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普多夫金的蒙太奇敘事

普多夫金曾在莫斯科大學主修自然科學,還沒有畢業就上了前線。戰爭結束後,1920年,他進入了國立第一電影學院(這是世界上的第一座電影學院)學習,1922年,轉入庫裏肖夫的“實驗工作室”,進行了大量的電影實驗。普多夫金在從事電影導演創作之前,曾當過演員、做過場記、搭過布景、寫過劇本和進行過膠片剪輯的工作,是一個比較全面的藝術家。20年代,他在進行電影創作曲同時,還和愛森斯坦一道創立了蒙太奇電影理論。普多夫金在這一時期發表了重要的電影理論著作《電影導演和電影素材》,《論電影編劇、導演和演員》以及《電影劇本》等,對於當時的電影美學發展bdA作出了顯著貢獻。 

普多夫金在世界上贏得聲譽的主要影片是《母親》(1926年)、《聖彼得堡的末日》(1927年)和《成吉思汗的後代》(1928年)。這三部影片與愛森斯坦影片創作的相同之處,在於偏重現代歷史題材的表現。普多夫金曾談到:“在年輕的蘇維埃國家體制創立的初期,我們大家都特別激動地感受著這個國家的博大的、富於概括意義的思想”因此,他充滿激情地投身到富有革命的內容與形式的電影藝術創作中去;人曾評價他是:最具有思想性、人民性的現實主義的電影工作者。

在以上三部創作於20年代的電影作品中,在創作思想、路線和方法上有許多共同點,比如:都是關於“思想覺悟”中心主題的表現、都是對於飽經磨難的政治意識覺醒式的普通人物的描寫、都是同樣的劇作線索的敘事方式等等。普多夫金自己也常把三部影片放在一起來談,他曾在自傳中寫到:“因為它們在我對於自己的創作生活,對於自己那些在頗大程度上保持到今天的藝術趣味和意向的回憶中,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階段”。 


普多夫金在創作與理論上的主要特征: 

1、普多夫金強調劇本創作的重要作用,他曾指出:“有人認為,編劇只要寫出劇情的一般的簡單的梗概就可以了,至於細致地賦予‘電影’形式的全部工作則應當由導演來做。這種見解是十分錯誤的。不要忘記,沒有一種藝術的創作過程能夠分割為彼此無關的各個階段”。這種觀點與愛森斯坦有著明顯的不同,正像薩杜爾進一步分析的那樣:“《母親》和《聖彼得堡的末日》的劇本是普多夫金和紮爾赫依合寫的極其細致的作品;劇情發展曾經過詳盡的思考,和愛森斯坦的無聲片故事情節的松散缺乏連貫性(只有《戰艦波將金號》是例外)恰成鮮明的對比”。

普多夫金在《電影劇本》一書中,為自己的影片確立了一種敘事模式,即:“整個電影劇本分成若幹部分,每個部分分成若幹段落,每個段落又分成若幹場面,最後,每個場面則由一系列從不同角度拍攝的鏡頭構成。這實際上同格裏菲斯的敘事形式之間沒有本質上的差別,都是屬於再現美學的傳統形式。所不同的是,普多夫金在構成主義思想的促使下更為迷戀於創造和表現,並在劇本的創作階段就明確地規定了影片的“場面蒙太奇”、“段落蒙太奇”、“對列蒙太奇”等蒙太奇的結構形式。這一結構形式應該說是嚴格地按照故事情節加以思考和組織的。 


2、普多夫金註重演員工作的基礎作用,他的影片一般都依靠傑出的演員來扮演劇中人物。比如扮演母親的尼洛蕪娜和扮演巴維爾的巴塔洛夫等。這些著名的戲劇演員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體驗理論為指導,註重人物的感情和心理分析。這在普多夫金看來是十分恰當的,他曾分析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學派最接近於電影演員,這個學派特別強調演員深刻‘掌握’形象的最初過程,甚至不惜損害形象處理的‘劇場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員表演力求親切細膩,有時甚至使舞台演出充滿了許多不易看清楚的細節,使這種表演失去了‘劇場性’的光彩,但是這種細膩親切的表演在電影中卻能夠得到必要的顯著的發展”。普多夫金還從蒙太奇理論立場出發提出了“電影演員工作的非連續性”和“蒙太奇形象”的理論,他在電影創作中依靠演員的表演,強調在電影中保留演員表現的性質,這一點使普多夫金與庫裏肖夫的“電影模特兒”的理論,與愛森斯坦啟用“類型演員”的觀念等,明顯的區別開來。 

3、普多夫金同愛森斯坦和維爾托夫等人一樣,把蒙太奇視為電影藝術創作的基礎。他從一般意義上為蒙太奇所下的定義是:蒙太奇就是要揭示出現實生活中的內在聯系、是一種辨證思維的過程。基於這種思考他還創立了“聯想蒙太奇”等電影語言的形式技巧,這使得他的影片具有詩意和抒情因素。“聯想蒙太奇”把沒有物質聯系但卻具有十分密切主題聯系的視象並列起來。這是一種與詩的隱喻相類似的方法,但它的效果要比詩的隱喻更強烈得多。在《母親》中,母親和巴維爾圍繞著放在一塊地板下的槍支的那幾次“聯想蒙太奇”形式的運用,便有效地表現出人物瞬間的思維狀態。 
然而,這種手法一般只能在影片的局部使用,而不能用它來統一全部鏡頭。普多夫金經常將這樣一些具有詩意的“聯想蒙太奇”穿插到他的類似情節劇的影片中去,取得理想的效果。我們從這裏可以看出普多夫金用構成主義的電影表現手段和技巧,豐富並發展了傳統電影的形式。“聯想蒙太奇”的方法是重要的具有表現力的,所以,後來用此方法的人比較多,直到現在也還有人在使用。 

普多夫金的觀念在電影的發展中曾產生過極大影響,特別是他的理論突出地強調電影的敘事性,這便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三、四十年代蘇聯和美國的情節劇模式。因此,他的觀念在歷史上也曾存在過很大爭議,尤其是同愛森斯坦之間所存在的分歧,愛森斯坦指出:“普多夫金的主張是,蒙太奇只是鏡頭的組合,是為了闡明一個主題,把一個一個片斷安排成序。

“我主張,蒙太奇是沖突,是兩個元素的沖突迸發出的概念。我認為r組合僅僅是一種可能,是一種特殊情況”。普多夫金的“分鏡頭”目的是為了突出細節的重要性,是通過對情節和事件的分解和組合,再現情節和事件,使蒙太奇成為劇情片斷的連續;加強電影的敘事力量。在愛森斯坦看來普多夫金的觀念是把蒙太奇這一新的電影造型手段納入到傳統的再現美學範疇中,是現代主義美學道路上的倒退。普多夫金的創作道路也被20年代的先鋒主義藝術家們看作是格裏菲斯電影敘事結構的繼續。 

Views: 87

Comment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