陰

趙麗宏(1951~),上海市崇明縣人,當代作家。著有《珊瑚》、《生命草》、《心畫》等。

誰也無法描繪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處處能聽到他的腳步。

當旭日驅散夜的殘幕時,當夕陽被朦朧的地平線吞噬時,他不慌不忙地走著,光明和黑暗都無法改變他行進的節奏。

當蓓蕾在春風中粲然綻開濕潤的花瓣時,當嬰兒在產房裏以響亮的哭聲向人世報到時,他悄無聲息地走著,歡笑不能挽留他的腳步。

當枯黃的樹葉在寒風中飄飄墜落時,當垂危的老人以留戀的目光掃視周圍的天地時,他還是沈著而又默默地走,嘆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Continue

Added by 哆啦A夢 在沙巴 on January 19, 2017 at 11:53pm — No Comments

我不沈默,所以我還活著:埃利·維瑟爾和他的《夜》上

2007 年1月16 日,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歐普拉.溫弗瑞強力推薦198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作家埃利.維瑟爾(Elie Wiesel)的《夜》(Night)為她主持的歐普拉讀書俱樂部(Oprah’s Book Club)下一季度的推薦圖書。《夜》當晚即熱賣登上亞馬孫排行榜第一名,出版社印100萬冊平裝版與15萬冊精裝本。歐普拉隨後特別陪同作者重回奧茲維辛悼念,並對全美中學生舉辦心得作文比賽。

《夜》的英文譯本在美國於1960出版,開始並沒有象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的《女孩日記》》那樣引起廣泛註意。《夜》首印3000本,花了3年才賣完。今年1月重新推出的英文本,由作者妻子瑪琳(Marion…

Continue

Added by Jemaluang 三板頭· on January 19, 2017 at 11:52pm — No Comments

許倬雲·尋索的快樂——許倬雲博士談治學

許倬雲博士,著名史學家,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祖籍江蘇無錫,1930年7月生於福建廈門。1953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史學系,1956年獲文科碩士學位,1962年畢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獲人文科學哲學博士學位。曾任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台灣大學史學系教授、系主任。1970年任美國匹茲堡大學史學系及社會系合聘教授,東方研究評議會主席。著作有《西周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漢代農業》、《心路歷程》等。

記者(以下簡稱記):許先生,作為一位在中國社會史、中國上古史等研究領域內造詣精深的學者,據我們所知,您的求學之路卻是相當特殊的,在高中之前您甚至沒有接受過一天的正規教育。請您首先向讀者介紹一下您的求學經歷。…



Continue

Added by desafinado on January 19, 2017 at 11:48pm — No Comments

龍應台《目送》母親節

收到安德烈的電郵,有點意外。這家夥,不是天打雷劈的大事──譬如急需錢,是不會給他母親發電郵的。不知怎麽回事,有這麽一大批十幾二十歲左右的人,在他們廣闊的、全球覆蓋的網絡裏──這包括電郵、MSN、FACEBOOK、Bebo、Twitter、聊天室、手機簡訊等等,“母親”是被他們歸入spam(垃圾)或“資源回收筒”那個類別裏去的。簡直毫無道理,但是你一點辦法都沒有。高科技使你能夠“看見”他,譬如三更半夜時,如果你也在通宵工作,突然“叮”一聲,你知道他上網了。也就是說,天涯海角,像一個雷達屏幕,他現身在一個定點上。或者說,夜航海上,茫茫中突然浮現一粒漁火,分明無比。雖然也可能是萬裏之遙,但是那個定點讓你放心──親愛的孩子,他在那裏。

可是高科技也給了他一個逃生門──手指按幾個鍵,他可以把你“隔離”掉,讓那個“叮”一聲,再也不出現,那個小小的點,從你的“愛心”雷達網上徹底消失。…

Continue

Added by Ingenium on January 19, 2017 at 11:45pm — No Comments

西方電影史(17)

三、普多夫金的蒙太奇敘事

普多夫金曾在莫斯科大學主修自然科學,還沒有畢業就上了前線。戰爭結束後,1920年,他進入了國立第一電影學院(這是世界上的第一座電影學院)學習,1922年,轉入庫裏肖夫的“實驗工作室”,進行了大量的電影實驗。普多夫金在從事電影導演創作之前,曾當過演員、做過場記、搭過布景、寫過劇本和進行過膠片剪輯的工作,是一個比較全面的藝術家。20年代,他在進行電影創作曲同時,還和愛森斯坦一道創立了蒙太奇電影理論。普多夫金在這一時期發表了重要的電影理論著作《電影導演和電影素材》,《論電影編劇、導演和演員》以及《電影劇本》等,對於當時的電影美學發展bdA作出了顯著貢獻。 …



Continue

Added by 微影庫 on January 19, 2017 at 11:44pm — No Comments

亞瑟•克里斯托弗•本森《追隨本心:回蕩世紀的劍橋哲思》(9)

看書很了不起嗎?

我想,可能是因為人們知道我的職業是寫書的,所以當他們遇到我的時候,可能出於禮節或是善意,就與我談論起書的問題來了。我想,就是因為自己缺乏應有的禮節與善意,所以我時常發現很難去履行自己的職責,一時很難去對一些“友善”的問題作出適當的回應。大多數人都以為,只要你讀過一本書,就可以談論這本書。而事實上,雖然我認識的多數人都會去閱讀書籍,但真的只有很少人能夠去談論它們。諸如書籍、圖畫、音樂、風景以及人事都是很難去談論的,因為它們並不是全然明確與有形的東西,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讀者、觀者、聽者以及研究者在心中對其價值的衡量與評價。…

Continue

Added by Kaki Bukit on January 19, 2017 at 11:43pm — No Comments

大江健三郎《廣島札記 19》尾聲(上)

尾聲 告別廣島

這一年的四月,我呼籲由知識界人士組成一個合作委員會,以支持"原子彈受害者團體協議會",(被團協)的原子彈受害者切身體驗資料的收集與出版事業。為此,我寫了一封信。這封呼籲書是這樣寫的:

"為了迎接原子彈爆炸後第20年夏季的到來,受害者們唯一的團體——日本原子彈氫彈受害者團體協議會準備開展一項事業,就是把有關原子彈爆炸的所有資料和受害者們的手記收集起來,妥善保存,然後加以出版並譯成外文。這將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它首先對受害者本身來說是十分迫切的。他們在戰後20年中被迫採取了最殘酷的保全生命的辦法;同時,對我們所有未受害的人來說,也是十分迫切、極為緊要的,這關係到20年前的原子彈爆炸,是把它作為人類的最後一次災難呢,還是明天依然把原子彈氫彈當作現實的殺人武器?…

Continue

Added by 假如流水能回頭 on January 19, 2017 at 11:42pm — No Comments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第20章)

第二十章·新道家:主情派

在《莊子註》中,向秀與郭象對於具有超越事物差別之心,“棄彼任我”而生的人,作出了理論的解釋。這種人的品格,正是中國的人叫做“風流”的本質。



“風流”和浪漫精神

為了理解“風流”,我們就要轉回到《世說新語》(簡稱《世說》)上。這部書是劉義慶(403—444年)撰,劉峻(463—521年)作註。魏晉的新道家和他們的佛教朋友,以…

Continue

Added by 思潮 庫 on January 19, 2017 at 11:42pm — No Comments

Monthly Archives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1999

1970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